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莉专利>正文

一种水陆两用全自动水面垃圾清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88067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05: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陆两用全自动水面垃圾清理装置,属于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本装置中的垃圾传送装置采用网状履带机构,当清理垃圾时,垃圾传送带前端伸入水中,悬浮的垃圾被带上传送带,并送到集垃圾槽里,在垃圾传送过程中,充分滤掉垃圾中的水份,同时吸絮器能够吸收细小垃圾,而太阳能电池板能够为整条船提供所有的动力,另外在船上安装一个探测照明灯和一个摄像扫描装置,其中探测照明灯方便于夜间垃圾清理工作,而摄像扫描装置能够对垃圾进行观察并精确定位,从而减轻人工的劳动强度,本装置是水陆通用的,广泛适用于海洋上或湖泊上的垃圾清理,节约成本,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改善作业环境,提高了清理质量和效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An amphibious automatic water refuse clean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automatic water surface garbage cleaning device for both land and water,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ewage treatment equipment. The trash conveyor in the device adopts a mesh crawler mechanism. When the trash is cleaned up, the front end of the trash conveyor belt reaches into the water. The suspended trash is carried to the conveyor belt and sent to the trash collecting tank. During the trash conveying process, the water in the trash is fully filtered out, and the flocculator can absorb small trash while the solar energy is used to generate electricity. The pool board can provide all the power for the whole boat. In addition, a detection lamp and a camera scanning device are installed on the boat. The detection lamp is convenient for the night garbage cleaning work, and the camera scanning device can observe and locate the garbage accurately, thus reducing the intensity of manual labor. Universal, widely used in marine or lake garbage cleaning, saving costs, reducing labor intensity, while improving the working environment,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cleaning, has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陆两用全自动水面垃圾清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陆两用全自动水面垃圾清理装置,属于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制造的生活垃圾越来越多,由于环保意识的缺乏,很大一部分生活垃圾被弃入河里。在一些周围人流量比较大的护城河、景区湖泊中,往往存在着较多的生活垃圾以及浮萍等污染物,致使水面上经常漂浮着大量的垃圾。据调查了解,由于生活垃圾的随意乱扔,目前我国现有的河流湖泊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漂浮垃圾的污染,尤其在于长江、嘉陵江这种游船较多的河流或者一些景区的水面,情况更为严重。