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锦花专利>正文

立式埋夹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6269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1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埋夹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立式埋夹机,第一牵引装置与第二牵引装置皆设于工作空间,用于提供驱动力的动力组件与传动组件连接,用以传递驱动力,第一牵引装置与第二牵引装置均与传动组件联接并共同运转且二者一起绷紧衣料,缝合针位于第一牵引装置上方,缝合绷紧的衣料,这样,无需人工辅助推进待缝合的衣料,只需通过第一牵引装置和第二牵引装置便可实现,确保缝合迹线不会发生歪斜以及封合线距疏密度一致。

Vertical bury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buried clamping machine equipment, in particular to a vertical buried clamping machine. Both the first traction device and the second traction device are arranged in the working space, and are used to provide driving force for connecting the power component with the transmission component, for transmitting driving force. The first traction device and the second traction device are connected with the transmission component. The stitching needle is located above the first traction device to sew the tight clothing. Thus, the clothing needn't be pushed to be sewn manually, but only through the first traction device and the second traction device to ensure that the stitching line does not deflect and the sealing line spacing is sparse. That 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立式埋夹机
本技术属于埋夹机设备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立式埋夹机。
技术介绍
立式埋夹机作为缝合机的一种,是目前毛织行业的常用设备之一,因其操作方便的特性而广泛为工厂及个人所采用。它在缝合已织好的衣片、领片、袖口等方面,可大大地提高工作效率。但是,目前现有缝合毛衣毛衫的立式埋夹机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现有的缝合毛衣毛衫的立式埋夹机大都是采用人工辅助推进的方式进行衣料传输,由于人工操作易出现诸多不确定性,容易造成缝合线迹歪斜和缝合线距疏密不一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式埋夹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采用人工辅助推进的方式进行衣料传输,容易造成缝合线迹歪斜和缝合线距疏密不一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立式埋夹机,包括主机体、缝合针、设于所述主机体并用于提供驱动力的动力组件、用于供衣料输入的第一牵引装置以及用于供所述衣料输出的第二牵引装置,所述主机体于其一侧设有用于供所述衣料缝合并传输的工作空间,所述缝合针、所述第一牵引装置以及所述第二牵引装置设于所述工作空间,所述缝合针位于所述第一牵引装置的上侧;所述立式埋夹机包括与所述动力组件连接并传递所述驱动力的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设于所述工作空间,所述第一牵引装置与所述第二牵引装置均与所述传动组件联接并共同运转且二者一起绷紧所述衣料。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牵引装置包括第一牵引轮和第二牵引轮,所述第一牵引轮与所述第二牵引轮抵接且二者的轴线相互平行且二者共同形成用于夹紧所述衣料并传入所述衣料的第一夹紧位,所述第一牵引轮与所述第二牵引轮均与所述传动组件联接并均绕各自的轴线朝相反方向转动,所述缝合针位于所述第一牵引轮上侧;所述第二牵引装置包括第三牵引轮和第四牵引轮,所述第三牵引轮与所述第四牵引轮抵接且二者的轴线相互平行且二者共同形成用于夹紧所述衣料并传出所述衣料的第二夹紧位,所述第三牵引轮与所述第四牵引轮均与所述传动组件联接并均绕各自的轴线朝相反方向转动;所述第一夹紧位与所述第二夹紧位相对。进一步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与所述动力组件连接并在所述驱动力驱动下转动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位于所述第一牵引轮的下方;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第二齿轮、联动轴、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五齿轮、第六齿轮、第一介轮、第二介轮和第三介轮,所述联动轴的一端连接第二齿轮且另一端连接第三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所述第一介轮位于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之间,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