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万泽专利>正文

一种河道淤泥循环再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88266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06:13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循环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河道淤泥循环再利用装置,可以通过动力机构同时为脱水机构和传动机构传送动力,脱水机构可以对污泥进行脱水处理,被脱水处理的污泥被推入到滑动底板上,当滑动底板上的污泥重量达到需求时自动切断脱水机构的动力,啮合传动机构上的动力将滑动底板上的污泥推入收纳箱中与一定重量的黏土砖混合制成生态砖。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河道淤泥循环再利用装置,包括整机支架、动力机构、脱水机构、传动机构、脱水支架、进料支架、曲柄机构、连杆、推板、长连杆Ⅰ、短连杆Ⅰ、长连杆Ⅱ、短连杆Ⅱ、滑动底板、拨叉Ⅰ、拨叉Ⅱ和收纳箱,动力机构固定连接在整机支架上,动力机构、脱水机构和传动机构转动连接在整机支架上。

A recycling and reuse device for river silt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irculating device, in particular to a river silt circulating and reusing device, which can transmit power for both the dewatering mechanism and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through the power mechanism. The dewatering mechanism can dehydrate the sludge, and the dewatered sludge is pushed into the sliding bottom plate when the sludge weight on the sliding bottom plate is changed. When the demand is met, the power of the dewatering mechanism is automatically cut off, and the power of the meshing transmission mechanism pushes the sludge on the sliding floor into the receptacle and mixes it with a certain weight of clay bricks to make ecological brick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river silt recycl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whole machine bracket, a power mechanism, a dewatering mechanism, a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 dewatering bracket, a feeding bracket, a crank mechanism, a connecting rod, a push plate, a long connecting rod I, a short connecting rod I, a long connecting rod II, a short connecting rod II, a sliding bottom plate, a dialing fork I, a dialing fork II and a receiving box. The mechanism is fixed and connected to the whole machine bracket, and the power mechanism, the dehydration mechanism and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re rotated and connected to the whole machine