消防车副车架与底盘车架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4029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5 11:01
一种消防车副车架与底盘车架的连接结构,包括副车架本体和底盘车架本体,副车架本体叠置于底盘车架本体上,连接结构包括左止推机构,左止推机构在副车架本体及底盘车架本体的左端朝向外的一侧的位置连接在副车架本体与底盘车架本体之间;右止推机构,右止推机构在副车架本体及底盘车架本体的右端朝向外的一侧的位置连接在副车架本体与底盘车架本体之间;以间隔状态分布于左、右止推机构之间的中间连接机构,其在副车架本体及底盘车架本体的中部朝向外的一侧的位置连接在副车架本体与底盘车架本体之间,左止推机构向右止推机构的方向倾斜,右止推机构向左止推机构的方向倾斜。提高副车架本体的抗惯量能力,保障整车的稳定性及使用寿命。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subframe and chassis frame of fire engin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onnecting structure between a fire engine sub-frame and a chassis frame, comprising a sub-frame body and a chassis frame body, a sub-frame body superimposed on the chassis frame body, a connecting structure including a left thrust mechanism, and a left thrust mechanism connected to the sub-frame body and the left side of the chassis frame body facing outward at the position of the sub-frame body and the chassis frame body. Between the body and the chassis frame body, the right thrust mechanism and the right thrust mechanism are connected between the sub-frame body and the chassis frame body at the position of the right end of the sub-frame body and the right side of the chassis frame body facing outward; and the middle connecting mechanism is distributed between the left and right thrust mechanisms at intervals, which are located between the sub-frame body and the bottom. The center of the frame is connected with the chassis frame, and the left thrust mechanism is inclined to the right thrust mechanism. The right thrust mechanism is inclined to the left thrust mechanism. Improve the anti inertia ability of the sub frame body, and ensure the stability and service life of the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消防车副车架与底盘车架的连接结构
本技术属于消防车辆
,具体涉及一种消防车副车架与底盘车架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前述的消防车主要指液罐消防车,液罐包括水罐、泡沫罐,等等。液罐是搭载在消防车副车架上的,而消防车副车架与底盘车架固定。已有技术通常采用紧固件将副车架与底盘车架固定,具体是:在底盘车架上间隔开设底盘车架螺栓孔,而在副车架上并且在对应于底盘车架螺栓孔的位置开设副车架螺栓孔,当副车架叠置于底盘车架后,副车架螺栓孔与底盘车架螺栓孔重合,由紧固件如螺栓实施固定。上述将副车架与底盘车架连接的方式对于液罐消防车而言被实践证明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由于液罐消防车的特殊性,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遇停顿后的起步、变速、拐弯、颠簸等等,液罐的惯性能量较大,尤其,如果液罐内部的防荡机构的防荡效果欠缺,易致罐内液体翻波起流,惯性冲击能量更大,于是对前述用于与底盘车架固定连接的紧固件的剪切力是巨大的,从而引发螺栓变形乃至断裂,严重影响副车架与底盘车架之间的稳固连接效果,甚至会酿成事故。