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烟探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23183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2 0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感烟探测器,包括:底座、上盖、用于发射探测光的发射单元、用于接收探测光的接收单元和用于反射探测光的迷宫体;迷宫体包括多片依次排列的暗室墙,多片暗室墙通过上筋骨和下筋骨连接,迷宫体通过其下筋骨或者上筋骨设置在底座或者上盖上,迷宫体与上盖、底座构成感烟暗室;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设置在感烟暗室内,在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的之间设置有防止发射单元的光线直接照射入接收单元的遮光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迷宫体包括多片暗室墙和上、下筋骨,迷宫体通过其上或下筋骨设置在上盖或者底座上,保证了多片暗室墙排列的牢靠性和排列一致性,进而提高了感烟暗室的进烟稳定性,减少感烟暗室的敏感区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感烟探测器
本技术涉及烟感探测
,具体一种感烟探测器。
技术介绍
烟雾报警器作为安防领域内的火灾探测器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广泛应用于住宅、写字楼、学校及医院等公共场所。烟雾报警器其工作原理是,在没有烟雾的条件下,感烟探测器发射单元的光线能量主要通过特定角度的暗室墙反射出去,部分光线在暗室内反复反射,最终有少部分光进入接收单元,但由于大部分光线反射,接收单元接收光线的静态值低,不会触发报警;当有不同方向烟雾颗粒进入感烟探测器后,发射单元的光线经过烟雾粒子的反射和折射大量进入接收单元,接收单元接收光线超过阈值时,触发烟雾报警。由此可见,暗室墙的具体结构、设置方式和与上下盖之间的连接关系,直接影响到光线在光学暗室中的反射轨迹,进而决定烟雾报警器的灵敏度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体积小、灵敏度高、报警准确的感烟探测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一种感烟探测器,包括:底座、上盖、用于发射探测光的发射单元、用于接收探测光的接收单元和用于反射探测光的迷宫体;所述迷宫体包括多片依次排列的暗室墙,所述多片暗室墙通过上筋骨和下筋骨连接,所述迷宫体通过其下筋骨或者上筋骨设置在底座或者上盖上,所述迷宫体与上盖、底座构成感烟暗室;所述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设置在感烟暗室内,在所述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的之间设置有防止发射单元的光线直接照射入接收单元的遮光板。进一步的,所述迷宫体设置在上盖上,带有迷宫体的上盖与底座可拆卸式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上筋骨与上盖一体成型。进一步的,所述下筋骨上设置有翻边结构,在所述底座边缘等间隔设置有多个卡扣,带有所述迷宫体的上盖可通过其下筋骨上的翻边结构可拆卸的卡设在所述底座的多个卡扣内部。进一步的,所述暗室墙为矩形薄片结构,多片暗室墙依次倾斜叠置,每相邻的两片暗室墙之间均构成感烟通道。进一步的,所述遮光板设置在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光学轴线夹角的角平分线上,遮光板的最前端不超过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的光学轴线交点。进一步的,所述遮光板的最前端设置有树杈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和上盖上设置有发射管罩和接收管罩,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分别设置在发射管罩和接收管罩内。进一步的,所述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的光学轴线夹角为锐角。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带有迷宫体的上盖和底座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迷宫体包括多片暗室墙和上、下筋骨,迷宫体通过其上或下筋骨设置在上盖或者底座上,保证了多片暗室墙排列的牢靠性和排列一致性,进而提高了感烟暗室的进烟稳定性,减少感烟暗室的敏感区域。附图说明图1为技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技术实施例1的底座结构示意图;图3为技术实施例1的上盖及迷宫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上盖,3-迷宫体,4-发射单元,5-接收单元,6-暗室墙,7-上筋骨,8-下筋骨,9-遮光板,10-卡扣,11-发射管罩,12-接收管罩。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现有技术中,感烟探测器的暗室墙设计复杂,体积一般较大,其暗室墙与暗室主体的连接多不稳固,直接影响进烟口的进烟量,进烟效果不佳,导致测验不灵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感烟探测器,包括底座、上盖、发射单元、接收单元和迷宫体;该迷宫体包括多片依次排列的暗室墙,多片暗室墙通过上筋骨和下筋骨连接为一体,暗室墙结构牢靠稳定,迷宫体通过其下筋骨或者上筋骨固定在底座或者上盖上,并与底座或者上盖成为一体结构,这样,迷宫体与上盖、底座构成能与外界透气可进烟、并可反射内部发射光线的感烟暗室,整个暗室光学性能稳定;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设置在感烟暗室内,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的之间设置有一根遮光板,遮光板可以防止发射单元的光线直接照射入接收单元,影响检测的准确性。