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衣身上领车缝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8132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05: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衣身上领车缝模具,包括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依次叠合,且在同一侧边粘连形成可开合翻转的合页状;第一模板上设有弧形镂空的走针槽和衣领定位单元;走针槽朝向第一模板的自由边所在一侧弯曲;衣领定位单元用于确定衣领领边在第一模板上的位置并固定衣领;第二模板上设有第一缝合槽和衣身定位单元;第一缝合槽与走针槽对齐且贯通;衣身定位单元用于确定衣身缝合边在第二模板上的位置并固定衣身。该衣身上领车缝模具能够准确对衣领和衣身进行定位,从而进行准确缝合,使用方便、定位准确、结构简单且合理,采用该模具进行缝合之后的服装,衣领规格较为统一,服装整体品质较高。

A sewing mould for garment bod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llar sewing die for a garment body,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template and a second template; the first template and the second template are successively overlapped and adhered on the same side to form a hinge shape which can be opened, closed and turned; the first template is provided with an arc-shaped hollowed needle trough and a collar positioning unit; and the needle trough faces the first template. The collar positioning unit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position of the collar edge on the first template and fix the collar; the second tem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stitching slot and a body positioning unit; the first stitching slot is align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needle running slot; and the body positioning unit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position of the body stitching edge on the second template. And fix the clothes. The collar sewing die can accurately locate the collar and the body of the garment, so as to sew accurately. It is convenient to use, accurate positioning, simple and reasonable in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衣身上领车缝模具
本技术涉及服装制造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衣身上领车缝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在成衣加工领域中,用于制作衣领的模具较为多见,但是,现有衣领与衣身的缝合大多还是凭借工人手工经验进行拣起缝合,其虽然通常会在衣领和衣身上制作对齐标记,但是衣领和衣身在缝合时容易受外界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偏差,最终导致缝合之后的服装品质不高、衣领制作规格不一致等问题,此外,由于人工操作较为繁琐、工作量较大,因此,还存在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衣身上领车缝模具,能够准确对衣领和衣身进行定位,从而进行准确缝合,使用方便、定位准确、结构简单且合理,采用该模具进行缝合之后的服装,衣领规格较为统一,服装整体品质较高。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衣身上领车缝模具,包括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依次叠合,且在同一侧边粘连形成可开合翻转的合页状;所述第一模板上设有弧形镂空的走针槽和衣领定位单元;所述走针槽朝向第一模板的自由边所在一侧弯曲;所述衣领定位单元用于确定衣领领边在第一模板上的位置并固定衣领;所述第二模板上设有第一缝合槽和衣身定位单元;所述第一缝合槽与走针槽对齐且贯通;所述衣身定位单元用于确定衣身缝合边在第二模板上的位置并固定衣身。进一步地,所述衣领定位单元包括第一限位条和衣领粘连条;所述衣身定位单元包括第二限位条和衣身粘连条;所述第一限位条固定装设于弧形的走针槽的内侧,第一限位条的两端与走针槽的两端对接,使得第一限位条与走针槽界定形成缝合之后所需衣领的形状;所述衣领粘连条的数量为两条并分别沿着走针槽及第一限位条设置,沿着第一限位条设置的衣领粘连条靠向走针槽所在一侧设置;所述第二限位条沿着第一缝合槽的外周并与其间隔一定距离地固定装设于第二模板上;所述衣身粘连条用于与衣身粘连固定,衣身粘连条沿着第一缝合槽呈弧形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条和衣领粘连条均在第一模板上设于与第二模板相邻的一面;所述第二限位条和衣身粘连条均在第二模板上设于与第一模板相邻的一面。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条和衣领粘连条均在第一模板上设于与第二模板相邻的一面;所述第二限位条和衣身粘连条均在第二模板上设于与第一模板相背离的一面。进一步地,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可翻转地粘连于第二模板上与第一模板相背离的一面,其自由边与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的自由边同侧;所述盖板上设有与第一缝合槽对齐和贯通的第二缝合槽。进一步地,所述走针槽、第一缝合槽和第二缝合槽的槽壁上均设有依次对应的领中定位槽和肩缝线定位槽,领中定位槽和肩缝线定位槽分别用于与衣领或衣身上的领中定位标记和肩缝线定位标记定位。进一步地,所述盖板、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均为透明材料。