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反镗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0588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2 0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反镗刀,包括刀柄、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第二刀片连接于刀柄上,刀柄上设置有用于调节第一刀片位置的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开设在刀柄上的滑槽、与滑槽滑动连接的滑块、驱动第一刀片在滑槽内滑动的驱动部、用于固定第一刀片的固定部;第一刀片与滑块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调节组件的设计便于对第一刀片的位置进行调节,便于加工出不同形状的工件;倾斜的第二螺栓有助于加强滑块的稳定性,进而加强第一刀片的稳定性。

Adjustable anti boring cutt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djustable reverse boring cutter, which comprises a knife handle, a first blade and a second blade. The second blade is connected to the knife handle, and an adjusting component for adjusting the position of the first blade is arranged on the knife handle. The adjusting component comprises a sliding groove arranged on the knife handle, a sliding block connected with the sliding groove, and a sliding block driving the first blade to slide. A driving part for sliding in the groove, a fixing part for fixing the first blade, and a first blade connected with the slide block. The design of the adjusting component in the utility model is convenient for adjusting the position of the first blade, and is convenient for processing workpieces of different shapes; the inclined second bolt helps to strengthen the stability of the slider, thereby enhancing the stability of the first bla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反镗刀
本技术涉及金属切削刀具
,特别涉及一种可调反镗刀。
技术介绍
反镗刀是加工机械产品零件通孔内侧面的常用刀具。目前,现有反镗刀主要由刀杆、普通反镗刀片、压紧螺钉组成,刀杆断面结构通常为圆形,反镗刀片部分为整体高速钢刀具,该刀具通过压紧螺钉固定在刀杆上。反镗刀片通过压紧螺钉固定后,加工出的工件的形状固定,若要加工不同形状的工件,需要更换不同的反镗刀片,增加了刀具的制作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反镗刀,具有便于加工出不同形状的工件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可调反镗刀,包括刀柄、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所述第二刀片连接于刀柄上,所述刀柄上设置有用于调节第一刀片位置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开设在刀柄上的滑槽、与滑槽滑动连接的滑块、驱动第一刀片在滑槽内滑动的驱动部、用于固定第一刀片的固定部;所述第一刀片与滑块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反镗刀加工不同的工件,需要对反镗刀片进行调节时,启动驱动部工作,使滑块滑动,进而使与滑块连接的第一刀片运动,起到调节第一刀片位置的目的,第二刀片的位置不同,使加工出的工件形状不同,有助于加大反镗刀的使用范围,满足不同的加工要求。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固定部包括开设在刀柄上的腰形槽、连通腰形槽和滑槽的第一通孔、开设在滑块上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设置为腰形,所述第一通孔内设置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穿过第一通孔伸入第二通孔内,所述第二螺栓与第二通孔螺纹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稍微松动第二螺栓,使第二螺栓的螺帽与腰形槽的槽壁分离,利用驱动部驱动滑块运动,此时与滑块固定的第二螺栓在第一通孔和腰形槽内运动,起到调节第一刀片位置的作用。当第一刀片调节至合适的位置,拧动第二螺栓,使第二螺栓的螺帽与腰形槽的槽壁抵接,从而固定滑块,进而固定第一刀片。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腰形槽、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均倾斜设置,所述腰形槽、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的倾斜角度相同。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倾斜的设计,使第二螺栓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均对滑块产生拉力,进而增强了第二螺栓对滑块的固定效果,进一步则增强了滑块固定后的稳定性。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驱动部包括开设在滑块上的螺孔、与螺孔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背向滑块的一端与滑槽的槽壁抵接,所述第一螺栓的延伸方向与滑块的运动方向一致。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螺栓与滑槽抵接,转动第一螺栓时,为滑块提供背向第一螺栓运动的推力,与第二螺栓配合,滑块仅滑槽的延伸方向运动,从而实现第一刀片的调节。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螺栓背向滑块的一端设置有抵接块,所述抵接块设置为圆顶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顶状的抵接块与滑槽的槽壁抵接,有助于减少抵接块与滑槽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小了第一螺栓在转动过程中与滑槽之间的摩擦力,更易调节第一刀片的位置。