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PES近光模组的反射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33599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5 09:45
一种用于PES近光模组的反射镜,用于与散热器装配,包括有装配面及反射面,所述反射面由主反射面(1)、第一近光三区反射面(2)及过渡面构成,所述主反射面依据设计要求,将接收的光反射成近光主区照度光;所述第一近光三区反射面依据设计要求,形成近光三区光的第一次反射,设于散热器上的第二近光三区反射面完成第二次反射,形成最终的近光三区照度光;所述过渡面用以衔接主反射面与第一近光三区反射面,同时在保证主反射面的反射光通量与第一近光三区反射面的反射光通量的基础上,对其余照射光进行遮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PES近光模组的反射镜,既能满足设计光型的要求,又能避免杂散光的产生,保证行车安全,杜绝安全隐患。

A mirror for PES near light module

A reflector for a PES near-light module is used for assembling with a radiator, including an assembly surface and a reflecting surface, which is composed of a main reflecting surface (1), a first near-light three-zone reflecting surface (2) and a transition surface. The main reflecting surface reflects the received light into a near-light main-zone illumination according to design requirements; the first near-light three-zone reflecting surface is composed of a main reflecting surface (1), a first near-light three-zone reflecting surface (2)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the zone reflector forms the first reflection of the near-light three zone light, and the second reflection of the second near-light three zone reflector located on the radiator completes the second reflection, forming the final near-light three zone illumination light; the transition surface is used to connect the main reflector with the first near-light three zone reflector, while ensuring the reflection of the main reflector. On the basis of the flux and the reflected light flux of the first near-light three-zone reflector, the rest of the illuminated light is shielded. The mirror used in the PES near-light module can not only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esign light pattern, but also avoid the generation of stray light, ensure the safety of driving and eliminate the hidden danger of safe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PES近光模组的反射镜
本专利技术属于车灯照明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PES近光模组的反射镜。
技术介绍
现有的近光PES模组在设计近光三区照明时,往往采用两次反射进透镜再成像的方式,采用该种设计的近光三区反射面与主反射面,为满足法规光型要求,在设计时会在两个面之间形成空隙,在转化为产品时,近光三区反射面与主反射面间的空隙会通过设置一个过渡面而衔接,而在后续对产品进行镀铝处理的工艺过程中,该过渡面会构成镀铝面的组成部分,从而在后续的光照过程中参与作业;由于在该部分实际形成的光照不在原先设计的光型范畴,导致该部分的光照得不到任何预先控制,在实际照明时会形成杂散光,直接经过透镜照射到路面形成光斑或被饰圈反射使得近光三区法规点超亮,带来行车风险。申请号为:201511027424.8的专利技术申请,公开了“一种汽车前照灯及制造方法”,该汽车前照灯包括近光LED光源、远光LED光源、会聚透镜组、衍射光学元件、远近光隔离模块,所述会聚透镜组对所述近光LED光源和所述远光LED光源出射的光进行会聚,所述衍射光学元件设有近光区和远光区,所述近光区对应所述近光LED光源出射光束,所述远光区对应所述远光LED光源出射光束,所述远近光隔离模块用于隔离远光束与近光束,使远光LED光源出射的会聚后的远光束照射于衍射光学元件的远光区,近光LED光源出射的会聚后的近光束照射于衍射光学元件的近光区。申请号为:201610906722.2的专利技术申请,公开了“一种LED光源的近光反射镜及其近光反射面分割方法”,包括两到三个邻近设置的内凹弧形反射腔,每个反射腔包括成矩形阵列的反射镜,设置于成矩形阵列的反射镜上方的散热器及LED光源,所述成矩形阵列的反射镜紧密贴合于内凹弧形反射腔底面设置,所述成矩形阵列的反射镜包括上、下方各一排矩形阵块,其上、下方矩形阵块各包括6-10块矩形块,所述反射镜上方一排矩形块阵面向光源方向的至少右方三块矩形块纵向高度在15—25mm范围,宽度在10—20mm范围,所述反射镜下方一排矩形块阵面向光源方向的至少左方二块矩形块纵向高度在15-25mm范围,宽度在9-15mm范围。申请号为2015107961126.9的专利技术申请,公开了一种“一种集成阵列式汽车大灯LED芯片”,包括IC印刷电路基板和单晶片,IC印刷电路基板划分为左转区、上远光区、下近光区和右转区,各区域分别具有一个独立的且可与多个单颗芯粒连接实现串联的区域串联电路,单晶片包括蓝宝石衬底、外延N型GaN层、量子阱层、外延P型GaN层、ITO导电层、银反射镜层、P电极和N电极,且单晶片上刻蚀有若干道将单晶片分隔成若干个独立的单颗芯粒的隔离槽,所述单晶片倒装在IC印刷电路基板表面。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PES近光模组的反射镜,其技术方案具体如下:一种用于PES近光模组的反射镜,用于与散热器装配,包括有装配面及反射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面由主反射面(1)、第一近光三区反射面(2)及过渡面构成,所述主反射面依据设计要求,将接收的光反射成近光主区照度光;所述第一近光三区反射面依据设计要求,形成近光辅助区照度光的第一次近光三区反射光,并与设于散热器上的第二近光三区反射面配合,形成最终的近光辅助区照度光;所述过渡面用以衔接主反射面与第一近光三区反射面,同时在保证主反射面的反射光通量与第一近光三区反射面的反射光通量的基础上,对其余照射光进行遮挡。