由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的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方案中,衣身上领车缝模具能够对衣身和衣领进行准确的定位和固定,缝纫机的缝纫针通过其上贯通的走针槽和第一缝合槽所在方向走针即能将衣领和衣身进行缝合,模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定位准确,缝合过程中,衣领与衣身不发生错位,因此,将衣领与衣身缝合之后的服装,衣领规格较为统一,保证了服装的整体品质。2、通过第一限位条和衣领粘连条实现对衣领位置的定位和固定,第一限位条与走针槽界定形成衣领的成型规格;通过第二限位条和衣身粘连条实现对衣身位置的定位和固定;衣领和衣身的定位及固定结构简单、易操作;第二限位条沿着第一缝合槽的外周并与其间隔一定距离,使得衣身上需要与衣领缝合一侧的边缘与第一缝合槽之间具有一定间距,从而保证了第二限位条在对衣身进行定位之后,给衣身预留出了一定的范围来用于与衣领进行缝合,结构合理,保证服装的质量。3、第一限位条和衣领粘连条均在第一模板上设于与第二模板相邻的一面;第二限位条和衣身粘连条均在第二模板上设于与第一模板相邻的一面,缝合时,将衣领和衣身分别固定好之后,盖合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即可进行缝合操作,结构简单,衣领与衣身的稳定性好,操作便捷。4、在该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条和衣领粘连条均在第一模板上设于与第二模板相邻的一面;第二限位条和衣身粘连条均在第二模板上设于与第一模板相背离的一面,衣领在第一模板上固定到位之后,将第二模板盖合其上,再将衣身固定于第二模板上,缝合时,衣身可通过手工或借助辅助工具进行压平,衣领的稳定性好,衣领与衣身的固定操作便捷;由于衣领的厚度通常较小,且走针槽和第一缝合槽具有一定的宽度,因此,衣领与衣身缝合完成之后,只需将衣领从第一缝合槽中穿过即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5、盖板用于压平衣身,减少了辅助工具的使用,结构简单且稳定,同时,避免了缝纫时衣身在推送过程中发生堆挤。6、通过设置领中定位槽和肩缝线定位槽,极大地方便了衣身与衣领的对齐,提高了生产效率。7、盖板、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均为透明材料,通过肉眼就能观察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上的衣领与衣身是否对齐,更好地保证服装衣领的缝合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衣身上领车缝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且不应被看作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基于本技术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第一”、“第二”或“第三”等,都是为了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对于方位词,如使用术语“中心”、“横向”、“纵向”、“水平”、“垂直”、“顶”、“底”、“内”、“外”、“上”、“下”、“前”、“后”、“左”、“右”、“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乃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且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所以也不能理解为限制本技术的具体保护范围。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固接”或“固定连接”,应作广义理解,即两者之间没有位移关系和相对转动关系的任何连接方式,也就是说包括不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连为一体以及通过其他装置或元件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如使用术语“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变形,意图在于“包含但不限于”。参见图1和图2,图1和图2示出了本使用新型衣身上领车缝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衣身上领车缝模具包括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其中,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依次叠合,第一模板1中的一条侧边与第二模板2中的一条侧边粘连形成可开合翻转的合页状;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衣身上领车缝模具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衣身上领车缝模具,其特征是:包括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依次叠合,且在同一侧边粘连形成可开合翻转的合页状;所述第一模板上设有弧形镂空的走针槽和衣领定位单元;所述走针槽朝向第一模板的自由边所在一侧弯曲;所述衣领定位单元用于确定衣领领边在第一模板上的位置并固定衣领;所述第二模板上设有第一缝合槽和衣身定位单元;所述第一缝合槽与走针槽对齐且贯通;所述衣身定位单元用于确定衣身缝合边在第二模板上的位置并固定衣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衣身上领车缝模具,其特征是:包括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依次叠合,且在同一侧边粘连形成可开合翻转的合页状;所述第一模板上设有弧形镂空的走针槽和衣领定位单元;所述走针槽朝向第一模板的自由边所在一侧弯曲;所述衣领定位单元用于确定衣领领边在第一模板上的位置并固定衣领;所述第二模板上设有第一缝合槽和衣身定位单元;所述第一缝合槽与走针槽对齐且贯通;所述衣身定位单元用于确定衣身缝合边在第二模板上的位置并固定衣身。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衣身上领车缝模具,其特征是:所述衣领定位单元包括第一限位条和衣领粘连条;所述衣身定位单元包括第二限位条和衣身粘连条;所述第一限位条固定装设于弧形的走针槽的内侧,第一限位条的两端与走针槽的两端对接,使得第一限位条与走针槽界定形成缝合之后所需衣领的形状;所述衣领粘连条的数量为两条并分别沿着走针槽及第一限位条设置,沿着第一限位条设置的衣领粘连条靠向走针槽所在一侧设置;所述第二限位条沿着第一缝合槽的外周并与其间隔一定距离地固定装设于第二模板上;所述衣身粘连条用于与衣身粘连固定,衣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礼君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柒牌时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