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电荷自适应消散高压直流盆式绝缘子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79132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05:07
一种电荷自适应消散高压直流盆式绝缘子模具,包括上模、下模,所述上模、下模闭合后形成浇注腔,所述上模上设有第二浇筑口,所述浇注腔通过第二浇筑口与外界连通。其有益效果是:可配合多组分绝缘子浇注工艺,实现电荷自适应消散高压直流盆式绝缘子的浇注。

A charge self-adaptive dissipating high voltage DC basin insulator mold

A high voltage DC pot insulator mold with self-adaptive charge dissipation comprises an upper mold and a lower mold, and the upper mold and the lower mold are closed to form a gating cavity. A second gate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mold, and the gating cavity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side through the second gate. The beneficial effect is that the multi-component insulator pouring process can be combined to realize the pouring of the high voltage DC pot insulator with self-adaptive charge dissip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荷自适应消散高压直流盆式绝缘子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输配电设备
,特别是一种电荷自适应消散高压直流盆式绝缘子模具。
技术介绍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具有传输容量大、损耗小、安全性高以及环境友好等诸多特点,是用于大容量、长距离的电能传输的有效手段。在输电走廊密集、险要地貌、江河湖海等特殊环境下,气体绝缘金属封闭线路则成为电能输送的最好选择。目前,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在世界范围内虽然已经逐步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其主要应用于交流电网中,而在直流输电系统中GIL的应用鲜见报道。近几年,国际上已经有许多制造单位,如日本三菱、东芝、德国Siemens以及瑞士ABB等电力知名企业,都围绕直流GIL相继开展了研发工作,但均未见正式的商业运营报道,其主要原因在于长期工作于高压直流环境下,GIL设备中的盆式绝缘子表面会有电荷的积聚,这将畸变原有电场,导致绝缘件闪络电压显著降低。目前,随着我国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快速发展,对直流GIL设备的需求日益迫切,其内部绝缘件在高压直流下的表面电荷积聚特性及控制措施的研究已成为各国电力科研人员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现有单一材料体系的盆式绝缘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荷自适应消散高压直流盆式绝缘子模具,包括上模(1)、下模(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下模(2)闭合后形成浇注腔(3),所述上模(1)上设有第二浇筑口(4)、第一浇筑口(7),所述浇注腔(3)通过第二浇筑口(4)、第一浇筑口(7)与外界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荷自适应消散高压直流盆式绝缘子模具,包括上模(1)、下模(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下模(2)闭合后形成浇注腔(3),所述上模(1)上设有第二浇筑口(4)、第一浇筑口(7),所述浇注腔(3)通过第二浇筑口(4)、第一浇筑口(7)与外界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电荷自适应消散高压直流盆式绝缘子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2)的垂直截面呈“u”形结构,所述下模(2)的内侧中部设有中央嵌块预留固定位(5)。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电荷自适应消散高压直流盆式绝缘子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浇筑口(7)位于所述上模(1)的上端,所述第二浇筑口(4)位于所述上模(1)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电荷自适应消散高压直流盆式绝缘子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的垂直截面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金良胡军李传扬余占清李琦林川杰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