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生物技术培养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0857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2 0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生物技术培养设备,包括装置主体、设置于装置主体内的第一传递装置、第二传递装置、吸盘装置、培养装置以及移动装置,所述第一传递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第一传递腔,所述第一传递腔上下侧内壁内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传递腔相连通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左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右端面上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的右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凹槽右侧内壁上,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且与所述第一丝杆螺纹配合连接的连接柱,上下对称设置的所述连接柱的相对一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一传递腔内并固定连接有传递块,所述传递块内设置有转动腔。

A new type of biotechnology training equipment

A novel biotechnology cultivation device of the invention comprises a device main body, a first transmission device, a second transmission device, a sucker device, a culture device and a moving device, and the first transmission device comprises a first transmission cavity arranged in the device main body, and the first transmission cavity up and down. A first groove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transmission cavity is respectively arranged in the side inner wall, and a first motor is fixed in the left inner wall of the first groove. A first screw rod is connected with a power fit on the right end surface of the first motor, and the right end of the first screw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right side of the first groove through a bearing rotation fit. On the wall, the first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post which can slide left and right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screw thread, and the relative end of the connecting post symmetrically arranged up and down extends into the first transmitting cavity and is fixed with a transmitting block, wherein a rotating cavity is arrang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生物技术培养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传递运输
,具体是一种新型生物技术培养设备。
技术介绍
我国现如今微生物研究发展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微生物研究需要无菌培养研究,微生物培养过程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为了能够让培养过程能做到尽可能的减少外界因素的影响,就需要设计如何做到从外界空间将培养皿放置于无菌观察室,减少培养过程中细菌的影响,为此设计一种能够传递运输外界空间到培养室的微生物学设备实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生物技术培养设备,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生物技术培养设备,包括装置主体、设置于装置主体内的第一传递装置、第二传递装置、吸盘装置、培养装置以及移动装置,所述第一传递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第一传递腔,所述第一传递腔上下侧内壁内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传递腔相连通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左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右端面上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的右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凹槽右侧内壁上,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且与所述第一丝杆螺纹配合连接的连接柱,上下对称设置的所述连接柱的相对一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一传递腔内并固定连接有传递块,所述传递块内设置有转动腔,所述转动腔右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左端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左端延伸通入所述转动腔内且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动斜齿轮,所述转动腔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主动斜齿轮啮合配合连接的第一从动斜齿轮,所述第一从动斜齿轮轴心处固定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前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转动腔前端内壁上,所述第二转轴后端延伸出所述传递块后侧端面外且固定连接有伸缩块,所述伸缩块内固定设置有气压缸,所述气压缸内滑动配合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左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托板,所述托板的左侧端面上前后对称且固定连接有托架,所述第一传递腔左侧设置有封板,所述封板的上端与所述装置主体左端面的上侧转动配合连接,所述装置主体左端面的下侧设置有电控开关,所述电控开关用以控制封板的开关。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传递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第二传递腔,所述第二传递腔的左侧内壁内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二传递腔与所述第一传递腔的封闭孔,所述封闭孔的左端开口孔径小于右端开口孔径,所述第二传递腔后端内壁设置有开口向前的导滑槽,所述导滑槽的下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上端面动力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上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导滑槽的上侧内壁上,所述导滑槽内设置有可滑动且与所述第三转轴螺纹配合连接的运输块,所述运输块前端面内设置有开口向前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有转轮,所述转轮上饶有引线,所述转轮的轴心处固定设置有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上端动力配合连接于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上侧内壁内的电机上,所述第二凹槽左右对称设置有开口向前且与所述第二凹槽相连通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支撑块,所述引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块靠近所述转轮的一侧端面上,所述支撑块前侧端面上分别通过铰链转动配合连接有升降杆,转动配合连接于左右对称设置的所述支撑块前端面上的两根所述升降杆的中间部位通过转轴形成转动配合连接,所述升降杆前端通过铰链转动配合连接有升降块,所述升降块前端面内固定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前端动力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前端固定连接有旋转块,所述旋转块左端面内固定设置有第四电机,所述旋转块的左侧端面上关于所述第四电机上下对称且固定设置有导滑块,所述导滑块的相对端面内设置有开口相对的导向凹槽,所述第四电机左端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五转轴,所述第五转轴上螺纹配合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靠近右侧端面的上下侧端面上分别设置有延伸通入所述导向凹槽内的滑块,所述移动块的左端通过连杆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封闭孔相配合的封闭块,所述封闭块的左侧端面内设置有吸盘装置。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吸盘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封闭块左端面上的管道固定块,所述管道固定块右端的所述封闭块内固定设置有抽气装置,所述管道固定块设置有与所述抽气装置相连接的管道,所述管道固定块的前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管道相连通的吸盘。