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PES近光模组的反射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面由依次连接的第一接续部(3)、第二接续部及第三接续部(4)构成,所述第二接续部由第一接续面(5)、第二接续面(6)、第三接续面(7)及第四接续面(8)构成,所述第一接续面(5)面向主反射面设置,并与主反射面(1)形成第一相交线(AB),所述第二接续面(6)面向第一近光三区反射面(2)设置,并与第一近光三区反射面(2)形成第二相交线(EF);所述第一接续面(5)与第二接续面(6)在空间形成第三相交线(CD);所述第三接续面(7)及第四接续面(8)以分别面向第一接续部(3)、第二接续部(4)的形式,对称设于第一接续面(5)及第二接续面(6)的侧面,并与第一接续面(5)及第二接续面(6)构成完整的第二接续部;所述第一接续部及第三接续部用以补全基于以上形成的残缺面,形成完整的反射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PES近光模组的反射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续面(5)的设定,接受“主反射面光通量要求”、“第一近光三区反射面光通量要求”以及“第一接续面(5)与接收的光线之间的角度”三个约束条件的共同约束;所述第二接续面(6)、第三接续面(7)及第四接续面(8)均根据第一近光三区反射面光通量要求这一约束条件设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PES近光模组的反射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续面(6)、第三接续面(7)及第四接续面(8)在“满足第一近光三区反射面光通量要求”与“支撑形成结构稳定的第二接续部”两个极限条件构成的限度域内可进行任意角度的调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PES近光模组的反射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依照第二接续面(6)、第三接续面(7)及第四接续面(8)整体同步调整的方式进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PES近光模组的反射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依照第三接续面(6)与第四接续面(7)同步调节,第二接续面(6)单独调节的方式进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PES近光模组的反射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续面(6)根据第一近光三区反射面光通量要求这一约束条件设定,具体为:根据“通过第二接续面射向第一近光三区反射面的极限光线”确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PES近光模组的反射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续面(6)根据第一近光三区反射面光通量要求这一约束条件设定,具体为:根据“通过第二接续面射向第一近光三区反射面的极限光线”与“保证第一近光三区反射面满足设计的光通域”两者的共同限定而确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PES近光模组的反射镜,其特征在于:第一接续面(5)与接收的光线之间的角度为90°垂直设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PES近光模组的反射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镜一体注塑成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PES近光模组的反射镜,其特征在于:第一接续面(5)与接收的光线之间的角度,在90度垂直的基础上,允许形成85°—95°的实际角度域,以形成裕量调节。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PES近光模组的反射镜,与二次反射式设置的近光模组设配,并能够在满足近光照度要求的同时不产生多余的杂散光;首先,将主反射面与第一近光三区反射面之间的间隙空间采用设置的过渡面进行衔接,以形成完整的反射面;其次,根据设计的近光光型要求,将过渡面设计成在满足近光照度要求的前提下,能够不产生多余的照度光,从而使得实际照度光无限逼近设计光型,并避免杂散光造成的潜在危险;其中,不产生多余的照度光采取对接收的多余光进行使其沿原路返回的设计完成;再次,根据过渡面接收的约束条件,可对部分进行约束条件内的自由调节设置,可供产品成型时的自由造型选取;最后,所述反射镜一体注塑成形。综上,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PES近光模组的反射镜,既能满足设计光型的要求,又能避免杂散光的产生,保证行车安全,通用性高,适配度强,且可根据成型后的具体受力场景,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PES近光模组的反射镜,用于与散热器装配,包括有装配面及反射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面由主反射面(1)、第一近光三区反射面(2)及过渡面构成,所述主反射面依据设计要求,将接收的光反射成近光主区照度光;所述第一近光三区反射面依据设计要求,形成近光辅助区照度光的第一次近光三区反射光,并与设于散热器上的第二近光三区反射面配合,形成最终的近光辅助区照度光;所述过渡面用以衔接主反射面与第一近光三区反射面,同时在保证主反射面的反射光通量与第一近光三区反射面的反射光通量的基础上,对其余照射光进行遮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PES近光模组的反射镜,用于与散热器装配,包括有装配面及反射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面由主反射面(1)、第一近光三区反射面(2)及过渡面构成,所述主反射面依据设计要求,将接收的光反射成近光主区照度光;所述第一近光三区反射面依据设计要求,形成近光辅助区照度光的第一次近光三区反射光,并与设于散热器上的第二近光三区反射面配合,形成最终的近光辅助区照度光;所述过渡面用以衔接主反射面与第一近光三区反射面,同时在保证主反射面的反射光通量与第一近光三区反射面的反射光通量的基础上,对其余照射光进行遮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PES近光模组的反射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面由依次连接的第一接续部(3)、第二接续部及第三接续部(4)构成,所述第二接续部由第一接续面(5)、第二接续面(6)、第三接续面(7)及第四接续面(8)构成,所述第一接续面(5)面向主反射面设置,并与主反射面(1)形成第一相交线(AB),所述第二接续面(6)面向第一近光三区反射面(2)设置,并与第一近光三区反射面(2)形成第二相交线(EF);所述第一接续面(5)与第二接续面(6)在空间形成第三相交线(CD);所述第三接续面(7)及第四接续面(8)以分别面向第一接续部(3)、第二接续部(4)的形式,对称设于第一接续面(5)及第二接续面(6)的侧面,并与第一接续面(5)及第二接续面(6)构成完整的第二接续部;所述第一接续部及第三接续部用以补全基于以上形成的残缺面,形成完整的反射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PES近光模组的反射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续面(5)的设定,接受“主反射面光通量要求”、“第一近光三区反射面光通量要求”以及“第一接续面(5)与接收的光线之间的角度”三个约束条件的共同约束;所述第二接续面(6)、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云舟陈兆禹
申请(专利权)人: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