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丝织物面料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92813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5 08: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金属丝织物面料的生产方法。它解决了现有面料的功能单一,且没有相应的生产方法等技术问题。本金属丝织物面料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编织:将经纱和纬纱相互交织成胚布;b、染色:将胚布和染料放入到染色系统中,对胚布进行染色,染色温度为50‑60℃,得到半成品面料;c、水洗:将染色好的半成品面料进行水洗;d、晾干:将水洗好的半成品面料进行8‑12h的自然晾干;e、定型:将晾干好的半成品面料放置在定型机中进行定型,即可得到金属丝织物面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产品功能性强的优点。

Production method of metal silk fabric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production method of metal silk fabric.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s of single function of existing fabrics and no corresponding production methods. The production method of the metal silk fabric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a. knitting: interweaving warp yarn and weft yarn into embryonic cloth; B. dyeing: putting embryonic cloth and dye into dyeing system, dyeing embryonic cloth, dyeing temperature is 50 60 to get semi-finished fabric; C. washing: dyed semi-finished fabric into the dyeing system. Washing; d, drying: washed semi-finished fabrics for 8 to 12 hours of natural drying; e, stereotyping: the air-dried semi-finished fabrics placed in the stereotyping machine for stereotyping, you can get wire fabrics.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trong product function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丝织物面料的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丝织物面料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面料趋向高档化,人们更加崇尚舒适、华贵。目前面料品种比较少,尤其是功能性装饰精品类的面料。经检索,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夹带金属丝的面料【申请号:93112428.X;公开号:CN1085155】。这种面料,其特征在于,由上、中、下三层组成,上下两层分别是由两组线纵横交织而成的织物,中间一层是由两组金属丝纵横交织而成,中间一层与上、下两层分别有线连接固定。该专利中公开的面料虽然具有高抗撕拉强度,但是,该面料的功能单一,且没有相应的生产方法,因此,设计出一种金属丝织物面料的生产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金属丝织物面料的生产方法,该生产方法具有产品功能性强的特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金属丝织物面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编织:将经纱和纬纱相互交织成胚布;b、染色:将胚布和染料放入到染色系统中,对胚布进行染色,染色温度为50-60℃,得到半成品面料;c、水洗:将染色好的半成品面料进行水洗;d、晾干:将水洗好的半成品面料进行8-12h的自然晾干;e、定型:将晾干好的半成品面料放置在定型机中进行定型,即可得到金属丝织物面料。所述步骤a中的经纱为涤纶长丝、粘胶有光丝和棉纤维混纺而成。所述步骤a中的纬纱为不锈钢纤维、金属丝纤维和天丝纤维混纺而成。所述步骤b中的染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天然染料60-80份、秸秆灰9-15份、棕榈蜡7-11份、葡萄糖苷8-12份、海泡石粉6-9份、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4-8份、硅微粉5-9份、苏打粉2-5份、稀土1-3份、抗紫外线剂0.5-2.5份、乙二醇乙醚5-10份和水200-240份。所述步骤c中的水洗温度为20-35℃。所述步骤c中的水洗次数至少为3次,每次水洗时间至少为10min。所述步骤e中的定型次数至少为2次。所述步骤b中的染色系统包括底座,底座上通过支撑脚固定有上部具有取放口的染缸,染缸侧部具有若干电加热管,底座上固定有安装架,安装架上设置有升降座,升降座与一能带动其上下移动的升降结构相连,升降座上通过连接杆固定有用于放置面料的放置板,放置板上开设有若干通孔,底座上还设置有用于辅助搅拌的搅拌结构。染色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将面料放在放置板上,通过升降结构带动升降座上下移动,升降座带动连接杆上下移动,连接杆带动放置板上下移动,使面料位于染缸内,通过搅拌结构使染缸内的染液更好流动,从而可实现面料的染色作业,染色方便。所述放置板的材料为不锈钢。所述升降结构包括气缸、导轨和滑块,导轨竖直固定在安装架上,滑块设置在导轨上,气缸固定在安装架上,气缸的活塞杆竖直向上,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和滑块相连,升降座通过连接弹簧和滑块相连。当需要使升降座上下移动时,控制气缸的活塞杆上下移动,气缸的活塞杆带动滑块沿着导轨上下移动,滑块带动升降座上下移动,从而可使升降座上下移动。作为另一种情况,所述升降结构包括伺服电机、齿轮、齿条、导轨和滑块,导轨竖直固定在安装架上,滑块设置在导轨上,齿条竖直固定在安装架上,且齿条与导轨相互平行,伺服电机固定在滑块上,伺服电机的输出轴水平设置,齿轮固定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端部,且齿轮与齿条相啮合,升降座通过连接弹簧和滑块相连。