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培养装置包括排列设置于所述第二传递腔右侧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传递腔相连通的培养间,所述培养间的上下侧内壁上分别通过支杆固定连接有托台,所述培养间右侧内壁设置为观察玻璃,所述培养间的上侧内壁上固定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可以实时对于微生物培养的过程进行记录。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传递腔上端内壁的左端固定设置有消毒烟雾喷射器,所述第一传递腔的下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与所述消毒烟雾喷射器相对的出气装置,所述消毒烟雾喷射器用以将在传递过程中所带入的培养皿外部的杂菌消除。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托板左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距离感应器,所述管道固定块的左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二距离感应器,所述第一距离感应器及所述第二距离感应器可以让传递过程的准确性提高。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移动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后端上下左右分别对称设置有开口向后的移动腔,所述移动腔内设置有通过转轴转动配合连接的轮子,能够方便对设备进行移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本装置进行工作时,操作人员将电控开关关闭,打开封板,将需要培养的微生物培养皿放置与托架上,关闭封板,将电控开关开启保持第一传递腔完全密闭,此时消毒烟雾喷射器开启,对托架上的培养皿进行一段时间的处理后关闭,之后第一电机开启带动连接柱向右移动,同时也带动传递块右移到一定位置时第一电机关闭,第二电机开启带动伸缩块转动,从而让托架上的培养皿转向第一传递腔的右侧,通过托板上的第一距离感应器反馈,用气压缸伸缩调整托架的高度让培养皿底部至吸盘上端,此时抽气装置开启让吸盘吸住培养皿,过一段时间后开启净化设备净化第一传递腔内的消毒喷雾,之后第四电机启动使之封闭块向右移动,等吸盘进入第二传递腔时停止第四电机,开启旋转电机带动吸盘转动朝向培养间,启动第三电机带动吸盘上的培养皿寻找可以使用的培养间,再次开启第四电机通过第二距离感应器确定进入培养间内的托台上,此时抽气装置关闭使培养皿放置在托台上,同时开启温湿度感应器进行微生物培养观察,当需要拿出培养皿时重复取出,能够让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减少来自于细菌的影响,更好的观察得到培养结果。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生物技术培养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的前视图;图3为图1中“B”的前视图;图4为图1中“C”的前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生物技术培养设备,包括装置主体10、设置于装置主体10内的第一传递装置、第二传递装置、吸盘装置、培养装置以及移动装置,所述第一传递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10内的第一传递腔11,所述第一传递腔11上下侧内壁内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传递腔11相连通的第一凹槽12,所述第一凹槽12的左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13,所述第一电机13右端面上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一丝杆14,所述第一丝杆14的右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生物技术培养设备,包括装置主体、设置于装置主体内的第一传递装置、第二传递装置、吸盘装置、培养装置以及移动装置,所述第一传递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第一传递腔,所述第一传递腔上下侧内壁内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传递腔相连通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左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右端面上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的右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凹槽右侧内壁上,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且与所述第一丝杆螺纹配合连接的连接柱,上下对称设置的所述连接柱的相对一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一传递腔内并固定连接有传递块,所述传递块内设置有转动腔,所述转动腔右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左端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左端延伸通入所述转动腔内且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动斜齿轮,所述转动腔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主动斜齿轮啮合配合连接的第一从动斜齿轮,所述第一从动斜齿轮轴心处固定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前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转动腔前端内壁上,所述第二转轴后端延伸出所述传递块后侧端面外且固定连接有伸缩块,所述伸缩块内固定设置有气压缸,所述气压缸内滑动配合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左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托板,所述托板的左侧端面上前后对称且固定连接有托架,所述第一传递腔左侧设置有封板,所述封板的上端与所述装置主体左端面的上侧转动配合连接,所述装置主体左端面的下侧设置有电控开关,所述电控开关用以控制封板的开关。...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的一种新型生物技术培养设备,包括装置主体、设置于装置主体内的第一传递装置、第二传递装置、吸盘装置、培养装置以及移动装置,所述第一传递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第一传递腔,所述第一传递腔上下侧内壁内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传递腔相连通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左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右端面上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的右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凹槽右侧内壁上,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且与所述第一丝杆螺纹配合连接的连接柱,上下对称设置的所述连接柱的相对一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一传递腔内并固定连接有传递块,所述传递块内设置有转动腔,所述转动腔右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左端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左端延伸通入所述转动腔内且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动斜齿轮,所述转动腔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主动斜齿轮啮合配合连接的第一从动斜齿轮,所述第一从动斜齿轮轴心处固定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前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转动腔前端内壁上,所述第二转轴后端延伸出所述传递块后侧端面外且固定连接有伸缩块,所述伸缩块内固定设置有气压缸,所述气压缸内滑动配合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左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托板,所述托板的左侧端面上前后对称且固定连接有托架,所述第一传递腔左侧设置有封板,所述封板的上端与所述装置主体左端面的上侧转动配合连接,所述装置主体左端面的下侧设置有电控开关,所述电控开关用以控制封板的开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生物技术培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递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第二传递腔,所述第二传递腔的左侧内壁内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二传递腔与所述第一传递腔的封闭孔,所述封闭孔的左端开口孔径小于右端开口孔径,所述第二传递腔后端内壁设置有开口向前的导滑槽,所述导滑槽的下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上端面动力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上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导滑槽的上侧内壁上,所述导滑槽内设置有可滑动且与所述第三转轴螺纹配合连接的运输块,所述运输块前端面内设置有开口向前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有转轮,所述转轮上饶有引线,所述转轮的轴心处固定设置有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上端动力配合连接于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上侧内壁内的电机上,所述第二凹槽左右对称设置有开口向前且与所述第二凹槽相连通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滑动配合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潇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市安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