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88094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05: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箱装置,其设有进料部件、供箱部件、装箱部件、输出部件,所述装箱装置设有平移载物部件,平移载物部件包括载具、轨道,载具以滑动方式安装在轨道上,轨道在水平面内呈环状布置,所述进料部件、供箱部件、装箱部件、输出部件沿着轨道分布且都能与载具衔接,所述平移载物部件在轨道上形成循环的输送路径,输送路径上设有供箱工位、装箱工位、输出工位,所述进料部件和装箱部件都在装箱工位与平移载物部件连接,供箱部件在供箱工位与平移载物部件连接,所述输出部件在输出工位与平移载物部件连接,所述进料部件和装箱部件位于轨道的一侧、供箱部件和输出部件位于轨道的另一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箱装置功率配置合理、成本低。

A box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acking device,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feeding part, a feeding part, a packing part and an output part. The packing device is provided with a translational loading part. The translational loading part comprises a carrier and a track, which are mounted on a track in a sliding manner, and the track is arranged in a circular shape in a horizontal plane. The feeding part, the packing part and the output part are distributed along the track and can be connected with the carrier. The translational loading part forms a circulating conveying path on the track. The conveying path is provided with the feeding position, the packing position and the output position. The feeding part and the packing part are connected with the translational loading part at the packing position. The feeding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translational loading part at the feeding station, the output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translational loading part at the output station, the feeding part and the packing part are located on one side of the track, the feeding part and the output part are located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track. The packing device of the invention has reasonable power configuration and low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箱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物品装入纸箱内的装箱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装箱功率在线可调的装箱装置。
技术介绍
物品装箱操作是将包装好的物品放入纸箱内的过程,属于二次\再次包装。现有技术中装箱操作所需装箱装置通常只设有进料部件、供箱部件、装箱部件、输出部件,装箱装置上只设有一个区域用于物品装箱操作,该区域被称为装箱工位。进料部件的功能是将需要装入纸箱的物品运输到装箱工位,供箱部位的功能是将纸箱运输到装箱工位,装箱部件是将位于装箱工位的物品放入位于装箱工位的纸箱内而完成物品装箱,输出部件是将含有物品的纸箱输出到外部。进料部件、供箱部件、装箱部件、输出部件安装纸箱的输送路径布置,而纸箱的输送路径只包含了两段路径,即进料部件处的输入路径和输出部件的输出路径,两者处于连续衔接的位置关系,即输出路径位于输入路径的延伸方向上且两者首尾连接。因此,装箱工位与输入\输出路径完全重合,或者说装箱工位占用了原本用于输送纸箱的路径。这使得用于输送纸箱的路径不仅担负输送任务,还要满足装箱要求。由于装箱工位所在区域涉及了纸箱进入、物品进入、纸箱输出的操作,并且供箱部件一次只能输出一个纸箱,因此决定了在设计之初必须使用高功率的供箱部件来匹配进料部件、装箱部件、输出部件,以应对偶然的高装箱操作量。