bra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淤泥循环再利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循环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河道淤泥循环再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例如专利号CN201210526032.6一种清淤泥利用方案,由堤坝、闸门、淤泥、堆积场、围板、进水口组成,把清淤泥与利用捆绑起来,标本兼治,淤泥进行物理化学分析为综合利用提供科学数据,清淤泥采用自主研发的防缠绕螺旋浆挖泥船,将水中的杂物、淤泥滑动抛开,对深水域或浅水域的淤泥挖掘作业,船上有导航、定位、声纳系统,监控水下淤泥及施工进度,地表面的淤泥与希泥,利用改装勾机履带的形式,在铺有合金压板的希泥上施工作业,并将淤泥输运至堆积场,其场周边有金属围栏,围栏中有支架,围栏有筛网沙布,把淤泥滤水风干后制成节能环保多用途功能砖;该专利技术的缺点是不能对脱水污泥的重量进行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河道淤泥循环再利用装置,可以对脱水污泥的重量进行控制,在总量达到混合需求时自动停止脱水将已经被脱水的污泥推入一定重量黏土砖内,污泥和黏土砖进行比例混合制成生态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河道淤泥循环再利用装置,包括整机支架、动力机构、脱水机构、传动机构、脱水支架、进料支架、曲柄机构、连杆、推板、长连杆Ⅰ、短连杆Ⅰ、长连杆Ⅱ、短连杆Ⅱ、滑动底板、拨叉Ⅰ、拨叉Ⅱ和收纳箱,动力机构固定连接在整机支架上,脱水支架固定连接在整机支架上,进料支架固定连接在脱水支架上,脱水机构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整机支架上,脱水机构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脱水支架内,拨叉Ⅰ的一端滑动连接在整机支架上,拨叉Ⅰ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脱水机构上,脱水机构和动力机构通过带传动连接,传动机构转动连接在整机支架上,拨叉Ⅱ的一端滑动连接在整机支架上,拨叉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传动机构上,传动机构和动力机构通过带传动连接,曲柄机构转动连接在整机支架上,曲柄机构和传动机构通过齿轮啮合传动,连杆的一端铰接在曲柄机构的偏心位置,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推板上,推板滑动连接在整机支架上,滑动底板滑动连接在整机支架上,长连杆Ⅰ的上端铰接在拨叉Ⅰ的右端,长连杆Ⅰ的下端铰接在短连杆Ⅰ的下端,短连杆Ⅰ的中端滑动连接在整机支架上,短连杆Ⅰ的上端与滑动底板接触,长连杆Ⅱ的上端铰接在拨叉Ⅱ的右端,长连杆Ⅱ的下端铰接在短连杆Ⅱ的下端,短连杆Ⅱ的中端滑动连接在整机支架上,短连杆Ⅱ的上端铰接在滑动底板的右端,收纳箱设置在整机支架的右侧。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河道淤泥循环再利用装置,所述整机支架包括支架后板、两个侧板Ⅰ、两个侧板Ⅱ、滑动侧板Ⅰ、滑动侧板Ⅱ、底板Ⅰ、倾斜板和底板Ⅱ,两个侧板Ⅱ上分别设置有滑动槽,滑动侧板Ⅰ上设置有拨叉滑动槽Ⅰ和拨叉通孔Ⅰ,滑动侧板Ⅱ上设置有拨叉滑动槽Ⅱ和拨叉通孔Ⅱ,底板Ⅰ上设置有接水槽,底板Ⅱ上设置有圆形通孔,两个侧板Ⅰ和两个侧板Ⅱ均对称设置,底板Ⅰ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侧板Ⅰ上,底板Ⅱ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侧板Ⅱ上,倾斜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两个侧板Ⅰ之间,倾斜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两个侧板Ⅱ之间,倾斜板倾斜设置,滑动侧板Ⅰ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架后板和右侧的侧板Ⅰ上,滑动侧板Ⅱ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架后板和右侧的侧板Ⅰ上,滑动侧板Ⅱ设置在滑动侧板Ⅰ的下端。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河道淤泥循环再利用装置,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机和动力带轮,动力带轮固定连接在电机的输出轴上,电机固定连接在右侧的侧板Ⅰ上。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河道淤泥循环再利用装置,所述脱水机构包括脱水轴Ⅰ、脱水带轮、滑动侧齿Ⅰ、侧齿Ⅰ、连接键Ⅰ和脱水轴Ⅱ,脱水轴Ⅱ的右端螺旋设置,脱水轴Ⅱ转动连接在脱水轴Ⅰ的右端,脱水带轮固定连接咋脱水轴Ⅰ的左端,滑动侧齿Ⅰ通过连接键Ⅰ周向固定在脱水轴Ⅰ上,侧齿Ⅰ固定连接在脱水轴Ⅱ上,侧齿Ⅰ设置在滑动侧齿Ⅰ的右端,脱水轴Ⅰ转动连接在支架后板内,脱水轴Ⅱ转动连接在脱水支架内,拨叉Ⅰ的左端转动连接在滑动侧齿Ⅰ上。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河道淤泥循环再利用装置,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轴Ⅰ、传动锥齿、传动带轮、侧齿Ⅱ、滑动侧齿Ⅱ、连接键Ⅱ和传动轴Ⅱ,传动带轮固定连接在传动轴Ⅱ的左端,传动锥齿固定连接在传动轴Ⅰ的右端,传动轴Ⅰ的左端转动连接在传动轴Ⅱ的右端,侧齿Ⅱ固定连接在传动轴Ⅱ的右端,滑动侧齿Ⅱ通过连接键Ⅱ周向固定在传动轴Ⅰ上,滑动侧齿Ⅱ设置在侧齿Ⅱ的右端,传动轴Ⅱ转动连接在支架后板上,传动带轮和动力带轮通过带传动连接,拨叉Ⅱ的左端转动连接在滑动侧齿Ⅱ上,传动锥齿和曲柄机构通过齿轮传动啮合。