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炳政专利>正文

倒高梯形以及倒高三角形宝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386 阅读:3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倒高梯形宝石款式和基于同一技术方案的倒高三角型宝石款式以及二者的截角型和近似型,是通过腰边夹角而导致的冠部和亭部小面角度的变化,改变了进入宝石的光线的运行方向,根据需要中和宝石正确配戴时自前上方射入宝石的光线向下倾斜的角度,使经宝石反射出的光线,易于被配戴者对面的人观察到,同时,使射入宝石的复色光因向纵轴和横轴二个方向展开而增强了表现宝石色散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宝石的火彩强度和明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新的宝石切磨款式,是由冠部、亭部、台面、腰等部分组成的宝石款式,是用于指导宝石切磨工厂车间切磨宝石的技术。在宝石切磨领域,明亮型(是为使宝石明亮火彩强烈等突出宝石的光学性质而设计的宝石款式)宝石设计款式总是以模仿钻石的设计款式为主,而本专利技术是完全为突出宝石的折射率,色散等光学性质而设计,实际上也摆脱钻石原石形状(钻石原石绝大部分是近似方形或近似圆形)的限制。倒高梯型款式以截锥体的名称出现在过《宝石学》(周国平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宝石款式图录中(图2),但因其冠部小面只有一层(组)且没有必要的文字介绍,以至于既难以操作,而切磨出来也难以突出宝石的光学性质。《宝石学》款式图录中的三角切角切工(图3)由于所截角的纵轴高度(图3)过高。按照本专利技术款式的正确配戴方式配戴时,会造成宝石上半部,有较大面积不明亮,或成为黑区。总之,由于人们对倒高梯型款式研究不够,虽然有时基于原石型状或客户的要求偶然磨成近似于本专利技术款式的形状,但由于缺少足够的技术支持,磨制的成品也就很难使宝石的光学性质得到充分表现或者很难有良好的装饰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改变以前明亮型宝石款式,配戴于耳环、项链、头饰时,来自配戴者前上方的光照(体现明亮型款式宝石装饰效果的光照,绝大部分来自配戴者前上方)经宝石反射后只有很少部分能够被对面的人观察到,以至于使宝石的较大部分看上去不够明亮或成为黑区等缺憾。本专利技术款式使这一问题得到了解决,同时也使宝石的色散这一光学性质得到了充分表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本专利技术所以叫做倒高梯型款式是指其正视型状是等腰梯型,长宽比大于1.4∶1(图14),而正确配戴时,必须是短底(图4)向下。二、本专利技术通过腰边夹角(图5)导致的冠部和亭部小面角度的变化对进入宝石的光线的传播方向的影响,中和了宝石前上方射入宝石的光线向下折射的角度。通过调整腰边夹角(图5)的大小,调整宝石反射光线的纵轴(图6)方向的角度。夹角(图5)越大,反射出的光线越向上方倾斜,越易于使相对较高位置的眼睛看到,夹角(图5)越小,反射出的光线越向下方倾斜,越易于使相对较低位置的眼睛看到。由于配戴方式(配戴于耳环、项链、头饰等)的不同,宝石折射率不同,配戴首饰人的体型不同等原因,当腰边夹角(图5)在9°30′到35°30′的范围内均可能有良好的装饰效果,而实现本专利技术。三、通过调整宝石冠部和亭部小面的角度,调整反射光线射出宝石时横轴(图6)方向的角度,使反射出的光线易于被配戴者对面的人观察到。冠部主小面的角度是36°(+-3°)亭部主小面的切磨角度是42°(+-2°)。四、以下款式可实现本专利技术,但有严重缺陷者除外。1、倒高梯型(图1)2、倒高三角型(图7)由倒高梯型的腰延长至相交而成。由于在本专利技术款式中对倒高梯型的短底及其因之而磨制的冠部短底小面和亭部短底小面没有要求,所以用等腰三角型的顶角代替它,不会构成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影响。本说明书中所述倒高梯型的技术方案,可直接适用于倒高三角型款式。对腰边夹角(图5)的限制和适用视为对倒高三角型款式中顶角(图7)的限制和适用。3、截角倒高梯型,截二角(图8)或截四角,(图9)4、截角倒高三角型(图10)5、把截角倒高梯型或倒高三角型所截角再截掉一次,或数次,或使倒高梯型的长底和(或)短底成为圆弧型,使倒高三角型的底(图7)成为圆弧型。(图11图12图13)6、以上款式中,腰边(图5、图7)分别由二个或二个以上交角小于6度的短边连接而成。7、以上款式,台面可由二个或二个以上交角小于6度的面组成。