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用中控盒及多功能讲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2629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5 08: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教学用中控盒,包括控制单元和设置于控制单元底侧的固定件,控制单元包括具有通孔的面壳、连接于面壳底侧并与面壳围合形成有腔体的底壳,容置于腔体内且外端伸出通孔的按键,以及容置于腔体内的控制电路板,按键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固定件通过卡扣或螺钉与底壳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讲台,包括上述教学用中控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控制单元与固定件可拆卸地连接,使得控制单元可独立于多功能讲台外,只需将固定件固定连接在多功能讲台上,控制单元可按需与固定件连接或分离使用,便于控制单元的移动安装和维修保养,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现有中控盒拆卸困难和维修不方便的技术问题,提高了教学的工作效率。

Central control box and multi-function teaching platform for teaching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entral control box for teaching, which comprises a control unit and a fixture arranged at the bottom side of the control unit. The control unit comprises a face shell with a through hole, a bottom shell connected to the bottom side of the face shell and enclosed with the face shell to form a cavity, a button which is contained in the cavity and has a through hole at the outer end, and a key which is contained in the cavity. The control circuit board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button and the control circuit board, and the fixture is detachable connected with the chassis through a clip or a screw; the utility model also provides a multifunctional platform, including the central control box for teaching.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the detachabl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control unit and the fixture, so that the control unit can be independent of the multi-function platform, and only the fixture can be fixed and connected to the multi-function platform, and the control unit can be connected or separated from the fixture on demand, so as to facilitate the movement, install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the control unit, thus effectively. It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s of disassembly difficulty and inconvenient maintenance of the existing central control box, and improves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教学用中控盒及多功能讲台
本技术属于教学设备的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教学用中控盒及多功能讲台。
技术介绍
目前,多媒体教室的讲台上普遍装配有中控盒,便于教师快速切换教学功能以及更换教室屏幕上的教学内容。然而,市面上现有的中控盒一般是镶嵌在讲台上,一旦中控盒出现故障或需要保养,拆卸十分困难,给中控盒的维修和保养带来不便,影响了教学的工作效率,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教学用中控盒及多功能讲台,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中控盒拆卸困难和维修不方便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用在多功能讲台的教学用中控盒,包括控制单元和设置于所述控制单元底侧的固定件,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具有通孔的面壳、连接于所述面壳底侧并与所述面壳围合形成有腔体的底壳,容置于所述腔体内且外端伸出所述通孔的按键,以及容置于所述腔体内的控制电路板,所述按键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固定件通过卡扣或螺钉与所述底壳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设置有一集成接口,所述面壳或所述底壳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集成接口的第一插孔,所述集成接口伸入所述第一插孔内形成定位。进一步地,所述集成接口的边缘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插孔配合定位的第一凸缘。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设置有可发出多彩光的LED灯,所述LED灯位于所述按键底侧。进一步地,所述按键表面印刷有可透出所述LED灯发射的光线的图案和/或文字。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电路板上凸设有USB接口,所述面壳上开设有第二插孔,所述USB接口伸入所述第二插孔内形成定位。进一步地,所述底壳的顶面上凸设有用于配合所述面壳定位的第二凸缘或凸台。