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志专利>正文

一种造纸制浆方法及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90794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造纸制浆方法,将浸泡后的纤维原料装入到一筒体内,原料在旋转轴的作用下在旋转轴与筒体内壁之间高速旋转,原料经揉搓、挤压产生高温高压产生相变,在筒体的出料口处突然释放压力使其爆破,完成纤维离解和细纤维化,纸浆从出料口处被挤出。所述的造纸制浆装置,包括主机体、电机,主机体上设置有进料口,主机体上设置有筒体,在筒体内设置有螺旋轴,螺旋轴的一端与电机连接,螺旋轴的轴杆为直径从进料口到出料口渐增的锥形结构,筒体的内壁上具有螺旋槽,螺旋槽的深度从进料口到出料口依次递减。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制浆过程中完成纤维离解和细纤维化,具有低能耗、无污染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造纸浆技术和设备领域,主要涉及一种低能耗、无污染的造 纸衆方法及其装置。技术背景传统的制纸浆过程中,为了将纤维分离出来,常用的有碱法制浆及亚硫 酸盐法制浆两大类,在此过程中要使用大量的化学试剂。工业生产上化学法制 浆包括备料、蒸煮和净化三个基本工艺过程。蒸煮器是化学法制浆蒸煮过程 的基本设备,各种蒸煮器的主体部分均为容积较大的金属耐压容器,设备复 杂,投资高,操作管理水平要求也高。经蒸煮制成的粗浆,经过适当净化才 能成为可用的纸浆。纸浆的净化一般包括洗涤、筛选、漂白等过程。在化学 法制浆的技术发展上,现有方法对环境最大的污染就是排放出的废料——黑 液。黑液含硅量大、粘度高、滤水性差。造纸工业的废水若经不效处理而排 入江河中,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发酵、氧化、分解,消耗水中的氧气,使鱼类、贝类等水生生物缺氧致死; 一些细小的纤维悬浮在水是,容易堵塞鱼鳃,也 造成鱼类死亡;废水里的树皮屑、木屑、草屑、腐草、腐浆等沉入水底,淤 塞河床,在缓慢发酵中,不断产生毒臭气;废水中还有一些不容易发酵、分 解的物质,悬浮在水中,吸收光线,减少阳光透入河水,妨碍水生植物的光 合作用;另外带有一些致癌、致畸、致突变的有毒有害物质。总之,造纸废 水使河水浊黑、恶臭,水草不生,鱼虾灭迹,蚊蝇丛生,蛆虫遍地,严重威 胁沿岸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痢疾、肠炎、疥疮等疾病盛行,同时,还不利 于农田灌溉和人畜饮水。在诸多水污染事件中,淮河污染事件比较典型。由 于沿河纸厂排污严重,淮河流域水环境日趋恶化,到2004年,淮河中下游黑 水四溢、鱼虾绝迹,政府不得不依靠行政手段强制关闭了许多小造纸厂,才避免了整个水系的崩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造纸制浆的方法及其装置,使其在制浆过程中 完成对原料纤维离解和细纤维化,从而实现低能耗、无污染。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其造纸制浆的方法为将搅拌后的原料装入到内部设置有螺旋轴的筒体 内,螺旋轴的轴杆整体为直径从进料口到出料口渐增的锥形结构,使螺旋轴 轴杆与筒体内壁的间隙从进料口到出料口依次递减,筒体的内壁具有螺旋槽, 螺旋槽的深度从进料口到出料口依次递减,使螺旋轴上的螺旋齿与筒体内壁 上的螺旋槽间隙从进料口到出料口依次递减,原料在螺旋轴的作用下从进料 口到出料口,原料在筒体内受到的挤压力逐渐增大,同时在螺旋轴与筒体内 壁之间高速旋转,原料经揉搓、挤压产生高温高压,纤维原料经高温高压作 用下产生相变,纸浆原料从出料口处被挤出,其在筒体的出料口处突然释放 压力使其膨化、爆破,完成纤维离解和细纤维化。用于完成上述造纸制桨方法的装置包括主机体、电机,主机体上设置有 进料口,进料口与主机体内设置的筒体相通,在筒体内具有螺旋轴,螺旋轴 的一端与电机连接,螺旋轴的轴杆为直径从进料口到出料口渐增的锥形结构, 筒体的内壁上具有螺旋槽,螺旋槽的深度从进料口到出料口依次递减。所述的筒体可由主筒体和挤压筒体构成,挤压筒体位于主筒体的的尾 部,挤压筒体为内壁是光面的圆筒体,螺旋轴的尾部伸入到挤压筒体内,螺 旋轴的尾端部与挤压内壁之间的间隙形成出料口,在挤压筒体外部设置有冷 却机构。所述的挤压筒体尾部由连接在主机体上的法兰盘卡紧,挤压筒体的前端 套在主筒体后端的台阶上,在挤压筒体上设置有前端为锥形的定位轴,定位 轴一端位于螺旋轴尾部上的定位锥孔内。