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细粉料全自动上袋涨袋包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1565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1 1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细粉料全自动上袋涨袋包装机,包括取袋机构和开袋机构,装料时包装袋通过吸盘被吸附在取袋机构与开袋机构之间,取袋机构包括伺服电机、多个第一电缸和设置在第一电缸端部的取袋吸盘,第一电缸与伺服电机的轴相连,伺服电机带动第一电缸转动,取袋吸盘在第一电缸带动下运动并吸取未开口的包装袋,开袋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多个第二电缸和设置在第二电缸端部的开袋吸盘,开袋状态下,多个第一电缸与第二电缸先伸展并通过取袋吸盘和开袋吸盘分别吸附包装袋两侧,再回缩第一电缸与第二电缸即可打开包装袋,装料时下料管下移插入已打开的包装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工作效率高,可靠性好,能够解决包装袋的抓取、开袋以及涨袋进料的问题。

Full automatic bagging and bagging machine for superfine powd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automatic bag-lifting packaging machine for superfine powder, which comprises a bag-taking mechanism and a bag-opening mechanism. The bag is adsorbed between the bag-taking mechanism and the bag-opening mechanism through a sucker when loading. The bag-taking mechanism includes a servo motor, a plurality of first cylinders and a bag-taking sucker arranged at the end of the first cylinder, and the first electricity. The cylind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axis of the servo motor, the servo motor drives the first cylinder to rotate, the bag sucker drives the first cylinder to move and absorbs the unopened packing bag, and the bag open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second cylinders horizontally arranged and a bag opening sucker arranged at the end of the second cylinder, in the case of opening the bag, a plurality of first cylinders and the second cylinder. The packing bag can be opened by stretching and adsorbing the two sides of the bag respectively through the bag sucker and the bag opening sucker, and then retracting the first cylinder and the second cylinde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working efficiency and good reliability, and can solve the problems of grasping, opening and feeding the ba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细粉料全自动上袋涨袋包装机
本技术涉及生产加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超细粉料全自动上袋涨袋包装机。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生产设备中,越来越推崇机械自动化,采用机器换人成为我国工业趋势。现有的出料系统中,也有采用机械进行自动化的装卸料,但是装料的包装袋多还是采用人工进行放置,或者是通过气缸来实现简易的抓取,基本上没有是通过电缸等高效高精度的机械装置来进行自动抓取包装袋的。另外,在粉末状的物料装袋时,由于包装袋的袋口是敞开的,目前没有一种可以达到密封包装。