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纤维电活性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927710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5 0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纳米纤维电活性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以纤维素为原料的纳米纤维电活性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过程:该方法首先将纤维素在真空下干燥24h,去除纤维素中的水分,再将其溶解于溶剂中配置成一定浓度的纺丝液,在纺丝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活性惨杂剂,连续搅拌使其均匀分散,再通过静电纺丝设备在一定的工艺参数条件下进行静电纺丝,真空干燥后,对静电纺丝膜表面镀金属电极制得纳米纤维电活性聚合物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过程简单,所制备的纳米纤维电活性聚合物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和优良的电活性性能,可作为一种新型的纳米纤维电活性聚合物材料。

Nanofiber electroactive polymer material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nanofiber electroactive polymer material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more specifically, relates to a nanofiber electroactive polymer material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using cellulose as raw material, and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polymer materials. The method consists of the following steps: firstly, the cellulose is dried in vacuum for 24 hours to remove the moisture in the cellulose, and then it is dissolved in the solvent to prepare a certain concentration of spinning solution, adding a certain amount of active miscellaneous agent in the spinning solution, continuously stirring to make it uniformly dispersed, and then through the electrostatic spinning equipment in a certain concentration. Nano-fiber electroactive polymer materials were prepared by electrospinning and vacuum drying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echnological parameters. The preparation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is simple, and the prepared nanofiber electroactive polymer material has high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excellent electroactive performance, and can be used as a novel nanofiber electroactive polymer materi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纤维电活性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纤维电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电活性聚合物,又被称为电刺激响应性聚合物材料,是一类能够在外电场诱导下,通过材料内部结构改变而产生多种形式的力学响应的材料。早在19世纪80年代,伦琴首次橡皮筋在电场中可以发生长度的改变。20世纪40年代末,人们首次发现了化学活性聚合物材料,如将胶原质纤维浸泡在酸或碱溶液中时可重复收缩和膨胀。1969年,研究发现聚偏氟乙烯材料具有较大的压电效应,人们开始把目光投向PVDF及其共聚物体系。随着电活性聚合物材料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其巨大的应用前景已呈现在人们面前。目前,电活性聚合物已经被开发的科学应用领域主要有:飞行器、机器人、传感器、医疗等。当前,电活性聚合材料的研究集中在合成类聚合物材料上,如聚偏氟乙烯、聚丙烯酸酯等。这些合成类聚合物材料需消耗大量的石油资源,而且废弃物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制造成本也相对很高,极大地制约了电活性聚合物的大规模应用。纤维素是地球上分布最广、年产量最大的天然生物源高分子材料,是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不可消耗的天然原料。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人们就已经发现纤维素具有压电效应。后来又发现,植物纤维素中取向结晶部分表现出了较强的剪切压电效应,这使纤维素可以作为电子型电活性材料而得到应用。与传统的电活性材料相比,纤维素价格便宜,可以有效降低电活性材料产品的成本;纤维素是可降解材料,取自自然,归于自然,对环境没有损害,是环保、低碳型材料。静电纺丝是一种使带电荷的聚合物溶液或熔体在静电场中射流来制备聚合物超细纤维的加工技术,平均直径范围一般在几微米至几十纳米之间,它被认为是制备纳米级聚合物连续长丝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本专利技术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先将纤维素溶解在溶剂中形成纺丝溶液,然后加入活性掺杂剂,再通过静电纺丝制备纳米纤维电活性聚合物材料。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工艺简单,制备的纳米纤维电活性聚合物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电活性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以纤维素为原料,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先将纤维素溶解在溶剂中形成纺丝溶液,然后加入活性掺杂剂,再通过静电纺丝制备纳米纤维电活性聚合物材料。