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选机及废纸脱墨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91576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浮选机及废纸脱墨处理方法,处理槽的散气管尽管为一个,但使浮游在废纸原料液中的油墨粒子和气泡更充分地接触,且不导致散气管的长度增加、重量增大,而比在每个室配置散气管时能源成本更优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从废纸原料液中消除油墨粒子的浮选机(废纸脱 墨处理装置)及废纸脱墨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公知的有,从供给废纸原料液的处理槽的下部吹入气泡,使浮游 在废纸原料液中的油墨粒子附着在此气泡表面,且使附着有该油墨粒 子的气泡(泡沫)从处理槽的上部溢流出来,而从废纸原料液中消除 油墨粒子且白色化的浮选机。例如,在专利文献l(特开平11-200270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浮 选机,其中,在由隔板隔开的多个室的下部,在每个室中与隔板平行 地配设旋转散气管,在上游侧的室设置原料液入口,在下游侧的室设 置原料液出口 ,在隔开各室的两块隔板之间设置从上方流向下方的连 通口,从而形成气液分离槽,使废纸原料液中的油墨粒子附着在从各 个散气管喷出的气泡的表面,从各室上部将废纸原料液导入到气液分 离槽,使各气液分离槽内的废纸原料液中的气泡的未分离的部分浮起 至室的上部而排出,同时,从气液分离槽的下部取出消除了气泡的废 纸原料液。另外,在专利文献2 (特开2002-275776号公报)中公开一种浮 选机,其中,在由隔壁隔开的多个室的下部配设一个贯通隔壁而至各 室的旋转散气管,在最上游的室的原料导入口连接原料供给管,其以 外的室的原料导入口通过设置在上游侧的室的侧方的原料排出口和原 料传送通路而连通,在最下游的室的原料传送通路上连接原料液回收 管,使废纸原料液中的油墨粒子附着在从一个旋转散气管喷出的气泡 表面,将此气泡浮起至各室的上部而排出,同时,从原料液回收管取出消除了气泡的废纸原料液。专利文献1特开平11-200270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2002-27577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上述专利文献l的浮选机,由于每个室具备旋转散气管,因此, 需要两个以上的旋转动力,存在装置大型化'复杂化、维修检查麻烦、 动力成本增高等问题。另外,专利文献2的浮选机,使用一个旋转散气管,所以具有使 用一个旋转动力即可的优点,但是,不容易沿着散气管的长度方向平 均地分散供给废纸原料液,且有浮游在废纸原料液中的油墨粒子和气 泡之间的接触率变低的忧虑。从而,为了获得与专利文献1的浮选机 相同的脱墨效果(白色度的提高),有必要增加室数,与其相伴,产生 散气管变长、重量增加,且有发生噪音或震动的忧虑的新的问题,在 能源成本方面也是不理想的。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样的以前情况而做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尽 管使用 一个散气管,仍使游浮在废纸原料液中的油墨粒子和气泡更充 分地接触,而不导致散气管的长度变长、重量增加,可以获得与在每 个室里配置散气管时相同的脱墨效果的新型的浮选机及废纸油墨处理 方法。为了达到以上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浮选机,具备 由隔板分隔成多个室的处理槽;在外周面形成多个散气口、且贯通上述隔板的下部遍及全部室配 置的散气管;用于向上述散气管内供给空气、以使气泡从上述散气口喷出的空 气供给单元;在上述处理槽的下方部开口、用于向上述多个室中的最上游的室 导入废纸原料液的原料导入口 ;用于把上述废纸原料液从上述处理槽的最上游的室依次传送到下游侧的邻室的原料传送通路;以及在上述处理槽的下方部开口、用于从上述多个室中的最下游的室 排出上述废纸原料液的原料排出口;上述原料传送通路由设置在上述隔板下部的贯通孔和插入该贯通 孔的上述散气管之间的间隙构成。根据这样的构成,在各室中,浮游在废纸原料液中的油墨粒子和 从散气管喷出的气泡相接触,使上述油墨粒子附着在该气泡的表面, 且可以使该气泡(泡沫)从各室的上部溢流出来。