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泥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84545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06:52
本申请公开一种煤泥泵,包括洗涤箱、主缸导杆和设于所述主缸导杆上的感应环,还包括穿过所述洗涤箱顶部箱壁、能够与所述感应环相接触的第一传动板;固定于所述洗涤箱顶部箱壁上、用于配合所述感应环检测煤泥泵泵送行程的检测装置;位于所述检测装置的下方且与所述第一传动板的顶部相接触、一端铰接于所述洗涤箱顶部箱壁并用于控制所述检测装置动作的第二传动板。应用本申请公开的煤泥泵,由于所述检测装置外置于所述洗涤箱上,不仅能够配合所述感应环实现感应功能,而且还可使所述检测装置避免受煤泥的污染及碰撞,另外,还能够方便维护,使包含所述检测装置的煤泥泵的使用寿命更长,因此,煤泥泵的工作可靠性便有所提高。

A coal slurry pump

The application discloses a slime pump, comprising a washing tank, a main cylinder guide rod and an induction ring on the main cylinder guide rod, and a first transmission plate capable of contacting the induction ring through the top wall of the washing tank, which is fixed on the top wall of the washing box and used to detect the slime pump delivery with the induction ring. A travel detection device; a second transmission plate positioned below the detection device and in contact with the top of the first transmission plate, one end articulated on the top wall of the washing box and used to control the operation of the detection device. Applying the slime pump disclosed in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the detection device can not only cooperate with the induction ring to realize the induction function, but also prevent the detection device from being polluted by slime and collision. In addition, it is convenient to maintain and prolo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slime pump containing the detection device. Life is longer, so the reliability of the coal slurry pump is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泥泵
本技术涉及煤泥系统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煤泥泵。
技术介绍
煤泥系统通常包括煤泥仓、煤泥料斗、煤泥泵和炉膛等装置,其中,煤泥泵通常包含带S摆管的双缸柱塞泵,主要用于将高浓度、高粘度的煤泥等污物输送至煤泥枪内。煤泥泵是否能长期、高效地运转,不仅关系着煤泥系统是否能够正常稳定运行,而且还关系着节能环保工作的好坏。在煤泥泵的整个泵送作业过程中,安装在主液压缸和输送缸之间的感应套到达洗涤室中接近开关的下方,其连杆上感应套的感应信息被接近开关接受,接近开关即向PLC发出信号,使电液比例阀控制其液动换向阀换向,两个摆动油泵液压缸进行换向。然而,现有的接近开关通常安装在有大量煤泥的洗涤箱中,这不仅影响接近开关的工作精度,而且还使接近开关极易受到碰撞损坏,从而使煤泥泵容易出现故障,因此煤泥泵的可靠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泥泵,可以提高其工作可靠性。其具体方案如下:本技术所述提供的一种煤泥泵,包括洗涤箱、主缸导杆和设于所述主缸导杆上的感应环,还包括:穿过所述洗涤箱顶部箱壁、能够与所述感应环相接触的第一传动板;固定于所述洗涤箱顶部箱壁上、用于配合所述感应环检测煤泥泵泵送行程的检测装置;位于所述检测装置的下方且与所述第一传动板的顶部相接触、一端铰接于所述洗涤箱顶部箱壁并用于控制所述检测装置动作的第二传动板。优选地,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洗涤箱顶部箱壁上的固定支架;固定于所述固定支架上、用于检测煤泥泵泵送行程的接近开关。优选地,所述接近开关包括:位于所述第二传动板上方的检测部;与所述检测部相连且固定于所述固定支架上的支撑部。优选地,所述感应环的外表面呈圆锥形。优选地,所述感应环靠近所述检测部的一端的端面直径大于远离所述检测部的一端的端面直径。优选地,所述的第一传动板伸入所述洗涤箱中的一端设有弹性连接件。优选地,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传动板靠近所述检测装置一端的下方且固定于所述洗涤箱顶部箱壁上、用于防止所述第二传动板引起所述检测装置误动的防误动装置。优选地,所述洗涤箱顶部侧板与所述第一传动板的接触面之间设有用于防止煤泥溅出的密封装置。优选地,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传动板上、用于检测所述第二传动板靠近所述检测装置的一端的高度的位移传感器;与所述位移传感器相连、用于接收所述位移传感器发出的信号的报警装置。相对于
技术介绍
