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港用无损伤针组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874784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0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静脉输液港用无损伤针组及使用方法,包括相互配接的基座和穿刺针组件,所述基座包括同轴设置的壳体、软塞、套管,所述壳体内设有输液通道,所述输液通道与所述套管的中空部导通,所述软塞用于堵塞所述壳体的上开口,所述穿刺针组件包括针座及固定在其下方的穿刺针,所述穿刺针的端部穿刺过所述软塞、并经过所述套管的中空部后从套管的远端伸出。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能顺利将无损伤针与输液港导通的前提下,有效防止无损伤针在穿刺时对输液港的阻菌软胶的切割,确保器械的正常使用,从根本避免了不必要的医疗事故的产生。

Non injury needle group for venous transfusion port and its usag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non-invasive needle group for a venous infusion port and its use method, including a matching base and a puncture needle assembly. The base comprises a coaxially arranged shell, a soft plug, and a sleeve.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n infusion channel, the infusion channel is conductive to the hollow part of the sleeve, and the soft plug is used for blocking. The upper opening of the shell comprises a needle holder and a needle fixed below it. The end of the needle punctures the soft plug and extends from the distal end of the sleeve after passing through the hollow part of the sleeve. On the premise that the nondestructive needle can be smoothly connected with the infusion port, the invention effectively prevents the nondestructive needle from cutting the sterile soft glue of the infusion port when puncturing, ensures the normal use of the instrument, and avoids the unnecessary medical accid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静脉输液港用无损伤针组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物品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穿刺可植入静脉输液港的无损伤针组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输液港用无损伤针是专门针对输液港而设计的一类输液针,其通常由蝶翼部和相对于蝶翼部所在平面垂直的针体部组成。在使用时通常将针体部垂直地穿入输液港内,然后将蝶翼部与病患人员皮肤向贴,以固定无损伤针。输液港的内部结构可参考专利WO2014177298所示,至少具有一个带有药液流道的外壳和固定设置在该外壳顶部且供无损伤针穿刺的阻菌软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输液港被设置成固定在病患人员体内,需要输液时将无损伤针从阻菌软胶中穿刺使用,不需要输液时将无损伤针从阻菌软胶中拔出,紧致的软胶结构能将拔出后的无损伤针的间隙瞬间挤满。目前一般常用的无损伤针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针体部内具有输液通道;为了能顺利地穿刺,该针体部的最下端具有楔形切口,这样的结构在专利CN201720256972.6中能清楚显示。但是,这样的结构会导致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如图1、2中虚线部分100实际形成了刃口,在无损伤针向下从阻菌软胶的穿刺过程中,刃口会对阻菌软胶进行切割,无损伤针的多次穿刺会形成多次的切割。这样,首先会影响阻菌软胶的紧致性,最严重的后果是阻菌软胶中会形成间隙,无法对输液港形成阻菌效果;其次被切割下来的阻菌软胶的弹性体颗粒有可能会被药液带入到输液港的药液流道内,引起其堵塞,更致命的是该弹性体颗粒还有可能会被药液带入到病患人员的体内,形成不可估计的医疗事故。鉴于此,技术人员对无损伤针进行了改进,如图3所示,将其尖端部进行弯曲,弯曲的角度一般在15度左右,使其楔形切口大致呈垂直于输液港的阻菌软胶表面,防止形成刃口,这样的结构在专利US5290267、EP0495214、WO2013104642、CN201380003571中均能清楚地显示,唯一的区别在于无损伤针尖端的弯曲角度和形状有所不同。