因此会导致粉料的扩散,作业人员产生肺病的危害会大大增加,影响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超细粉料全自动上袋涨袋包装机,其工作效率高,可靠性好,能够解决包装袋的抓取、开袋以及涨袋进料的一体化问题,工作精度好、效率高,同时能够实现涨袋状况下的密封包装,且能够实现节能减排防止污染的目的。特别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超细粉料全自动上袋涨袋包装机,包括支撑架,在所述支撑架顶部设置有可上下升降的下料管,还包括取袋机构和开袋机构,装料时包装袋通过吸盘被吸附在所述取袋机构与所述开袋机构之间,其中,所述取袋机构包括伺服电机、多个第一电缸和设置在每个第一电缸端部的取袋吸盘,所述多个第一电缸与所述伺服电机的轴相连,所述伺服电机带动所述多个第一电缸转动,所述取袋吸盘在对应的第一电缸带动下运动并吸取所述未打开的包装袋,所述开袋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多个第二电缸和设置在每个第二电缸端部的开袋吸盘,开袋状态下,所述多个第一电缸与所述多个第二电缸一一对应设置并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多个所述第一电缸与多个所述第二电缸先伸展并通过取袋吸盘和开袋吸盘分别吸取所述包装袋两侧,再回缩所述多个第一电缸与所述多个第二电缸即可打开所述包装袋,装料时所述下料管下移并插入所述已打开的包装袋。对于上述技术方案,专利技术人还有进一步的优化措施。进一步地,在所述伺服电机的下方设置有包装袋放置架,若干个包装袋水平摞放在所述包装袋放置架上,所述若干个包装袋的袋口靠近所述第一电缸放置。更进一步地,所述取袋机构中的所述伺服电机带动所述多个第一电缸做九十度旋转,所述第一电缸从取袋时的竖直状态旋转至开袋时的水平状态,开袋时,所述多个第一电缸和所述多个第二电缸分别回缩不同的行程以打开所述包装袋,使得所述包装袋开口近似呈圆形。更进一步地,所述多个第一电缸、所述多个第二电缸在回缩打开所述包装袋时,相对的第一电缸与第二电缸的回缩距离相等,位于中部的电缸回缩距离最大,两侧的电缸回缩距离短,由中间向两侧的电缸回缩距离呈递减状态。进一步地,所述下料管的外侧设置有涨袋气囊,所述涨袋气囊通过上下两个气囊抱箍固定在所述下料管的外壁上,所述涨袋气囊处设有充气口,在所述下料管下移并插入所述已打开的包装袋后,所述涨袋气囊充气并涨紧在所述包装袋的袋口处。更进一步地,下料管插入包装袋后所述涨袋气囊位于所述第一电缸和第二电缸的下方。进一步地,在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固定有顶升拍打机构,用于拍打所述包装袋的底部使得装料均匀。进一步地,所述顶升拍打机构包括气缸和拍打板,所述气缸竖直固定在打开后的包装袋下方,所述拍打板固定在所述气缸的轴伸顶部。进一步地,所述下料管与料筒的出料口间通过软管进行软连接。更进一步地,所述取袋吸盘和/或所述开袋吸盘为真空吸盘。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的超细粉料全自动上袋涨袋包装机,能够实现自动抓袋、开袋以及密封装料三个步骤,控制准确,设备操作维护简单,能够很好地满足生产需求。本技术的超细粉料全自动上袋涨袋包装机尤其适用于粉料的装袋,所具备的涨袋气囊能够涨紧填满包装袋的袋口,防止装袋时的物料泄露,能够做到无尘化灌装,达到节能减排、环保的要求,对作业人员不会产生尘肺病的危害,保证作业人员的工作安全性。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附图说明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超细粉料全自动上袋涨袋包装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超细粉料全自动上袋涨袋包装机的开袋状态的转变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超细粉料全自动上袋涨袋包装机装料时涨袋气囊打开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支撑架;2、下料管;3、取袋机构;31、伺服电机;32、第一电缸;33、取袋吸盘;4、开袋机构;41、第二电缸;42、开袋吸盘;5、涨袋气囊;51、充气口;6、气囊抱箍;7、顶升拍打机构;71、气缸;72、拍打板;8、包装袋;9、包装袋放置架。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超细粉料全自动上袋涨袋包装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取袋和开袋两个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重点突出取袋机构中伺服电机不同位置下的包装袋的状态;图2是图1所示超细粉料全自动上袋涨袋包装机的开袋状态的转变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超细粉料全自动上袋涨袋包装机装料时涨袋气囊打开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重点示出了涨袋气囊充气状态下的结构。本实施例描述了一种超细粉料全自动上袋涨袋包装机,如图1所示,一般性地可以包括支撑架1,在所述支撑架1顶部设置有可上下升降的下料管2,另外还包括取袋机构3和开袋机构4,装料时包装袋8夹持在所述取袋机构3与所述开袋机构4之间,位于所述下料管2的下方,下料管2装料时再插入包装袋8进行物料填充。