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溶洞待加固区域的钻孔布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82202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06: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溶洞待加固区域的钻孔布置结构,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灌注法中钻孔呈等间距的矩形网格状,导致灌注的浆液分布不均,加固结构稳定性差的问题。所述溶洞待加固区域的边缘设置双液注浆孔,所述溶洞待加固区域内设置单液注浆孔,相邻的所述双液注浆孔和所述单液注浆孔的中心连线呈等边三角形。

Borehole layout structure for reinforcement area of karst cav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drilling arrangement structure of a karst cave area to be strengthened, which relates to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field. In the existing grouting method, the drilling holes are rectangular grid with equal spacing, which leads to uneven grout distribution and poor stability of the reinforced structure. A double liquid grouting hole is arranged at the edge of the area to be strengthened, and a single liquid grouting hole is arranged in the area to be strengthened. The adjacent double liquid grouting hole and the central connecting line of the single liquid grouting hole are equilateral triang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溶洞待加固区域的钻孔布置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溶洞待加固区域的钻孔布置结构。
技术介绍
岩溶区存在溶洞或岩溶塌陷,在这种地基上建造多层或高层建筑物时,由于地基覆盖层厚度不足,桩基或复合地基的处理深度往往受到限制,而且严重影响建筑地基的稳定性,降低地基的承载能力,因此,在桩基或复合地基施工前必须对溶洞或岩溶塌陷区域进行必要的加固填充处理。对于埋深较大的溶洞,采用灌注法进行加固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处理方法,通过钻孔注入灌注材料并充满溶洞,灌注材料如水泥砂浆、水泥浆、水泥混凝土、砂等可在钻孔下方形成锥形支撑点,对溶洞起到支撑加固作用,钻孔的布置方式通常为等间距的矩形网格状,但实际工程中,钻孔的上述布置方式存在浆液分布不均,导致加固结构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灌注法中钻孔呈等间距的矩形网格状,导致灌注的浆液分布不均,加固结构稳定性差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溶洞待加固区域的钻孔布置结构,双液注浆孔和单液注浆孔的平面分布呈等边三角形矩阵排列,使得溶洞待加固区域内的浆液分布更加均匀,进而保证溶洞地基加固结构的稳定性。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溶洞待加固区域的钻孔布置结构,所述溶洞待加固区域的边缘设置双液注浆孔,所述溶洞待加固区域内设置单液注浆孔,相邻的所述双液注浆孔和所述单液注浆孔的中心连线呈等边三角形。优选的,相邻的双液注浆孔和/或单液注浆孔的间距为2m。优选的,所述双液注浆孔和所述单液注浆孔均延伸至所述溶洞待加固区域的底部。优选的,所述双液注浆孔和所述单液注浆孔内均设有注浆管,所述注浆管底部进入所述溶洞待加固区域底板以下至少0.5m,所述注浆管顶端高于地面。本技术的效果在于:本技术的一种溶洞待加固区域的钻孔布置结构,在溶洞待加固区域的边缘设置双液注浆孔,在溶洞待加固区域内设置单液注浆孔,由水泥和水玻璃制成的双浆液一次性填充到双液注浆孔,双液浆具有迅速凝固以及胶结性强的特点,双液浆与溶洞内的充填物和砂浆连结成整体形成溶洞待加固区域的止浆墙,从而阻断岩溶的连通通道,达到分隔溶洞待加固区域的目的;在溶洞待加固区域的单液注浆孔内注入水泥浆,将溶洞待加固区域的空腔填充密实并与止浆墙等固结为一个整体,切断溶洞洞体与地下水、溶隙水的联系,以保证地基的稳定性和建筑物的安全,解决了施工阶段富含溶洞地质条件下地下综合管廊沉降要求高的难题,而且,双液注浆孔和单液注浆孔的平面分布呈等边三角形矩阵排列,使得溶洞待加固区域内的浆液分布更加均匀,进而保证溶洞地基加固结构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溶洞的待加固区域内双液注浆孔和单液注浆孔的分布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双液注浆孔的剖面图。图中标号如下:已探明溶洞边界线a;未探明溶洞边界线b;溶洞待加固区域A;双液注浆孔1;单液注浆孔2;溶洞10;注浆管12;止浆塞14。