均与所述第一介轮啮合,所述第二介轮位于所述第一介轮与所述第五齿轮之间,所述第一介轮与所述第五齿轮均与所述第二介轮啮合,所述第三介轮位于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六齿轮之间,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六齿轮均与所述第三介轮啮合;所述第一牵引装置包括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二传动轴的轴线相平行,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一牵引轮,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四齿轮和所述第二牵引轮;所述第二牵引装置包括第三传动轴和第四传动轴,所述第三传动轴的轴线与所述第四传动轴的轴线相平行,所述第三传动轴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五齿轮和所述第三牵引轮,所述第四传动轴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六齿轮和所述第四牵引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齿轮的分度圆直径与所述第四齿轮的分度圆直径相同;所述第五齿轮的分度圆直径与所述第六齿轮的分度圆直径相同且皆小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四齿轮中任一个齿轮的分度圆直径。进一步地,所述立式埋夹机包括与所述主机体连接并设于所述工作空间的传动壳体,所述传动壳体具有传动槽,所述传动槽槽口朝向上侧,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所述联动轴、所述第三齿轮、所述第四齿轮、所述第五齿轮以及所述第六齿轮均置于所述传动槽内,所述第一介轮、所述第二介轮和所述第三介轮均安置于所述传动槽槽底,所述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三传动轴、所述第四传动轴以及所述联动轴的一端均由下向上伸入所述传动槽内。进一步地,所述立式埋夹机包括用于调节所述第三牵引轮与所述第四牵引轮的夹紧力大小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螺杆、调节弹簧以及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杆穿设与所述传动槽槽壁,所述调节螺母位于所述传动壳体外侧并与所述调节螺杆螺纹连接,所述调节弹簧置于所述传动槽内并套于所述调节螺杆且压缩于所述传动槽槽壁与所述调节螺杆的端部之间,所述调节弹簧的一端抵于所述传动槽槽壁且另一端抵于所述调节螺杆的端部,所述调节螺杆中位于所述传动槽内的端部顶于所述第三传动轴,所述第三传动轴具有在所述调节螺母旋进时朝向所述第四传动轴移动的夹紧状态以及在所述调节螺母旋出时背离所述第四传动轴移动的放松状态。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牵引装置包括联轴器,所述联轴器包括第一联轴体、第二联轴体以及第三联轴体,所述第一联轴体包括主轴体以及一端与所述主轴体端面连接的包板,所述第二联轴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牵引轮连接且其另一端与所述包板的另一端相面对;所述包板以及所述第二联轴体与所述主轴体的端面共同形成联轴槽,所述第三联轴体适配于所述联轴槽,所述包板与所述第二联轴体均与所述第三联轴体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牵引装置包括开启组件以及用于供所述第二传动轴摆动的万向节,所述万向节的一端与所述第四齿轮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传动轴的端部连接;所述开启组件包括联轴块、旋转轴、旋转轴套、旋转块以及开启旋钮,所述开启旋钮插于所述传动壳体的下端部,所述旋转轴套固定于所述传动壳体并套设与所述旋转轴;所述联轴块包括联轴套以及与所述联轴套周侧连接的转轴套,所述联轴套套设于所述第二传动轴的端部;所述旋转块包括旋转套以及与所述旋转套周侧连接的推动块,所述旋转套套设于所述旋转轴的一端,所述转轴套套设于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所述推动块位于所述旋转轴的上侧且与所述开启旋钮相面对,所述旋转轴的轴线与所述衣料传输方向相平行且位于所述第一牵引轮的上侧;所述第二牵引轮具有在推动所述开启旋钮以使所述开启旋钮的一端抵于所述推动块并推动所述推动块绕所述旋转轴的轴线转动时沿着与所述衣料传送方向相垂直的方向转离所述第一牵引轮的开启状态以及在撤回所述开启旋钮时转向所述第一牵引轮并抵于所述第一牵引轮的复位状态。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牵引装置还包括旋转复位弹簧,所述旋转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旋转轴并位于所述旋转轴套与所述转轴套之间,所述旋转复位弹簧一端固定于所述转动壳体且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联轴块。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组件包括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主轴、套设于所述主轴上并用于调节封合迹线针距的针距调节结构以及连杆结构,所述连杆结构的一端与所述针距调节结构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传动组件连接。