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正置式屋面保温层排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918361 阅读:3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2 05: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正置式屋面保温层排气装置,包括排气层、保温层和防水层,所述防水层与保温层之间设有收集管,收集管上设有若干收集孔,收集孔内设有套管Ⅰ,套管Ⅰ内设有毛细管管束Ⅰ和过滤层,所述过滤层置于毛细管管束Ⅰ下方,所述收集管上方设有排气管,排气管外设有混凝土层,所述排气管上方设有照明灯,照明灯上方设有修饰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常规的屋面保温层与防水层之间设置水汽收集管,利用毛细管束对屋面内的水分进行收集,水分收集后进入排气管,由于排气管内同样设置有毛细管束,能够将收集的水分及时的排出,防止水分不及时排出导致屋内潮湿、发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正置式屋面保温层排气装置
本技术涉及屋面排气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正置式屋面保温层排气装置。
技术介绍
屋面排气系统,属于屋面防潮排气
,由依次设置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层、保温层、找平层、防水层、保护层复合构成屋面,保温层内设置纵横贯通的排气通道,排气通道上连通设置伸出屋面的排气管,伸出的排气管外壁紧贴密封设置防水层、防水附加层。上述屋面排气系统,保温层内设置纵横贯通的排气通道,排气通道上连通设置伸出屋面的排气管,使得保温层内的气体能够及时排出,有效防止了屋面因水的冻胀、气体的压力导致屋面的开裂破坏,延长了屋面的使用寿命,且施工方便,生产成本低。现有的排气装置很难将屋面内部产生的水分直接有效排出,而且排气装置均为被动排出,完全将水分排出需要较长时间,从而使建筑顶层室内发生霉变,起不到保温排气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正置式屋面保温层排气装置,利用毛细现象,在排水管内设置毛细管,水分能够由下往上主动吸入毛细管内,及时将屋面内的水分排出,起到保温排气的作用。实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正置式屋面保温层排气装置,包括排气层、保温层和防水层,所述防水层与保温层之间设有收集管,收集管上设有若干收集孔,收集孔内设有套管Ⅰ,套管Ⅰ内设有毛细管管束Ⅰ和过滤层,所述过滤层置于毛细管管束Ⅰ下方,所述收集管上方设有排气管,排气管外设有混凝土层,所述排气管上方设有照明灯,照明灯上方设有修饰帽。所述排气管内设有套管Ⅱ,套管Ⅱ上端设有凸檐,套管Ⅱ下端设有透气孔,套管Ⅱ内设有毛细管管束Ⅱ。所述毛细管管束Ⅰ或毛细管管束Ⅱ由若干毛细管组成,毛细管的内径为1.0-1.5cm,毛细管通过胶结方式或热熔胶粘结方式形成毛细管管束。所述毛细管管束Ⅰ或毛细管管束Ⅱ均竖直放置,毛细管管束Ⅰ或毛细管管束Ⅱ的进口竖直向下、出口竖直向上,且毛细管管束Ⅰ的出口置于收集管内。所述透气孔的孔径为1.5-2cm。所述毛细管为紫铜毛细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常规的屋面保温层与防水层之间设置水汽收集管,利用毛细管束对屋面内的水分进行收集,水分收集后进入排气管,由于排气管内同样设置有毛细管束,能够将收集的水分及时的排出,防止水分不及时排出导致屋内潮湿、发霉。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排气管内毛细管管束Ⅱ分布示意图。图3是收集管中毛细管管束Ⅰ的分布示意图。图4是套管Ⅱ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4所示,一种正置式屋面保温层排气装置,包括排气层1、保温层2和防水层3,所述防水层3与保温层2之间设有收集管4,收集管4上设有若干收集孔5,收集孔5内设有套管Ⅰ6,套管Ⅰ6内设有毛细管管束Ⅰ7和过滤层8,所述过滤层8置于毛细管管束Ⅰ7下方,所述收集管4上方设有排气管9,排气管9外设有混凝土层10,所述排气管9上方设有照明灯11,照明灯11上方设有修饰帽12。屋内产生的水汽经过过滤层8进入毛细管管束Ⅰ7内,过滤层8选用常用的无纺布过滤棉或活性炭过滤棉,水分利用毛细原理,上升到出口后流入收集管内,毛细管管束Ⅰ7的出口距收集管4地面1/3或1/4,一方面能够有效及时排出水分,另一方面能够防止水分回流。收集管内收集的水分进入排气管9,所述排气管9内设有套管Ⅱ13,套管Ⅱ13上端设有凸檐14,套管Ⅱ13下端设有透气孔15,套管Ⅱ13内设有毛细管管束Ⅱ16。排气管9内同样设置毛细管管束Ⅱ16,能够及时有效的将水分排出,防止收集管内残留水分。毛细管管束Ⅱ16置于套管Ⅱ13,套管Ⅱ13利用上端设置的凸檐14固定在排气管9内,排气管上端设置有照明灯,凸檐14上设置有螺纹孔,照明灯上设置有配合孔,照明灯通过螺杆穿过配合孔和螺纹孔固定在排气管上。当毛细管管束Ⅱ16需要更换时,可以将照明灯取下,及时更换,这样可以保证即使毛细管管束Ⅰ7无法更换导致失效,毛细管管束Ⅱ16可以同样起到收集作用。优选的,所述毛细管管束Ⅰ7或毛细管管束Ⅱ16由若干毛细管组成,毛细管的内径为1.0-1.5cm,毛细管通过胶结方式或热熔胶粘结方式形成毛细管管束。所述毛细管管束Ⅰ7或毛细管管束Ⅱ16均竖直放置,毛细管管束Ⅰ7或毛细管管束Ⅱ16的进口竖直向下、出口竖直向上,且毛细管管束Ⅰ7的出口置于收集管4内。所述透气孔15的孔径为1.5-2cm。优选的,所述毛细管为紫铜毛细管。或者毛细管选用同排气管和收集管同样的材质,如PVC材质,能够保证其有效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正置式屋面保温层排气装置,包括排气层(1)、保温层(2)和防水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3)与保温层(2)之间设有收集管(4),收集管(4)上设有若干收集孔(5),收集孔(5)内设有套管Ⅰ(6),套管Ⅰ(6)内设有毛细管管束Ⅰ(7)和过滤层(8),所述过滤层(8)置于毛细管管束Ⅰ(7)下方,所述收集管(4)上方设有排气管(9),排气管(9)外设有混凝土层(10),所述排气管(9)上方设有照明灯(11),照明灯(11)上方设有修饰帽(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置式屋面保温层排气装置,包括排气层(1)、保温层(2)和防水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3)与保温层(2)之间设有收集管(4),收集管(4)上设有若干收集孔(5),收集孔(5)内设有套管Ⅰ(6),套管Ⅰ(6)内设有毛细管管束Ⅰ(7)和过滤层(8),所述过滤层(8)置于毛细管管束Ⅰ(7)下方,所述收集管(4)上方设有排气管(9),排气管(9)外设有混凝土层(10),所述排气管(9)上方设有照明灯(11),照明灯(11)上方设有修饰帽(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置式屋面保温层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9)内设有套管Ⅱ(13),套管Ⅱ(13)上端设有凸檐(14),套管Ⅱ(13)下端设有透气孔(15),套管Ⅱ(13)内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全明宋慧友马西锋晁岳锋张召赵传红庞玉亮秦攀母彦辉刘杰刘向前白山王秉臣马博博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