现在公园或者景点的水面垃圾多为漂浮垃圾,漂浮垃圾主要为塑料袋、漂浮木块和塑料瓶等,如果这些水面垃圾得不到及时处理将会产生二次污染物,严重影响水质,威胁到以这些水体作为生活用水的居民的身体健康。伴随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水域清洁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我国河流众多,水域环境的治理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课题。为了清理这些水面垃圾,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定时对河面垃圾进行人工打捞。传统的手工打捞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庞大繁重的作业要求。一方面,人工打捞垃圾时间长效率较低,直接影响游客观赏景色,另一反面,由于人流量的增加,人工打捞水面垃圾使得打捞人员的工作强度较大,影响打捞效率。现在也出现了一些垃圾捞取设备,此类设备虽然能够捞取大部分垃圾,但是结构复杂、价格昂贵、维护成本高、普遍推广难度较大,而且这种垃圾打捞船打捞速度极慢,如果打捞船移动速度过快会推动水流,当前方的垃圾冲开,进而不能完成垃圾打捞,仅仅适用于当水面已经积聚了很厚的漂浮垃圾的情况。另外,对细小垃圾的清理效果不佳,不能完全清理干净,最终造成垃圾清理不彻底,难以达到作业目的。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水陆两用全自动水面垃圾清理装置对污水处理设备
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目前为了清理水面上漂浮的各种垃圾,一般采用不定期地人工打捞的方法,但这种打捞办法工作效率低,且人工劳动力大,增加了人力物力的消耗,同时对细小垃圾的清理效果不佳,不能完全清理干净,最终造成垃圾清理不彻底,难以达到作业目的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水陆两用全自动水面垃圾清理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水陆两用全自动水面垃圾清理装置,包括收割装置、输入传送带、伸长臂、太阳能电池板、集垃圾槽、探测照明灯、摄像扫描装置、发动机装置、输出传送带、左三叶桨、右三叶桨、浮筒、左后轮和左前轮,其特征在于:收割装置、输入传送带和伸长臂三者相连,输入传送带的两边是一排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的右边依次是集垃圾槽、发动机装置,集垃圾槽的下边是一排浮筒,发动机装置的上边依次是摄像扫描装置、探测照明灯,船底有四个轮子:左前轮、左后轮、右前轮和右后轮,轮子的右边是三叶桨:左三叶桨和右三叶桨,三叶桨的上边是输出传送带。一种水陆两用全自动水面垃圾清理装置的应用方法是:首先启动发动机装置,水面垃圾清理装置靠着左前轮、左后轮、右前轮和右后轮进入水中,进入后左前轮、左后轮、右前轮和右后轮立即缩回,而左三叶桨和右三叶桨自动伸出并驱动船体前进,同时靠着浮筒,使船体漂浮在水面上,并驱动行驶,再启动摄像扫描装置,摄像扫描装置一旦扫到水面上的垃圾,船体就向垃圾的方向前进,这时收割装置通过伸长臂来伸长并收割水面上的垃圾,另外吸絮器吸收细小垃圾,最后垃圾通过输入传送带传送到集垃圾槽中,垃圾清理结束后,自动向岸边方向行驶,接近岸边时,收割装置、吸絮器、左三叶桨和右三叶桨立即缩回,而左前轮、左后轮、右前轮和右后轮又自动伸出,直接把垃圾通过输出传送带运输到垃圾车里,一旦垃圾清理至夜晚时,探测照明灯就启动起来,水面垃圾清理装置随着灯光继续工作。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的作用:减少使用发动机装置,靠着太阳能的照射下来驱动船体前进工作。所述的左三叶桨和右三叶桨的桨叶倾斜角度是相反的,当两个三叶桨同时反向转动时就可以抵消侧向力,并且船直线前进或后退,同向转动则左转或者右转。所述的摄像扫描装置的作用:能够对垃圾进行观察并精确定位,从而减轻人工的劳动强度。所述的垃圾传送装置采用网状履带机构,而输入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为30度。本专利技术的应用:首先启动发动机装置,水面垃圾清理装置靠着左前轮、左后轮、右前轮和右后轮进入水中,进入后左前轮、左后轮、右前轮和右后轮立即缩回,而左三叶桨和右三叶桨自动伸出并驱动船体前进,同时靠着浮筒,使船体漂浮在水面上,并驱动行驶,再启动摄像扫描装置,摄像扫描装置一旦扫到水面上的垃圾,船体就向垃圾的方向前进,这时收割装置通过伸长臂来伸长并收割水面上的垃圾,另外吸絮器吸收细小垃圾,最后垃圾通过输入传送带传送到集垃圾槽中,垃圾清理结束后,自动向岸边方向行驶,接近岸边时,收割装置、吸絮器、左三叶桨和右三叶桨立即缩回,而左前轮、左后轮、右前轮和右后轮又自动伸出,直接把垃圾通过输出传送带运输到垃圾车里,一旦垃圾清理至夜晚时,探测照明灯就启动起来,水面垃圾清理装置随着灯光继续工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中的垃圾传送装置采用网