8、以上款式的冠部小面和亭部小面可由与腰边(图5、图7)平行或不与腰边平行的三角型和(或)四角型小面组成。在符合以上款式的情况下,有以下缺陷者会严重影响本专利技术款式的质量,因而不视为使用了本专利技术。1、冠部腰小面只有一组(层).(图2)2、长宽比小于1.4∶1(图14)3、截角倒高梯型或截角倒高三角型所截角的纵轴高度(图3)超过宝石长的25%。4、折射率大于2.1的宝石,(比如钻石),磨制成本专利技术款式时,由于宝石色散在纵轴(图6)方向展开角度很小,也就丧失了本专利技术款式比较其它宝石款式的优势,因此,也就不视为使用了本专利技术款式。本专利技术款式有如下有益的效果。一、表现宝石的色散(火彩)方面,由于进入本专利技术款式宝石的复色光是向纵轴和横轴(图6)二个方向散开,所以使色散的表现能力得到了增强,使火彩的强度优于其它款式切磨的同种宝石。在宝石本身色散值较大的情况下,甚至可以取得使整块宝石的颜色不断变化的效果。二、以前的多种明亮型宝石款式,配戴时在一个光源下只能看到30%至50%的部分明亮,而本专利技术款式在同等条件下,可看到60%以上的部分明亮。也正因为如此,当颜色过深的宝石,加工成本专利技术款式并正确配戴时,会让人觉得颜色变浅了许多。 附图说明图1倒高梯型款式冠部和亭部正视图。图2《宝石学》图录中截锥体款式冠部正视图。图3《宝石学》图录中三角切角切工款式冠部正视图,和切角部分的纵轴高度图示。图4倒高梯型款式正视轮廓图。图5腰边和腰边夹角图示。图6纵轴和横轴图示。图7倒高三角型款式的冠部和亭部正视图。图8截二角倒高梯型款式正视图。图9截四角倒高梯型款式正视图。图10截角倒高三角型款式正视图。图11倒高梯型的二底变为弧型时的正视图。图12倒高梯型的长底变为弧型时的正视图。图13倒高三角型的底变为弧型时的正视图。图14指示宝石的长和宽。图15图示倒高梯型的长底和短底冠部小面。最好的实施方式1、本专利技术款式,用8角手或六角手磨制即可。2、台面宽应是宝石宽度的53%(+-5%)3、下表中所列腰边夹角(图5)与宝石折射率和配戴位置关系可供指导切磨本专利技术款式之用。 4、短底冠部小面(图15)可以一层(组)也可以几层(组)磨制的尽量窄一些,以减小对光线射入角度的影响。权利要求1.一种明亮型宝切磨款式,可细分为倒高梯型款式(图1)倒高三角型款式(图7)截四角倒高梯型款式(图9)截二角倒高梯型款式(图8)和截二角倒高三角型款式(图10),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种款式的腰边夹角(图5)或顶角(图7)的角度范围是9°30′至35°30′,长宽比大于1.4∶1,截角倒高梯型和截角倒高三角型款式所截上二角的纵轴高(图3)不超过宝石长度的25%,组成冠部的腰边小面(图1)不少于二组(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截角倒高梯型和截角倒高三角型所截角可以再截掉一次或数次,或使倒高梯型的长底(图4)和(或)短底(图4)成为圆弧形,使倒高三角型的底(图7)成为圆弧形(图11图12图13)。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各种款式的台面可以由二个或多于二个交角小于6度的面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1、2、3、所述各种款式的近似形状是指二腰边(图6)分别可以由交角小于6度的两个或多于二个的短边连接而成。5.根据权利要求1、2、3、4、所述各种款式的亭部和冠部小面可以由不与附图所示小面型状相同的小面代替,也可以由不与附图所示小面数量相同的小面代替。6.根据权利要求1、2、3、4、5、所述各种款式适用于折射率小于2.1并大于1.5的透明宝石。全文摘要倒高梯形宝石款式和基于同一技术方案的倒高三角型宝石款式以及二者的截角型和近似型,是通过腰边夹角而导致的冠部和亭部小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明亮型宝切磨款式,可细分为倒高梯型款式(图1)倒高三角型款式(图7)截四角倒高梯型款式(图9)截二角倒高梯型款式(图8)和截二角倒高三角型款式(图10),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种款式的腰边夹角(图5)或顶角(图7)的角度范围是9°30′至35°30′,长宽比大于1.4∶1,截角倒高梯型和截角倒高三角型款式所截上二角的纵轴高(图3)不超过宝石长度的25%,组成冠部的腰边小面(图1)不少于二组(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炳政
申请(专利权)人:李炳政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