,本技术的所提供的一种煤泥泵,包括洗涤箱、主缸导杆和感应环,还包括穿过所述洗涤箱顶部箱壁、能够与所述感应环相接触的第一传动板和固定于所述洗涤箱顶部箱壁上的检测装置,以及位于所述检测装置的下方且与所述第一传动板的顶部相接触、一端铰接于所述洗涤箱顶部箱壁并用于控制所述检测装置动作的第二传动板。当所述洗涤箱中的主缸导杆移动时,设于所述主缸导杆上的感应环随之移动;当所述感应环移动至某一位置时,所述第一传动板与所述感应环相接触。由于所述第一传动板穿过所述洗涤箱顶部箱壁,故所述第一传动板在与所述感应环接触后,所述第一传动板在所述感应环施加的作用力下能够实现上移。由于所述第二传动板的一端铰接与所述洗涤箱顶部箱壁上,且与所述第一传动板的顶部相接触,故当所述第一传动板上移时,所述第二传动板的一端绕所述洗涤箱顶部箱壁的铰接点旋转,另一端随之旋转,使所述第二传动板靠近所述检测装置的一端上移直至与所述检测装置相接触,所述检测装置接收到触发信号后,执行相关动作。在正常工作中,尽管所述洗涤箱中有大量的煤泥,但是将所述检测装置置于所述洗涤箱的外侧壁上,并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板和所述第二传动板与所述感应环相接触,以实现感应功能,一方面使所述检测装置可以避免煤泥的污染和碰撞,从而使所述检测装置的使用寿命增长,自然包含所述检测装置的煤泥泵的使用寿命也增长;另一方面,所述检测装置外置可以方便地维护保养,减小维护难度,缩短维护时间。因此,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煤泥泵的工作可靠性便有所提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煤泥泵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如下:洗涤箱1、主缸导杆2和感应环3,还包括第一传动板4、第二传动板5、检测装置6和防误动装置7;固定支架61和接近开关62;检测部621和支撑部62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图1为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煤泥泵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煤泥泵,包括洗涤箱1、主缸导杆2和感应环3,还包括第一传动板4、第二传动板5和检测装置6。洗涤箱1中通常有大量的煤泥。主缸导杆2通常设于洗涤箱1中,且能够沿洗涤箱1中心轴线的平行方向移动。感应环3设于主缸导杆2上,具体地,感应环3套在主缸导杆2上,明显地,感应环3的外径大于主缸导杆2的外径。在该具体实施例中,感应环3的外周呈圆锥形,且靠近检测装置6的一端的端面直径大于远离检测装置6的一端的端面直径。由于检测装置6位于感应环的右侧,当主缸导杆2带动感应环3向右移动时,感应环3带动与之相接触的第一传动板4向上移动。当然,感应环3的端面放置情况与检测装置6的位置及主缸导杆2的运动方向均相关,依具体情况而定,并不限于此。另外,感应环3的外周也可呈圆柱形,或凸台等其它形状,并不影响实现本技术的目的。第一传动板4穿过洗涤箱1的顶部侧壁,一端从洗涤箱1的顶部侧壁向上伸出,另一端向下延伸直至能够与感应环3相接触。第一传动板4的底端还设有弹性连接件,在该具体实施例中,弹性连接件具体为固定于第一传动板4的底部的橡胶垫,该橡胶垫不仅可以避免第一传动板4与感应环3之间发生刚性摩擦,而且在弹性连接件与感应环3相接触后会发生一定的弹性变形,在依靠其自身作用力恢复原形时,给予其顶部一定的作用力,从而带动第一传动板4上移。当然,弹性连接件也可以由其它弹性材料制成,并不限于此。另外,第一传动板4与洗涤箱1的接触面间设有密封装置,可有效防止洗涤箱1内的煤泥水溅出,并可解决洗涤箱1与第一传动板4之间的刚性摩擦。在该具体实施例中,该密封装置具体为橡胶密封圈,当然,也可以是其它的密封装置。第二传动板5与第一传动板4的顶部相接触,且其端部铰接于洗涤箱1顶部侧壁上,主要用于控制检测装置6动作。在该具体实施例中,第二传动板5为L型金属钢板,其左端的弯折边竖直向下通过销轴与洗涤箱1顶部侧壁上的支座铰接在一起,中间段位于第一传动板4的顶部且与第一传动板的顶部相接触。当第一传动板4与感应环3碰撞后,第一传动板4上移,顶起第二传动板5的中间部,使第二传动板5的左端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煤泥泵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泥泵,包括洗涤箱、主缸导杆和设于所述主缸导杆上的感应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穿过所述洗涤箱顶部箱壁、能够与所述感应环相接触的第一传动板;固定于所述洗涤箱顶部箱壁上、用于配合所述感应环检测煤泥泵泵送行程的检测装置;位于所述检测装置的下方且与所述第一传动板的顶部相接触、一端铰接于所述洗涤箱顶部箱壁并用于控制所述检测装置动作的第二传动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泥泵,包括洗涤箱、主缸导杆和设于所述主缸导杆上的感应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穿过所述洗涤箱顶部箱壁、能够与所述感应环相接触的第一传动板;固定于所述洗涤箱顶部箱壁上、用于配合所述感应环检测煤泥泵泵送行程的检测装置;位于所述检测装置的下方且与所述第一传动板的顶部相接触、一端铰接于所述洗涤箱顶部箱壁并用于控制所述检测装置动作的第二传动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泥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洗涤箱顶部箱壁上的固定支架;固定于所述固定支架上、用于检测煤泥泵泵送行程的接近开关。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泥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近开关包括:位于所述第二传动板上方的检测部;与所述检测部相连且固定于所述固定支架上的支撑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煤泥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环的外表面呈圆锥形。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清波曾阳孔庆民于保国赵慧杰薛伟王生
申请(专利权)人: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