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会车防眩光车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48936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08:02
夜间会车防眩光车灯,属于汽车照明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会车防眩与正常行驶良好照明难以兼顾,能量利用率低的问题,其包括:抛物面反射镜、光源体、平面反射镜一、平面反射镜二和配光镜;所述光源体的体心位于抛物面反射镜的焦点位置,且位于所述平面反射镜一和平面反射镜二的一端侧;所述配光镜设置在平面反射镜一和平面反射镜二的另一端侧,且与光轴垂直;所述平面反射镜一和平面反射镜二分别位于光轴的左、右两侧对称且平行于光轴;平面反射镜二可从平行于光轴位置绕近光源体的端点顺时针旋转;该车灯在夜间会车时高效防眩,而正常行驶时照明良好的车灯,并有效提高了光源体发出能量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夜间会车防眩光车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机动车辆夜间会车时的高效防眩光车灯,属于汽车照明

技术介绍
夜晚在道路上行驶的车辆会车时,其前照灯的强光会引起驾驶员眩目,致使驾驶员获得视觉信息的质量显著降低,造成视觉机能的伤害和心理的不适,是诱发交通事故的潜在因素。因此,研究高效防眩车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国内研究人员对消除眩光的方法做了诸多研究,绝大多数是在接收方面进行研究,包括防眩目眼镜,挡风玻璃的灰度值变化等方式来降低眩目光线,效果显著;但不利的是,在减弱对方来车前照灯光线的同时,自己车灯所发出的光线反射回自己眼睛时同样受到了相同比率的减小,影响驾驶员观察周围环境。现有技术从前灯结构来消除眩光,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847018”专利名称为“无眩光汽车车灯”中,灯外壳所连接为一体的灯罩内与灯泡相对的方向设有数条呈伞状排列防眩光装置,灯泡发生照射时,可将所射出的光线聚光后直射正前方,使直射的聚光照射更远,而将射向侧方的光线有效减弱,达到防眩光的目的。其缺点是此结构光能利用率较低,且两侧照度不仅在会车时较低,正常行驶时也低,影响驾驶员夜间行车视野。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4930434A”专利名称为“一种防眩光汽车车灯”,该结构中的器件按抛物面反射镜、灯丝、聚光镜、偏振片(偏振化方向与水平夹角为30°-60°可调节)和配光镜依次排列。通过偏振片有效的衰减了灯的出射光,减小进入人眼的光,达到防眩光的目的,但同时减弱了自己车灯照射到路面上的光,影响观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会车防眩与正常行驶良好照明难以兼顾,能量利用率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仅在夜间会车时高效防眩,而正常行驶时照明良好的车灯,并有效提高了光源体发出能量的利用率。本专利技术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夜间会车防眩光车灯,其特征是,其包括:抛物面反射镜、光源体、平面反射镜一、平面反射镜二和配光镜;所述光源体的体心位于抛物面反射镜的焦点位置,且位于所述平面反射镜一和平面反射镜二的一端侧;所述配光镜设置在平面反射镜一和平面反射镜二的另一端侧,且与光轴垂直;所述平面反射镜一和平面反射镜二分别位于光轴的左、右两侧对称且平行于光轴;平面反射镜二可从平行于光轴位置绕近光源体的端点顺时针旋转。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正常行车时,两片反射镜对车灯正常照明不产生任何影响,照射范围广,亮度高。2、会车时,原本直接射向路面左侧的光被两片平面反射镜反射后,会向右侧有一个较大的角度偏转,消除直射对面驾驶员眼睛的光线。3、会车时,原本由抛物面反射镜右侧反射到路面左侧的光会被旋转平面反射镜遮挡,使对方驾驶员眼睛接收的光能大量减小。4、会车时,左侧减小的光,部分是由左侧转移到了右侧,提高能量利用率。5、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在利用其它方式消除眩光的车灯上加上此结构,防眩效果会明显提高。6、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夜间会车防眩光车灯正常行车时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夜间会车防眩光车灯会车时的示意图。