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动静脉内瘘拔针止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90119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1 2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快速动静脉内瘘拔针止血装置,包括固定座、微型气泵、管道、气压传感器、固定轴、把手、夹环、连接管、气垫,当患者治疗完毕,需要对患者进行止血时,可操作把手,使夹环套住患者手臂,再打开开关,使微型气泵开启,即通过微型气泵的作用,使外部空气流入到气垫内,即实现气垫的膨胀,此时,在气垫膨胀的作用下,从而实现了对穿刺点的止血,该快速动静脉内瘘拔针止血装置,结构巧妙、功能强大,通过使用该装置,不仅能够对血液透析后的患者进行快速有效的止血,此外通过简单方便的操作,还能够对气垫以及无菌布进行方便的拆卸更换,最终极大的提高了患者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快速动静脉内瘘拔针止血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快速动静脉内瘘拔针止血装置。
技术介绍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大部分以动静脉内瘘为主要血管通路。动静脉内瘘每次穿刺后的拔针止血非常重要,按压力量必须非常合适,既要精准止血又要不影响动静脉内瘘的血流。目前传统的按压止血主要凭护士的经验,常会出现按压力量不足,穿刺点渗血;或者按压过度,致动静脉内瘘的震颤音消失,动静脉内瘘功能受到影响。即传统按压法对每个患者个性化、精准化的按压力度无法掌握,患者拔针带来的诸如渗血,内瘘震颤音消失等不良事件的几率增加。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快速动静脉内瘘拔针止血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快速动静脉内瘘拔针止血装置,来解决目前传统的止血方式,操作不便,还无法达到快速有效止血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快速动静脉内瘘拔针止血装置,包括固定座、微型气泵、管道、气压传感器、固定轴、把手、夹环、连接管、气垫,所述的微型气泵位于固定座内部上端,所述的微型气泵与固定座螺纹相连,所述的管道贯穿固定座内部下端,所述的管道与固定座一体相连,所述的气压传感器位于管道内壁,所述的气压传感器与管道螺纹相连,所述的固定轴贯穿固定座下端左右两侧,所述的固定轴与固定座紧配相连,所述的把手贯穿于固定轴上端,所述的把手与固定轴转动相连,所述的夹环位于把手下端,所述的夹环与把手一体相连,所述的连接管位于管道底端外壁,所述的连接管与管道螺纹相连,所述的气垫位于连接管底部,所述的气垫与连接管胶水相连,且所述的气垫与夹环采用魔术贴相连。进一步,所述的固定座内部顶端还设有进气孔,所述的进气孔为圆形通孔。进一步,所述的进气孔内壁上端还设有过滤网,所述的过滤网与固定座螺纹相连。进一步,所述的固定座前端下侧还设有开关,所述的开关与固定座螺纹相连。进一步,所述的固定座前端下侧还设有蓄电池,所述的蓄电池与固定座螺纹相连。进一步,所述的固定座上端左右两侧还设有弹簧片,所述的弹簧片一端与固定座螺纹相连,且所述的弹簧片另一端与把手螺纹相连。进一步,所述的气垫底部还设有无菌布,所述的无菌布与气垫胶水相连。进一步,所述的气垫前端左侧还设有密封盖,所述的密封盖与气垫螺纹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快速动静脉内瘘拔针止血装置,当患者治疗完毕,需要对患者进行拔针止血时,医护人员先设定该患者所需的按压力度,即该装置的气压,一手将把手按动,使把手带动夹环以固定轴为圆心转动打开,接着,医护人员将夹环套住患者手臂,然后,医护人员松开把手,即通过弹簧片回弹力的作用,使把手带动夹环以固定轴为圆心转动复位,即实现夹环的闭合,此时,夹环闭合后形成的圆环处于患者手臂外部,接着,医护人员移动该装置,使无菌布贴合患者手臂抽血点上方,然后,医护人员一手将穿刺针从患者手臂内拔出,同时,医护人员一手打开开关,使微型气泵与气压传感器同时开启,即微型气泵将外界空气从进气孔吸入,接着空气通过管道流入到气垫内,此时,通过空气的作用,实现气垫的膨胀,即气垫推动无菌布对患者穿刺点进行压迫,当无菌布被气垫推动夹持患者手臂后,即实现对患者的穿刺点止血,同时,当气压传感器检测到气垫内的气压超过原始设定值时,气压传感器被触发,即通过气压传感器触发的作用,使微型气泵停止工作,其目的为避免微型气泵持续工作,提高该装置使用的安全性,最终通过上述方式,从而实现对患者的安全快速止血,当患者止血完毕后,可转动打开密封盖,使气垫内部气体排出,即实现气垫的收缩,接着,医护人员可按压把手,使把手带动夹环以固定轴为圆心转动打开,即实现该装置与患者手臂的脱离,然后,医护人员握住气垫,将气垫与夹环之间的魔术贴分离,再转动气垫,使气垫带动连接管旋转,即使连接管与管道脱离,接着,医护人员将气垫以及无菌布丢弃处理,当下次使用或下一位患者时,可重新更换新的气垫与无菌布,从而避免交叉感染现象的发生,该快速动静脉内瘘拔针止血装置,结构巧妙、功能强大,通过使用该装置,不仅能够对动静脉内瘘穿刺后的患者进行快速有效的止血,此外通过简单方便的操作,还能够对气垫以及无菌布进行方便的拆卸更换,最终极大的提高了患者使用的安全性,同时,过滤网是为了避免异物跟随空气流入到微型气泵内,对微型气泵起到保护作用,蓄电池是为了给微型气泵以及气压传感器提供能量供应,因蓄电池与微型气泵以及气压传感器都为导线相连,从而实现了能量的正常供应。