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EVA二次发泡成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79166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05:07
一种新型EVA二次发泡成型机,第二组矩形管、第三组矩形管、第四组矩形管使机架结构受力更稳定,第一站位加热发泡机构、第一站位冷却机构、第二站位加热发泡机构、第二站位冷却机构作为一个单元,该单元的左侧安装有液压站,在液压站的上方安装有电控箱,该单元的前侧还安装有水槽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更紧凑、有效地减少整机的占地面积、机架更牢固、降低了加工成本、减轻了机架重量、明显改善作业环境的特点。

A new EVA two foaming molding machine

A new type of EVA secondary foaming machine is developed. The second set of rectangular pipes, the third set of rectangular pipes and the fourth set of rectangular pipes make the frame structure more stable. The first station heating foaming mechanism, the first station cooling mechanism, the second station heating foaming mechanism and the second station cooling mechanism are installed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unit as a unit. The hydraulic station is equipped with an electric control box above the hydraulic station, and the front side of the unit is equipped with a sink mechanism.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mpact structure, effective reduction of the whole machine area, stronger frame, lower processing cost, reduced frame weight, and obvious improvement of working environ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EVA二次发泡成型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EVA发泡机械领域,涉及一种新型EVA二次发泡成型机。
技术介绍
目前普遍使用的EVA二次发泡机,多个站位发泡机构中由于相邻的加热作业站位与冷却作业站位之间间隔有一定的距离,这种情况会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在焊接机架时不易保证中心距离,第二,整机占地面积大,第三,耗费的金属材料较多,加工成本变高,第四,机架重量沉。另外,目前普遍使用的多站式EVA发泡机中为每个冷却作业站位分别安装了一套水槽和排水,这种多个独立水槽安装方式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会存在占地面积大、作业环境脏乱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EVA二次发泡成型机,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更紧凑、有效地减少整机的占地面积、机架更牢固、降低了加工成本、减轻了机架重量、明显改善作业环境的特点。