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立式埋夹机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一牵引装置与第二牵引装置皆设于工作空间,用于提供驱动力的动力组件与传动组件连接,用以传递驱动力,第一牵引装置与第二牵引装置均与传动组件联接并共同运转且二者一起绷紧衣料,缝合针位于第一牵引装置上方,缝合绷紧的衣料,这样,无需人工辅助推进待缝合的衣料,只需通过第一牵引装置和第二牵引装置便可实现,确保缝合迹线不会发生歪斜以及封合线距疏密度一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式埋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体、缝合针、设于所述主机体并用于提供驱动力的动力组件、用于供衣料输入的第一牵引装置以及用于供所述衣料输出的第二牵引装置,所述主机体于其一侧设有用于供所述衣料缝合并传输的工作空间,所述缝合针、所述第一牵引装置以及所述第二牵引装置设于所述工作空间,所述缝合针位于所述第一牵引装置的上侧;所述立式埋夹机包括与所述动力组件连接并传递所述驱动力的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设于所述工作空间,所述第一牵引装置与所述第二牵引装置均与所述传动组件联接并共同运转且二者一起绷紧所述衣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埋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体、缝合针、设于所述主机体并用于提供驱动力的动力组件、用于供衣料输入的第一牵引装置以及用于供所述衣料输出的第二牵引装置,所述主机体于其一侧设有用于供所述衣料缝合并传输的工作空间,所述缝合针、所述第一牵引装置以及所述第二牵引装置设于所述工作空间,所述缝合针位于所述第一牵引装置的上侧;所述立式埋夹机包括与所述动力组件连接并传递所述驱动力的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设于所述工作空间,所述第一牵引装置与所述第二牵引装置均与所述传动组件联接并共同运转且二者一起绷紧所述衣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埋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牵引装置包括第一牵引轮和第二牵引轮,所述第一牵引轮与所述第二牵引轮抵接且二者的轴线相互平行且二者共同形成用于夹紧所述衣料并传入所述衣料的第一夹紧位,所述第一牵引轮与所述第二牵引轮均与所述传动组件联接并均绕各自的轴线朝相反方向转动,所述缝合针位于所述第一牵引轮上侧;所述第二牵引装置包括第三牵引轮和第四牵引轮,所述第三牵引轮与所述第四牵引轮抵接且二者的轴线相互平行且二者共同形成用于夹紧所述衣料并传出所述衣料的第二夹紧位,所述第三牵引轮与所述第四牵引轮均与所述传动组件联接并均绕各自的轴线朝相反方向转动;所述第一夹紧位与所述第二夹紧位相对。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埋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与所述动力组件连接并在所述驱动力驱动下转动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位于所述第一牵引轮的下方;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第二齿轮、联动轴、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五齿轮、第六齿轮、第一介轮、第二介轮和第三介轮,所述联动轴的一端连接第二齿轮且另一端连接第三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所述第一介轮位于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之间,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均与所述第一介轮啮合,所述第二介轮位于所述第一介轮与所述第五齿轮之间,所述第一介轮与所述第五齿轮均与所述第二介轮啮合,所述第三介轮位于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六齿轮之间,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六齿轮均与所述第三介轮啮合;所述第一牵引装置包括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二传动轴的轴线相平行,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一牵引轮,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四齿轮和所述第二牵引轮;所述第二牵引装置包括第三传动轴和第四传动轴,所述第三传动轴的轴线与所述第四传动轴的轴线相平行,所述第三传动轴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五齿轮和所述第三牵引轮,所述第四传动轴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六齿轮和所述第四牵引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式埋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的分度圆直径与所述第四齿轮的分度圆直径相同;所述第五齿轮的分度圆直径与所述第六齿轮的分度圆直径相同且皆小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四齿轮中任一个齿轮的分度圆直径。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式埋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埋夹机包括与所述主机体连接并设于所述工作空间的传动壳体,所述传动壳体具有传动槽,所述传动槽槽口朝向上侧,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所述联动轴、所述第三齿轮、所述第四齿轮、所述第五齿轮以及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锦花
申请(专利权)人:曾锦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