利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和装置,可完成对原料(如植物秸秆)的纤维离解和细纤维化,使进入到筒体内部的纤维原料在螺旋轴与筒体内壁之间高速 旋转,螺旋轴的轴杆与筒体内壁的间隙从进料口到出料口依次递减,同时螺 旋轴上的螺旋齿与筒体内壁上的螺旋槽间隙从进料口到出料口依次递减,这样可使原料在筒体内被反复揉搓、挤压而产生高温(可达18(TC 25(TC)、 高压(可达6MP 8MP)。纸浆原料从螺旋轴尾部和主机罩之间的缝隙即出 料口被挤出,当原料在出料口处突然释压的情况下,可使原料膨化爆破完成 纤维离解和细纤维化。利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和装置使秸秆制得纤维状产品 用作纸浆,其和后期浸泡工艺结合无废气、废液排放,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和装置,对原料进行纤维离解和细纤维化处理,可使植物 秸秆在制纸浆过程中不添加化学试剂,彻底控制碱解释放的恶臭和污水,是 一种环保无污染的工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和装置,对原料进行纤维离解和 细纤维化处理后,得浆率提高,具有化学浆的性能,以麦秆为例,得浆率在 85%以上。本专利技术对原料(植物秸秆)纤维离解和细纤维化处理,再制作纸浆可使 整个制浆工艺投资少,此种纸浆制作的推广,对于造纸业,解决了资源短缺 问题。可使农民每亩地增收200元左右。由于无污染,实际目前的小造纸厂 无需关闭,设备资源将得到保存。因此,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造纸制浆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中所示1、法兰盘,2、挤压筒体,3、定位轴,4、主筒体,5、主 机体,6、进料口, 7、螺旋轴,8、出料口。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如附图所示所述的制桨装置包括主机体5、电机,主机体5上设置有 进料口 6,筒体设置在主机体5内,在筒体内设置有螺旋轴7,螺旋轴7的一 端与电机连接,螺旋轴7的轴杆为直径从进料口 6到出料口 8渐增的锥形结构,这种结构可使螺旋轴与筒体内壁的间隙从进料口 6处到出料口 8处依次 递减。筒体的内壁上具有螺旋槽,螺旋槽的深度从进料口6到出料口8依次 递减,这种结构可使螺旋轴7上的螺旋齿与筒体内壁上的螺旋槽之间的间隙 从进料口 6处到出料口处依次递减。上述结构使得物料在筒体的尾部受到的 挤压力最大,温度也最高,此处也最容易损坏,所以可将筒体设计为由主筒 体4和可拆卸的挤压筒体2两部分构成,挤压筒体2的设置在主筒体4的尾 部。所述的挤压筒体2为内壁是光面的圆筒体,螺旋轴的尾部伸入到挤压筒 体2内,挤压筒体2尾部由连接在主机体5上的法兰盘1卡紧固定,主机罩 的前端套在筒体后端的台阶上,在挤压筒体2上设置有前端为锥形的定位轴 3,定位轴一端位于螺旋轴3尾部上的定位锥孔内。定位轴的作用可使螺旋轴 高速运转时不会发生偏移。螺旋轴7的尾端部与挤压筒体2内壁之间的间隙 形成出料口8。在挤压筒体2的外部一周可设置冷却机构,本实施例为设置 在挤压筒体2外部一周的喷淋管,用于降低挤压筒体的温度。本专利技术造纸制浆方法原理是将搅拌后的纤维原料装入到筒体4内,原 料在筒体4内螺旋轴7的作用下从进料口 6到出料口 ,原料在螺旋轴7与筒 体4内壁之间高速旋转,原料经揉搓、挤压产生高温、高压,纤维原料经高 温、高压作用下产生相变,原料从出料口8处被挤出,原料在筒体的出料口 处突然释放压力使其膨化、爆破,完成纤维离解和细纤维化。权利要求1. 一种造纸制浆方法,特征是将浸泡后的纤维原料装入到内部设置有螺旋轴的筒体内,螺旋轴的轴杆整体为直径从进料口到出料口渐增的锥形结构,使螺旋轴轴杆与筒体内壁的间隙从进料口到出料口依次递减,筒体的内壁具有螺旋槽,螺旋槽的深度从进料口到出料口依次递减,使螺旋轴上的螺旋齿与筒体内壁上的螺旋槽间隙从进料口到出料口依次递减,原料在螺旋轴的作用下从进料口到出料口,原料在筒体内受到的挤压力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造纸制浆方法,特征是:将浸泡后的纤维原料装入到内部设置有螺旋轴的筒体内,螺旋轴的轴杆整体为直径从进料口到出料口渐增的锥形结构,使螺旋轴轴杆与筒体内壁的间隙从进料口到出料口依次递减,筒体的内壁具有螺旋槽,螺旋槽的深度从进料口到出料口依次递减,使螺旋轴上的螺旋齿与筒体内壁上的螺旋槽间隙从进料口到出料口依次递减,原料在螺旋轴的作用下从进料口到出料口,原料在筒体内受到的挤压力逐渐增大,同时在螺旋轴与筒体内壁之间高速旋转,原料经揉搓、挤压产生高温高压,纤维原料经高温高压作用下产生相变,纸浆原料从出料口处被挤出,原料在筒体的出料口处突然释放压力使其膨化、爆破,完成纤维离解和细纤维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李绍洲
申请(专利权)人:李志李绍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