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以每单元四站为具体实施例,提供如下具体技术措施:一种新型EVA二次发泡成型机,它是由底架、机架、两个单站位加热发泡机构、两个单站位冷却机构、水槽机构、控制按钮、电控箱、后安全门、液压站组成,其特征在于,底架平置于水平承重面上,底架之上立置有机架,机架是由下梁、上梁以及十根矩形管通过焊接围合而成;十根矩形管以五组方式左右平行排列,从左至右依次为:第一组矩形管、第二组矩形管、第三组矩形管、第四组矩形管、第五组矩形管,每组矩形管均是由前后两根矩形管平行排列而成;第一组矩形管与第二组矩形管之间的区域作为第一站位加热发泡机构的安装区域,第二组矩形管与第三组矩形管之间的区域作为第一站位冷却机构的安装区域,第三组矩形管与第四组矩形管之间的区域作为第二站位加热发泡机构的安装区域,第四组矩形管与第五组矩形管之间的区域作为第二站位冷却机构的安装区域;第一站位加热发泡机构与第一站位冷却机构共用第二组矩形管,第一站位冷却机构与第二站位加热发泡机构共用第三组矩形管,第二站位加热发泡机构与第二站位冷却机构共用第四组矩形管;第二组矩形管、第三组矩形管、第四组矩形管使机架结构受力更稳定;第一站位加热发泡机构、第一站位冷却机构、第二站位加热发泡机构、第二站位冷却机构作为一个单元,该单元的左侧安装有液压站,在液压站的上方安装有电控箱,该单元的前侧还安装有水槽机构;液压站通过管道连通至每个单站位加热发泡机构以及每个单站位冷却机构中的主油缸;其中,每个单站位加热发泡机构均是由第一油缸、柱塞一、下隔热板、活动梁一、下加热板、分层装置一、中加热板、上加热板、上梁一、上隔热板、加热管道组成,第一油缸的柱塞一朝上,第一油缸安装于下梁一的中心,下梁一的侧面与矩形管的腰部通过焊接实现紧固,上梁一平行于下梁一的正上方,上梁一的侧面与矩形管的顶部通过焊接实现紧固;柱塞一的顶部顶置于活动梁一的底面中部,活动梁一的顶面紧固有下加热板,下加热板与活动梁一之间夹合有下隔热板;中加热板底面的四角区域设置有分层装置一,每个分层装置一均呈纵向四棱柱结构,分层装置一焊接于矩形管上,中加热板通过分层装置一悬置于下加热板的正上方;上加热板紧固于上梁一的底面,上加热板与上梁一之间夹合有上隔热板,上加热板平行于中加热板的正上方,上加热板、中加热板、下加热板以上、中、下平行的方式组合形成一站模具加热机构;加热管道从上梁一的上方向下延伸并且与上加热板、中加热板、下加热板分别进行连接;一站模具加热机构能同时对上下层两套模具进行加热,中加热板与上加热板之间能夹合并加热上层模具,中加热板与下加热板之间能夹合并加热下层模具;第一油缸控制柱塞一向上顶推活动梁一,活动梁一的上行同时带动下加热板和下层模具的上移,下层模具在上移过程中能向上顶推中加热板和上层模具同步上移直至上层模具的顶面顶置于上加热板的底面,上加热板固定不动,下加热板在第一油缸的作用下能做主动上下移动,处于分层装置一上方的中加热板能做被动上下移动;其中,每个单站位冷却机构均是由第二油缸、柱塞二、活动梁二、下冷却板、分层装置二、中冷却板、上冷却板、上梁二、冷却管道组成,第二油缸的柱塞二朝上,第二油缸安装于下梁二的中心,下梁二的侧面与矩形管的腰部通过焊接实现紧固,上梁二平行于下梁二的正上方,上梁二的侧面与矩形管的顶部通过焊接实现紧固;柱塞二的顶部顶置于活动梁二的底面中部,活动梁二的顶面紧固有下冷却板;中冷却板底面的四角区域设置有分层装置二,每个分层装置二均呈纵向四棱柱结构,分层装置二焊接于矩形管上,中冷却板通过分层装置二悬置于下冷却板的正上方;上冷却板紧固于上梁二的底面,上冷却板平行于中冷却板的正上方,上冷却板、中冷却板、下冷却板以上、中、下平行的方式组合形成一站模具冷却机构;冷却管道从上梁二的上方向下延伸并且与上冷却板、中冷却板、下冷却板分别进行连接;一站模具冷却机构能同时对上下层两套模具进行冷却,中冷却板与上冷却板之间能夹合并冷却上层模具,中冷却板与下冷却板之间能夹合并冷却下层模具;第二油缸控制柱塞二向上顶推活动梁二,活动梁二的上行同时带动下冷却板和下层模具的上移,下层模具在上移过程中能向上顶推中冷却板和上层模具同步上移直至上层模具的顶面顶置于上冷却板的底面,上冷却板固定不动,下冷却板在第二油缸的作用下能做主动上下移动,处于分层装置二上方的中冷却板能做被动上下移动;其中,水槽机构包括支撑槽钢、长方体型槽板、横移小推车、后挡水槽、后挡水板,冷却管道通过水管支架架设于单站位冷却机构的顶端,冷却管道对应每个单站位冷却机构的工位设置分支接口和分流管道,每个单站位冷却机构前侧的操作窗口下方安装有落水口;每个单站位冷却机构前侧的操作窗口下方还水平焊接有支撑槽钢,支撑槽钢的上方平置有一块长方体型槽板;每个单站位冷却机构的后侧安装有后挡水槽,后挡水槽的顶部立置有后挡水板;长方体型槽板是由不锈钢板折形焊接而成,长方体型槽板的后侧面对应每个单站位冷却机构切割有接水孔,接水孔能与落水口对应衔接,长方体型槽板的槽底右侧焊接有一个排水管,该排水管作为总出水口;长方体型槽板的前后两槽沿作为横移小推车的运行导轨;横移小推车下端的前侧和后侧通过轮轴各自活动套接有左右两个滚轮,滚轮能沿着长方体型槽板的前后两槽沿来回滚动;横移小推车作为作业小平台,横移小推车设置有高低两级作业小平台;水流经PLC控制电磁阀分别进入上冷却板、中冷却板、下冷却板内,上冷却板、中冷却板、下冷却板将上层模具和下层模具进行冷却作业后,冷却水由落水口通过接水孔进入长方体型槽板内并最终通过总出水口排走;两个单站位冷却机构共用同一个长方体型槽板,两个单站位加热发泡机构、两个单站位冷却机构共用同一个横移小推车;每个单站位加热发泡机构、每个单站位冷却机构的前侧均安装有控制按钮,每个单站位冷却机构的两侧设置有侧面挡水钣金;电控箱通过线路分别与每个单站位加热发泡机构以及每个单站位冷却机构前侧的控制按钮连接,电控箱连接并控制液压站的运行。