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路面双面反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8191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05: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公路建设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光学路面双面反射器,包括基座,所述基座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I,所述滑槽I内活动套装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侧面开设有套槽,所述套槽内活动套装有第一轴杆,所述第一轴杆的两端均贯穿并延伸至支撑块的外部,所述第一轴杆上固定套装有连接块。该光学路面双面反射器,通过第一轴杆上套装的连接块,实现反射板带动连接块翻转,便于调节反射板的反射角度,反射板通过活动扣套接在空心支撑柱上,便于调节两个反射板之间的角度,加强了反射效果,再通过拉伸弹簧实现固定块与空心支撑柱的传动连接,有利于拉杆的底端从限位槽抽出,便于调节反射角度。

A double sided reflector for optical pavemen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equipment, and discloses a double-sided reflector for optical pavement, including a base, both sides of the top of the base are provided with a sliding groove I, the sliding groove I is movably sleeved with a supporting block, the side of the supporting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 sleeve groove, and the first shaft rod is movably sleeved in the sleeve groove. Both ends of the first shaft rod are penetrated and extend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support block, and a connecting block is fixed and sleeved on the first shaft rod. The optical pavement double-sided reflector can turn over the connecting block driven by the reflecting plate through the connecting block set on the first shaft rod,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adjusting the reflecting angle of the reflecting plate. The reflecting plate is connected on the hollow supporting column by the movable button,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adjusting the angle between the two reflecting plates and enhances the reflecting effect. The transmission connection between the fixed block and the hollow support column is realized,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bottom end of the pull rod being extracted from the limit groove, and is convenient to adjust the reflection ang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学路面双面反射器
本技术涉及公路建设设备
,具体为一种光学路面双面反射器。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公路建设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公路轮廓标反射器是基本的公路设施之一,反射器通过对汽车灯光的反射,使驾驶员提早了解前方路况,道路两侧设置的反射器作为道路车行道边界的警示标志,也可起到夜间诱导、警告驾驶员的作用,保证了通行车辆的行车安全,提高了驾驶人员的驾驶安全性。目前,现有的公路轮廓标反射器,安装步骤繁杂,在不同路况,不能因地制宜的调节反射器的角度,反射效果不明显,降低了行车的安全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光学路面双面反射器。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学路面双面反射器,具备反射器的角度可调节,快速安装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公路反射器,安装步骤繁杂,在不同路况,不能因地制宜的调节反射器的角度,反射效果不明显,降低了行车的安全性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反射器的角度可调节,快速安装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学路面双面反射器,包括基座,所述基座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I,所述滑槽I内活动套装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侧面开设有套槽,所述套槽内活动套装有第一轴杆,所述第一轴杆的两端均贯穿并延伸至支撑块的外部,所述第一轴杆上固定套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反射板,所述反射板的侧面通过活动扣与空心支撑柱的侧面传动连接,所述活动扣活动套装在空心支撑柱上,所述空心支撑柱活动套装在基座顶端的中部,所述空心支撑柱的顶端活动套装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底端贯穿并延伸至空心支撑柱底端的外部,所述拉杆位于空心支撑柱内部的杆身上固定套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部通过拉伸弹簧与空心支撑柱内腔的顶部传动连接,所述基座底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侧面的底部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固定套装有第二轴杆,所述第二轴杆上活动套装有半圆形卡箍,所述半圆形卡箍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夹板,所述夹板的侧面活动套装有螺栓。优选的,所述基座顶端的中部开设有滑槽II,所述滑槽II内活动套装有空心支撑柱。优选的,所述滑槽II的底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位于基座顶端的中部,所述限位槽的底端活动套装有拉杆。优选的,所述半圆形卡箍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半圆形卡箍以基座的轴心为对称。优选的,所述活动扣的数量为四个,每组两个活动扣交错套接于空心支撑柱上。优选的,所述滑槽I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防滑板,所述防滑板的顶部与支撑块的底部相接触。