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7799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04: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对中中心架,其要点是:包括机箱、驱动装置、平移凸轮、上压杆组件、下压杆组件和压头组件。平移凸轮左右滑动设置在机箱中,由驱动装置驱动平移凸轮左右运动。由平移凸轮使上压杆组件的上压杆和下压杆摆动,从而使位于上压杆和下压杆上的压头组件以及平移凸轮上的压头组件同时向待加工工件的轴线收拢,从而将待加工工件支撑,且压头组件的托轮架自动根据待加工工件的外边面的形状转动,确保位于托轮架上的2个托轮同时压紧在待加工工件上。

Center fram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utomatic centering center frame, which comprises a chassis, a driving device, a translation cam, an upper pressing rod assembly, a lower pressing rod assembly and a pressing head assembly. The translation cam is left and right sliding in the chassis, driven by the driving device to move the cam around. The upper and lower pressure bars of the upper and lower pressure bars of the upper and lower pressure bars are oscillated by a translational cam, so that the pressing head assemblies located on the upper and lower pressure bars and the pressing head assemblies on the translational cam simultaneously close to the axis of the workpiece to be processed, thereby supporting the workpiece to be processed, and the bracket of the pressing head assemblies automatically according to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workpiece to be processed. The shape is rotated to ensure that the 2 supporting wheels on the supporting frame are pressed on the workpiece to be processed at the same ti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心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设备
,具体是一种用于加工长轴类机械零件的辅助支撑用的中心架。
技术介绍
中心架是一种用于细长轴类零件车削或磨削过程中的辅助支撑装置,使得超细光轴、精密丝杆、滚珠丝杠等零件的高精度加工成为可能。卧式车床或外圆磨床上通常常规的使用的闭式中心架为上下两体组合结构,三根向心芯轴支承工件。装夹工件时需要打开中心架上体,装入工件后合上上体,旋转工件根据圆跳动数值,调整芯轴的轴向移动量,达到中心架的支承和工件的旋转中心重合。工件完成加工后,又要打开中心架上体,卸下工件。使用常规的闭式中心架,工件调整同心时间长,精度低,效率低。目前已有的自定心中心架大多采用液压油缸作为原动力,其存在需要专门配备液压站,液压元件加工精度要求高,加工装配难度大,使用空间受限,生产环境容易受到油污等缺点。也有一些自定心中心架采用电机直驱方式,但在定心过程中只能采用一种移动速度,如果选择较快的定心速度,会造成在定心滚轮接触工件表面时产生冲击,直接影响工件的精度和表面质量;如果选择较慢的定心速度,则会明显降低加工效率,而且该种方式在整个加工过程中电机始终保持在工作状态,能耗高,发热量大,电气元件寿命降低。目前无论是液压或电动自动定心中心架还是手动调整中心架,都只能用于支撑圆柱形轴径,而无法解决圆锥轴径的支撑问题。有些细长的轴类零件,一端没有可用于支撑的圆柱形轴段(只有较长的圆锥面),加工时无法使用中心架来提高其刚度,造成该类零件的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都非常低。