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它具有结构更紧凑、有效地减少整机的占地面积、机架更牢固、降低了加工成本、减轻了机架重量、明显改善作业环境的特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更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组合连接结构主视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中A-A方向剖面图;图4为图1中B-B方向剖面图。图中:1-底架、2-机架、31-第一油缸、32-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EVA二次发泡成型机,它是由底架(1)、机架(2)、两个单站位加热发泡机构、两个单站位冷却机构、水槽机构、控制按钮、电控箱(33)、后安全门、液压站(D32)组成,其特征在于,底架(1)平置于水平承重面上,底架(1)之上立置有机架(2),机架(2)是由下梁、上梁以及十根矩形管通过焊接围合而成;十根矩形管以五组方式左右平行排列,从左至右依次为:第一组矩形管、第二组矩形管、第三组矩形管、第四组矩形管、第五组矩形管,每组矩形管均是由前后两根矩形管平行排列而成;第一组矩形管与第二组矩形管之间的区域作为第一站位加热发泡机构的安装区域,第二组矩形管与第三组矩形管之间的区域作为第一站位冷却机构的安装区域,第三组矩形管与第四组矩形管之间的区域作为第二站位加热发泡机构的安装区域,第四组矩形管与第五组矩形管之间的区域作为第二站位冷却机构的安装区域;第一站位加热发泡机构与第一站位冷却机构共用第二组矩形管,第一站位冷却机构与第二站位加热发泡机构共用第三组矩形管,第二站位加热发泡机构与第二站位冷却机构共用第四组矩形管;第二组矩形管、第三组矩形管、第四组矩形管使机架(2)结构受力更稳定;第一站位加热发泡机构、第一站位冷却机构、第二站位加热发泡机构、第二站位冷却机构作为一个单元,该单元的左侧安装有液压站(D32),在液压站(D32)的上方安装有电控箱(33),该单元的前侧还安装有水槽机构;液压站(D32)通过管道连通至每个单站位加热发泡机构以及每个单站位冷却机构中的主油缸;其中,每个单站位加热发泡机构均是由第一油缸(31)、柱塞一(41)、下隔热板(11)、活动梁一(101)、下加热板(30)、分层装置一(131)、中加热板(29)、上加热板(28)、上梁一(171)、上隔热板(16)、加热管道(18)组成,第一油缸(31)的柱塞一(41)朝上,第一油缸(31)安装于下梁一(51)的中心,下梁一(51)的侧面与矩形管的腰部通过焊接实现紧固,上梁一(171)平行于下梁一(51)的正上方,上梁一(171)的侧面与矩形管的顶部通过焊接实现紧固;柱塞一(41)的顶部顶置于活动梁一(101)的底面中部,活动梁一(101)的顶面紧固有下加热板(30),下加热板(30)与活动梁一(101)之间夹合有下隔热板(11);中加热板(29)底面的四角区域设置有分层装置一(131),每个分层装置一(131)均呈纵向四棱柱结构,分层装置一(131)焊接于矩形管上,中加热板(29)通过分层装置一(131)悬置于下加热板(30)的正上方;上加热板(28)紧固于上梁一(171)的底面,上加热板(28)与上梁一(171)之间夹合有上隔热板(16),上加热板(28)平行于中加热板(29)的正上方,上加热板(28)、中加热板(29)、下加热板(30)以上、中、下平行的方式组合形成一站模具加热机构;加热管道(18)从上梁一(171)的上方向下延伸并且与上加热板(28)、中加热板(29)、下加热板(30)分别进行连接;一站模具加热机构能同时对上下层两套模具进行加热,中加热板(29)与上加热板(28)之间能夹合并加热上层模具,中加热板(29)与下加热板(30)之间能夹合并加热下层模具;第一油缸(31)控制柱塞一(41)向上顶推活动梁一(101),活动梁一(101)的上行同时带动下加热板(30)和下层模具的上移,下层模具在上移过程中能向上顶推中加热板(29)和上层模具同步上移直至上层模具的顶面顶置于上加热板(28)的底面,上加热板(28)固定不动,下加热板(30)在第一油缸(31)的作用下能做主动上下移动,处于分层装置一(131)上方的中加热板(29)能做被动上下移动;其中,每个单站位冷却机构 