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纱窗的自动收纳连续组角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3191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5 0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纱窗的自动收纳连续组角机,包括基台,工作台的底部连接支撑柱的顶部V形升降台设置在V形通孔内,定位角块设在V形通孔的左侧,旋转架设在定位角块的右侧,旋转架上设有压紧气缸,两个刀座对称设在V形通孔的上、下两侧,冲铆轴设在刀座上,组角刀连接冲铆轴的一端,顶紧块设在V形通孔右侧,推送机构包括设在基台一侧的伸缩电机,伸缩杆一端连接伸缩电机,推杆一端连接伸缩杆的另一端,推板背部连接推杆的另一端;通过V形升降台的设计,使得工件可以从下面被工作人员取出,避免取件时和组角机部件的碰撞,同时通过推板将工件推出基台,免去人工取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Automatic receiving continuous angle machine for screen window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tinuous angle-setting machine for screen windows, which comprises a base table, a V-shaped lifting platform at the top of the workbench connecting the supporting pillar is arranged in a V-shaped through-hole, a positioning corner block is arranged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V-shaped through-hole, a rotating frame is arrang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positioning corner block, a rotating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pressing cylinder, and two tool bases are paired. The punching and riveting axle is set on the tool base, the angle knife is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punching and riveting axle, and the top tightening block is set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V-shaped through-hole. The push mechanism includes a telescopic motor on one side of the base, a telescopic motor on one end of the telescopic rod, another end of the telescopic rod on one end of the push rod, and another end of the push plate on the back of the push rod. At one end, through the design of V-shaped lifting platform, the workpiece can be removed from below by the staff, avoiding collision between the parts and the corner machine parts, and pushing the workpiece out of the base by pushing the plate, eliminating manual parts, greatly improving the work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纱窗的自动收纳连续组角机
本技术属于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纱窗的自动收纳连续组角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组角机在组角过程中,在一次工序结束后,就要拿起再重新放入重复组角步骤,在进行大批量连续组角时,则会因失误导致工件和组角机的部件磕碰,通过人工收纳也会非常不便,效率很低。技术的内容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部分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纱窗的自动收纳连续组角机,包括基台,支撑柱设在所述基台的四角,工作台的底部连接所述支撑柱的顶部,V形通孔设置在所述工作台表面,V形升降台设置在所述V形通孔内,升降柱顶部连接所述V形升降台底部,升降电机连接所述升降柱底部,定位角块设在所述V形通孔的左侧,旋转架设在所述定位角块的右侧,旋转架上设有压紧气缸,两个刀座对称设在所述V形通孔的上、下两侧,冲铆轴设在所述刀座上,组角刀连接所述冲铆轴的一端,顶紧块设在所述V形通孔右侧,气缸组设在所述工作台内,所述气缸组通过气路连接所述冲铆轴和顶紧块,控制台设在V形箭头方向一侧的基台边缘,控制器设在所述控制台内,推送机构包括设在所述控制台背部的第一伸缩电机,第一伸缩杆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伸缩电机,第一推板背部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另一端;收纳机构包括设在V形箭头方向另一侧的基台边缘的第二伸缩电机,第二伸缩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伸缩电机,收纳杆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另一端;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气缸组、压紧气缸、升降电机、第一伸缩电机和第二伸缩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柱包括设在V形升降台交汇处的第一升降柱,以及设在V形升降台分岔末端的第二升降柱。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V形通孔的直线部分两侧分别设有挡块。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台表面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设有启动和停止的按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推板的高度为9cm-11cm。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纳杆的截面呈三角形。