但实际生产过程中,物品的产量长期看是稳定的,只是短时间内会偶然陡增,但这种产量的生产时间只会维持较短时间;一般情况下,物品的产量所需的装箱功率要远远小于现有技术中的为匹配偶然高涨的产量所需的装箱功率。由于此原因,造成现有的装箱装置的供箱部件的功率总处于配置过剩状态,这是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装箱工位与用于输送纸箱的路径完全重合的设计存在明显的弊端,装箱周期受到纸箱进入装箱工位的周期的影响,因为装箱的前提是纸箱必须位于装箱工位,而纸箱位于装箱工位前需要由供箱部件产生,纸箱形成直至装箱位于装箱工位都占据了装箱周期,很显然,装箱周期受到纸箱进入装箱工位的周期的影响。装箱周期长还带来另一个问题,在排队等待装箱部件夹取的物品与输送带产生相对摩擦,造成物品表面损伤,而且该摩擦程度与装箱部件的搬运物品的周期有关,周期越长则摩擦时间越长、物品表面损伤越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降低装箱装置的供箱部件的功率,由此得到一种功率配置合理、成本低的装箱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该装箱装置设置有进料部件、供箱部件、装箱部件、输出部件,所述装箱装置还设有平移载物部件,所述平移载物部件包括载具、轨道,所述载具以滑动方式安装在轨道上,所述轨道在水平面内呈环状布置,所述进料部件、供箱部件、装箱部件、输出部件沿着轨道分布且都能与载具衔接,所述平移载物部件在轨道上形成循环的输送路径,所述输送路径上设有供箱工位、装箱工位、输出工位,所述进料部件和装箱部件都在装箱工位与平移载物部件连接,所述供箱部件在供箱工位与平移载物部件连接,所述输出部件在输出工位与平移载物部件连接,所述进料部件和装箱部件位于轨道的一侧、所述供箱部件和输出部件位于轨道的另一侧。本技术方案的装箱装置增设了专门服务于装箱工位的平移载物部件,平移载物部件不仅承担着输送物品的功能,而且专门匹配物品装箱操作。本质上,平移载物部件扩大了装箱工位的空间,形成了可以起到存储作用的结构。载具可以在平移载物部件内部提供多个放置纸箱的机构,因而在纸箱投入使用前,多个载具上放置纸箱就相当于在平移载物部件内部存储纸箱。载具沿着轨道形成的循环的输送路径运动,输送路径穿过装箱工位,载有纸箱的载具可立即进入装箱工位,如此显著缩短装箱周期。正常产量状态下平移载物部件肯定能过满足装箱需要,遇到偶然的产量陡增则可以通过在载具上已经堆积的数个纸箱来满足装箱操作。如此便可以使用功率较低的供箱部件。采用平移载物部件获得存储功能,不仅允许使用功率较低的供箱部件,而且缩短了装箱周期,提高了整个装箱装置的工作效率;还进一步得到减少物品表面损伤的技术效果。纸箱随载具沿着输送路径运动产生离心力,故在搬运纸箱时需克服离心力带来的影响。为此所述载具包括受导单元、动力输入单元、夹持单元、载物单元,所述受导单元、动力输入单元、夹持单元都安装在载物单元上,所述载物单元包括载物板和支撑块,所述载物板固定安装在支撑块上,所述载物板的表面设有载物面和限位面,所述载物面与限位面相交,所述受导单元至少包括两个滚轮,所述滚轮固定安装在支撑块上,所述滚轮之间分开且轨道位于分开的滚轮之间,所述动力输入单元设有动力输入端,所述动力输入端位于支撑块的一侧,所述夹持单元包括传动板、夹持板、复位弹簧,所述传动板穿过支撑块且与支撑块滑动连接,所述传动板的一端作为受力端位于支撑块的一侧,所述夹持板安装在传动板的另一端,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支撑块固定连接、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传动板固定连接,所述夹持板上设有夹持面,所述夹持面与限位面相对,所述平移载物部件上还包括开合单元和磁悬浮工作台,所述开合单元位于轨道的一侧,所述开合单元设有用于推动传动板的动力输出端,所述动力输出端的运动范围与传动板的运动范围相交,所述磁悬浮工作台上设有能量输出端,所述动力输入单元与磁悬浮工作台的能量输出端相对,所述平移载物部件在供箱工位和输出工位各设有一个开合单元。载具采用具有开合功能的结构,在被动受力情况下才能扩大容纳操作对象的开口宽度,一旦外力消失即可实现夹紧操作对象的功能,因而载具具有可变且能适应性改变夹持状态的夹持结构。这样平移载物部件就能对不同尺寸的操作对象进行搬运作业。由于载具上的载物板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经过弯折操作,通常弯折板材获得的弯折部位会产生圆角,圆角部位占用了原本以相同角度形成的直角结构所腾出的空间。平移载物部件的操作对象的底部通常具有直角结构的边缘,势必在圆角与操作对象底部接触后会产生只有操作对象直角部位的一边与弯折部位的圆角接触的情况,进而引起操作对象受力不均匀、使得操作对象局部受力过大而变形。为克服板材弯折加工工艺中对功能结构产生的负面影响,本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优化的弯折结构,所述载物板设有主体载物部位和弯折扩容部位,所述载物面位于主体载物部位上,所述载物面为平面结构,所述弯折扩容部位至少包括偏折部位和限位部位,所述限位部位通过偏折部位与主体载物部位连接,所述偏折部位向与载物面的朝向相反的方向上弯曲,所述偏折部位与限位部位的连接部位偏离载物面所在平面,所述限位面位于限位部位上。很显然,载物板的弯折结构具有弯折部位偏离其中一平板部位的特征,由此获得通过直角弯折结构获得的置物空间。