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浮动双盘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3463 阅读:2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全浮动双盘磨是用于制浆、造纸工业中的一种连续磨浆或打浆设备。其特征是采用了球心处于主轴轴线上的浮动机构,使得回转磨盘、移动磨盘能够在浆液的压力作用下以共用球心为中心做自由浮动,从而保证了各磨盘盘面在运转过程中,始终能自行稳定在平行状态下。因此解决了已知盘磨机由于磨盘盘面之间不平行而带来的磨浆或打浆质量产生波动、电耗高、磨盘寿命短、维修工作量大等一系列长期急待解决的技术问题。(*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制浆造纸机械
,是用于制浆造纸流程中的一种连续磨浆、打浆设备。磨浆是制浆工艺流程中的重要工序,打浆是造纸工艺流程中的重要工序。磨浆、打浆对于植物纤维适于造纸的要求,成纸的物理性质及其质量指标起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双盘磨是制浆造纸工业使用极为普遍的一种连续磨浆、打浆设备。它可用于木片或草类等的磨碎,纸浆的疏解,对各类植物纤维浆料的打浆、精整纤维和废纸处理等。其工作原理是依靠动盘的高速旋转,产生具大的离心力,连续不断地把在齿槽中激烈湍动的浆料抛向磨盘盘面形成浆膜,在此过程中纤维受到挤压力、磨擦力、冲击力、扭力、剪切力、应力和水力等多种力的综合作用,因而被切断、裂断、分丝、帚化、弯曲、扭曲、卷曲和压溃,从而使纤维无论在形态上和物理性质上都起了很大的变化。目前已知的可比技术有1、一九九0年四月十四日《中国专利局审查部门检索报告》(委托编号90161)所提供的六份专利文件相关程度为B的有US,4,043,516相关程度为C的有EP,A2O,181,278CN,85105718CN,85108615CN,85107699CN,861002352、国内制浆造纸工业正在普遍使用着的各种单盘磨(如RL50S型磨盘机、Φ330盘磨机)和各种规格的ZDP型双盘磨。上述相关程度为C的五份文件,均为美商贝洛特公司(BELOIT CORPORATION)分别于85年向欧洲专利局和85年至86年向中国专利局申请的专利。上述五项专利都是多磨盘磨浆机,用于制浆造纸工业对低浓度纸浆进行加工处理,也可用于其它工业加工处理其他浆液。它们的基本结构相同-都是在磨室机壳内组装有若干件转子磨盘(即国内通称的回转磨盘)和若干件定子磨盘(即国内通称的固定磨盘和移动磨盘),它们相互对应从而组成了若干组磨浆区。转子磨盘与定子磨盘均为环状盘。转子磨盘与固定在驱动轴(即主轴)上的轮毂之间和定子磨盘与磨室机壳之间,都采用了通过中间连接件进行间接连接的方式,以实现各磨盘能够在轴向上做一定范围内的自由位移。当浆料由进浆管输入磨室,动力设备带动驱动轴旋转后即可对浆料进行加工处理。加工后的浆料由出浆口输出。上述五项专利,其技术特征的不同点,主要在于中间连接件的材料和结构方式上专利号为EP,A2O,181,278和CN,85107699的两项专利,其中间连接件为挠性指杆。挠性指杆的一端与磨室机壳或与固定在驱动轴上的轮毂之间为固定连接,另一端插入磨盘外边缘或内边缘的槽中。挠性指杆用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或含有弹簧钢材的膜片等挠性材料制成,其插入端与磨盘边缘的槽孔之间留有间隙,并填有弹性材料。