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螺栓上还开设有受力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第一螺栓的过程中,将工具插入受力孔中,对工具施加压力,从而实现第一螺栓的转动,更加省力。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刀片通过压紧螺钉与滑块连接,所述第二刀片通过压紧螺钉与刀柄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压紧螺钉连接,便于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的更换和安装。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滑块上开设有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刀片嵌于第一容置槽内;所述刀柄上开设有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二刀片嵌于第二容置槽内。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容置槽和第二容置槽对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分别起到限位的作用,有助于增强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的稳定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调节组件的设计便于对第一刀片的位置进行调节,便于加工出不同形状的工件;2、倾斜的第二螺栓有助于加强滑块的稳定性,进而加强第一刀片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主要示出了调节组件的结构;图3是实施例1的局部剖面示意图,主要示出了固定部结构;图4是实施例1局部剖面示意图,主要示出了驱动部的结构。图中,1、刀柄;21、第一刀片;22、第一容置槽;31、第二刀片;32、第二容置槽;4、压紧螺钉;5、注液通道;6、滑槽;7、滑块;8、驱动部;81、螺孔;82、第一螺栓;83、抵接块;9、固定部;91、腰形槽;92、第一通孔;93、第二通孔;94、第二螺栓;10、受力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可调反镗刀,如图1所示,包括刀柄1、第一刀片21和第二刀片31。刀柄1沿竖直方向设置,刀柄1上贯穿设置有注液通道5,便于在加工过程中注入冷却液。如图2所示,刀柄1上设置有调节第一刀片21的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开设在刀柄1上的滑槽6、与滑槽6滑动连接的滑块7、驱动第一刀片21在滑槽6内滑动的驱动部8、用于固定第一刀片21的固定部9。参照图2,滑槽6沿水平方向延伸,滑块7在滑槽6内沿水平方向运动。滑块7上开设有第一容置槽22,第一刀片21嵌于第一容置槽22内;第一容置槽22对第一刀片21起到限位的作用,有助于增强第一刀片21的稳定性。第一刀片21与滑块7通过压紧螺钉4连接。刀柄1上开设有第二容置槽32,第二刀片31嵌于第二容置槽32内,第二刀片31通过压紧螺钉4与刀柄1连接。如图3所示,固定部9包括开设在刀柄1上的腰形槽91、连通腰形槽91和滑槽6的第一通孔92、开设在滑块7上的第二通孔93。腰形槽91倾斜设置,第一通孔92倾斜设置,第二通孔93倾斜设置,腰形槽91、第一通孔92、第二通孔93的倾斜角度相同。第一通孔92设置为腰形,第一通孔92内设置有第二螺栓94,第二螺栓94穿过第一通孔92伸入第二通孔93内,且第二螺栓94的螺帽与腰形槽91的槽壁抵接,第二螺栓94与第二通孔93螺纹连接,第二通孔93和第二螺栓94均设置有两个。倾斜的设置使第二螺栓94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均对滑块7产生拉力,从而增强了滑块7的稳定性。如图4所示,驱动部8包括开设在滑块7上的螺孔81、与螺孔81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栓82。螺孔81的延伸方向与滑块7的延伸方向一致,第一螺栓82的延伸方向与滑块7的运动方向一致。第一螺栓82背向滑块7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一抵接块83,抵接块83背向第一螺栓82的一侧设置为圆顶状,抵接块83背向第一螺栓82的一端与滑槽6的槽壁抵接。参照图4,第一螺栓82上还开设有受力孔10,受力孔10沿第一螺栓82的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受力孔10的中心轴垂直于第一螺栓82的中心轴,工具插入受力孔10中,从而便于转动第一螺栓82。工作状况:拧松第二螺栓94,使第二螺栓94的螺帽不与腰形槽91的槽壁抵接,第二螺栓94与第二通孔93螺纹连接;转动第一螺栓82,由于第一螺栓82与滑槽6抵接,故对滑块7产生背向第一螺栓82的推力,起到推动滑块7在滑槽6内滑动的效果,从而实现了对第一刀片21的调节。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反镗刀,包括刀柄(1)、第一刀片(21)和第二刀片(31),所述第二刀片(31)连接于刀柄(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柄(1)上设置有用于调节第一刀片(21)位置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开设在刀柄(1)上的滑槽(6)、与滑槽(6)滑动连接的滑块(7)、驱动第一刀片(21)在滑槽(6)内滑动的驱动部(8)、用于固定第一刀片(21)的固定部(9);所述第一刀片(21)与滑块(7)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反镗刀,包括刀柄(1)、第一刀片(21)和第二刀片(31),所述第二刀片(31)连接于刀柄(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柄(1)上设置有用于调节第一刀片(21)位置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开设在刀柄(1)上的滑槽(6)、与滑槽(6)滑动连接的滑块(7)、驱动第一刀片(21)在滑槽(6)内滑动的驱动部(8)、用于固定第一刀片(21)的固定部(9);所述第一刀片(21)与滑块(7)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反镗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9)包括开设在刀柄(1)上的腰形槽(91)、连通腰形槽(91)和滑槽(6)的第一通孔(92)、开设在滑块(7)上的第二通孔(93);所述第一通孔(92)设置为腰形,所述第一通孔(92)内设置有第二螺栓(94),所述第二螺栓(94)穿过第一通孔(92)伸入第二通孔(93)内,所述第二螺栓(94)与第二通孔(93)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反镗刀,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形槽(91)、第一通孔(92)、第二通孔(93)均倾斜设置,所述腰形槽(91)、第一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莞丹卜学军陈燕楠李衍庆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湖钻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