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带自动粒子的连续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7418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0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载带自动粒子的连续成型模具,包括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的顶端固定安装有PLC控制器,装置外壳的顶端内壁和底端内壁均焊接有第一滑轨,第一滑轨相互靠近的一侧均滑动连接有若干第一滑轨座,两两第一滑轨座之间均固定安装有挤压板,挤压板的板体均设有螺纹通孔,挤压板在螺纹通孔处设有螺纹杆,装置外壳侧两侧均设有圆形通孔,螺纹杆的两端在圆形通孔处与装置外壳转动连接,螺纹杆的外侧刻设有若干组双向螺纹,螺纹杆外侧的双向螺纹分别与两组挤压板啮合,螺纹杆的一端均焊接有金属圆板。相比较现有装置而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较好的使得生产出的载带的厚度得到及时的调整,保证其尺寸的规范性。

Continuous molding die with automatic particle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tinuous forming die with automatic particles, which comprises a device shell. The top of the device shell is fixed with a PLC controller. The top inner wall and the bottom inner wall of the device shell are welded with a first slide rail, and the first slide rail is sliding and connected with a number of first slide rail pedestals on the side near each other. A squeeze plate is fixed between the two first slide rail bases, and the plate body of the squeeze plate is provided with threaded through-holes, and the extrusion plate is provided with threaded rods at the threaded through-holes. Circular through-holes are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shell of the device, the two ends of the threaded rods are rotat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shell of the device at the circular through-holes, and a number of two-way screws are engraved on the outside of the threaded rod The two-way threads on the outside of the threaded rod engage with two sets of extruded plates respectively, and one end of the threaded rod is welded with a metal circular plate.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tter make the thickness of the produced belt be adjusted in time to ensure the normalization of its siz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载带自动粒子的连续成型模具
本技术涉及成型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载带自动粒子的连续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载带是指在一种应用于电子包装领域的带状产品,它具有特定的厚度,在其长度方向上等距分布着用于承放电子元器件的孔穴(亦称口袋)和用于进行索引定位的定位孔,载带主要应用于电子元器件贴装工业,它配合盖带(上封带)使用,将电阻,电容,晶体管,二极管等电子元器件承载收纳在载带的口袋中,并通过在载带上方封合盖带形成闭合式的包装,用于保护电子元器件在运输途中不受污染和损坏,由于载带在生产使用中所需要的长短规格不同,为此我们再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对其的长度进行控制,保证其能够进行连续成型生产,且再生产过程中由于一起或者人为的操作不当使得其后补不均一,我们需对其进行调整,为此我们提出载带自动粒子的连续成型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载带自动粒子的连续成型模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载带自动粒子的连续成型模具,包括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的顶端固定安装有PLC控制器,装置外壳的顶端内壁和底端内壁均焊接有第一滑轨,第一滑轨相互靠近的一侧均滑动连接有若干第一滑轨座,两两第一滑轨座之间均固定安装有挤压板,挤压板的板体均设有螺纹通孔,挤压板在螺纹通孔处设有螺纹杆,装置外壳侧两侧均设有圆形通孔,螺纹杆的两端在圆形通孔处与装置外壳转动连接,螺纹杆的外侧刻设有若干组双向螺纹,螺纹杆外侧的双向螺纹分别与两组挤压板啮合,螺纹杆的一端均焊接有金属圆板,装置外壳远离金属圆板的一侧焊接有置物板,置物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滑轨,第二滑轨的顶端滑动连接有第二滑轨座,第二滑轨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电动机,电动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制动杆,制动杆的截面呈多边形,置物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气缸,气缸的输出轴与电动机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电动机和气缸连接。优选的,所述装置外壳的顶端设有开口,装置外壳在开口处固定安装有传输装置,传输装置包括传输管,传输管的一侧设有圆形通孔,传输管在圆形通孔处转动连接有L形转杆,L形转杆的水平支臂的一端焊接有分隔板,分隔板的长度等于传输管的内径。优选的,所述L形转杆的竖直支臂设有圆形通孔,L形转杆在圆形通孔处滑动连接有限位杆,传输管的侧壁均匀设有若干限位孔,限位杆的一端在限位孔处与传输管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传输管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储料箱。