载具的开合范围与夹持板的运动范围直接关联,而载具的开合范围的分布与夹持板的运动范围分布直接关联。在本技术方案中载具的开合范围最佳的分布范围应当集中与载物面的上方,为此,本技术方案的夹持板采用以下优选方案,所述夹持板的横截面为C形,所述夹持板的一侧设有橡胶件、夹持板的另一侧与传动板固定连接,所述橡胶件一侧的表面设有弧形的凹槽,所述夹持面位于橡胶件设有凹槽的该侧。该结构不仅限制了载具开合范围的分布情况,而且有助于将载具与操作对象的接触部位分布在远离操作对象的底部的部位,使得操作对象的受力部位更加靠近操作对象的重心,提升平移载物部件搬运物品的效果。在本技术方案中,供箱部件设有纸箱挤压成形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箱装置,该装箱装置设置有进料部件、供箱部件、装箱部件、输出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箱装置还设有平移载物部件,所述平移载物部件包括载具、轨道,所述载具以滑动方式安装在轨道上,所述轨道在水平面内呈环状布置,所述进料部件、供箱部件、装箱部件、输出部件沿着轨道分布且都能与载具衔接,所述平移载物部件在轨道上形成循环的输送路径,所述输送路径上设有供箱工位(40)、装箱工位(41)、输出工位(42),所述进料部件和装箱部件都在装箱工位(41)与平移载物部件连接,所述供箱部件在供箱工位(40)与平移载物部件连接,所述输出部件在输出工位(42)与平移载物部件连接,所述进料部件和装箱部件位于轨道的一侧、所述供箱部件和输出部件位于轨道的另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箱装置,该装箱装置设置有进料部件、供箱部件、装箱部件、输出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箱装置还设有平移载物部件,所述平移载物部件包括载具、轨道,所述载具以滑动方式安装在轨道上,所述轨道在水平面内呈环状布置,所述进料部件、供箱部件、装箱部件、输出部件沿着轨道分布且都能与载具衔接,所述平移载物部件在轨道上形成循环的输送路径,所述输送路径上设有供箱工位(40)、装箱工位(41)、输出工位(42),所述进料部件和装箱部件都在装箱工位(41)与平移载物部件连接,所述供箱部件在供箱工位(40)与平移载物部件连接,所述输出部件在输出工位(42)与平移载物部件连接,所述进料部件和装箱部件位于轨道的一侧、所述供箱部件和输出部件位于轨道的另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包括受导单元(28)、动力输入单元(29)、夹持单元、载物单元,所述受导单元(28)、动力输入单元(29)、夹持单元都安装在载物单元上,所述载物单元包括载物板和支撑块(30),所述载物板固定安装在支撑块(30)上,所述载物板的表面设有载物面(32)和限位面(35),所述载物面(32)与限位面(35)相交,所述受导单元(28)至少包括两个滚轮,所述滚轮固定安装在支撑块(30)上,所述滚轮之间分开且磁悬浮工作台(26)位于分开的滚轮之间,所述动力输入单元(29)设有动力输入端,所述动力输入端位于支撑块(30)的一侧,所述夹持单元包括传动板(36)、夹持板(37)、复位弹簧(38),所述传动板(36)穿过支撑块(30)且与支撑块(30)滑动连接,所述传动板(36)的一端作为受力端位于支撑块(30)的一侧,所述夹持板(37)安装在传动板(36)的另一端,所述复位弹簧(38)的一端与支撑块(30)固定连接、复位弹簧(38)的另一端与传动板(36)固定连接,所述夹持板(37)上设有夹持面(39),所述夹持面(39)与限位面(35)相对,所述平移载物部件上还包括开合单元(27)和磁悬浮工作台(25),所述开合单元(27)位于磁悬浮工作台(26)的一侧,所述开合单元(27)设有用于推动传动板(36)的动力输出端,所述动力输出端的运动范围与传动板(36)的运动范围相交,所述磁悬浮工作台(25)上设有能量输出端,所述动力输入单元(29)与磁悬浮工作台(25)的能量输出端相对,所述平移载物部件在供箱工位(40)和输出工位(42)各设有一个开合单元(2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装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板设有主体载物部位(31)和弯折扩容部位,所述载物面(32)位于主体载物部位(31)上,所述载物面(32)为平面结构,所述弯折扩容部位至少包括偏折部位(33)和限位部位(34),所述限位部位(34)通过偏折部位(33)与主体载物部位(31)连接,所述偏折部位(33)向与载物面(32)的朝向相反的方向上弯曲,所述偏折部位(33)与限位部位(34)的连接部位偏离载物面(32)所在平面,所述限位面(35)位于限位部位(34)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装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板(37)的横截面为C形,所述夹持板(37)的一侧设有橡胶件、夹持板(37)的另一侧与传动板(36)固定连接,所述橡胶件一侧的表面设有弧形的凹槽,所述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中伟史正姚辉章恒黄迅白玉龙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中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