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路连接结构及具有其的汽车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920089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2 06: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路连接结构及具有其的汽车空调系统。所述管路连接结构包括连接体和压接环,所述连接体用于套装在被连接管件的端头部分上,所述压接环用于套装在所述连接体的径向外侧,其中,在装配状态下,所述压接环径向向内挤压所述连接体和所述被连接管件的重叠部位,使得所述连接体和所述被连接管件产生径向向内凹进的局部变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管路连接结构能够实现管路的可靠连接,即使在颠簸状况下也不会发生连接失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路连接结构及具有其的汽车空调系统
本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涉及一种管路连接结构及具有其的汽车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管路连接装置是汽车空调系统中的关键性部件,其连接可靠性和密封可靠性是最主要的两个问题。在现有的汽车空调系统中,常用的连接方式有螺纹连接、压板连接及焊接等,常用的密封方式则是O形密封圈密封。其中,螺纹连接和压板连接都存在结构笨重的缺点,且在颠簸状况下容易发生松动,易引发连接失效,焊接不仅成本高,而且会出现虚焊、裂纹、气孔、杂质等焊接缺陷,无法保证焊接处材料均匀性;而O型密封圈的密封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密封圈尺寸与相应的沟槽尺寸的正确匹配,以形成合理的密封圈压缩量与拉伸量,这要求O密封型圈及沟槽的加工精度必须很高,并且O形密封圈易受到材料、高低温、冷媒兼容性、装配方式等的影响,很容易失效,易引发泄漏。因此,现有技术的这些连接方式的连接可靠性和密封可靠性都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现状,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路连接结构,能够以较低的成本提高管路连接的可靠性,防止在颠簸状况下发生松动等不良情况,因而特别适用于汽车空调系统的管路连接。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管路连接结构,包括连接体和压接环,所述连接体用于套装在被连接管件的端头部分上,所述压接环用于套装在所述连接体的径向外侧,其中,在装配状态下,所述压接环径向向内挤压所述连接体和所述被连接管件的重叠部位,使得所述连接体和所述被连接管件产生径向向内凹进的局部变形。优选地,所述连接体包括用于套装在被连接管件的径向外侧的外管,所述压接环用于套装在所述外管的径向外侧,其中,所述外管具有管壁厚度变大的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的外径尺寸大于所述压接环的对应区域的内径尺寸,使得在装配状态下,所述外管的第一区域在所述压接环的对应区域的挤压作用下径向向内凹进,继而挤压所述被连接管件的对应部位径向向内凹进。优选地,所述连接体还包括内管,所述内管固定在所述外管的径向内侧,用于套装在被连接管件的径向内侧,在装配状态下,所述内管的局部区域在所述被连接管件的对应部位的挤压作用下径向向内凹进。优选地,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通过铆接或焊接方式固定成整体;或者,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为一体结构。优选地,所述外管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接合部,所述内管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接合部,所述第一接合部与所述第二接合部对接,形成铆接面或焊接面。优选地,所述外管的第一区域中包括设置在所述外管的外壁上的第一环形凸台。优选地,所述第一环形凸台的外轮廓包括第一锥形段,用于形成第一装配引导面,以便对所述压接环的装配过程进行引导。优选地,所述第一环形凸台的外轮廓还包括第二锥形段,所述第二锥形段的大端与所述第一锥形段的大端平滑连接,所述第二锥形段用于防止所述压接环在装配状态下产生回退滑移。优选地,所述压接环的内壁包括靠近第一端部的第一锥形壁,所述第一锥形壁的大端靠近第一端部,以用于形成第二装配引导面,以便对所述压接环的装配过程进行引导;和/或,所述压接环的内壁包括靠近第二端部的第二锥形壁,所述第二锥形壁的大端远离第二端部;和/或,所述压接环的壁厚大于所述连接体和所述被连接管件在装配状态下的对应部位的壁厚之和。优选地,在产生局部变形之前,所述连接体和所述被连接管件之间存在径向间隙,以用于设置密封胶;和/或,所述连接体的外壁上设有止挡结构,用于对所述压接环进行轴向限位。优选地,所述连接体为直通式接头结构、三通式接头结构或直角式接头结构。优选地,所述连接体具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分别用于连接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的径向尺寸相同,以用于连接管径相同的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或者,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的径向尺寸不同,以用于连接管径不同的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空调系统,其包括多个管路,并且还包括前面所述的管路连接结构,用于连接不同的管路。本技术利用压接环的压接作用,使得连接体和被连接管件发生径向局部变形,从而使得被连接管件与连接体之间形成稳固的连接,同时,由于压接环始终处于装配位置,因而确保了该局部变形始终存在,即使在颠簸的状况下也不会发生回弹,进一步提高了连接的可靠性。