状履带机构,当清理垃圾时,网状带勾臂结构的垃圾传送带前端伸入水中,悬浮的垃圾被转动的勾臂带上传送带,并送到集垃圾槽里,在垃圾传送过程中,网状结构上的抖动机构可充分滤掉垃圾中的水份,同时吸絮器能够吸收细小垃圾,而太阳能电池板能够为整条船提供所有的动力,减少使用发动机装置,节能无污染,另外在船上安装一个探测照明灯和一个摄像扫描装置,其中探测照明灯方便于夜间垃圾清理工作,提高了垃圾清理工作效率,而摄像扫描装置能够对垃圾进行观察并精确定位,从而减轻人工的劳动强度,本装置是水陆通用的,方便对垃圾的运输,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广泛适用于海洋上或湖泊上的垃圾清理,节约成本,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改善作业环境,提高了清理质量和效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水陆两用全自动水面垃圾清理装置”的正面图。其中,1、收割装置;2、伸长臂;3、输入传送带;4、吸絮器;5、太阳能电池板;6、集垃圾槽;7、发动机装置;8、摄像扫描装置;9、探测照明灯;10、输出传送带;11、右三叶桨;12、左三叶桨;13、浮筒;14、左后轮;15、左前轮。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水陆两用全自动水面垃圾清理装置”中“垃圾输入传送装置”的放大图。其中,3、输入传送带。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水陆两用全自动水面垃圾清理装置”中“左、右三叶桨装置”的放大图。其中,11、右三叶桨;12、左三叶桨。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水陆两用全自动水面垃圾清理装置,包括收割装置1、输入传送带3、伸长臂2、太阳能电池板5、集垃圾槽6、探测照明灯9、摄像扫描装置8、发动机装置7、输出传送带10、左三叶桨12、右三叶桨11、浮筒13、左后轮14和左前轮15,其特征在于:收割装置1、输入传送带3和伸长臂2三者相连,输入传送带3的两边是一排太阳能电池板5,太阳能电池板5的右边依次是集垃圾槽6、发动机装置7,集垃圾槽6的下边是一排浮筒13,发动机装置7的上边依次是摄像扫描装置8、探测照明灯9,船底有四个轮子:左前轮15、左后轮14、右前轮和右后轮,轮子的右边是三叶桨:左三叶桨12和右三叶桨11,三叶桨的上边是输出传送带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陆两用全自动水面垃圾清理装置,包括收割装置(1)、输入传送带(3)、伸长臂(2)、太阳能电池板(5)、集垃圾槽(6)、探测照明灯(9)、摄像扫描装置(8)、发动机装置(7)、输出传送带(10)、左三叶桨(12)、右三叶桨(11)、浮筒(13)、左后轮(14)和左前轮(15),其特征在于:收割装置(1)、输入传送带(3)和伸长臂(2)三者相连,输入传送带(3)的两边是一排太阳能电池板(5),太阳能电池板(5)的右边依次是集垃圾槽(6)、发动机装置(7),集垃圾槽(6)的下边是一排浮筒(13),发动机装置(7)的上边依次是摄像扫描装置(8)、探测照明灯(9),船底有四个轮子:左前轮(15)、左后轮(14)、右前轮和右后轮,轮子的右边是三叶桨:左三叶桨(12)和右三叶桨(11),三叶桨的上边是输出传送带(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陆两用全自动水面垃圾清理装置,包括收割装置(1)、输入传送带(3)、伸长臂(2)、太阳能电池板(5)、集垃圾槽(6)、探测照明灯(9)、摄像扫描装置(8)、发动机装置(7)、输出传送带(10)、左三叶桨(12)、右三叶桨(11)、浮筒(13)、左后轮(14)和左前轮(15),其特征在于:收割装置(1)、输入传送带(3)和伸长臂(2)三者相连,输入传送带(3)的两边是一排太阳能电池板(5),太阳能电池板(5)的右边依次是集垃圾槽(6)、发动机装置(7),集垃圾槽(6)的下边是一排浮筒(13),发动机装置(7)的上边依次是摄像扫描装置(8)、探测照明灯(9),船底有四个轮子:左前轮(15)、左后轮(14)、右前轮和右后轮,轮子的右边是三叶桨:左三叶桨(12)和右三叶桨(11),三叶桨的上边是输出传送带(10)。2.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陆两用全自动水面垃圾清理装置的应用方法是:首先启动发动机装置(7),水面垃圾清理装置靠着左前轮(15)、左后轮(14)、右前轮和右后轮进入水中,进入后左前轮(15)、左后轮(14)、右前轮和右后轮立即缩回,而左三叶桨(12)和右三叶桨(11)自动伸出并驱动船体前进,同时靠着浮筒(13),使船体漂浮在水面上,并驱动行驶,再启动摄像扫描装置(8),摄像扫描装置(8)一旦扫到水面上的垃圾,船体就向垃圾的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莉杨明忠张建初
申请(专利权)人:吕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