具体说来,所述取袋机构3包括伺服电机31、多个第一电缸32和设置在每个第一电缸32端部的取袋吸盘33,所述多个第一电缸32与所述伺服电机31的轴相连,在本实施例中,垂直于伺服电机31的轴固定有连接杆,所述多个第一电缸32再垂直固定在所述连接杆的下部,如此,所述伺服电机31可带动所述多个第一电缸32同时转动,所述取袋吸盘33在对应的第一电缸32带动下运动并多个取袋吸盘33同时吸取所述未打开的包装袋8,取袋机构3设置在支撑架1的一侧,而开袋机构4通过固定支架设置在支撑架1上相对于取袋机构3的另一侧,所述开袋机构4包括水平设置的多个第二电缸41和设置在每个第二电缸41端部的开袋吸盘42,开袋状态下,所述多个第一电缸32与所述多个第二电缸41一一对应设置并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多个所述第一电缸32与多个所述第二电缸41先伸展并通过取袋吸盘33和开袋吸盘42分别吸附所述包装袋8两侧,再回缩所述多个第一电缸32与所述多个第二电缸41即可打开所述包装袋8,开袋时,所述多个第一电缸32和所述多个第二电缸41分别回缩不同的行程以打开所述包装袋8,使得所述包装袋8的开口近似呈圆形。装料时所述下料管2下移并插入所述已打开的包装袋8。另外,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取袋吸盘33和所述开袋吸盘42为真空吸盘。更进一步地,所述多个第一电缸32、所述多个第二电缸41在回缩打开所述包装袋8时,相对的第一电缸32与第二电缸41的回缩距离相等,位于中部的电缸回缩距离最大,两侧的电缸回缩距离短,也就是说,由中间向两侧的电缸回缩距离呈递减状态,如此能够更好地保证包装袋袋口被有效撑开,便于下料管2插入。所述多个第一电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细粉料全自动上袋涨袋包装机,包括支撑架,在所述支撑架顶部设置有可上下升降的下料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取袋机构和开袋机构,装料时包装袋通过吸盘被吸附在所述取袋机构与所述开袋机构之间,其中,所述取袋机构包括伺服电机、多个第一电缸和设置在每个第一电缸端部的取袋吸盘,所述多个第一电缸与所述伺服电机的轴相连,所述伺服电机带动所述多个第一电缸转动,所述取袋吸盘在对应的第一电缸带动下运动并吸取未打开的包装袋,所述开袋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多个第二电缸和设置在每个第二电缸端部的开袋吸盘,开袋状态下,所述多个第一电缸与所述多个第二电缸一一对应设置并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多个所述第一电缸与多个所述第二电缸先伸展并通过取袋吸盘和开袋吸盘分别吸取所述包装袋两侧,再回缩所述第一电缸与第二电缸即可打开所述包装袋,装料时所述下料管下移并插入已打开的包装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细粉料全自动上袋涨袋包装机,包括支撑架,在所述支撑架顶部设置有可上下升降的下料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取袋机构和开袋机构,装料时包装袋通过吸盘被吸附在所述取袋机构与所述开袋机构之间,其中,所述取袋机构包括伺服电机、多个第一电缸和设置在每个第一电缸端部的取袋吸盘,所述多个第一电缸与所述伺服电机的轴相连,所述伺服电机带动所述多个第一电缸转动,所述取袋吸盘在对应的第一电缸带动下运动并吸取未打开的包装袋,所述开袋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多个第二电缸和设置在每个第二电缸端部的开袋吸盘,开袋状态下,所述多个第一电缸与所述多个第二电缸一一对应设置并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多个所述第一电缸与多个所述第二电缸先伸展并通过取袋吸盘和开袋吸盘分别吸取所述包装袋两侧,再回缩所述第一电缸与第二电缸即可打开所述包装袋,装料时所述下料管下移并插入已打开的包装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细粉料全自动上袋涨袋包装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伺服电机的下方设置有包装袋放置架,若干个包装袋水平摞放在所述包装袋放置架上,所述若干个包装袋的袋口靠近所述第一电缸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细粉料全自动上袋涨袋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取袋机构中的所述伺服电机带动所述多个第一电缸做九十度旋转,所述多个第一电缸从取袋时的竖直状态旋转至开袋时的水平状态,开袋时,所述多个第一电缸和所述多个第二电缸分别回缩不同的行程以打开所述包装袋,使得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洁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常智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