这样的结构,虽然能防止形成刃口,但是同样治标不治本,因为一旦医护人员穿刺过程中无损伤针以非垂直地形态穿刺进输液港内时,同样会产生切割输液港阻菌软胶的问题;其二,由于无损伤针尖端形成弯曲角度,因此在穿刺过程中,阻菌软胶对于无损伤针的表面的反作用力增大,导致穿刺时需要施加较大的推力。因此,需要有一种另外的思路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穿刺可植入静脉输液港的无损伤针组及其使用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静脉输液港用无损伤针组,包括相互配接的基座和穿刺针组件,所述基座包括同轴设置的壳体、软塞、套管,所述壳体内设有输液通道,所述输液通道与所述套管的中空部导通,所述软塞用于堵塞所述壳体的上开口,所述穿刺针组件包括针座及固定在其下方的穿刺针,所述穿刺针的端部穿刺过所述软塞、并经过所述套管的中空部后从套管的远端伸出。优选的,所述壳体至少包括一个圆筒部,该圆筒部的内壁与所述软塞的外壁之间为紧配合。优选的,所述圆筒部的上端面设有卡槽,用于固定所述软塞的上表面;所述圆筒部的外侧壁上垂直延伸有输液管,所述输液管内为所述输液通道。优选的,所述输液管上对称设有蝶翼部,两个蝶翼部可绕所述输液管的中心轴翻折,且在各自的上表面上分别设置可相互卡接的凸起和凹槽。优选的,所述套管的远端具有一楔形口。优选的,所述楔形口与所述穿刺针的外表面平滑过渡。优选的,所述套管的远端具有通孔,所述通孔与套管的中空部导通。优选的,所述套管的近端为一喇叭口,所述喇叭口置于所述壳体内部形成一储液腔,所述储液腔与所述输液通道导通。优选的,所述穿刺针的端部为三棱形状的尖端。本专利技术还揭示了一种静脉输液港用无损伤针组,包括具有同一旋转轴的套管和穿刺针,同轴设置的壳体和软塞,所述壳体内设有输液通道,所述输液通道与所述套管的中空部导通,所述软塞用于堵塞所述壳体的上开口,所述穿刺针的端部穿刺过所述软塞、并经过所述套管的中空部后从套管的远端伸出。优选的,所述穿刺针的外径与所述套管的中空部内径相当。优选的,所述套管的远端具有一楔形口。优选的,所述楔形口与所述穿刺针的外表面平滑过渡。优选的,所述套管的远端具有通孔,所述通孔与套管的中空部导通。本专利技术还揭示了一种静脉输液港用无损伤针组,包括相互配接的基座和穿刺针组件,所述基座包括同轴设置的壳体、软塞、套管,所述穿刺针组件包括针座及固定在其下方的穿刺针,所述壳体内设有输液通道,初始状态时,所述穿刺针的端部穿刺过所述软塞、并经过所述套管的中空部后从套管的远端伸出;第二状态时,所述穿刺针从所述套管的中空部中抽出,所述输液通道与所述套管的中空部导通。优选的,所述壳体至少包括一个圆筒部,该圆筒部具有上开口,其内壁与所述软塞的外壁之间为紧配合。优选的,所述圆筒部的上端面设有卡槽,用于固定所述软塞的上表面;所述圆筒部的外侧壁上垂直延伸有输液管,所述输液管内为所述输液通道。优选的,所述输液管上对称设有蝶翼部,两个蝶翼部可绕所述输液管的中心轴翻折,且在各自的上表面上分别设置可相互卡接的凸起和凹槽。本专利技术还揭示了一种静脉输液港用无损伤针组的使用方法,包括:步骤一,提供一基座,所述基座包括同轴设置的壳体、软塞、套管,所述壳体内设有输液通道,所述输液通道与所述套管的中空部导通,所述软塞用于堵塞所述壳体的上开口;步骤二,提供一穿刺针组件,所述穿刺针组件包括针座及固定在其下方的穿刺针;步骤三,提供一输液港,所述输液港包括带有药液流道的外壳和固定设置在该外壳顶部的阻菌软胶,所述外壳内部具有药腔,所述药腔与药液流道导通;步骤四,所述穿刺针的端部穿刺过所述软塞、并经过所述套管的中空部后从套管的远端伸出,将所述穿刺针和套管同时刺穿所述输液港的阻菌软胶后使所述穿刺针的端部和套管的远端同时进入并保持在所述药腔内;步骤五,向后撤出所述穿刺针,将所述穿刺针从所述套管中抽出,使所述输液通道、套管的中空部、所述输液港的药腔及药液流道均导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在能顺利将无损伤针与输液港导通的前提下,有效防止无损伤针在穿刺时对输液港的阻菌软胶的切割,确保器械的正常使用,从根本避免了不必要的医疗事故的产生。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图1:现有技术的无损伤针的结构示意图;图2:现有技术的无损伤针的右视图;图3:现有技术的无损伤针的第二种形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5: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6: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图7: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8: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图9: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第二方向的立体示意图;图10:图9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11:图9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此时套管属于另一种形式;图12:本专利技术所适用的输液港的立体示意图;图13:本专利技术所适用的输液港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本专利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如图4至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静脉输液港用无损伤针组,包括相互配接的基座1和穿刺针组件2。具体的,所述基座1包括同轴设置的壳体11、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静脉输液港用无损伤针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配接的基座(1)和穿刺针组件(2),所述基座(1)包括同轴设置的壳体(11)、软塞(12)、套管(13),所述壳体(11)内设有输液通道(14),所述输液通道(14)与所述套管(13)的中空部(15)导通,所述软塞(12)用于堵塞所述壳体(11)的上开口(16),所述穿刺针组件(2)包括针座(21)及固定在其下方的穿刺针(22),所述穿刺针(22)的端部(23)穿刺过所述软塞(12)、并经过所述套管(13)的中空部(15)后从套管(13)的远端(17)伸出。