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V形升降台的设计,使得工件可以从下面被工作人员取出,避免取件时和组角机部件的碰撞,同时通过推送机构将工件推出基台,并通过收纳机构进行收纳,取代了人工收纳方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用于纱窗的自动收纳连续组角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用于纱窗的自动收纳连续组角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说明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纱窗的自动收纳连续组角机,包括基台1,支撑柱2设在基台1的四角,工作台3的底部连接支撑柱2的顶部,V形通孔设置在工作台3表面,V形升降台4设置在V形通孔内,升降柱顶部连接V形升降台4底部,升降电机6连接升降柱底部,定位角块7设在V形通孔的左侧,旋转架8设在定位角块7的右侧,旋转架8上设有压紧气缸81,两个刀座9对称设在V形通孔的上、下两侧,冲铆轴10设在刀座9上,组角刀11连接冲铆轴10的一端,顶紧块12设在V形通孔右侧,气缸组13设在工作台3内,气缸组13通过气路连接冲铆轴10和顶紧块12,控制台14设在V形箭头方向一侧的基台1边缘,控制器17设在控制台14内,推送机构包括设在控制台14背部的第一伸缩电机201,第一伸缩杆202一端连接第一伸缩电机201,第一推板203背部连接第一伸缩杆202的另一端;收纳机构包括设在V形箭头方向另一侧的基台1边缘的第二伸缩电机301,第二伸缩杆302的一端连接第二伸缩电机301,收纳杆303的底部连接第二伸缩杆302的另一端;控制器17电连接气缸组13、压紧气缸81、升降电机6、第一伸缩电机201和第二伸缩机301。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升降柱包括设在V形升降台4交汇处的第一升降柱51,以及设在V形升降台4分岔末端的第二升降柱52。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V形通孔的直线部分两侧分别设有挡块15。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控制台14表面设有控制面板16,控制面板16上设有启动和停止的按钮。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控制器17为单片机。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推板203的高度为9cm;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推板203的高度为10cm;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推板203的高度为11cm。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收纳杆303的截面呈三角形。工作原理:将需要组装的工件放置在V形升降台4上,按动启动按钮,第二伸缩杆302延伸带动收纳杆303到预定位置,旋转架8旋转将压紧气缸81移动至定位角块7上方,工件经过压紧气缸81和顶紧块12固定后,通过组角刀11进行对装,装好后,压紧气缸81、顶紧块12和组角刀11复位,V形升降台4下降,下降到基台1后通过第一伸缩杆202带动推板203将加工好的工件推出至收纳杆303,第一伸缩杆202复位,V形升降台4复位,进行下一次组装;按关闭按钮,所有部件复位。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方式,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技术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予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技术多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此外,本技术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技术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技术所公开的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纱窗的自动收纳连续组角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台,支撑柱设在所述基台的四角,工作台的底部连接所述支撑柱的顶部,V形通孔设置在所述工作台表面,V形升降台设置在所述V形通孔内,升降柱顶部连接所述V形升降台底部,升降电机连接所述升降柱底部,定位角块设在所述V形通孔的左侧,旋转架设在所述定位角块的右侧,旋转架上设有压紧气缸,两个刀座对称设在所述V形通孔的上、下两侧,冲铆轴设在所述刀座上,组角刀连接所述冲铆轴的一端,顶紧块设在所述V形通孔右侧,气缸组设在所述工作台内,所述气缸组通过气路连接所述冲铆轴和顶紧块,控制台设在V形箭头方向一侧的基台边缘,控制器设在所述控制台内,推送机构包括设在所述控制台背部的第一伸缩电机,第一伸缩杆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伸缩电机,第一推板背部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另一端;收纳机构包括设在V形箭头方向另一侧的基台边缘的第二伸缩电机,第二伸缩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伸缩电机,收纳杆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另一端;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气缸组、压紧气缸、升降电机、第一伸缩电机和第二伸缩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纱窗的自动收纳连续组角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台,支撑柱设在所述基台的四角,工作台的底部连接所述支撑柱的顶部,V形通孔设置在所述工作台表面,V形升降台设置在所述V形通孔内,升降柱顶部连接所述V形升降台底部,升降电机连接所述升降柱底部,定位角块设在所述V形通孔的左侧,旋转架设在所述定位角块的右侧,旋转架上设有压紧气缸,两个刀座对称设在所述V形通孔的上、下两侧,冲铆轴设在所述刀座上,组角刀连接所述冲铆轴的一端,顶紧块设在所述V形通孔右侧,气缸组设在所述工作台内,所述气缸组通过气路连接所述冲铆轴和顶紧块,控制台设在V形箭头方向一侧的基台边缘,控制器设在所述控制台内,推送机构包括设在所述控制台背部的第一伸缩电机,第一伸缩杆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伸缩电机,第一推板背部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另一端;收纳机构包括设在V形箭头方向另一侧的基台边缘的第二伸缩电机,第二伸缩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光贤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特耐利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