专利号为CN,85105718的一项专利,其中间连接件为刚性连板。刚性连板两端分别与磨盘和磨室机壳或轮毂之间均为销轴连接。专利号为CN,85108615的一项专利,中间连接件为具有轴向韧性的柔性连杆,其材料为多层薄钢片。柔性连杆两端分别与磨盘和磨室机壳或轮毂之间均为销轴连接。专利号为CN,86100235的一项专利,其定子磨盘的中间连接件为挠性指杆,其转子磨盘的中间连接件为环形膜片。中间连接件的材料为层压玻璃纤维或韧性金属。磨盘边缘与挠性指杆或环形膜片的结合部位有沉割槽,以达到提高磨盘在做轴向自由位移时的轴向柔性。上述五项专利技术,与无中间连接件的多磨盘磨浆机相比,具有零件制造精度要求较低,能够使磨盘付之间获得最低的力的梯度,改善研磨的均匀性,可以减小整机的结构尺寸等优点。上述五项专利技术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了解决盘面之间在工作状态时的平行问题,但是在结构原理上与本专利技术有本质上的区别。由其结构所决定了的,上述五项专利技术还存在着中间连接件容易粘滞、絮集浆料中的纤维,从而造成磨区间的浆流通道的阻滞和堵塞;中间连接件易损,而且在维修和组装时工作程序较复杂;盘面之间并未能实现在工作状态时的绝对平行,因此仍达不到理想的研磨状态,而且仍有相当的弯曲应力和剪切应力作用于驱动轴上等缺点。上述相关程度为B的专利号为US,4,043,516的一项专利是Tarcisio Pozzato;Mariano Pozzato;Alberto Pozzato,all of Via Grattacavallo 2,Sandrigo,(vincenza),Italy于76年在美国专利局申请的专利。它是一种用于粉粹、研磨石子、砂砾及类似物的盘磨机。该专利技术由一件主动磨盘和一件被动磨盘组成为立式结构。主动磨盘可旋转,也可做轴向位移,但其轴线不能摆动。被动磨盘的轴线可以与主动磨盘的轴线调整至所需的夹角。主、被动磨盘的上述功能,用以根据待加工物料的不同粒度尺寸和加工后的不同细度要求,来调整盘面之间的间隙和两磨盘轴线间的夹角。被动磨盘安装于具有半球轴头的控制臂的顶部,控制臂上端轴头的下部半球与安装于长管状体上的半球轴瓦配合,控制臂的延伸部向下穿过长管状体支承于向心球面球轴承中。主动磨盘安装于动盘支座的下面,与被动磨盘相对应组成磨区。动力机构驱动安装于长管状体的下端的三角带轮,通过长管状体的上端法兰、螺栓及动力支座带动主动磨盘和进、出料斗一起旋转。该专利技术的原型,其向心球面球轴承座的支架与机架之间用两件双头螺栓固定,并在双头螺栓轴肩端面与机架接触面之间加垫不同厚度的垫圈。调整轴线间的夹角时,需停机后加、减垫圈,以改变双头螺栓的轴向位置,迫使向心球面球轴承座位移,从而达到调整两磨盘轴线夹角的目的。因为是人工调整,所以需多次停机,多次加、减垫圈和多次试运转才能达到需求的、适合的角度。该专利的专利技术点就在于把与机架连接的向心球面球轴承座的支架装置改进为液压调整机构,从而实现了可以在不停机的情况下,随时任意调整两磨盘间的轴线夹角。同时,液压机构与原技术相比,也解决了因支承力不均匀而带来的向心球面球轴承座产生振动的缺点。上述专利技术是利用球面支承调整出所需要的两磨盘间的轴线夹角;而本专利技术是利用球形齿轮和相应的球面支承解决了盘面之间在运行状态时的平行问题。它们之间在结构上、功能上及专利技术目的上均有本质区别。上述专利技术是专门用于粉碎矿物体的盘磨机,而本专利技术是主要用于研磨液态浆料的盘磨机。上述国内制浆造纸工业正在普遍使用着的盘磨机,有单盘、双盘两大系列。单盘磨系列,在本专利技术人的另一项专利技术专利-《全浮动单盘磨》中有详细论述。