(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学路面双面反射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光学路面双面反射器,通过第一轴杆上套装的连接块,实现反射板带动连接块翻转,便于调节反射板的反射角度,反射板通过活动扣套接在空心支撑柱上,便于调节两个反射板之间的角度,加强了反射效果,再通过拉伸弹簧实现固定块与空心支撑柱的传动连接,有利于拉杆的底端从限位槽抽出,便于调节反射角度。2、该光学路面双面反射器,通过第二轴杆实现半圆形卡箍的张开与闭合,两个半圆形卡箍将反射器固定在护栏上,再通过拧紧螺栓,实现对整个设备的固定和安装,便于拆卸,提高了安装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基座的俯视图;图3为拉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半圆形卡箍的仰视图。图中:1基座、2滑槽I、3支撑块、4套槽、5第一轴杆、6连接块、7反射板、8活动扣、9空心支撑柱、10拉杆、11固定块、12拉伸弹簧、13连接柱、14活动槽、15第二轴杆、16半圆形卡箍、17夹板、18螺栓、19滑槽II、20限位槽、21防滑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一种光学路面双面反射器,包括基座1,基座1顶端的中部开设有滑槽II19,空心支撑柱9在其中滑动,便于调节反射板7的倾斜角度,滑槽II19内活动套装有空心支撑柱9,拉动空心支撑柱9带动两个反射板7移动,灵活地调节两个反射板7之间的角度,便于针对不同路况而调节,提高了实用性,保证了通行车辆的行车安全,滑槽II19的底部开设有限位槽20,限位槽20位于基座1顶端的中部,限位槽20的底端活动套装有拉杆10,限位槽20的开设,有利于对移动后的空心支撑柱9固定,避免因为风力等外部因素导致反射板7偏移,降低反射效果,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基座1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I2,滑槽I2内活动套装有支撑块3,滑槽I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防滑板21,防滑板21的顶部与支撑块3的底部相接触,加大支撑块3的底部的摩擦力,避免支撑块3在滑槽I2内随意滑动,有利于定量滑动反射板7,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支撑块3的侧面开设有套槽4,套槽4内活动套装有第一轴杆5,第一轴杆5的两端均贯穿并延伸至支撑块3的外部,第一轴杆5上固定套装有连接块6,连接块6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反射板7,提高了反射板7移动的灵活性,有利于调节反射角度,反射板7的侧面通过活动扣8与空心支撑柱9的侧面传动连接,活动扣8活动套装在空心支撑柱9上,活动扣8的数量为四个,每组两个活动扣8交错套接于空心支撑柱9上,实现反射板7跟随空心支撑柱9滑动而调节角度,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空心支撑柱9活动套装在基座1顶端的中部,空心支撑柱9的顶端活动套装有拉杆10,拉杆10的底端贯穿并延伸至空心支撑柱9底端的外部,拉杆10位于空心支撑柱9内部的杆身上固定套装有固定块11,固定块11的顶部通过拉伸弹簧12与空心支撑柱9内腔的顶部传动连接,利用弹簧原理实现拉杆10的抽出与放下,有利于固定调节角度后的反射板7,与基座1底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柱13,连接柱13侧面的底部开设有活动槽14,活动槽14内固定套装有第二轴杆15,第二轴杆15上活动套装有半圆形卡箍16,半圆形卡箍16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半圆形卡箍16以基座1的轴心为对称,两个半圆形卡箍16套在护栏的顶端,方便安装,半圆形卡箍1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夹板17,夹板17的侧面活动套装有螺栓18,拧动螺栓18实现夹板17的松开与闭合,有利于在不同直径护栏的顶部安装,提高了安装效率和使用的便捷性。工作时,将半圆形卡箍16套在护栏的顶端,拧紧螺栓18,待该装置彻底固定,再将拉杆10向上提起,沿滑槽II19滑动空心支撑柱9,根据不同路况调节两个反射板7之间的角度,放开拉杆10,拉杆10的底端进入限位槽20内,固定住调节角度后的反射板7。综上所述,该光学路面双面反射器,通过第一轴杆5上套装的连接块6,实现反射板7带动连接块6翻转,便于调节反射板7的反射角度,反射板7通过活动扣8套接在空心支撑柱9上,便于调节两个反射板7之间的角度,加强了反射效果,再通过拉伸弹簧12实现固定块11与空心支撑柱9的传动连接,有利于拉杆10的底端从限位槽20抽出,便于调节反射角度;通过第二轴杆15实现半圆形卡箍16的张开与闭合,两个半圆形卡箍16将反射器固定在护栏上,再通过拧紧螺栓18,实现对整个设备的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光学路面双面反射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路面双面反射器,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I(2),所述滑槽I(2)内活动套装有支撑块(3),所述支撑块(3)的侧面开设有套槽(4),所述套槽(4)内活动套装有第一轴杆(5),所述第一轴杆(5)的两端均贯穿并延伸至支撑块(3)的外部,所述第一轴杆(5)上固定套装有连接块(6),所述连接块(6)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反射板(7),所述反射板(7)的侧面通过活动扣(8)与空心支撑柱(9)的侧面传动连接,所述活动扣(8)活动套装在空心支撑柱(9)上,所述空心支撑柱(9)活动套装在基座(1)顶端的中部,所述空心支撑柱(9)的顶端活动套装有拉杆(10),所述拉杆(10)的底端贯穿并延伸至空心支撑柱(9)底端的外部,所述拉杆(10)位于空心支撑柱(9)内部的杆身上固定套装有固定块(11),所述固定块(11)的顶部通过拉伸弹簧(12)与空心支撑柱(9)内腔的顶部传动连接,所述基座(1)底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柱(13),所述连接柱(13)侧面的底部开设有活动槽(14),所述活动槽(14)内固定套装有第二轴杆(15),所述第二轴杆(15)上活动套装有半圆形卡箍(16),所述半圆形卡箍(1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夹板(17),所述夹板(17)的侧面活动套装有螺栓(1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路面双面反射器,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I(2),所述滑槽I(2)内活动套装有支撑块(3),所述支撑块(3)的侧面开设有套槽(4),所述套槽(4)内活动套装有第一轴杆(5),所述第一轴杆(5)的两端均贯穿并延伸至支撑块(3)的外部,所述第一轴杆(5)上固定套装有连接块(6),所述连接块(6)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反射板(7),所述反射板(7)的侧面通过活动扣(8)与空心支撑柱(9)的侧面传动连接,所述活动扣(8)活动套装在空心支撑柱(9)上,所述空心支撑柱(9)活动套装在基座(1)顶端的中部,所述空心支撑柱(9)的顶端活动套装有拉杆(10),所述拉杆(10)的底端贯穿并延伸至空心支撑柱(9)底端的外部,所述拉杆(10)位于空心支撑柱(9)内部的杆身上固定套装有固定块(11),所述固定块(11)的顶部通过拉伸弹簧(12)与空心支撑柱(9)内腔的顶部传动连接,所述基座(1)底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柱(13),所述连接柱(13)侧面的底部开设有活动槽(14),所述活动槽(14)内固定套装有第二轴杆(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大仁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戴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