附图说明图1是快速动静脉内瘘拔针止血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快速动静脉内瘘拔针止血装置的剖视图;图3是气垫部位剖视放大图。固定座1、微型气泵2、管道3、气压传感器4、固定轴5、把手6、夹环7、连接管8、气垫9、进气孔101、过滤网102、开关103、蓄电池104、弹簧片105、无菌布901、密封盖902。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如图1、图2、图3所示,快速动静脉内瘘拔针止血装置,包括固定座1、微型气泵2、管道3、气压传感器4、固定轴5、把手6、夹环7、连接管8、气垫9,所述的微型气泵2位于固定座1内部上端,所述的微型气泵2与固定座1螺纹相连,所述的管道3贯穿固定座1内部下端,所述的管道3与固定座1一体相连,所述的气压传感器4位于管道3内壁,所述的气压传感器4与管道3螺纹相连,所述的固定轴5贯穿固定座1下端左右两侧,所述的固定轴5与固定座1紧配相连,所述的把手6贯穿于固定轴5上端,所述的把手6与固定轴5转动相连,所述的夹环7位于把手6下端,所述的夹环7与把手6一体相连,所述的连接管8位于管道3底端外壁,所述的连接管8与管道3螺纹相连,所述的气垫9位于连接管8底部,所述的气垫9与连接管8胶水相连,且所述的气垫9与夹环7采用魔术贴相连,所述的固定座1内部顶端还设有进气孔101,所述的进气孔101为圆形通孔,所述的进气孔101内壁上端还设有过滤网102,所述的过滤网102与固定座1螺纹相连,所述的固定座1前端下侧还设有开关103,所述的开关103与固定座1螺纹相连,所述的固定座1前端下侧还设有蓄电池104,所述的蓄电池104与固定座1螺纹相连,所述的固定座1上端左右两侧还设有弹簧片105,所述的弹簧片105一端与固定座1螺纹相连,且所述的弹簧片105另一端与把手6螺纹相连,所述的气垫9底部还设有无菌布901,所述的无菌布901与气垫9胶水相连,所述的气垫9前端左侧还设有密封盖902,所述的密封盖902与气垫9螺纹相连。该快速动静脉内瘘拔针止血装置,当患者治疗完毕,需要对患者进行拔针止血时,医护人员一手将把手6按动,使把手6带动夹环7以固定轴5为圆心转动打开,接着,医护人员将夹环7套住患者手臂,然后,医护人员松开把手6,即通过弹簧片105回弹力的作用,使把手6带动夹环7以固定轴5为圆心转动复位,即实现夹环7的闭合,此时,夹环7闭合后形成的圆环处于患者手臂外部,接着,医护人员移动该装置,使无菌布901贴合患者手臂穿刺点上方,然后,医护人员一手将穿刺针从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快速动静脉内瘘拔针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微型气泵、管道、气压传感器、固定轴、把手、夹环、连接管、气垫,所述的微型气泵位于固定座内部上端,所述的微型气泵与固定座螺纹相连,所述的管道贯穿固定座内部下端,所述的管道与固定座一体相连,所述的气压传感器位于管道内壁,所述的气压传感器与管道螺纹相连,所述的固定轴贯穿固定座下端左右两侧,所述的固定轴与固定座紧配相连,所述的把手贯穿于固定轴上端,所述的把手与固定轴转动相连,所述的夹环位于把手下端,所述的夹环与把手一体相连,所述的连接管位于管道底端外壁,所述的连接管与管道螺纹相连,所述的气垫位于连接管底部,所述的气垫与连接管胶水相连,且所述的气垫与夹环采用魔术贴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快速动静脉内瘘拔针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微型气泵、管道、气压传感器、固定轴、把手、夹环、连接管、气垫,所述的微型气泵位于固定座内部上端,所述的微型气泵与固定座螺纹相连,所述的管道贯穿固定座内部下端,所述的管道与固定座一体相连,所述的气压传感器位于管道内壁,所述的气压传感器与管道螺纹相连,所述的固定轴贯穿固定座下端左右两侧,所述的固定轴与固定座紧配相连,所述的把手贯穿于固定轴上端,所述的把手与固定轴转动相连,所述的夹环位于把手下端,所述的夹环与把手一体相连,所述的连接管位于管道底端外壁,所述的连接管与管道螺纹相连,所述的气垫位于连接管底部,所述的气垫与连接管胶水相连,且所述的气垫与夹环采用魔术贴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动静脉内瘘拔针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座内部顶端还设有进气孔,所述的进气孔为圆形通孔。3.如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茂蕾吴平张明英闫琳
申请(专利权)人: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