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翅散热式半导体空调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0082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1 2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工程热物理学科之制冷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翅散热式半导体空调床,包括床板,床板上部设有铝吸热板,床板开设方孔,方孔内设有制冷组件,所述制冷组件包括蓄冷块,蓄冷块上部与铝吸热板接触,蓄冷块下部紧贴设有TEC半导体制冷片,TEC半导体制冷片设置在TEC固定盒子内,TEC半导体制冷片下部连接铜板,铜板下部紧贴有管翅式散热器,管翅式散热器一侧设有风扇,管翅式散热器包括多根U形铜管,U形铜管端部紧密贴合有基板,基板顶端与铜板紧密贴合,铝翅片设置在U形铜管外部,U形铜管穿过铝翅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静音、健康、节能、舒适的全新风房间空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翅散热式半导体空调床
本技术涉及工程热物理学科之制冷与空调
,具体涉及一种管翅散热式半导体空调床。
技术介绍
房间空调器目前多为定速空调或变频空调,10m2房间多采用1匹空调,因能效比不同,输入功率在700W~1000W之间。建筑物、家具等热容量大,而夜间人睡眠时新陈代谢慢,散热量低,仅为92W左右(27℃气温),大马拉小车,节能潜力巨大。夏季大部分夜间气温在27℃~32℃,与舒适空调气温24℃~26℃相差不大。房间空调器大多无新风或新风量小,进出空调房间冷热冲击大,空调病发病率高。因此,采用全新风(开窗)房间局部空调,是一种针对性强的节能技术方案。通过专利检索发现目前房间局部空调(全新风)多为空调蚊帐、空调床垫或半导体空调器,这些技术方案相对复杂,造价较高,商业化难度大。现有技术中,专利号为201620536922.9,名称为直冷半导体空调床的中国专利,以及专利号为201210256082.7,名称为组装式半导体空调床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空调床的结构方案,该方案采用局部降温的方式,可解决定速空调或变频空调耗能大的问题。但上述结构较复杂,并且存在气温较高时,制冷效率低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冷效率高的管翅散热式半导体空调床。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翅散热式半导体空调床,包括床板,床板上部设有铝吸热板,床板开设方孔,方孔内设有制冷组件,所述制冷组件包括蓄冷块,蓄冷块上部与铝吸热板接触,蓄冷块下部紧贴设有TEC半导体制冷片,TEC半导体制冷片设置在TEC固定盒子内,TEC半导体制冷片下部连接铜板,铜板下部紧贴有管翅式散热器,管翅式散热器一侧设有风扇,管翅式散热器与风扇作为TEC半导体制冷片热端的散热装置,采用管翅式散热器加风扇的风冷方案,进行强制对流散热,可以有效提高半导体制冷效率。管翅式散热器包括多根U形铜管,U形铜管端部通过精密打磨工艺与基板紧密贴合,基板顶端与铜板紧密贴合,铝翅片设置在U形铜管外部,U形铜管通过机械手段穿过铝翅片。TEC固定盒子内设有两个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两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在蓄冷块的两侧并紧贴蓄冷块,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连接电子温度控制器。采用双温度控制器方案,有效降低了温度控制器因为触点粘连而造成的铝吸热板过冷的几率。基板上紧贴安装有双金属片温度控制器,用来实现TEC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过热保护。铝吸热板通过螺钉固定在床板上,铝吸热板与TEC固定盒子之间垫有隔热保温棉板,铜板通过螺栓固定在TEC固定盒子上,TEC固定盒子与铜板之间垫入隔热保温棉板,隔热保温棉板用来隔热减震。所述TEC半导体制冷片依次串联多个,通常选用两个串联使用。风扇电机串联有分压电阻,通过分压电阻降低风扇运行电压,使风扇电机转速降低一半左右,有效控制噪音至10分贝左右。铝吸热板上部设有竹席。夏不睡石,秋不睡板。”一旦人体失去热平衡,就容易导致体温过低,造成生命危险或埋下疾病祸根。因此,防过冷保护至关重要,本技术采用最大制冷量限制防过冷设计。TEC半导体制冷片的总制冷量为14.4W~21.6W。本技术对人体热舒适做了充分研究,计算出人体睡眠时需要的制冷量为13.8W,考虑到竹席的热容量和铝吸热板与空气的换热,TEC半导体制冷片的总制冷量为14.4W~21.6W是合适的。另外,本技术TEC半导体制冷片具有自限性防过冷保护功能。所述基板选用铝基板或铜基板。本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采用管翅式散热器加风扇的强制散热冷却方式,对热端进行降温,可以有效提高半导体制冷效率,并有效控制噪音至10分贝左右。并且本技术技术方案材料成本低,运行能耗低,10小时耗电≤0.5KW·h,是一种静音、健康、节能、舒适的全新风房间空调。本技术采用三重防过冷保护设计:1、采用双温度控制器方案,有效降低了温度控制器因为触点粘连而造成的铝吸热板过冷的几率;2、最大制冷量限制防过冷设计;3、TEC半导体制冷片具有自限性防过冷保护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B向视图;图3为图1的A向视图;图4为本技术TEC半导体制冷片的主电路图。