均是由第二油缸(32)、柱塞二(42)、活动梁二(102)、下冷却板(12)、分层装置二(132)、中冷却板(14)、上冷却板(15)、上梁二(172)、冷却管道(19)组成,第二油缸(32)的柱塞二(42)朝上,第二油缸(32)安装于下梁二(52)的中心,下梁二(52)的侧面与矩形管的腰部通过焊接实现紧固,上梁二(172)平行于下梁二(52)的正上方;柱塞二(42)的顶部顶置于活动梁二(102)的底面中部,活动梁二(102)的顶面紧固有下冷却板(12);中冷却板(14)底面的四角区域设置有分层装置二(132),每个分层装置二(132)均呈纵向四棱柱结构,分层装置二(132)焊接于矩形管上,中冷却板(14)通过分层装置二(132)悬置于下冷却板(12)的正上方;上冷却板(15)紧固于上梁二(172)的底面,上冷却板(15)平行于中冷却板(14)的正上方,上冷却板(15)、中冷却板(14)、下冷却板(12)以上、中、下平行的方式组合形成一站模具冷却机构;冷却管道(19)从上梁二(172)的上方向下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EVA二次发泡成型机,它是由底架(1)、机架(2)、两个单站位加热发泡机构、两个单站位冷却机构、水槽机构、控制按钮、电控箱(33)、后安全门、液压站(D32)组成,其特征在于,底架(1)平置于水平承重面上,底架(1)之上立置有机架(2),机架(2)是由下梁、上梁以及十根矩形管通过焊接围合而成;十根矩形管以五组方式左右平行排列,从左至右依次为:第一组矩形管、第二组矩形管、第三组矩形管、第四组矩形管、第五组矩形管,每组矩形管均是由前后两根矩形管平行排列而成;第一组矩形管与第二组矩形管之间的区域作为第一站位加热发泡机构的安装区域,第二组矩形管与第三组矩形管之间的区域作为第一站位冷却机构的安装区域,第三组矩形管与第四组矩形管之间的区域作为第二站位加热发泡机构的安装区域,第四组矩形管与第五组矩形管之间的区域作为第二站位冷却机构的安装区域;第一站位加热发泡机构与第一站位冷却机构共用第二组矩形管,第一站位冷却机构与第二站位加热发泡机构共用第三组矩形管,第二站位加热发泡机构与第二站位冷却机构共用第四组矩形管;第二组矩形管、第三组矩形管、第四组矩形管使机架(2)结构受力更稳定;第一站位加热发泡机构、第一站位冷却机构、第二站位加热发泡机构、第二站位冷却机构作为一个单元,该单元的左侧安装有液压站(D32),在液压站(D32)的上方安装有电控箱(33),该单元的前侧还安装有水槽机构;液压站(D32)通过管道连通至每个单站位加热发泡机构以及每个单站位冷却机构中的主油缸;其中,每个单站位加热发泡机构均是由第一油缸(31)、柱塞一(41)、下隔热板(11)、活动梁一(101)、下加热板(30)、分层装置一(131)、中加热板(29)、上加热板(28)、上梁一(171)、上隔热板(16)、加热管道(18)组成,第一油缸(31)的柱塞一(41)朝上,第一油缸(31)安装于下梁一(51)的中心,下梁一(51)的侧面与矩形管的腰部通过焊接实现紧固,上梁一(171)平行于下梁一(51)的正上方,上梁一(171)的侧面与矩形管的顶部通过焊接实现紧固;柱塞一(41)的顶部顶置于活动梁一(101)的底面中部,活动梁一(101)的顶面紧固有下加热板(30),下加热板(30)与活动梁一(101)之间夹合有下隔热板(11);中加热板(29)底面的四角区域设置有分层装置一(131),每个分层装置一(131)均呈纵向四棱柱结构,分层装置一(131)焊接于矩形管上,中加热板(29)通过分层装置一(131)悬置于下加热板(30)的正上方;上加热板(28)紧固于上梁一(171)的底面,上加热板(28)与上梁一(171)之间夹合有上隔热板(16),上加热板(28)平行于中加热板(29)的正上方,上加热板(28)、中加热板(29)、下加热板(30)以上、中、下平行的方式组合形成一站模具加热机构;加热管道(18)从上梁一(171)的上方向下延伸并且与上加热板(28)、中加热板(29)、下加热板(30)分别进行连接;一站模具加热机构能同时对上下层两套模具进行加热,中加热板(29)与上加热板(28)之间能夹合并加热上层模具,中加热板(29)与下加热板(30)之间能夹合并加热下层模具;第一油缸(31)控制柱塞一(41)向上顶推活动梁一(101),活动梁一(101)的上行同时带动下加热板(30)和下层模具的上移,下层模具在上移过程中能向上顶推中加热板(29)和上层模具同步上移直至上层模具的顶面顶置于上加热板(28)的底面,上加热板(28)固定不动,下加热板(30)在第一油缸(31)的作用下能做主动上下移动,处于分层装置一(131)上方的中加热板(29)能做被动上下移动;其中,每个单站位冷却机构均是由第二油缸(32)、柱塞二(42)、活动梁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火炬
申请(专利权)人:晋江市火炬油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