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河道淤泥循环再利用装置,所述脱水支架包括脱水外壳和脱水内壳,脱水外壳上设置有进料口Ⅰ和出水口,进料口Ⅰ设置在脱水外壳左侧的上端,出水口设置在脱水外壳右侧的下端,脱水内壳上设置有进料口Ⅱ和多个小孔,进料口Ⅱ设置在脱水内壳左侧的上端,脱水内壳的多个小孔内设置有过滤装置,脱水内壳固定连接在脱水外壳内,进料口Ⅰ和进料口Ⅱ通过进料支架连通,脱水内壳和脱水外壳形成水利通道,脱水轴Ⅱ转动连接在脱水内壳内,脱水外壳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侧板Ⅰ上。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河道淤泥循环再利用装置,所述曲柄机构包括曲柄轴、曲柄和锥齿,曲柄和锥齿分别固定连接在曲柄轴的两端,曲柄轴转动连接在右侧的侧板Ⅰ上,锥齿和传动锥齿啮合,连杆的一端铰接在曲柄的偏心位置,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推板上。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河道淤泥循环再利用装置,所述推板的下端倾斜设置,推板滑动连接在两侧的侧板Ⅰ之间。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河道淤泥循环再利用装置,所述滑动底板包括滑动底板体、滑动柱和推动体,滑动柱焊接在滑动底板体的下端,推动体焊接在滑动底板体的右端,滑动底板体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侧板Ⅱ上设置的滑动槽内,滑动柱滑动连接在底板Ⅱ上设置的圆形通孔内,滑动柱上套装有压缩弹簧Ⅰ,压缩弹簧Ⅰ位于滑动底板体和底板Ⅱ之间,短连杆Ⅱ的上端铰接在滑动底板体的右端,短连杆Ⅰ的上端与推动体相贴合。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河道淤泥循环再利用装置,所述拨叉Ⅰ包括拨叉体Ⅰ和弹簧安装柱Ⅰ,拨叉体Ⅰ焊接在弹簧安装柱Ⅰ上,拨叉体Ⅰ的左端转动连接在滑动侧齿Ⅰ上,拨叉体Ⅰ的右端滑动连接在拨叉滑动槽Ⅰ内,弹簧安装柱Ⅰ上套装有压缩弹簧Ⅱ,压缩弹簧Ⅱ位于拨叉体Ⅰ和动侧板Ⅰ之间,弹簧安装柱Ⅰ滑动连接在拨叉通孔Ⅰ内,长连杆Ⅰ的上端铰接在拨叉体Ⅰ的右端;所述拨叉Ⅱ包括拨叉体Ⅱ和弹簧安装柱Ⅱ,弹簧安装柱Ⅱ焊接在拨叉体Ⅱ上,拨叉体Ⅱ的左端转动连接在滑动侧齿Ⅱ上,拨叉体Ⅱ的右端滑动连接在拨叉滑动槽Ⅱ内,弹簧安装柱Ⅱ上套装有压缩弹簧Ⅲ,压缩弹簧Ⅲ位于拨叉体Ⅱ和滑动侧板Ⅱ之间,长连杆Ⅱ的上端铰接在拨叉体Ⅱ的右端。本专利技术一种河道淤泥循环再利用装置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河道淤泥循环再利用装置,通过动力机构同时为脱水机构和传动机构传送动力,脱水机构可以对污泥进行脱水处理,被脱水处理的污泥被推入到滑动底板上,当滑动底板上的污泥重量达到需求时自动切断脱水机构的动力,啮合传动机构上的动力将滑动底板上的污泥推入收纳箱中与一定重量的黏土砖混合制成生态砖。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道淤泥循环再利用装置,包括整机支架(1)、动力机构(2)、脱水机构(3)、传动机构(4)、脱水支架(5)、进料支架(6)、曲柄机构(7)、连杆(8)、推板(9)、长连杆Ⅰ(10)、短连杆Ⅰ(11)、长连杆Ⅱ(12)、短连杆Ⅱ(13)、滑动底板(14)、拨叉Ⅰ(15)、拨叉Ⅱ(16)和收纳箱(17),其特征在于:动力机构(2)固定连接在整机支架(1)上,脱水支架(5)固定连接在整机支架(1)上,进料支架(6)固定连接在脱水支架(5)上,脱水机构(3)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整机支架(1)上,脱水机构(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脱水支架(5)内,拨叉Ⅰ(15)的一端滑动连接在整机支架(1)上,拨叉Ⅰ(1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脱水机构(3)上,脱水机构(3)和动力机构(2)通过带传动连接,传动机构(4)转动连接在整机支架(1)上,拨叉Ⅱ(16)的一端滑动连接在整机支架(1)上,拨叉Ⅱ(1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传动机构(4)上,传动机构(4)和动力机构(2)通过带传动连接,曲柄机构(7)转动连接在整机支架(1)上,曲柄机构(7)和传动机构(4)通过齿轮啮合传动,连杆(8)的一端铰接在曲柄机构(7)的偏心位置,连杆(8)的另一端铰接在推板(9)上,推板(9)滑动连接在整机支架(1)上,滑动底板(14)滑动连接在整机支架(1)上,长连杆Ⅰ(10)的上端铰接在拨叉Ⅰ(15)的右端,长连杆Ⅰ(10)的下端铰接在短连杆Ⅰ(11)的下端,短连杆Ⅰ(11)的中端滑动连接在整机支架(1)上,短连杆Ⅰ(11)的上端与滑动底板(14)接触,长连杆Ⅱ(12)的上端铰接在拨叉Ⅱ(16)的右端,长连杆Ⅱ(12)的下端铰接在短连杆Ⅱ(13)的下端,短连杆Ⅱ(13)的中端滑动连接在整机支架(1)上,短连杆Ⅱ(13)的上端铰接在滑动底板(14)的右端,收纳箱(17)设置在整机支架(1)的右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淤泥循环再利用装置,包括整机支架(1)、动力机构(2)、脱水机构(3)、传动机构(4)、脱水支架(5)、进料支架(6)、曲柄机构(7)、连杆(8)、推板