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活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87990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05: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风活板装置(1),具有框架(2)和至少一个第一板片(5),所述板片能在框架(3)的孔(3、4)内绕轴线(16)在打开位置与闭合位置之间摆动,以及支承在框架(2)的两个横向于轴线(16)延伸的边(6、7;7、8)上,其中,轴线(16)将板片(5)分成第一和第二翼(30、31),它们沿轴线(16)纵向延伸,其中,第一翼(31)的长度大于两个边(6、7;7、8)之间的距离,以及第一翼(31)具有至少一个窄侧密封面(29),在闭合位置所述窄侧密封面(29)与边(6、7、8)之一的密封面(28)紧密地相对置。

Ventilation plate devic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ventilating trap device (1) having a frame (2) and at least one first plate (5) that can swing around an axis (16) in a hole (3, 4) of the frame (3) between an open position and a closed position, and two lateral edges (6, 7, 7, 8) supported on the frame (2) extending to the axis (16), wherein the axis (16) is the same. The plates (5) are divided into the first and second wings (30, 31) which extend longitudinally along the axis (16), wherein the length of the first wing (31) is greater than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two sides (6, 7, 7, 8), and the first wing (31) has at least one narrow side sealing surface (29) in the closed position, one of the narrow side sealing surfaces (29) and the sides (6, 7, 8). Close opposite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风活板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尤其用于控制向汽车内散热器送风的通风活板装置(Luftklappenanordnung)。
技术介绍
例如由DE102013213136A1已知这种通风活板装置。它包括两组沿汽车横向延伸的板片,它们能分别围绕纵轴线在打开位置与闭合位置之间摆动,以及分别支承在两个支承构件上沿垂直方向彼此间隔的轴套内。当这些支承构件相互独立地安装在汽车车身内时,基于车身的加工公差会改变在它们之间的距离。为了能补偿这些公差,必须在板片与支承构件之间保留间隙,从而使通风活板装置不可能完全闭合,并由此在行驶期间始终有一股与冷却需求无关的气流通过散热器流动。为了将空气阻力并最终将汽车的能耗降到最低程度,值得追求的是,当不需要冷却时能完全阻止气流通过散热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成功创造一种适用于此的通风活板装置。上述技术问题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设计通过一种通风活板装置得以解决,它包括框架和至少一个第一板片,它能在框架的孔内绕轴线在打开位置与闭合位置之间摆动,以及支承在框架的两个横向于轴线延伸的边上,其中,轴线将板片分成第一和第二翼,它们沿轴线纵向延伸,其中,第一翼的长度大于两个边之间的距离,以及第一翼有至少一个窄侧密封面,在闭合位置它与边之一的密封面紧密对置。