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枝共聚制备细菌检测膜及细菌检测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93675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5 1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接枝共聚制备细菌检测膜及细菌检测的方法,属于生物化学技术领域。该制备方法为以纳米纤维膜为基材层在其表面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引入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然后再与异硫氰酸荧光素功能化的共聚物复合,共聚物为2‑氨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的盐酸盐与甲基丙烯酸钠制备得到。该细菌检测膜方便快速准确检测细菌浓度。

Preparation of bacteria detection membrane and bacterial detection method by graft copolymeriza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preparing bacterial detection membrane by graft copolymerization and bacterial detection, belonging to the field of biochemical technology. The preparation method is to introduce poly (N,N_dimethylaminoethyl methacrylate) onto the surface of nanofiber membrane by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 and then compounded with 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 functionalized copolymer. The copolymer is prepared from 2_aminoethyl methacrylate hydrochloride and sodium methacrylate. . The bacteria detection membrane is convenient, rapid and accurate for the detection of bacterial concent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枝共聚制备细菌检测膜及细菌检测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细菌检测,属于生物化学
,具体地涉及一种接枝共聚制备细菌检测膜及细菌检测的方法。
技术介绍
对常见细菌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进行高效、快速的检测是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环境等各领域较为关注的问题之一。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通常需要借助于实验仪器,该种测定方法具备高度的选择性、专一性和准确性等的优点,缺点是检测周期长,如常见检测周期长达0.5天~7天,且检测过程繁琐、工作量大,此外,由于该种测定方法的技术要求高,通常需要专业人员实际操作,无法满足细菌实时检测的需要。因此,亟需发展能够快速、准确简便的检测细菌浓度的新型材料。细菌的膜化检测是解决目前检测方法局限的有利方法,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申请公开号:CN101676723A,申请公开日:2010-03-24)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检测鼠疫细菌感染的免疫层析膜及其制备方法。该免疫层析膜为将鼠疫耶尔森氏菌多糖抗原以及可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A结合的抗体固化在硝酸纤维素膜上形成检测线和质控线,优点是特异性强、简便、快捷,缺点是抗原的使用增加了使用成本,且只能针对单种活体细菌进行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细菌检测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a)制备表面活化的纳米纤维膜:取纳米纤维膜浸渍于氢氧化钠溶液中活化处理得到表面活化的纳米纤维膜;b)制备表面具有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的纳米纤维膜:取步骤a)得到的所述表面活化的纳米纤维膜与溴异丁酰溴反应得到表面具有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的纳米纤维膜;c)制备表面接枝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的纳米纤维膜:取步骤b)得到的所述表面具有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的纳米纤维膜与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发生接枝共聚反应,制备得到表面接枝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的纳米纤维膜;d)制备异硫氰酸荧光素功能化的共聚物:取异硫氰酸荧光素、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细菌检测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a)制备表面活化的纳米纤维膜:取纳米纤维膜浸渍于氢氧化钠溶液中活化处理得到表面活化的纳米纤维膜;b)制备表面具有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的纳米纤维膜:取步骤a)得到的所述表面活化的纳米纤维膜与溴异丁酰溴反应得到表面具有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的纳米纤维膜;c)制备表面接枝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的纳米纤维膜:取步骤b)得到的所述表面具有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的纳米纤维膜与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发生接枝共聚反应,制备得到表面接枝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的纳米纤维膜;d)制备异硫氰酸荧光素功能化的共聚物:取异硫氰酸荧光素、2-氨乙基甲基丙烯酸酯与甲基丙烯酸的共聚物反应得到异硫氰酸荧光素功能化的共聚物;e)制备细菌检测膜:取步骤c)得到的所述表面接枝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的纳米纤维膜浸渍于步骤d)的所述异硫氰酸荧光素功能化的共聚物的溶液中,制备得到细菌检测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细菌检测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的具体反应过程如下:取异硫氰酸荧光素、2-氨乙基甲基丙烯酸酯与甲基丙烯酸的共聚物分散至弱碱性水溶液中,控制反应温度为4℃,反应时间为4~6h,去除未反应完全的异硫氰酸荧光素后调节溶液的pH为9~11,得到异硫氰酸荧光素功能化的共聚物溶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细菌检测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2-氨乙基甲基丙烯酸酯与甲基丙烯酸的共聚物的具体反应过程如下:取5~20mmol的2-氨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盐酸盐与50~200mmol的甲基丙烯酸钠、0.5~2mmol的溴化亚铜、0.5~2mmol的二联吡啶及0.5~2mmol的溴代异丁酰溴溶于1,4-二氧六环中,通入氮气30min并密封后,将反应液的温度控制为70℃,反应6~10h后,冰水浴终止反应,采用沉淀分离,得到2-氨乙基甲基丙烯酸酯与甲基丙烯酸的共聚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细菌检测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的具体反应过程如下:取步骤c)得到的所述表面接枝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的纳米纤维膜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振坦王栋余振国黄煜蒋海青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纺织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