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溶洞待加固区域的钻孔布置结构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的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述的“上”、“下”与附图的上、下的方向一致,但这不能成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本实施例以位于岩溶地区的某建筑工程为例,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区域下方分布有影响施工安全的不规则溶洞10,因此,需对位于基坑下方的地下溶洞10实施加固处理,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技术的一种溶洞待加固区域的钻孔布置结构,溶洞待加固区域A的边缘设置双液注浆孔1,溶洞待加固区域A内设置单液注浆孔2,相邻的双液注浆孔1和单液注浆孔2的中心连线呈等边三角形。本技术的一种溶洞待加固区域的钻孔布置结构,在溶洞待加固区域A的边缘设置双液注浆孔1,在溶洞待加固区域A内设置单液注浆孔2,由水泥和水玻璃制成的双浆液一次性填充到双液注浆孔1,双液浆具有迅速凝固以及胶结性强的特点,双液浆与溶洞10内的充填物和砂浆连结成整体形成溶洞待加固区域A的止浆墙,从而阻断岩溶的连通通道,达到分隔溶洞待加固区域A的目的;在溶洞待加固区域A的单液注浆孔2内注入水泥浆,将溶洞待加固区域A的空腔填充密实并与止浆墙等固结为一个整体,切断溶洞10洞体与地下水、溶隙水的联系,以保证地基的稳定性和建筑物的安全,解决了施工阶段富含溶洞10地质条件下地下综合管廊沉降要求高的难题,而且,双液注浆孔和单液注浆孔的平面分布呈等边三角形矩阵排列,使得溶洞待加固区域A内的浆液分布更加均匀,进而保证溶洞10地基加固结构的稳定性。相邻的双液注浆孔1和/或单液注浆孔2的间距为2m,上述间距设置能够保证注入的浆液在灌注时间内充满溶洞待加固区域。根据地质钻孔资料确定溶洞10的处理深度范围,双液注浆孔1和单液注浆孔2均延伸至溶洞待加固区域A的底部,使得注入的浆液先填充溶洞待加固区域A的底部,遵循“先外围后内部、先下部后上部”的施工顺序,由底部向上进行溶洞待加固区域A的加固施工,能够避免内部出现未填充的间隙以影响工程质量。本实施例中双液注浆孔1和单液注浆孔2的孔径为φ150mm,孔深≥10m,本实施例采用地质200型钻机成孔。双液注浆孔1和单液注浆孔2内均设有注浆管12,注浆管12底部进入溶洞待加固区域A底板以下至少0.5m,注浆管12顶端高于地面350mm,注浆管12由φ75mm钢管制成。下面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例中溶洞待加固区域的加固过程:S1:基坑开挖、支护、降水完成之后,地下综合管廊主体结构开始施工之前,现场采用物探方法并配合地勘推断溶洞10分布特征,包括溶洞10大小、范围、位置及数量等,采用顶板坍塌自行填充厚度法评价溶洞10稳定性,并根据物探资料确定已探明溶洞边界线a和未探明溶洞边界线b,此处已探明溶洞边界线a指的是处于基坑下方的溶洞边界线,未探明溶洞边界线b指的是不在基坑下方内的溶洞边界线;S2:沿已探明溶洞边界线a外缘钻若干双液注浆孔1,使双液注浆孔1的中心连线围合成溶洞待加固区域A,在溶洞待加固区域A内钻单液注浆孔2,在双液注浆孔1和单液注浆孔2内分别安装注浆管12,并在双液注浆孔1、单液注浆孔2与注浆管12之间的间隙顶部设置止浆塞14,止浆塞14由止浆料填充制成,它能够将浆液限定在注浆区域的一定范围内进行注浆,止浆料待凝时间控制在2-5天以内;S3:待止浆料凝固后向注浆管12实施压力注浆,先在双液注浆孔1内注入由水泥、水和水玻璃制成的双液浆以形成溶洞待加固区域A的止浆墙,然后,在单液注浆孔2内注入单液浆(即水泥浆)实施加固,压力注浆时需同时进行监测控制,密切监测道路、基坑底及临时支护桩是否发生沉降、变形、开裂等危害现象,及时进行数据分析,将信息反馈给设计、施工单位,优化设计参数及施工方法,以确保地下综合管廊主体结构的施工安全,当单液注浆孔2内注浆压力达到设计值时结束注浆,结束注浆的标准是当单液注浆孔2内注浆压力达到设计终压并继续注浆10min以上,注浆量已达到设计注浆量,吸浆量在20L/min~30L/min以下时,即可结束该孔注浆。通过该方法加固后的溶洞强度达到20MPa以上,能够满足正常运营条件下地下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溶洞待加固区域的钻孔布置结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溶洞待加固区域的钻孔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洞待加固区域的边缘设置双液注浆孔,所述溶洞待加固区域内设置单液注浆孔,相邻的所述双液注浆孔和所述单液注浆孔的中心连线呈等边三角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溶洞待加固区域的钻孔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洞待加固区域的边缘设置双液注浆孔,所述溶洞待加固区域内设置单液注浆孔,相邻的所述双液注浆孔和所述单液注浆孔的中心连线呈等边三角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洞待加固区域的钻孔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双液注浆孔和/或单液注浆孔的间距为2m。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阔吴骞王吉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