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装配墙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1822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2 0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组合式装配墙体,包括复合墙板和分别设置于复合墙板左右两侧的左连接件、右连接件,所述复合墙板设置安装于左连接件、右连接件之间,所述复合墙板由位于中间的主板、分别位于主板两侧的加强板和分别设置于加强板外侧的装饰板组成,所述主板两侧分别与左连接件、右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板通过一胶层与主板固定连接,所述装饰板与加强板固定连接,所述左连接件为U型龙骨,此U型龙骨下表面上拱形成一凹槽部,所述右连接件相对左连接件为倒U型龙骨,此U型龙骨上表面拱起形成一凸起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复合墙板的设置,可以同时满足保温、防潮、隔音等多种性能,并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更换板材以达到最优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式装配墙体
本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单元,特别涉及一种组合式装配墙体,属于建筑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这种快节奏在建筑工程上表现为主体结构、幕墙、安装、内装饰等分部工程需同时进行甚至同步结束,因此国家对建筑行业提出了绿色施工、工厂化加工装配式安装的施工理念。目前,室内安装的隔墙多采用轻钢龙骨并在轻钢龙骨内填充岩棉,石膏板罩面后,再进行乳胶漆处理,其安装过程中涉及的材料均需要现场进行加工处理,致使现场作业环境差,并产生噪音污染,同时还会造成材料浪费,工作效率较低,此外,采用此种作业方式,其施工质量主要依赖于施工工人的技术水平,施工工人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导致施工作业的质量无法统一,无法实现标准化、批量化、产业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式装配墙体,该组合式装配墙体通过复合墙板的设置,可以同时满足保温、防潮、隔音等多种性能,并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更换板材以达到最优效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合式装配墙体,包括复合墙板和分别设置于复合墙板左右两侧的左连接件、右连接件,所述复合墙板设置安装于左连接件、右连接件之间;所述复合墙板由位于中间的主板、分别位于主板两侧的加强板和分别设置于加强板外侧的装饰板组成,所述主板两侧分别与左连接件、右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板通过一胶层与主板固定连接,所述装饰板与加强板固定连接;所述左连接件为U型龙骨,此U型龙骨下表面上拱形成一凹槽部,所述右连接件相对左连接件为倒U型龙骨,此U型龙骨上表面拱起形成一凸起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1.上述方案中,所述右连接件上表面的凸起部可嵌入相邻隔墙单元的左连接件下表面的凹槽部内并通过若干自攻钉固定,所述自攻钉分别自相邻隔墙单元的左连接件的两侧表面打入,依次穿过相邻隔墙单元的左连接件、相邻隔墙单元的复合墙板、右连接件和复合墙板。2.上述方案中,所述左连接件、右连接件的材质为轻钢。3.上述方案中,所述凹槽部与凸起部的形状均为等腰梯形。4.上述方案中,所述主板为铝蜂窝板或者磷酸镁发泡板或者纸蜂窝板等。5.上述方案中,所述加强板为硫酸镁加强板。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1.本技术组合式装配墙体,其采用工厂预制的方式,加工流程为工厂流水性,现场无需二次加工,有效避免了各种质量缺陷的发生;其次,其包括复合墙板和分别设置于复合墙板左右两侧的左连接件、右连接件,所述复合墙板设置安装于左连接件、右连接件之间,利用预制构件实现单元系统之间的可靠连接,简化了现场施工的工序,缩短了工期,节约了大量人工成本;再次,其复合墙板由位于中间的主板、分别位于主板两侧的加强板和分别设置于加强板外侧的装饰板组成,所述主板两侧分别与左连接件、右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板通过一胶层与主板固定连接,所述装饰板与加强板固定连接,复合墙板的设置,可以同时满足保温、防潮、隔音等多种性能,并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更换板材以达到最优效果。2.本技术组合式装配墙体,其左连接件为U型龙骨,此U型龙骨下表面上拱形成一凹槽部,所述右连接件相对左连接件为倒U型龙骨,此U型龙骨上表面拱起形成一凸起部,所述右连接件上表面的凸起部可嵌入相邻隔墙单元的左连接件下表面的凹槽部内并通过若干自攻钉固定,所述自攻钉分别自相邻隔墙单元的左连接件的两侧表面打入,依次穿过相邻隔墙单元的左连接件、相邻隔墙单元的复合墙板、右连接件和复合墙板,相连两个隔墙单元的左连接件和右连接件可扣合连接成一体,便于装配式隔墙现场安装和拆卸。