【技术特征摘要】
1.静脉输液港用无损伤针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配接的基座(1)和穿刺针组件(2),所述基座(1)包括同轴设置的壳体(11)、软塞(12)、套管(13),所述壳体(11)内设有输液通道(14),所述输液通道(14)与所述套管(13)的中空部(15)导通,所述软塞(12)用于堵塞所述壳体(11)的上开口(16),所述穿刺针组件(2)包括针座(21)及固定在其下方的穿刺针(22),所述穿刺针(22)的端部(23)穿刺过所述软塞(12)、并经过所述套管(13)的中空部(15)后从套管(13)的远端(17)伸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脉输液港用无损伤针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至少包括一个圆筒部(18),该圆筒部的内壁与所述软塞(12)的外壁之间为紧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脉输液港用无损伤针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部(18)的上端面设有卡槽(19),用于固定所述软塞(12)的上表面;所述圆筒部(18)的外侧壁上垂直延伸有输液管(110),所述输液管(110)内为所述输液通道(1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脉输液港用无损伤针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管(110)上对称设有蝶翼部(111),两个蝶翼部可绕所述输液管(110)的中心轴翻折,且在各自的上表面上分别设置可相互卡接的凸起(112)和凹槽(11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脉输液港用无损伤针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3)的远端(17)具有一楔形口(116)。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静脉输液港用无损伤针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口(116)与所述穿刺针(22)的外表面平滑过渡。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脉输液港用无损伤针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3)的远端(17)具有通孔(117),所述通孔(117)与套管(13)的中空部(15)导通。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或7所述的静脉输液港用无损伤针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3)的近端为一喇叭口(114),所述喇叭口(114)置于所述壳体(11)内部形成一储液腔(115),所述储液腔(115)与所述输液通道(14)导通。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脉输液港用无损伤针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针(22)的端部(23)为三棱形状的尖端。10.静脉输液港用无损伤针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同一旋转轴的套管(13)和穿刺针(22),同轴设置的壳体(11)和软塞(12),所述壳体(11)内设有输液通道(14),所述输液通道(14)与所述套管(13)的中空部(15)导通,所述软塞(12)用于堵塞所述壳体(11)的上开口(16),所述穿刺针(22)的端部(23)穿刺过所述软塞(12)、并经过所述套管(13)的中空部(15)后从套管(13)的远端(17)伸出。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静脉输液港用无损伤针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针(22)的外径与所述套管(13)的中空部(15)内径相当。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静脉输液港用无损伤针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3)的远端(17)具有一楔形口(116)。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静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铜谢林顺王国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林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