优选的,所述螺纹杆远离金属圆片的一端设有凹槽,凹槽的截面呈多边形,制动杆的一端在凹槽处与制动杆滑动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首先通过气缸、电动机、制动杆和螺纹杆的设置,使得各挤压板之间的间隙得到调整,从而使得生产出的载带的厚度能够得到及时的调整;2、通过传输管、L形转杆和分隔板的设置,使得原料的下落能够得到及时的控制,方便对生产过程的控制。相比较现有装置而言,本技术能够较好的使得生产出的载带的厚度得到及时的调整,保证其尺寸的规范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载带自动粒子的连续成型模具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载带自动粒子的连续成型模具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载带自动粒子的连续成型模具的螺纹杆右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装置外壳、2挤压板、3第一滑轨座、4第一滑轨、5金属圆板、6分隔板、7传输管、8储料箱、9L形转杆、10限位杆、11螺纹杆、12制动杆、13电动机、14气缸、15第二滑轨座、16第二滑轨、17置物板、18传输装置、19PLC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载带自动粒子的连续成型模具,包括装置外壳1,装置外壳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PLC控制器19,装置外壳1的顶端内壁和底端内壁均焊接有第一滑轨4,第一滑轨4相互靠近的一侧均滑动连接有若干第一滑轨座3,两两第一滑轨座3之间均固定安装有挤压板2,挤压板2的板体均设有螺纹通孔,挤压板2在螺纹通孔处设有螺纹杆11,装置外壳1侧两侧均设有圆形通孔,螺纹杆11的两端在圆形通孔处与装置外壳1转动连接,螺纹杆11的外侧刻设有若干组双向螺纹,螺纹杆11外侧的双向螺纹分别与两组挤压板2啮合,螺纹杆11的一端均焊接有金属圆板5,装置外壳1远离金属圆板5的一侧焊接有置物板17,置物板17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滑轨16,第二滑轨16的顶端滑动连接有第二滑轨座15,第二滑轨座15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电动机13,电动机13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制动杆12,制动杆12的截面呈多边形,置物板17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气缸14,气缸14的输出轴与电动机13连接,PLC控制器19的输出端与电动机13和气缸14连接,装置外壳1的顶端设有开口,装置外壳1在开口处固定安装有传输装置18,传输装置18包括传输管7,传输管7的一侧设有圆形通孔,传输管7在圆形通孔处转动连接有L形转杆9,L形转杆9的水平支臂的一端焊接有分隔板6,分隔板6的长度等于传输管7的内径,L形转杆9的竖直支臂设有圆形通孔,L形转杆9在圆形通孔处滑动连接有限位杆10,传输管7的侧壁均匀设有若干限位孔,限位杆10的一端在限位孔处与传输管7滑动连接,传输管7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储料箱8,螺纹杆11远离金属圆片的一端设有凹槽,凹槽的截面呈多边形,制动杆12的一端在凹槽处与制动杆12滑动连接。工作流程:首先通过向外抽出限位杆10,使得限位杆10脱离限位孔,接着旋转L形转杆9,从而使得分隔板6旋转,使得其中的原料下落,使得生产过程得以进行,接着通过启动cpl型PLC控制器19,使得气缸14推动电动机13沿着第二滑轨16运移,使得制动杆12与螺纹杆11连接,启动电动机13,从而使得螺纹杆11旋转,使得挤压板2之间的间隙得到调整,从而方便对或是能产出的载带进行调整。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载带自动粒子的连续成型模具

【技术保护点】
1.载带自动粒子的连续成型模具,包括装置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PLC控制器(19),装置外壳(1)的顶端内壁和底端内壁均焊接有第一滑轨(4),第一滑轨(4)相互靠近的一侧均滑动连接有若干第一滑轨座(3),两两第一滑轨座(3)之间均固定安装有挤压板(2),挤压板(2)的板体均设有螺纹通孔,挤压板(2)在螺纹通孔处设有螺纹杆(11),装置外壳(1)侧两侧均设有圆形通孔,螺纹杆(11)的两端在圆形通孔处与装置外壳(1)转动连接,螺纹杆(11)的外侧刻设有若干组双向螺纹,螺纹杆(11)外侧的双向螺纹分别与两组挤压板(2)啮合,螺纹杆(11)的一端均焊接有金属圆板(5),装置外壳(1)远离金属圆板(5)的一侧焊接有置物板(17),置物板(17)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滑轨(16),第二滑轨(16)的顶端滑动连接有第二滑轨座(15),第二滑轨座(15)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电动机(13),电动机(13)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制动杆(12),制动杆(12)的截面呈多边形,置物板(17)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气缸(14),气缸(14)的输出轴与电动机(13)连接,PLC控制器(19)的输出端与电动机(13)和气缸(14)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载带自动粒子的连续成型模具,包括装置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PLC控制器(19),装置外壳(1)的顶端内壁和底端内壁均焊接有第一滑轨(4),第一滑轨(4)相互靠近的一侧均滑动连接有若干第一滑轨座(3),两两第一滑轨座(3)之间均固定安装有挤压板(2),挤压板(2)的板体均设有螺纹通孔,挤压板(2)在螺纹通孔处设有螺纹杆(11),装置外壳(1)侧两侧均设有圆形通孔,螺纹杆(11)的两端在圆形通孔处与装置外壳(1)转动连接,螺纹杆(11)的外侧刻设有若干组双向螺纹,螺纹杆(11)外侧的双向螺纹分别与两组挤压板(2)啮合,螺纹杆(11)的一端均焊接有金属圆板(5),装置外壳(1)远离金属圆板(5)的一侧焊接有置物板(17),置物板(17)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滑轨(16),第二滑轨(16)的顶端滑动连接有第二滑轨座(15),第二滑轨座(15)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电动机(13),电动机(13)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制动杆(12),制动杆(12)的截面呈多边形,置物板(17)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气缸(14),气缸(14)的输出轴与电动机(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湘涛王根友覃尧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川林再生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