在这里,通过改变在板片的密封面与边的密封面之间的重叠,可以补偿加工公差;只要此重叠没有完全缺失,便能保持在这些密封面之间的密封效果。板片的密封面和边的密封面应有横向于轴线定向的表面法线,所以通过朝闭合位置方向的转动,减小它们彼此沿表面法线方向测量的间距。典型地,通风活板装置具有多个可以相互一致的板片。第二板片优选地如第一板片那样能绕轴线在打开位置与闭合位置之间摆动地支承在所述边上,其第二翼可以有纵侧密封面,在闭合位置它与第一板片第一翼的纵侧密封面紧密相对置。为了使两个密封面紧密对置,它们没有必要一定要相互接触;只要在它们之间有狭小的、足以形成一种迷宫式密封作用的间隙便满足要求。在上述情况下第一板片具有纵侧和窄侧密封面,此时应合理的是,在窄侧密封面与框架的边之间设置非接触式迷宫密封装置,使纵侧密封面与相邻的板片在闭合位置能相互接触。为了使板片成型、尤其为了使板片用塑料压铸成型所使用的模具保持简单,可以将第一翼的窄侧密封面和纵侧密封面置于同一个平面内。第一翼与轴线应处于此平面的不同侧。所以在造型简单的边上既能获得用于板片牢固支承的位置,又能找到用于长形密封面的位置。第一板片的第二翼本身可以有纵侧密封面,在闭合位置它紧密贴靠在另一个板片上或框架的边上。第一板片可以有曲柄状或阶梯状横截面,所以它的两个翼的纵侧密封面虽然处于同一个平面内,但是在该板片的相反侧。至少第一板片能借助沿轴向至少超越第二翼,优选地还超越第一翼伸出的轴颈支承,轴颈插入所述边的轴套中。所述边在轴套与孔之间可以有一个具有与轴线同心的壁面的凹槽,以及第一板片可以有一个沿周向延伸的外表面,外表面的半径比轴颈的半径大并与壁面轴向重叠。通过这种外表面基本阻塞在板片端侧与对置的边之间直线通过,有助于通风活板装置在闭合位置的气密性。轴套和密封面可以整体式成形在这两个边的第一边上,因为在装配通风活板装置时板片的轴颈可以沿轴向插入轴套内。至少该轴套的一部分可以通过一个超出第一边的密封面的弓形护盖构成。对于第二边,有可能不允许将轴颈沿轴向插入轴套内,尤其当这两个边在安置板片前已经按彼此固定的间距互相连接的情况下。因此优选的是,这两个边中的第二边由至少两个构件组成,其中第一个构件构成边的密封面,以及第二个构件构成至少轴套的一部分。为了能合理装配通风活板装置,第二个构件应构成多个板片的轴套的至少一部分。为了便于将通风活板装置装入汽车车身内,通风活板装置优选地设计为在装入前已经互相关联的、能作为统一体进行操作的部件,为此目的,尤其可以通过沿轴线方向延伸的边连接两个横向于轴线延伸的边。通过横向于轴线延伸的边与沿轴线方向延伸的边整体成形,尤其用塑料压铸成型,能够合理地制造框架。此外,沿轴线方向延伸的边可以各有一个密封面,它与一个板片的一个纵侧密封面配合工作。附图说明由下面参见附图对实施例的说明中得知本专利技术其他特征和优点。其中:图1表示按本专利技术的通风活板装置在闭合位置的外观图;图2表示通风活板装置内部视图;图3表示通风活板装置在闭合位置的详图;图4表示在打开位置时图3的详图;图5表示沿轴向看通风活板装置两个板片的俯视图;图6表示板片的透视图;图7表示通过两个板片剖切的纵剖视图;图8表示通风活板装置在闭合位置的第二个详图;以及图9表示在打开位置时图8的详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表示按本专利技术的通风活板装置1的外观透视图,亦即通风活板装置装入汽车后与站在汽车前面的观察者的视向相应的透视图。图2表示从汽车内部看同一个通风活板装置1的视图。通风活板装置1的机架模仿(图中没有表示的)散热器格栅的外轮廓,通风活板装置1在其后方装入汽车内。在本视图的情况下机架有两个用板片5充填的孔3、4。机架在每个孔3、4周围构成一个大体为矩形的、具有垂直及水平边6-10的框架。边6-10由塑料压铸成型。它们可以分别设计为单个构件,这些构件互相例如通过接插连接成框架2;但也可以将两个或多个边合并在一个整体式构件内,或在不同构件之间的一个边界通过一个边延伸。板片5分别具有扁平沟槽形式的水平纵长延伸的中间段11,它在其外侧,亦即在其在图1中面朝观察者的那一侧是外凸的拱形,以及在其在图2中表示的凹的内侧通过交叉的肋12加强。在所述中间段的端部分别形成端板13,它们与各自相邻的垂直边6、7或8的侧壁15紧邻和对置。面朝边6的端板13,如图1所示,其至少部分周边成圆形,在这里此圆形总是同心于板片5(在图2中可看到)的摆动轴线16。从边6的侧壁15突出的横挡17有小间距地依随端板13的边缘,以及覆盖端板13与侧壁15之间的间隙,所以若未从横挡17偏转开,则空气便不能从通风活板装置1的一侧通过此间隙抵达另一侧。安装在同一个孔3或4内的板片5的摆动轴线16,彼此平行并优选地在同一个平面35(见图5)内延伸。