当需要使升降座上下移动时,控制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转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带动齿轮转动,齿轮逐渐与齿条相啮合使滑块沿着导轨上下移动,滑块带动升降座上下移动,从而可使升降座上下移动。所述搅拌结构包括转动杆和搅拌桨,转动杆竖直设置在底座上,转动杆上端伸入到染缸内和搅拌桨相连,转动杆下端与一能带动其转动的动力组件相连。当需要使搅拌桨转动时,通过动力组件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带动搅拌桨转动,从而可使搅拌桨转动。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动力电机、主动轮和从动轮,动力电机固定在底座上,动力电机的输出轴竖直向上,主动轮固定在动力电机的输出轴端部,从动轮固定在转动杆下端,且主动轮与从动轮相啮合。当需要使转动杆转动时,控制动力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动力电机的输出轴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带动从动轮转动,从动轮带动转动杆转动,从而可使转动杆转动。所述染缸一端具有加料口,加料口处设置有电磁阀一,染缸另一端具有排泄口,排泄口处设置有电磁阀二。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能向染缸输送染液的输送装置。采用以上结构,通过输送装置可向染缸内输送染液。所述输送装置包括配置桶、分隔导流盘、支撑环、上搅拌轴和下搅拌轴,配置桶设置在底座上,配置桶包括上桶体、中桶体和下桶体,中桶体通过支架固定在底座上,上桶体和中桶体上部相连,且上桶体能沿其轴向伸缩,上桶体与一能使其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一相连,上桶体上还具有输入口,输入口处设置有电磁阀三,下桶体和中桶体下部相连,且下桶体能沿其轴向伸缩,下桶体与一能使其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二相连,下桶体上还具有输出口,输出口处设置有电磁阀四,输出口通过输送管和加料口相连通,输送管上设置有输送泵,支撑环通过复位弹簧固定在底座上,且支撑环与下桶体相抵靠,分隔导流盘转动设置在中桶体处,分隔导流盘与一能带动其转动的驱动电机相连,分隔导流盘上具有呈扇形状的凹槽,凹槽处具有若干导流孔,上搅拌轴和下搅拌轴均水平设置在中桶体内,上搅拌轴位于分隔导流盘上方,上搅拌轴一端伸出中桶体与步进电机一相连,上搅拌轴另一端和呈螺旋形的搅拌片一相连,下搅拌轴位于分隔导流盘下方,下搅拌轴一端伸出中桶体与步进电机二相连,下搅拌轴另一端和呈螺旋形的搅拌片二相连。采用以上结构,通过驱动机构一使上桶体上下移动,将上桶体处的染液推送到下桶体处,控制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转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带动分隔导流盘转动,分隔导流盘处的导流孔对上桶体处向下流到的液流进行导流,使其流到下桶体的各处;同时,通过驱动机构二使下桶体上下移动,将下桶体处的染液推送到上桶体处,控制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转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带动分隔导流盘转动,分隔导流盘处的导流孔对下桶体处向上流到的液流进行导流,使其流到上桶体的各处;控制步进电机一的输出轴转动,步进电机一的输出轴带动上搅拌轴转动,上搅拌轴带动搅拌片一转动,控制步进电机二的输出轴转动,步进电机二的输出轴带动下搅拌轴转动,下搅拌轴带动搅拌片二转动;在上桶体、下桶体、分隔导流盘、搅拌片一和搅拌片二的共同作用下,可使配置桶内的染液搅拌均匀,搅拌效果好。所述分隔导流盘两侧面还固定有若干辅助片,且辅助片不均则分布。采用以上结构,通过辅助片可在染液进行辅助搅拌。所述辅助片的截面为三角形。所述驱动机构一包括立柱一、推杆电机一、导杆一、导套一、铁片一、电磁铁一、振动电机一和驱动板一,立柱一固定在底座上,导杆一竖直固定在立柱一上,导套一设置在导杆一上,推杆电机一固定在立柱一上,推杆电机一的推杆竖直向上,推杆电机一的推杆端部和导套一相连,驱动板一通过弹簧一和导套一相连,电磁铁一固定在驱动板一上,铁片一固定在上桶体顶部,且铁片一能与电磁铁一相抵靠,振动电机一固定在驱动板一上。当需要使上桶体上下移动时,通过电磁铁一将铁片一吸住,控制推杆电机一的推杆上下移动,推杆电机一的推杆带动导套一沿着导杆一上下移动,导套一通过弹簧一带动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丝织物面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编织:将经纱和纬纱相互交织成胚布;b、染色:将胚布和染料放入到染色系统中,对胚布进行染色,染色温度为50‑60℃,得到半成品面料;c、水洗:将染色好的半成品面料进行水洗;d、晾干:将水洗好的半成品面料进行8‑12h的自然晾干;e、定型:将晾干好的半成品面料放置在定型机中进行定型,即可得到金属丝织物面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丝织物面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编织:将经纱和纬纱相互交织成胚布;b、染色:将胚布和染料放入到染色系统中,对胚布进行染色,染色温度为50-60℃,得到半成品面料;c、水洗:将染色好的半成品面料进行水洗;d、晾干:将水洗好的半成品面料进行8-12h的自然晾干;e、定型:将晾干好的半成品面料放置在定型机中进行定型,即可得到金属丝织物面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丝织物面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的经纱为涤纶长丝、粘胶有光丝和棉纤维混纺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丝织物面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的纬纱为不锈钢纤维、金属丝纤维和天丝纤维混纺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丝织物面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的染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天然染料60-80份、秸秆灰9-15份、棕榈蜡7-11份、葡萄糖苷8-12份、海泡石粉6-9份、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4-8份、硅微粉5-9份、苏打粉2-5份、稀土1-3份、抗紫外线剂0.5-2.5份、乙二醇乙醚5-10份和水200-240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六明
申请(专利权)人:海宁天福经编涂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