如业界所知,副车架是消防车承上启下的重要过渡部件,尽管按要求需确保其与底盘车架的接触面积大于80%,但是一旦前述螺栓变形乃至断裂,那么整车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会遭到影响,如果提前报废,则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如何通过合理的连接结构提高副车架与底盘车架的抗惯量能力始终受到业界的关注。鉴于迄今为止公开的中外专利和非专利文献中均未见诸有得以解决前述技术问题的有益启示,因而本申请人作了积极而有益的反复设计,终于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并且在采取了保密措施下经计算机模拟推演试验证明是切实可行的。专利技术内容本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显著提高副车架的抗惯量能力而藉以保障整车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的消防车副车架与底盘车架的连接结构。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消防车副车架与底盘车架的连接结构,所述的消防车副车架与底盘车架包括副车架本体和底盘车架本体,副车架本体叠置于底盘车架本体上,所述的连接结构包括左止推机构,该左止推机构在所述副车架本体以及底盘车架本体的左端朝向外的一侧的位置连接在副车架本体与底盘车架本体之间;右止推机构,该右止推机构在副车架本体以及底盘车架本体的右端朝向外的一侧的位置连接在副车架本体与底盘车架本体之间;以间隔状态分布于左、右止推机构之间的中间连接机构,该中间连接机构在副车架本体以及底盘车架本体的中部朝向外的一侧的位置连接在副车架本体与底盘车架本体之间,其中,所述左止推机构向所述右止推机构的方向倾斜,而右止推机构向左止推机构的方向倾斜。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左止推机构包括一上连接座、一下连接座和连接座连接螺栓,上连接座与所述副车架本体的左端朝向外的一侧固定,下连接座与所述底盘车架本体的左端朝向外的一侧固定,连接座连接螺栓同时与上连接座以及下连接座连接,其中,上连接座以及下连接座朝向所述右止推机构的方向倾斜,所述的中间连接机构包括一中间上连接座、一中间下连接座和中间连接座连接螺栓,中间上连接座与副车架本体的中部朝向外的一侧固定,中间下连接座对应于中间上连接座的下方并且与底盘车架本体的中部朝向外的一侧固定,中间连接座连接螺栓同时与中间上连接座以及中间下连接座连接。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上连接座由上连接座基板、上连接座底板和一对上连接座侧板构成,上连接座基板通过上连接座基板固定螺栓与所述副车架本体的左端朝向外的一侧固定,上连接座底板由上连接座基板的下部折弯构成并且与上连接座基板形成垂直关系,在该上连接座底板上开设有连接座连接螺栓孔,一对上连接座侧板彼此对应,该对上连接座侧板中的其中一枚上连接座侧板构成于上连接座基板的左侧沿与上连接座底板的左侧沿之间,而该对上连接座侧板中的另一枚上连接座侧板构成于上连接座基板的右侧沿与上连接座底板的右侧沿之间;所述的下连接座由下连接座基板、下连接座顶板和一对下连接座侧板构成,下连接座基板通过下连接座基板固定螺栓与所述底盘车架本体的左端朝向外的一侧固定,下连接座顶板由下连接座基板的上部折弯构成并且与下连接座基板形成垂直关系,在该下连接座顶板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连接座连接螺栓孔的位置开设有下连接座顶板螺栓孔,一对下连接座侧板彼此对应,该对下连接座侧板中的其中一枚下连接座侧板构成于下连接座基板的左侧沿与下连接座顶板的左侧沿之间,而该对下连接座侧板中的另一枚下连接座侧板构成于下连接座基板的右侧沿与下连接座顶板的右侧沿之间,所述的连接座连接螺栓依次穿入所述的连接座连接螺栓孔以及下连接座顶板螺栓孔并且由旋配在连接座连接螺栓的末端的螺栓锁定螺母锁定,所述上连接座底板以及所述下连接座顶板彼此贴触而形成惯性受力面,其中:所述的上连接座基板以及所述的下连接座基板朝向所述右止推机构的方向倾斜。在本技术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右止推机构包括一右止推板、一对右止推板上固定螺栓、一对右止推板中间固定螺栓和一对右止推板下固定螺栓,右止推板朝向所述上连接座基板以及所述下连接座基板的方向倾斜,该右止推板的上端通过所述的一对右止推板上固定螺栓与所述副车架本体的右端朝向外的一侧固定,右止推板的中部以及下端分别通过所述的一对右止推板中间固定螺栓以及一对右止推板下固定螺栓与所述底盘车架本体的右端朝向外的一侧固定。在本技术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上连接座基板以及所述的下连接座基板向所述右止推板的方向倾斜的角度为45°,所述右止推板向所述的上连接座基板以及下连接座基板的方向倾斜的角度为45°。在本技术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右止推板的横截面形状呈U字形。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将左止推机构向右止推机构的方向倾斜,又由于将右止推机构向左止推机构的方向倾斜并且在左、右止推机构之间以间隔状态分布有中间连接机构,还由于左、右止推机构彼此形成八字形的对应关系,因而能显著提高副车架本体的抗惯量能力而藉以保障整车的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结构图。