构件的加工和焊接均在工厂完成,现场作业量减少,可大大提高施工效率,且易于工业化生产;其次,其凹槽部与凸起部的形状均为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结构的设置,既保证了左右连接件之间的连接,又最大程度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组合式装配墙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组合式装配墙体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组合式装配墙体的左右连接件组装截面示意图。以上附图中:1、复合墙板;2、左连接件;3、右连接件;4、主板;5、加强板;6、装饰板;7、胶层;13、连接钉;15、凹槽部;17、凸起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一种组合式装配墙体,包括复合墙板1和分别设置于复合墙板1左右两侧的左连接件2、右连接件3,所述复合墙板1设置安装于左连接件2、右连接件3之间;所述复合墙板1由位于中间的主板4、分别位于主板4两侧的加强板5和分别设置于加强板5外侧的装饰板6组成,所述主板4两侧分别与左连接件2、右连接件3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板5通过一胶层7与主板4固定连接,所述装饰板6与加强板5固定连接;所述左连接件2为U型龙骨,此U型龙骨下表面上拱形成一凹槽部15,所述右连接件3相对左连接件2为倒U型龙骨,此U型龙骨上表面拱起形成一凸起部17。上述右连接件3上表面的凸起部17可嵌入相邻隔墙单元的左连接件2下表面的凹槽部15内并通过若干自攻钉13固定,所述自攻钉13分别自相邻隔墙单元的左连接件2的两侧表面打入,依次穿过相邻隔墙单元的左连接件2、相邻隔墙单元的复合墙板1、右连接件3和复合墙板1。实施例2:一种组合式装配墙体,包括复合墙板1和分别设置于复合墙板1左右两侧的左连接件2、右连接件3,所述复合墙板1设置安装于左连接件2、右连接件3之间;所述复合墙板1由位于中间的主板4、分别位于主板4两侧的加强板5和分别设置于加强板5外侧的装饰板6组成,所述主板4两侧分别与左连接件2、右连接件3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板5通过一胶层7与主板4固定连接,所述装饰板6与加强板5固定连接;所述左连接件2为U型龙骨,此U型龙骨下表面上拱形成一凹槽部15,所述右连接件3相对左连接件2为倒U型龙骨,此U型龙骨上表面拱起形成一凸起部17。上述左连接件2、右连接件3的材质为轻钢;上述凹槽部15与凸起部17的形状均为等腰梯形;上述主板4为铝蜂窝板或者磷酸镁发泡板或者纸蜂窝板等;上述加强板5为硫酸镁加强板。采用上述组合式装配墙体时,采用工厂预制的方式,加工流程为工厂流水性,现场无需二次加工,有效避免了各种质量缺陷的发生;其次,利用预制构件实现单元系统之间的可靠连接,简化了现场施工的工序,缩短了工期,节约了大量人工成本;再次,复合墙板的设置,可以同时满足保温、防潮、隔音等多种性能,并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更换板材以达到最优效果;再次,相连两个隔墙单元的左连接件和右连接件可扣合连接成一体,便于装配式隔墙现场安装和拆卸。构件的加工和焊接均在工厂完成,现场作业量减少,可大大提高施工效率,且易于工业化生产;再次,凹槽部与凸起部的等腰梯形结构的设置,既保证了左右连接件之间的连接,又最大程度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装配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墙板(1)和分别设置于复合墙板(1)左右两侧的左连接件(2)、右连接件(3),所述复合墙板(1)设置安装于左连接件(2)、右连接件(3)之间;所述复合墙板(1)由位于中间的主板(4)、分别位于主板(4)两侧的加强板(5)和分别设置于加强板(5)外侧的装饰板(6)组成,所述主板(4)两侧分别与左连接件(2)、右连接件(3)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板(5)通过一胶层(7)与主板(4)固定连接,所述装饰板(6)与加强板(5)固定连接;所述左连接件(2)为U型龙骨,此U型龙骨下表面上拱形成一凹槽部(15),所述右连接件(3)相对左连接件(2)为倒U型龙骨,此U型龙骨上表面拱起形成一凸起部(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装配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墙板(1)和分别设置于复合墙板(1)左右两侧的左连接件(2)、右连接件(3),所述复合墙板(1)设置安装于左连接件(2)、右连接件(3)之间;所述复合墙板(1)由位于中间的主板(4)、分别位于主板(4)两侧的加强板(5)和分别设置于加强板(5)外侧的装饰板(6)组成,所述主板(4)两侧分别与左连接件(2)、右连接件(3)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板(5)通过一胶层(7)与主板(4)固定连接,所述装饰板(6)与加强板(5)固定连接;所述左连接件(2)为U型龙骨,此U型龙骨下表面上拱形成一凹槽部(15),所述右连接件(3)相对左连接件(2)为倒U型龙骨,此U型龙骨上表面拱起形成一凸起部(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式装配墙体,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迪钢
申请(专利权)人:阳地钢上海装配式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