本技术的发射单元的发出的锥形光照进入由暗室墙构成的特定角度的迷宫体,在没有烟雾粒子的情况下大部分直射光通过迷宫体反射出光学暗室,少部分光线经过多次反射进入接收单元,接收单元采集到较低静态值的光信号,报警器不会被触发;在一定烟雾颗粒浓度的情况下,发射单元的光线通过烟雾颗粒的折射和反射后进入接收单元,接受单元采集光强超过烟雾报警阈值,报警器触发。下面介绍本技术的两种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见图1-图3所示的一种感烟探测器,该感烟探测器整体为圆柱体形状,在其他实施例中,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为其他形状。该感烟探测器的体迷宫体3包括多片依次排列的多片暗室墙6,每片暗室墙6均为矩形的薄片结构,多片暗室墙6依次倾斜叠置,每相邻的两片暗室墙6之间均构成具有一定角度的感烟通道,感烟通道用于和外界连通并可进烟,感烟通道的间隙设计需要相对小,以阻挡蚊虫等飞入。需要指出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单片的暗室墙6设计为其他形状,比如“K”字形、“L”字型、“V”字型或其他组合形状。为了避免蚊虫飞入,也可以在感烟通道外开口处设置具有合适大小通孔的防蚊虫网。多片暗室墙6通过上筋骨7和下筋骨8连接,上、下筋骨7、8均为圆环形状,多片暗室墙6依次叠置,排列形成环圈状,该叠置方式为相错的、不完全重叠式的叠置,上筋骨7设置在上盖2上并与上盖2一体成型。在下筋骨8上设置有向外的翻边结构,在底座7的边缘等间隔环状设置有四个卡扣10,带有迷宫体3的上盖2可通过其下筋骨8上的翻边结构卡设在底座1的四个卡扣10内,从而在底座1、上盖2和迷宫体3内部形成一个光学暗室。在其他实施例中,带有迷宫体3的上盖2和底座1之间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可拆卸的连接。光学暗室内设置发射单元4和接收单元5,发射单元4和接收单元5光学轴线夹角为锐角,在发射单元4和接收单元5之间设置有遮光板9,遮光板9设置在上盖2的下端面上,遮光板9设置的位置在发射单元4和接收单元5光学轴线夹角的角平分线上,遮光板9的最前端为树杈结构,树杈结构拥有两个杈枝,两个杈枝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两个杈枝的最远端位置不超过发射单元4和接收单元5的光学轴线交点。在其他实施例中,遮光板9可设计为其他的形状。但经过申请人试验验证,端头部拥有树杈结构的遮光板9具有较佳的可避免发射单元4和接收单元5直射的功能。在本实施例中,在底座1和上盖2上均设置有发射管罩11和接收管罩12,当底座1和上盖2拼合为一体时,底座1和上盖2上的发射管罩11、接收管罩12亦可拼合为一体(拼合后带有发射窗和接收窗),发射单元4和接收单元5设置其中,以减小外界环境对发射单元4和接收单元5的干扰。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带有迷宫体的上盖与底座通过螺纹连接。其具体结构如下:在底座边沿设置内螺纹圈,上盖的下筋骨外圈设置与其配合的外螺纹。与此对应的,也可以在底座边沿设置外螺纹圈,上盖的下筋骨内圈设置与其配合的内螺纹。上述两个实施例中,底座和带有迷宫体的上盖均为可以拆卸的分离结构,方便感烟探测器的安装;同时,多片暗室墙通过上筋骨和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感烟探测器, 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上盖(2)、用于发射探测光的发射单元(4)、用于接收探测光的接收单元(5)和用于反射探测光的迷宫体(3);所述迷宫体(3)包括多片依次排列的暗室墙(6),所述多片暗室墙(6)通过上筋骨(7)和下筋骨(8)连接,所述迷宫体(3)通过其下筋骨(8)或者上筋骨(7)设置在底座(1)或者上盖(2)上,所述迷宫体(3)与上盖(2)、底座(1)构成感烟暗室;所述发射单元(4)和接收单元(5)设置在感烟暗室内,在所述发射单元(4)和接收单元(5)之间设置有防止发射单元(4)的光线直接照射入接收单元(5)的遮光板(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感烟探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上盖(2)、用于发射探测光的发射单元(4)、用于接收探测光的接收单元(5)和用于反射探测光的迷宫体(3);所述迷宫体(3)包括多片依次排列的暗室墙(6),所述多片暗室墙(6)通过上筋骨(7)和下筋骨(8)连接,所述迷宫体(3)通过其下筋骨(8)或者上筋骨(7)设置在底座(1)或者上盖(2)上,所述迷宫体(3)与上盖(2)、底座(1)构成感烟暗室;所述发射单元(4)和接收单元(5)设置在感烟暗室内,在所述发射单元(4)和接收单元(5)之间设置有防止发射单元(4)的光线直接照射入接收单元(5)的遮光板(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烟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迷宫体(3)设置在上盖(2)上,带有迷宫体(3)的上盖(2)与底座(1)可拆卸式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烟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迷宫体(3)通过其上筋骨(7)与上盖(2)一体成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感烟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筋骨(8)上设置有翻边结构,在所述底座(1)边缘等间隔设置多个卡扣(10),带有所述迷宫体(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俊徐军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泛海三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