孔3的板片5的轴线16在其中延伸的那个平面35,不必与孔4相应的平面35重叠;尤其可以如在图2中表示的情况那样,这两个平面35在横挡7相交,所以通风活板装置1从上方看略呈V形弯曲,以及能以后掠形的前端节省空间位置地安装在汽车内。在中央的垂直边7具有两个侧壁15,以及如上面已说明的那样在两个侧壁上带有横挡17。面朝此边7的端板14可以与端板13一样具有与横挡17内侧39紧邻和对置的圆形边缘40(见图7),为的是尽量减少在侧壁15与端板14之间的空气流通。在图1中表示不同设计的端板,所以在横挡17后面还分别能看到接纳板片5轴颈的轴套18的一部分。在图2中可看到这些轴颈19的各个顶端,它们穿过轴套18伸入边7的内腔中。在图2中,从板片5端板13突出的轴颈隐藏在支杆21的轴套20内,支杆21固定在边6或8侧壁15的后边缘22上。在图2的视图中,支杆21通过螺钉24分别固定在边6、8的螺旋套23上。图3表示垂直边8的视图,图中没有表示支杆21。因此在侧壁15内可看到宽敞的、朝后边缘22方向开口的凹槽25,其中插入板片5在这里用26标示的轴颈。后边缘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风活板装置(1),具有框架(2)和至少一个第一板片(5),所述板片能在框架(3)的孔(3、4)内绕轴线(16)在打开位置与闭合位置之间摆动,以及支承在框架(2)的两个横向于轴线(16)延伸的边(6、7;7、8)上,其中,轴线(16)将板片(5)分成第一和第二翼(30、31),它们沿轴线(16)纵向延伸,其中,第一翼(31)的长度大于两个边(6、7;7、8)之间的距离,以及第一翼(31)具有至少一个窄侧密封面(29),在闭合位置所述窄侧密封面(29)与边(6、7、8)之一的密封面(28)紧密地相对置。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2.28 DE 102017001908.81.一种通风活板装置(1),具有框架(2)和至少一个第一板片(5),所述板片能在框架(3)的孔(3、4)内绕轴线(16)在打开位置与闭合位置之间摆动,以及支承在框架(2)的两个横向于轴线(16)延伸的边(6、7;7、8)上,其中,轴线(16)将板片(5)分成第一和第二翼(30、31),它们沿轴线(16)纵向延伸,其中,第一翼(31)的长度大于两个边(6、7;7、8)之间的距离,以及第一翼(31)具有至少一个窄侧密封面(29),在闭合位置所述窄侧密封面(29)与边(6、7、8)之一的密封面(28)紧密地相对置。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活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面(29)具有横向于轴线(16)定向的表面法线。3.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通风活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二板片(5),第二板片能绕轴线(16)在打开位置与闭合位置之间摆动地支承在边(6、7、8)上,以及其第二翼(30)具有纵侧密封面(33),在闭合位置所述纵侧密封面(33)与第一板片(5)的第一翼(31)的纵侧密封面(32)紧密相对置。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风活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翼(31)的窄侧密封面(29)和纵侧密封面(32)处于同一个平面(35)内。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风活板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翼(31)与轴线(16)处于所述平面(35)的不同侧。6.按照权利要求3、4或5所述的通风活板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板片(5)的第二翼(30)具有纵侧密封面(33),以及这两个翼(30、31)的纵侧密封面(32、33)处于同一个平面(35)内,但是在板片(5)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T盖珀特T韦奇
申请(专利权)人: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