目前对于圆锥面的细长轴类零件只能采用一端夹紧、另一端用顶尖顶紧或两端顶尖顶紧的装夹方式,如果长径比较大,工件刚性较差,受到切削力后工件会产生较大的弯曲变形,加工时只能选用很小的切削用量,不仅加工效率极低,也很难得到较高的加工精度。所以加工细长的圆锥面轴类零件,一直是机械加工中的一个技术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成本较低的可用于圆锥面的辅助支撑的中心架。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基本技术方案是:一种中心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驱动装置、平移凸轮、上压杆组件、下压杆组件和压头组件。机箱包括机体、上支架和下支架。上支架固定在机体的上侧上,且右端伸出机体外。下支架固定设置在机体的下侧上,且右端伸出机体外。从而机体、上支架和下支架形成具有开口向右的箱体结构。平移凸轮左右滑动设置在机体、上支架和下支架之间,由驱动装置驱动平移凸轮左右运动。驱动装置包括T型丝杆、丝杆螺母、摇臂接杆和摇把。丝杆螺母固定设置在平移凸轮的左部中部上。T型丝杆的左部通过向心推力球轴承转动设置在机体上,右部与丝杆螺母相配合。T型丝杆的左端为方形,用于与摇臂接杆传动连接。摇臂接杆下端设有与T型丝杆的左端的方形相对应的连接方孔,使用时摇臂接杆由其连接方孔套在T型丝杆的左端上。摇把旋合固定设置在摇臂接杆的上端上。上压杆组件包括上压杆、上导向轮和上复位弹簧。上压杆由其中部铰接连接在机箱的上支架的右端上,形成杠杆结构。上导向轮转动设置在上压杆的左端上,沿平移凸轮的上导向面滚动运动。上复位弹簧设置在上压杆与上支架之间,使上导向轮始终压紧接触在平移凸轮的上导向面上。下压杆组件包括下压杆、下导向轮和下复位弹簧。下压杆由其中部铰接连接在下支架的右端上,形成杠杆结构。下导向轮转动设置在下压杆的左端上,沿平移凸轮的下导向面滚动运动。下复位弹簧设置在下压杆与下支架之间,使下导向轮始终压紧接触在平移凸轮的下导向面上。压头组件有3组,3组压头组件的结构相同,均包括托轮架和2个托轮。3组压头组件按其所处的位置的不同分别称为中压头组件、上压头组件和下压头组件。2个托轮依次沿前后向转动设置在托轮架上,托轮架可以摆动一定角度,使2个托轮的转动轴线与待加工工件的相接触部分的表面相互平行。中压头组件的托轮架铰接连接在平移凸轮的中部右端上,其转动轴线垂直于中压头组件的2个托轮的转动轴线和待加工工件的轴线所在的平面。上压头组件的托轮架铰接连接在上压杆的右端下侧上,其转动轴线沿左右向水平设置。下压头组件的托轮架铰接连接在下压杆的右端下侧上,其转动轴线沿左右向水平设置。以上述基本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压头组件的2个托轮均采用深沟球轴承。本专利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对中中心架有效解决了轴类零件圆锥面自动定心和辅助支撑的技术问题,能大大提高细长的圆锥面轴类零件的加工刚度,不仅能大大提高该类零件的加工效率,还能有效地提高加工精度;同时本专利技术的中心架也可用于圆柱面的自动定心和辅助支撑。本专利技术的中心架的结构简单,安装拆卸工件方便快捷,能快速自动定心,定心精度高,大大缩短辅助加工时间。(2)本专利技术的中心架的驱动装置采用手动方式,配合T型丝杆和丝杆螺母,不仅能根据需要手动调节快慢,而且压紧支撑时能自锁,更加节能,进一步降低了使用成本,而且可靠性较好。(3)本专利技术的压头组件采用滚动轴承作为接触支承,不仅接触精度高,而且使用寿命长,成本低。本专利技术的压头组件的托轮架可以摆动一定角度,使2个托轮的转动轴线与待加工工件的相接触部分的表面相互平行,确保2个托轮同时压紧在待加工工件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中心架处于松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中心架处于支撑工件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去掉驱动装置后的俯视示意图;图4为图2中的A向局部示意图;图5为图3去掉上支架和上压杆组件后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从图1的左侧观察时机体的示意图;图7为图6中的B-B剖视示意图。上述附图中的标记如下:机箱1,机体1-1,上支架1-2,下支架1-3,驱动装置2,T型丝杆2-1,丝杆螺母2-2,摇臂接杆2-3,摇把2-4,平移凸轮3,上压杆组件4,上压杆4-1,上导向轮4-2,上复位弹簧4-3,下压杆组件5,下压杆5-1,下导向轮5-2,下复位弹簧5-3,压头组件6,中压头组件6a,上压头组件6b,下压头组件6c,托轮架6-1,托轮6-2。