图中:1、抛物面反射镜;2、光源体;3、平面反射镜一;4、平面反射镜二;5、配光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夜间会车防眩光车灯,其包括:抛物面反射镜1、光源体2、平面反射镜一3、平面反射镜二4和配光镜5。所述的光源体2的体心位于抛物面反射镜1的焦点位置。所述的光源体2位于所述平面反射镜一3和平面反射镜二4的一端侧;所述配光镜5设置在平面反射镜一3和平面反射镜二4的另一端侧,且与光轴垂直。所述平面反射镜一3和平面反射镜二4分别位于光轴的左、右两侧对称且平行于光轴。所述平面反射镜一3和平面反射镜二4分别位于光轴的左、右两侧30-35mm处,轴向长度为180-220mm。如图2所示,平面反射镜一3平行于光轴,平面反射镜二4可从平行于光轴位置绕近光源体2的端点顺时针旋转至与光轴夹角-30°位置。平面反射镜一3和平面反射镜二4的端点距光源体2的沿轴距离在17-20mm,使光源体2发出与光轴夹角在-60°至+60°之间的光线直接射向平面反射镜一3或平面反射镜二4,规定与光轴夹角逆时针为正,顺时针为负。所述的配光镜5距离平面反射镜60-80mm,其光焦度在0.1-0.16之间,因为光焦度很小,透过配光镜5前后的光线偏折很小。如图1所示,光源体2发出与光轴夹角在-60°至+60°之间的光线,经过配光镜5之后,角度改变很小,向右侧发出的光照明路面右侧,左侧同理,因此,对于直射到配光镜5的光线,只需考虑入射至配光镜5的光线是向哪边倾斜即可。光源体2发出与光轴夹角在60°至300°之间的光线经过抛物面反射镜1反射,反射光线近似平行于光轴,配光镜5的光焦度虽小但仍然存在,因此,对于由抛物面反射镜1反射到配光镜5的光线,可以做到抛物面反射镜1的左侧照亮路面右侧,右侧照亮路面左侧。如图1所示,正常行车时的车灯示意图中,平面反射镜一3与平面反射镜二4平行对称设置,且均与光轴平行。光源体2发出与光轴夹角在-60°至+60°之间的光线经过两片相互平行的平面反射镜一3和平面反射镜二4多次反射,最终从平面反射镜一3或平面反射镜二4出射的光线方向不会改变,等效于光源体2向靠近配光镜5的方向移动了一定距离;光源体2发出与光轴夹角在60°至300°之间的光线经过抛物面反射镜1反射,反射光线经过配光镜5照射路面,抛物面反射镜1右侧反射的光照明左侧路面,左侧反射的光照明右侧路面。路面两侧和中心都具有良好的照明。如图2所示,会车时的车灯示意图中,平面反射镜二4绕端点顺时针旋转至与平面反射镜一3夹角-30°的位置。光源体2发出与光轴夹角在-60°至+60°之间的光线经平面反射镜一3或平面反射镜二4后,所有的出射光线均相对于光轴向右侧倾斜传播至配光镜5;因此,会车时,原本光源体2发出的射向路面左侧的直射光线将产生一个向右的大角度偏转,减小进入对面驾驶员眼睛的光线,达到防眩目的。光源体2发出与光轴夹角在60°至300°之间的光线经过抛物面反射镜1反射,抛物面反射镜1左侧的反射光线经过配光镜5照亮右侧路面,抛物面反射镜1右侧反射的原本照亮左侧路面的光被向右倾斜的平面反射镜4的背面遮挡,使左侧路面照度大量减小,因此,仅右侧路面得到良好照明,左侧光能量小,以达到防眩目的。此结构采用两片平面反射镜一3和平面反射镜二4控制光线的方向,夜间会车时,使原本直射向路面左侧的光向右偏转一个大角度,同时降低了反射向路面左侧的光能量,达到防眩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夜间会车防眩光车灯,其特征是,其包括:抛物面反射镜(1)、光源体(2)、平面反射镜一(3)、平面反射镜二(4)和配光镜(5);所述光源体(2)的体心位于抛物面反射镜(1)的焦点位置,且位于所述平面反射镜一(3)和平面反射镜二(4)的一端侧;所述配光镜(5)设置在平面反射镜一(3)和平面反射镜二(4)的另一端侧,且与光轴垂直;所述平面反射镜一(3)和平面反射镜二(4)分别位于光轴的左、右两侧对称且平行于光轴;平面反射镜二(4)可从平行于光轴位置绕近光源体(2)的端点顺时针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1.夜间会车防眩光车灯,其特征是,其包括:抛物面反射镜(1)、光源体(2)、平面反射镜一(3)、平面反射镜二(4)和配光镜(5);所述光源体(2)的体心位于抛物面反射镜(1)的焦点位置,且位于所述平面反射镜一(3)和平面反射镜二(4)的一端侧;所述配光镜(5)设置在平面反射镜一(3)和平面反射镜二(4)的另一端侧,且与光轴垂直;所述平面反射镜一(3)和平面反射镜二(4)分别位于光轴的左、右两侧对称且平行于光轴;平面反射镜二(4)可从平行于光轴位置绕近光源体(2)的端点顺时针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夜间会车防眩光车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智颖王加科付跃刚李文博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