(9)、长连杆Ⅰ(10)、短连杆Ⅰ(11)、长连杆Ⅱ(12)、短连杆Ⅱ(13)、滑动底板(14)、拨叉Ⅰ(15)、拨叉Ⅱ(16)和收纳箱(17),其特征在于:动力机构(2)固定连接在整机支架(1)上,脱水支架(5)固定连接在整机支架(1)上,进料支架(6)固定连接在脱水支架(5)上,脱水机构(3)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整机支架(1)上,脱水机构(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脱水支架(5)内,拨叉Ⅰ(15)的一端滑动连接在整机支架(1)上,拨叉Ⅰ(1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脱水机构(3)上,脱水机构(3)和动力机构(2)通过带传动连接,传动机构(4)转动连接在整机支架(1)上,拨叉Ⅱ(16)的一端滑动连接在整机支架(1)上,拨叉Ⅱ(1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传动机构(4)上,传动机构(4)和动力机构(2)通过带传动连接,曲柄机构(7)转动连接在整机支架(1)上,曲柄机构(7)和传动机构(4)通过齿轮啮合传动,连杆(8)的一端铰接在曲柄机构(7)的偏心位置,连杆(8)的另一端铰接在推板(9)上,推板(9)滑动连接在整机支架(1)上,滑动底板(14)滑动连接在整机支架(1)上,长连杆Ⅰ(10)的上端铰接在拨叉Ⅰ(15)的右端,长连杆Ⅰ(10)的下端铰接在短连杆Ⅰ(11)的下端,短连杆Ⅰ(11)的中端滑动连接在整机支架(1)上,短连杆Ⅰ(11)的上端与滑动底板(14)接触,长连杆Ⅱ(12)的上端铰接在拨叉Ⅱ(16)的右端,长连杆Ⅱ(12)的下端铰接在短连杆Ⅱ(13)的下端,短连杆Ⅱ(13)的中端滑动连接在整机支架(1)上,短连杆Ⅱ(13)的上端铰接在滑动底板(14)的右端,收纳箱(17)设置在整机支架(1)的右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淤泥循环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机支架(1)包括支架后板(1-1)、两个侧板Ⅰ(1-2)、两个侧板Ⅱ(1-3)、滑动侧板Ⅰ(1-4)、滑动侧板Ⅱ(1-5)、底板Ⅰ(1-6)、倾斜板(1-7)和底板Ⅱ(1-8),两个侧板Ⅱ(1-3)上分别设置有滑动槽,滑动侧板Ⅰ(1-4)上设置有拨叉滑动槽Ⅰ(1-4-1)和拨叉通孔Ⅰ(1-4-2),滑动侧板Ⅱ(1-5)上设置有拨叉滑动槽Ⅱ(1-5-1)和拨叉通孔Ⅱ(1-5-2),底板Ⅰ(1-6)上设置有接水槽,底板Ⅱ(1-8)上设置有圆形通孔,两个侧板Ⅰ(1-2)和两个侧板Ⅱ(1-3)均对称设置,底板Ⅰ(1-6)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侧板Ⅰ(1-2)上,底板Ⅱ(1-8)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侧板Ⅱ(1-3)上,倾斜板(1-7)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两个侧板Ⅰ(1-2)之间,倾斜板(1-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两个侧板Ⅱ(1-3)之间,倾斜板(1-7)倾斜设置,滑动侧板Ⅰ(1-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架后板(1-1)和右侧的侧板Ⅰ(1-2)上,滑动侧板Ⅱ(1-5)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架后板(1-1)和右侧的侧板Ⅰ(1-2)上,滑动侧板Ⅱ(1-5)设置在滑动侧板Ⅰ(1-4)的下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河道淤泥循环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2)包括电机(2-1)和动力带轮(2-2),动力带轮(2-2)固定连接在电机(2-1)的输出轴上,电机(2-1)固定连接在右侧的侧板Ⅰ(1-2)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河道淤泥循环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机构(3)包括脱水轴Ⅰ(3-1)、脱水带轮(3-2)、滑动侧齿Ⅰ(3-3)、侧齿Ⅰ(3-4)、连接键Ⅰ(3-5)和脱水轴Ⅱ(3-6),脱水轴Ⅱ(3-6)的右端螺旋设置,脱水轴Ⅱ(3-6)转动连接在脱水轴Ⅰ(3-1)的右端,脱水带轮(3-2)固定连接咋脱水轴Ⅰ(3-1)的左端,滑动侧齿Ⅰ(3-3)通过连接键Ⅰ(3-5)周向固定在脱水轴Ⅰ(3-1)上,侧齿Ⅰ(3-4)固定连接在脱水轴Ⅱ(3-6)上,侧齿Ⅰ(3-4)设置在滑动侧齿Ⅰ(3-3)的右端,脱水轴Ⅰ(3-1)转动连接在支架后板(1-1)内,脱水轴Ⅱ(3-6)转动连接在脱水支架(5)内,拨叉Ⅰ(15)的左端转动连接在滑动侧齿Ⅰ(3-3)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河道淤泥循环再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万泽
申请(专利权)人:江万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