通过调整静电纺丝参数,调控纳米纤维电活性聚合物材料的直径,使其具有高比表面积和优良的电活性性能,成为一种新型的纳米纤维电活性聚合物材料。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纳米纤维电活性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首先将纤维素在真空下干燥24h,去除纤维素中的水分,再将其溶解于溶剂中配置成一定浓度的纺丝液,在纺丝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活性惨杂剂,连续搅拌使其均匀分散,再通过静电纺丝设备在一定的工艺参数条件下进行静电纺丝,真空干燥后,对静电纺丝膜表面镀金属电极制得纳米纤维电活性聚合物材料。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过程:(1)将分子量为100000~800000(数均分子量)的纤维素在真空下干燥24h,去除纤维素中的水分;(2)将干燥后的纤维素溶于溶剂中配置成1%~10%(质量比)的溶液,真空过滤,得到纺丝液;(3)在纺丝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掺杂剂,连续搅拌使其均匀分散,掺杂剂与纤维素的用量为0.01∶1~0.1∶1(质量比);(4)将步骤(3)获得的纺丝溶液加入到注射器中,并将其固定在微量注射泵上,采用滚筒进行接收,高压静电调节范围15~30kV,注射泵流速0.05~0.25mL/h,接收距离15~30cm,进行静电纺丝,制得直径为200~500nm的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5)将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真空干燥后,在真空条件下(小于4×104Pa)对膜表面镀金属电极,电极层厚度小于30nm,制得纳米纤维电活性聚合物材料。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过程简单,所制备的纳米纤维电活性聚合物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和优良的电活性性能,可作为一种新型的纳米纤维电活性聚合物材料。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将分子量为100000(数均分子量)的木浆纤维素在真空下干燥24h,去除纤维素中的水分;将干燥后的纤维素溶于二甲基甲酰胺中配置成10%(质量比)的溶液,真空过滤,得到纺丝液;在纺丝液中加入掺杂剂碳纳米管,连续搅拌使其均匀分散,碳纳米管与纤维素的用量为0.01∶1(质量比);将获得的溶液加入到注射器中,并将其固定在微量注射泵上,采用滚筒进行接收,高压静电调节范围15kV,注射泵流速0.25mL/h,接收距离15cm,进行静电纺丝,制得直径为500nm的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将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真空干燥后,在真空条件下(小于4×104Pa)对膜表面镀铜电极,电极层厚度小于30nm,制得纳米纤维电活性聚合物材料。实施例2:将分子量为300000(数均分子量)的木浆纤维素在真空下干燥24h,去除纤维素中的水分;将干燥后的纤维素溶于离子溶液中配置成1%(质量比)的溶液,真空过滤,得到纺丝液;在纺丝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掺杂剂苯磺酸,连续搅拌使其均匀分散,苯磺酸与纤维素的用量为0.03∶1(质量比);将获得的溶液加入到注射器中,并将其固定在微量注射泵上,采用滚筒进行接收,高压静电调节范围30kV,注射泵流速0.05mL/h,接收距离30cm,进行静电纺丝,制得直径为200nm的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将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真空干燥后,在真空条件下(小于4×104Pa)对膜表面镀铂电极,电极层厚度小于30nm,制得纳米纤维电活性聚合物材料。实施例3:将分子量为500000(数均分子量)的细菌纤维素在真空下干燥24h,去除纤维素中的水分;将干燥后的纤维素溶于四氟乙酸中配置成6%(质量比)的溶液,真空过滤,得到纺丝液;在纺丝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掺杂剂碳纳米管,连续搅拌使其均匀分散,碳纳米管与纤维素的用量为0.05∶1(质量比);将获得的溶液加入到注射器中,并将其固定在微量注射泵上,采用滚筒进行接收,高压静电调节范围25kV,注射泵流速0.01mL/h,接收距离25cm,进行静电纺丝,制得直径为300的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将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真空干燥后,在真空条件下(小于4×104Pa)对膜表面镀金电极,电极层厚度小于30nm,制得纳米纤维电活性聚合物材料。实施例4:将分子量为800000(数均分子量)的竹浆纤维素在真空下干燥24h,去除纤维素中的水分;将干燥后的纤维素溶于四氟异丙醇中配置成4%(质量比)的溶液,真空过滤,得到纺丝液;在纺丝液中甲如一定量的掺杂剂水杨酸,连续搅拌使其均匀分散,水杨酸与纤维素的用量为0.1∶1(质量比);将获得的溶液加入到注射器中,并将其固定在微量注射泵上,采用滚筒进行接收,高压静电调节范围15kV,注射泵流速0.25mL/h,接收距离15cm,进行静电纺丝,制得直径为500nm的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将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真空干燥后,在真空条件下(小于4×104Pa)对膜表面镀银电极,电极层厚度小于30nm,制得纳米纤维电活性聚合物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米纤维电活性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为,它是以纤维素为原料,通过静电纺丝制备得到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纤维电活性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为,它是以纤维素为原料,通过静电纺丝制备得到的。2.一种纳米纤维电活性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下列步骤:(1)将分子量为100000~800000(数均分子量)的纤维素在真空下干燥24h,去除纤维素中的水分;(2)将干燥后的纤维素溶于溶剂中配置成1%~10%(质量比)的溶液,真空过滤,得到纺丝液;(3)在纺丝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掺杂剂,连续搅拌使其均匀分散,掺杂剂与纤维素的用量为0.01∶1~0.1∶1(质量比);(4)将步骤(3)获得的纺丝溶液加入到注射器中,并将其固定在微量注射泵上,采用滚筒进行接收,高压静电调节范围15~30kV,注射泵流速0.05~0.25mL/h,接收距离15~30cm,进行静电纺丝,制得直径为200~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志江邱云明翟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