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方位的描述按照图1所示的方位进行,也即图1所示的上下左右方向即为描述的上下左右方向,图1所朝的一方为前方,背离图1的一方为后方。(实施例1)见图1至图7,本专利技术的中心架包括机箱1、驱动装置2、平移凸轮3、上压杆组件4、下压杆组件5和压头组件6。机箱1包括机体1-1、上支架1-2和下支架1-3。上支架1-2固定在机体1-1的上侧上,且右端伸出机体1-1外。下支架固定设置在机体1-1的下侧上,且右端伸出机体1-1外。从而机体1-1、上支架1-2和下支架1-3形成具有开口向右的箱体结构。平移凸轮3左右滑动设置在机体1-1、上支架1-2和下支架1-3之间,由驱动装置2驱动平移凸轮3左右运动。见图1和图2,驱动装置2包括T型丝杆2-1、丝杆螺母2-2、摇臂接杆2-3和摇把2-4。丝杆螺母2-2固定设置在平移凸轮3的左部中部上;T型丝杆2-1的左部通过向心推力球轴承转动设置在机体1-1上,右部与丝杆螺母2-2相配合。T型丝杆2-1的左端为方形,用于与摇臂接杆2-3传动连接。摇臂接杆2-3下端设有与T型丝杆2-1的左端的方形相对应的连接方孔,使用时摇臂接杆2-3由其连接方孔套在T型丝杆2-1的左端上。摇把2-4旋合固定设置在摇臂接杆2-3的上端上。见图1至图4,上压杆组件4包括上压杆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心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驱动装置、平移凸轮、上压杆组件、下压杆组件和压头组件;机箱包括机体、上支架和下支架;上支架固定在机体的上侧上,且右端伸出机体外;下支架固定设置在机体的下侧上,且右端伸出机体外;从而机体、上支架和下支架形成具有开口向右的箱体结构;平移凸轮左右滑动设置在机体、上支架和下支架之间,由驱动装置驱动平移凸轮左右运动;驱动装置包括T型丝杆、丝杆螺母、摇臂接杆和摇把;丝杆螺母固定设置在平移凸轮的左部中部上;T型丝杆的左部通过向心推力球轴承转动设置在机体上,右部与丝杆螺母相配合;T型丝杆的左端为方形,用于与摇臂接杆传动连接;摇臂接杆下端设有与T型丝杆的左端的方形相对应的连接方孔,使用时摇臂接杆由其连接方孔套在T型丝杆的左端上;摇把旋合固定设置在摇臂接杆的上端上;上压杆组件包括上压杆、上导向轮和上复位弹簧;上压杆由其中部铰接连接在机箱的上支架的右端上,形成杠杆结构;上导向轮转动设置在上压杆的左端上,沿平移凸轮的上导向面滚动运动;上复位弹簧设置在上压杆与上支架之间,使上导向轮始终压紧接触在平移凸轮的上导向面上;下压杆组件包括下压杆、下导向轮和下复位弹簧;下压杆由其中部铰接连接在下支架的右端上,形成杠杆结构;下导向轮转动设置在下压杆的左端上,沿平移凸轮的下导向面滚动运动;下复位弹簧设置在下压杆与下支架之间,使下导向轮始终压紧接触在平移凸轮的下导向面上;压头组件有3组,3组压头组件的结构相同,均包括托轮架和2个托轮;3组压头组件按其所处的位置的不同分别称为中压头组件、上压头组件和下压头组件; 2个托轮依次沿前后向转动设置在托轮架上,托轮架可以摆动一定角度,使2个托轮的转动轴线与待加工工件的相接触部分的表面相互平行;中压头组件的托轮架铰接连接在平移凸轮的中部右端上,其转动轴线垂直于中压头组件的2个托轮的转动轴线和待加工工件的轴线所在的平面;上压头组件的托轮架铰接连接在上压杆的右端下侧上,其转动轴线沿左右向水平设置;下压头组件的托轮架铰接连接在下压杆的右端下侧上,其转动轴线沿左右向水平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心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驱动装置、平移凸轮、上压杆组件、下压杆组件和压头组件;机箱包括机体、上支架和下支架;上支架固定在机体的上侧上,且右端伸出机体外;下支架固定设置在机体的下侧上,且右端伸出机体外;从而机体、上支架和下支架形成具有开口向右的箱体结构;平移凸轮左右滑动设置在机体、上支架和下支架之间,由驱动装置驱动平移凸轮左右运动;驱动装置包括T型丝杆、丝杆螺母、摇臂接杆和摇把;丝杆螺母固定设置在平移凸轮的左部中部上;T型丝杆的左部通过向心推力球轴承转动设置在机体上,右部与丝杆螺母相配合;T型丝杆的左端为方形,用于与摇臂接杆传动连接;摇臂接杆下端设有与T型丝杆的左端的方形相对应的连接方孔,使用时摇臂接杆由其连接方孔套在T型丝杆的左端上;摇把旋合固定设置在摇臂接杆的上端上;上压杆组件包括上压杆、上导向轮和上复位弹簧;上压杆由其中部铰接连接在机箱的上支架的右端上,形成杠杆结构;上导向轮转动设置在上压杆的左端上,沿平移凸轮的上导向面滚动运动;上复位弹簧设置在上压杆与上支架之间,使上导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沛群邓志辉张红卫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