本技术提供的教学用中控盒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了控制单元与固定件可拆卸地连接,使得控制单元可独立于多功能讲台外,只需将固定件固定连接在多功能讲台上,控制单元可按需与固定件连接或分离使用,便于控制单元的移动安装和维修保养,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现有中控盒拆卸困难和维修不方便的技术问题,提高了教学的工作效率,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效果。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讲台,包括操作台、嵌设于所述操作台上的显示屏,以及上述教学用中控盒,所述控制单元位于所述显示屏的旁侧,所述固定件固设于所述操作台上。进一步地,所述多功能讲台还包括用于收纳线缆的集线盒,所述集线盒可固设于所述操作台上。本技术提供的多功能讲台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了教学用中控盒,通过控制单元与固定件可拆卸地连接,使得控制单元可独立于多功能讲台外,只需将固定件固定连接在操作台上,控制单元可按需与固定件连接或分离使用,便于控制单元的移动安装和维修保养,从而有效解决了现有中控盒拆卸困难和维修不方便的技术问题,提高了教学的工作效率,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教学用中控盒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教学用中控盒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讲台中集线盒的立体示意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0—教学用中控盒、11—控制单元、12—固定件、20—集线盒、21—盒体、22—第三凸缘、23—进出线口、110—第一插孔、111—面壳、112—底壳、113—按键、114—控制电路板、120—卡扣、1111—通孔、1112—第二插孔、1121—卡槽、1122—凸台、1123—第二凸缘、1141—集成接口、1142—LED灯、1143—USB接口、11410—第一凸缘。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参阅图1和图2,现对本技术提供的教学用中控盒进行说明。该用在多功能讲台的教学用中控盒10包括控制单元11和固定件12,其中,固定件12设置在控制单元11的底侧,控制单元11包括面壳111、底壳112、按键113以及控制电路板114;此处,固定件12通过卡扣120或螺钉(未图示)与底壳112可拆卸连接;面壳111具有通孔1111;底壳112连接在面壳111的底侧,并且与面壳111围合形成有腔体(未标注);按键113容置在腔体内,并且按键113的外端自通孔1111伸出;控制电路板114容置在该腔体内,并且控制电路板114与按键113电性连接。使用时,面壳111、底壳112、按键113和控制电路板114先组装成一个独立的控制单元11,接着控制单元11可单独使用,或与固定件12连接后使用。具体地,当固定件12与底壳112通过卡扣120连接时,在底壳112上开设有卡槽1121,该卡扣120伸入卡槽1121内形成卡接,当教学用中控盒10需要维修时,将卡扣120从卡槽1121内拔出,即可实现控制单元11与固定件12分离。本技术提供的教学用中控盒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了控制单元11与固定件12可拆卸地连接,使得控制单元11可独立于多功能讲台外,只需将固定件12固定连接在多功能讲台上,控制单元11可按需与固定件12连接或分离使用,便于控制单元11的移动安装和维修保养,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现有中控盒拆卸困难和维修不方便的技术问题,提高了教学的工作效率,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效果。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和图2,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教学用中控盒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述控制电路板114上设置有一个集成接口1141,同时,面壳111或底壳112上开设有第一插孔110,该第一插孔110用于安装集成接口1141,此处,集成接口1141伸入第一插孔110内形成定位。具体地,集成接口1141是与外部设备连接用于输出控制信号的接口,可按用户需求设置在控制电路板114的不同位置上,对应集成接口1141的位置不同,第一插孔110可开设在面壳111或底壳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教学用中控盒,用于多功能讲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教学用中控盒包括控制单元和设置于所述控制单元底侧的固定件,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具有通孔的面壳、连接于所述面壳底侧并与所述面壳围合形成有腔体的底壳,容置于所述腔体内且外端伸出所述通孔的按键,以及容置于所述腔体内的控制电路板,所述按键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固定件通过卡扣或螺钉与所述底壳可拆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教学用中控盒,用于多功能讲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教学用中控盒包括控制单元和设置于所述控制单元底侧的固定件,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具有通孔的面壳、连接于所述面壳底侧并与所述面壳围合形成有腔体的底壳,容置于所述腔体内且外端伸出所述通孔的按键,以及容置于所述腔体内的控制电路板,所述按键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固定件通过卡扣或螺钉与所述底壳可拆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教学用中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设置有一集成接口,所述面壳或所述底壳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集成接口的第一插孔,所述集成接口伸入所述第一插孔内形成定位。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教学用中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接口的边缘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插孔配合定位的第一凸缘。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教学用中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设置有可发出多彩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敦胥亦伟张子和周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异度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