目前已知的双盘磨,其基本结构,磨浆、打浆用的磨盘,磨浆、打浆原理,主轴传动方式等基本都是相同的。其主要区别在于能够使回转磨盘做轴向移动的结构方式上。与本专利技术最接近的已知技术是ZDP-11-450型双盘磨。这种双盘磨,在磨室机壳内装有四个带齿纹的磨盘,其中一个装在固定机壳的内端面上,称为固定磨盘,其位置固定;一个装在移动座的内端面上,称为移动磨盘,只能做轴向移动而不能转动;两个装在处于固定磨盘和移动磨盘中间位置的转盘的两侧面上,称为回转磨盘,即能随同主轴一起做回转运动,又能随主轴做轴向移动。回转磨盘分别和固定磨盘及移动磨盘之间组成了两个磨浆区。纸浆由浆泵分别经安装在固定机壳和移动座上的两个进浆管泵入两磨浆区,经打浆后的纸浆,汇合在一起,由组装在磨室机壳顶部的出浆管输出。上述双盘磨,在机座上固定有磨室机壳、两副轴承座和主电动机。磨室机壳由固定机壳和与其铰接的磨体活盖组成。在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制浆造纸工业磨浆、打浆用的全浮动双盘磨,具有:(1)主电动机、机座,在机座上固定有磨室机壳和两组轴承座,磨室机壳由固定于机座上的固定机壳和与其铰接的磨体活盖组成,主轴支承于两组轴承座的轴承中,其一端通过联轴器与主电动机连接,(2 )组装于磨体活盖外端面上的进刀箱,和与其连接的变速箱、进退刀电动机组成了进退刀系统,(3)在磨室机壳内组装有与主轴另一端连接并由主轴带动旋转的回转磨盘,(4)在磨室机壳的磨体活盖中,组装有与进退刀系统的进刀丝杠固定连接,以导向平键与 磨体活盖相连接的移动磨盘,(5)四个磨盘分别组装在固定机壳的内端面上,回转磨盘的转盘的两侧面上和移动磨盘的内侧面上,在磨室内分别组成了两个磨浆区,(6)在固定机壳的后侧面锥体部分装有一件进浆管,另一件进浆管穿过磨体活盖固定在移动磨盘 的内锥体部分,在固定机壳磨室外圆周上装有出浆管,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在于:(3.1)其回转磨盘是浮动回转磨盘,具有:(3.1.1)由与其轴向位置固定不动的主轴为花键连接,且具有节圆是球形的外球齿的球形齿轮21,和转盘20内孔中部所具 有的与其齿数相同的内直齿相啮合,组成了浮动回转磨盘的传递动力的机构,(3.1.2)由组装于转盘20的内孔中,位于球形齿轮21两侧的球面支承19、密封锁套16、压紧圆螺母18、调整锁紧圆螺母17各两件,组成了浮动回转磨盘的定位、限位、紧固 机构,(3.1.3)由组装于球形齿轮21的两支承球面外端面分别和两件密封锁套16的内端面形成的两空隙中的两件复位弹性圈22,组成了浮动回转磨盘的浮动弹性复位机构,(4.1)其移动磨盘是浮动移动磨盘,具有:4.1.1)由移动座2 4,和组装于其内端面凹进的中空部分的浮动盘座23,组成了浮动移动磨盘的浮动机构,(4.1.2)由以其锥端与移动座24外端面上的锥孔相配合并固定连接的若干柱销30,和组装于浮动盘座23外端面上的圆柱孔中,与柱销30成倍数关系的若干弹性圈3 1,组成了浮动移动磨盘的限位、复位机构,(4.1.3)由旋固在浮动盘座23外端面中部螺孔中的万向轴头27,和与其配合的球面止推盘26,两件锁紧螺母28,和去掉了以内孔定心的一扇盘面,另一扇盘面的外圆与移动座24外端面中部的台阶孔配合的普 通止推轴承25,组成了浮动移动磨盘的浮动紧固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祥
申请(专利权)人:东港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