图2为图1所示的左止推机构的详细结构图。图3为图1所示的右止推机构的详细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技术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范畴。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均是以图1所示的位置状态为基准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请参见图1,示出了消防车副车架与底盘车架的结构体系的副车架本体1和底盘车架本体2,副车架本体1叠置于底盘车架本体2上,示出了连接结构的结构体系的左止推机构3,该左止推机构3在前述副车架本体1以及底盘车架本体2的左端朝向外的一侧的位置连接在副车架本体1与底盘车架本体2之间;右止推机构4,该右止推机构4在副车架本体1以及底盘车架本体2的右端朝向外的一侧的位置连接在副车架本体1与底盘车架本体2之间;以间隔状态分布于左、右止推机构3、4之间的中间连接机构5,该中间连接机构5在副车架本体1以及底盘车架本体2的中部朝向外的一侧的位置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防车副车架与底盘车架的连接结构,所述的消防车副车架与底盘车架包括副车架本体(1)和底盘车架本体(2),副车架本体(1)叠置于底盘车架本体(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结构包括左止推机构(3),该左止推机构(3)在所述副车架本体(1)以及底盘车架本体(2)的左端朝向外的一侧的位置连接在副车架本体(1)与底盘车架本体(2)之间;右止推机构(4),该右止推机构(4)在副车架本体(1)以及底盘车架本体(2)的右端朝向外的一侧的位置连接在副车架本体(1)与底盘车架本体(2)之间;以间隔状态分布于左、右止推机构(3、4)之间的中间连接机构(5),该中间连接机构(5)在副车架本体(1)以及底盘车架本体(2)的中部朝向外的一侧的位置连接在副车架本体(1)与底盘车架本体(2)之间,其中,所述左止推机构(3)向所述右止推机构(4)的方向倾斜,而右止推机构(4)向左止推机构(3)的方向倾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防车副车架与底盘车架的连接结构,所述的消防车副车架与底盘车架包括副车架本体(1)和底盘车架本体(2),副车架本体(1)叠置于底盘车架本体(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结构包括左止推机构(3),该左止推机构(3)在所述副车架本体(1)以及底盘车架本体(2)的左端朝向外的一侧的位置连接在副车架本体(1)与底盘车架本体(2)之间;右止推机构(4),该右止推机构(4)在副车架本体(1)以及底盘车架本体(2)的右端朝向外的一侧的位置连接在副车架本体(1)与底盘车架本体(2)之间;以间隔状态分布于左、右止推机构(3、4)之间的中间连接机构(5),该中间连接机构(5)在副车架本体(1)以及底盘车架本体(2)的中部朝向外的一侧的位置连接在副车架本体(1)与底盘车架本体(2)之间,其中,所述左止推机构(3)向所述右止推机构(4)的方向倾斜,而右止推机构(4)向左止推机构(3)的方向倾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车副车架与底盘车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止推机构(3)包括一上连接座(31)、一下连接座(32)和连接座连接螺栓(33),上连接座(31)与所述副车架本体(1)的左端朝向外的一侧固定,下连接座(32)与所述底盘车架本体(2)的左端朝向外的一侧固定,连接座连接螺栓(33)同时与上连接座(31)以及下连接座(32)连接,其中,上连接座(31)以及下连接座(32)朝向所述右止推机构(4)的方向倾斜,所述的中间连接机构(5)包括一中间上连接座(51)、一中间下连接座(52)和中间连接座连接螺栓(53),中间上连接座(51)与副车架本体(1)的中部朝向外的一侧固定,中间下连接座(52)对应于中间上连接座(51)的下方并且与底盘车架本体(2)的中部朝向外的一侧固定,中间连接座连接螺栓(53)同时与中间上连接座(51)以及中间下连接座(5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防车副车架与底盘车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连接座(31)由上连接座基板(311)、上连接座底板(312)和一对上连接座侧板(313)构成,上连接座基板(311)通过上连接座基板固定螺栓(3111)与所述副车架本体(1)的左端朝向外的一侧固定,上连接座底板(312)由上连接座基板(311)的下部折弯构成并且与上连接座基板(311)形成垂直关系,在该上连接座底板(312)上开设有连接座连接螺栓孔(3121),一对上连接座侧板(313)彼此对应,该对上连接座侧板(313)中的其中一枚上连接座侧板构成于上连接座基板(311)的左侧沿与上连接座底板(312)的左侧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捷达消防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