其中,1-竹席,2-铝吸热板,3-床板,4-蓄冷块,5-铜板,6-U形铜管,7-风扇,8-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9-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10-TEC固定盒子,11-隔热保温棉板,12-隔热保温棉板,13-基板,14-铝翅片,100-直流稳压电源,200-主开关,300-双金属片温度控制器,400-TEC半导体制冷片,500-电子温度控制器,600-电子温度控制器,700-风扇电机,800-分压电阻。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管翅散热式半导体空调床,包括床板3,床板3上部设有铝吸热板2,铝吸热板2上部设有竹席1。床板3开设方孔,方孔内设有制冷组件16。所述制冷组件16包括蓄冷块4,蓄冷块4上部与铝吸热板2接触,蓄冷块4下部紧贴设有TEC半导体制冷片400,TEC半导体制冷片400依次两个串联使用,TEC半导体制冷片设置在TEC固定盒子10内。TEC半导体制冷片的总制冷量为14.4W~21.6W。TEC半导体制冷片400下部连接铜板5,铜板5作为TEC半导体制冷片400的热端,管翅式散热器紧贴在铜板5下部。管翅式散热器一侧设有风扇7。管翅式散热器包括多根U形铜管6,U形铜管6端部通过精密打磨工艺与铜制基板13紧密贴合,基板13顶端与铜板5紧密贴合,基板13下方可带齿状翅片,铝翅片14设置在U形铜管6外部,U形铜管6通过机械手段穿过铝翅片14。TEC固定盒子10内设有两个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8、9,两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在蓄冷块4的两侧并紧贴蓄冷块4,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连接电子温度控制器。基板13上紧贴安装有双金属片温度控制器300。铝吸热板2通过螺钉固定在床板3上,铝吸热板2与TEC固定盒子10之间垫有隔热保温棉板12,铜板5通过螺栓固定在TEC固定盒子10上,TEC固定盒子10与铜板5之间垫入隔热保温棉板11。如图4所示,风扇电机700串联有分压电阻800。为有效降低接触热阻,在安装TEC制冷片、蓄冷块、铝吸热板和铜板水冷头时,凡存在接触热阻的地方,必须清理干净并涂上导热硅脂,以改善传热。具体实施例两片TEC1-12706半导体制冷片400同方向迭加串联后接入由12VDC的稳压电源100供电的主电路中。电子温度控制器500和电子温度控制器600设定温度均为26℃~28℃,两个电子温度控制器的两个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安装在TEC半导体制冷组件的盒内,并紧贴蓄冷块4。分压电阻800用于降低风扇电机700的电压,使其转速由2300rpm降低至1000rpm左右。双金属片温度控制器300为常闭,55℃时断电,紧贴TEC半导体制冷片热端安装,当铜板温度≥55℃时,切断主电路,以防TEC半导体制冷片热端过热而烧坏TEC半导体制冷片。在床板上开60×80mm的方孔,蓄冷块4放入方孔中,再安装铝吸热板2,铝吸热板2通过螺钉固定在床板3上。TEC固定盒子10底部同一侧开两个φ4×2的小孔,作为TEC1-12706半导体制冷片400的接线孔。管翅式散热器紧贴在铜板5下部。TEC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翅散热式半导体空调床,包括床板,床板上部设有铝吸热板,床板开设方孔,方孔内设有制冷组件,其特征是,所述制冷组件包括蓄冷块,蓄冷块上部与铝吸热板接触,蓄冷块下部紧贴设有TEC半导体制冷片,TEC半导体制冷片设置在TEC固定盒子内,TEC半导体制冷片下部连接铜板,铜板下部紧贴有管翅式散热器,管翅式散热器一侧设有风扇,管翅式散热器包括多根U形铜管,U形铜管端部紧密贴合有基板,基板顶端与铜板紧密贴合,铝翅片设置在U形铜管外部,U形铜管穿过铝翅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翅散热式半导体空调床,包括床板,床板上部设有铝吸热板,床板开设方孔,方孔内设有制冷组件,其特征是,所述制冷组件包括蓄冷块,蓄冷块上部与铝吸热板接触,蓄冷块下部紧贴设有TEC半导体制冷片,TEC半导体制冷片设置在TEC固定盒子内,TEC半导体制冷片下部连接铜板,铜板下部紧贴有管翅式散热器,管翅式散热器一侧设有风扇,管翅式散热器包括多根U形铜管,U形铜管端部紧密贴合有基板,基板顶端与铜板紧密贴合,铝翅片设置在U形铜管外部,U形铜管穿过铝翅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翅散热式半导体空调床,其特征是,TEC固定盒子内设有两个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两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在蓄冷块的两侧并紧贴蓄冷块,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连接电子温度控制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翅散热式半导体空调床,其特征是,基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荣华陆柳徐娓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