另外,废纸原料液 从上游侧的室被传送到下游侧的室时,由于通过由i殳置在隔板下部的 贯通孔和插入该贯通孔的散气管之间的间隙构成的原料传送通路,因 此,废纸原料液中的油墨粒子与从散气管喷出的气泡充分地接触。从 而,因为对于从遍及各室配置的一个散气管喷出的气泡的油墨粒子的 附着效率提高,所以,可以获得与在每个室里配置散气管时相同的脱 墨效果。即,不导致散气管的长度变化,通过一个散气管可以获得与 在每个室里配置散气管时相同的脱墨效果(白色度的提高)。为了从上述散气管的散气口喷出气泡,例如,可以采用从上述空 气供给单元连续向散气管供给空气的方法。为了以简单结构更可靠地喷出微细的气泡,优选的是具备用于驱动旋转上述散气管的旋转驱动单元。此时,通过以规定的周速驱动旋 转散气管,可以从散气管外周面的各个散气口喷出微细的气泡。而且, 通过散气管的旋转,废纸原料液在各室内环流,使油墨粒子和气泡更 充分地接触。如果散气管外周面的散气口小,则有废纸原料液附着而使散气口 堵塞的忧虑。如果散气口大,堵塞的危险则会减少,但是,有形不成 微细的气泡的忧虑。为了喷出微细的气泡,在散气管的外周面形成多个长孔状的散气 口,同时,理想的是使散气管的旋转周速为5~20m/s,更理想的是为 14 ~ 19m/s。如果旋转慢,则发生的气泡大且与油墨粒子的接触变为不充分,白色度没有提高。而且,即使作为超过20m/s的旋转周速,白色度的 提高也已达到极限。而且,理想的是上述隔板具有将各室中的废纸原料液及在其上形 成的泡沫层与邻室隔开的高度。此时,由于在每个室泡沫会溢流出来,所以,可以使脱墨效率(在 处理量及白色度的提高相同的条件下的能源效率)进一步提高。理想的是,通过在上述处理槽内的上述散气管的上方配置上部整 流板,在各室下部,上述废纸原料液的静置层形成在废纸原料液环流 的环流层上方且在上述泡沫层的正下面。此时,在回流层中形成废纸原料中的油墨粒子和气泡的接触,而 附着有油墨粒子的气泡(泡沫)在静置层中向液面上升,且成为泡沫 层而从各室上部溢流出来。从而,废纸原料液与泡沫更确实地分离。另外,理想的是,在上述上部整流板和上述散气管之间,配置用 于使从上述散气口喷出的气泡在废纸原料液中分散的下部整流板。此时,从散气口喷出的气泡在废纸原料液中均匀地分散,且与废 纸原料液中的油墨粒子更充分地接触。理想的是,将上述原料导入口靠近上述最上游的室内的上述散气 管设置。此时,因为在靠近散气管的地方供给废纸原料液,所以,废纸原 料液中的油墨粒子和气泡更充分地接触。理想的是,使在上述处理槽的内底面的外缘部分具有用于防止上 述废纸原料液停滞的圆度。此时,因为防止在各室里的废纸原料液的停滞,所以,废纸原料 液中的油墨粒子和气泡更充分地接触。不能说没有从上游侧的室流入的废纸原料液在下游侧的室内没有 充分地环流就从原料传送通路或原料排出口流出的危险。从而,理想的是,在上述多个室中相邻的室彼此的下游侧的室中, 设置用于使从上游侧的室流入的废纸原料液在该下游侧的室内环流以后,使之从上述原料传送通路或上述原料排出口流出的快捷防止板。理想的是,快捷防止板靠近设置在作为与上游侧的室间隔的隔板中的原料传送通路设置,且具有从各室的底面至比上述下部整流板更高的位置的高度。而且,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废纸脱墨处理方法,使用具有下述部分的装置由隔板分隔成多个室的处理槽;在外周面形成多个散气口、且贯通上述隔板的下部遍及全部室配 置的散气管;向上述多个室中的最上游的室导入废纸原料液的原料导入口 ; 从上述最上游的室将上述废纸原料液依次传送到下游侧的邻室的 原料传送通路;以及从上述多个室中的最下游的室排出上述废纸原料液的原料排出使浮游在上述废纸原料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浮选机,从被供给废纸原料液的处理槽的下部吹入气泡,使浮游在上述废纸原料液中的油墨粒子附着在此气泡的表面,且使该气泡从上述处理槽的上部溢流出来,而从上述废纸原料液中消除上述油墨粒子,所述浮选机具备:由隔板隔成多个室的处理槽;在外周面形成多个散气口、且贯通上述隔板的下部遍及全部室配置的散气管;用于向上述散气管内供给空气、使气泡从上述散气口喷出的空气供给单元;开设在上述处理槽的下方部、用于向上述多个室中的最上游的室导入废纸原料液的原料导入口;用于把上述废纸原料液从上述处理槽的最上游的室依次传送到下游侧的邻室的原料传送通路;以及开设在上述处理槽的下方部、用于从上述多个室中的最下游的室排出上述废纸原料液的原料排出口;上述原料传送通路由设在上述隔板下部的贯通孔和插入该贯通孔的上述散气管之间的间隙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俣慎吾笹田慎太郎匹田直树
申请(专利权)人:王子制纸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