附图说明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根据本技术的管路连接结构及汽车空调系统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图中: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管路连接结构在产生压接变形之前各部件的相对位置示意图;图2为图1的管路连接结构在产生压接变形之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连接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连接体的外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的连接体的内管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的压接环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连接体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连接体的外形示意图;图9为连接体的又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的连接体的外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管路连接结构,如图1-6所示,包括连接体100和压接环200,所述连接体100用于套装在被连接管件300的端头部分上,所述压接环200用于套装在所述连接体100的径向外侧,其中,在装配状态下,所述压接环200径向向内挤压所述连接体100和所述被连接管件300的重叠部位,使得所述连接体100和所述被连接管件300产生径向向内凹进的局部变形。其中,变形前的结构如图1所示,变形后的结构如图2所示。本技术利用压接环200的压接作用,使得连接体100和被连接管件300发生径向局部变形,由于该局部变形的存在,使得被连接管件300与连接体100之间形成稳固的连接,难以相互脱开。同时,由于压接环200始终处于装配位置,因而确保了该局部变形始终存在,即使在颠簸的状况下也不会发生回弹,因而进一步提高了连接的可靠性。当需要对两个管路进行对接时,只需要在连接体100的两端设置相同或相似的结构,使得两个管路分别套装于连接体100的两端,进而可分别通过压接环200的压接完成连接。优选地,如1-4所示,所述连接体100包括用于套装在被连接管件300的径向外侧的外管110,所述压接环200用于套装在所述外管110的径向外侧,其中,所述外管110具有管壁厚度变大的第一区域111,所述第一区域111的外径尺寸大于所述压接环200的对应区域(也即在装配状态下与所述第一区域111相配合的区域)的内径尺寸,使得在装配状态下,所述外管110的第一区域111在所述压接环200的对应区域的挤压作用下径向向内凹进,继而挤压所述被连接管件300的对应部位径向向内凹进。优选地,为了确保连接体100与被连接管件300之间连接的可靠性,所述外管110上,所述第一区域111的轴向两侧区域的外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区域111的外径尺寸,从而在装配状态下,仅第一区域111发生径向向内凹进的变形,而第一区域111的轴向两侧区域则不变形或者仅微小变形,由此保证了径向向内凹进变形仅发生在轴向上的局部区域中。优选地,如1-5所示,所述连接体100还包括内管120,所述内管120固定在所述外管110的径向内侧,用于套装在被连接管件300的径向内侧,也即,所述内管120和所述外管110之间形成环形空隙,用于容纳被连接管件300的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体和压接环,所述连接体用于套装在被连接管件的端头部分上,所述压接环用于套装在所述连接体的径向外侧,其中,在装配状态下,所述压接环径向向内挤压所述连接体和所述被连接管件的重叠部位,使得所述连接体和所述被连接管件产生径向向内凹进的局部变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体和压接环,所述连接体用于套装在被连接管件的端头部分上,所述压接环用于套装在所述连接体的径向外侧,其中,在装配状态下,所述压接环径向向内挤压所述连接体和所述被连接管件的重叠部位,使得所述连接体和所述被连接管件产生径向向内凹进的局部变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包括用于套装在被连接管件的径向外侧的外管,所述压接环用于套装在所述外管的径向外侧,其中,所述外管具有管壁厚度变大的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的外径尺寸大于所述压接环的对应区域的内径尺寸,使得在装配状态下,所述外管的第一区域在所述压接环的对应区域的挤压作用下径向向内凹进,继而挤压所述被连接管件的对应部位径向向内凹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还包括内管,所述内管固定在所述外管的径向内侧,用于套装在被连接管件的径向内侧,在装配状态下,所述内管的局部区域在所述被连接管件的对应部位的挤压作用下径向向内凹进。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通过铆接或焊接方式固定成整体;或者,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为一体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接合部,所述内管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接合部,所述第一接合部与所述第二接合部对接,形成铆接面或焊接面。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第一区域中包括设置在所述外管的外壁上的第一环形凸台。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凸台的外轮廓包括第一锥形段,用于形成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强黄传曦薛震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