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71259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0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钓竿,即使尺寸较长,也能抑制竿尾直径的扩大,并且能防止1号竿节等的拔脱。该钓竿(10)为手竿。钓竿(10)具有1号竿节(11)~尾节(16)。1号竿节(11)相对于2号竿节(12)以伸缩形式连接。2号竿节(12)与3号竿节(13)、3号竿节(13)与4号竿节(14)、4号竿节(14)与5号竿节(15)、5号竿节与尾节(16)分别以正插接形式连接。在1号竿节(11)的后端部(21)涂布有防卡死材料(20)。防卡死材料(20)分散存在于所述后端部(21)。防卡死材料(20)采用已知的橡胶类涂料。

Fishing ro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fishing rod, which can restrain the enlargement of the rod tail diameter even if the dimension is long, and can prevent the No. 1 rod segment from being pulled out. The fishing rod (10) is a hand pole. The fishing rod (10) has 1 pole sections (11) to tail segments (16). The 1 pole section (11) is connected to the 2 pole section (12) in a telescopic form. No. 2 pole section (12) is connected with No. 3 pole section (13), No. 3 pole section (13) and No. 4 pole section (14), No. 4 pole section (14) and No. 5 pole section (15), No. 5 pole section and tail section (16) in the form of direct insertion, respectively. Anti choking material (20) is coated on the rear end (21) of pole 1 (11). The anti blocking material (20) is dispersed in the rear end part (21). Anti blocking materials (20) are made of known rubber coat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钓竿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钓竿的构造。
技术介绍
根据目标不同,钓竿的规格多种多样。钓竿的规格按照是否安装钓鱼用卷线器而大致分成两种。无法安装钓鱼用卷线器这一类型的钓竿被称为“手竿”。手竿通常由多个竿坯构成。各竿坯的外径及内径各不相同。各竿坯被称为“竿节”,是通过沿长度方向依次连接而构成钓竿。构成竿梢的竿节的外径比其它任何竿节的外径都小。该竿节被称为“1号竿节”,与1号竿节相邻的竿节被称为“2号竿节”。同样,与2号竿节相邻的竿节被称为3号竿节,后续依次被称为4号竿节、5号竿节等。各竿节的外径从1号竿节起依次变大,有时也将外径最大的竿节特称为“尾节”,将与尾节相邻的竿节特称为“尾节上一节”。尾节是供钓鱼者抓持的竿节,通常具备握柄以便让钓鱼者容易握住尾节。作为表示钓竿规格的要素,有被称为“调性”的要素。所谓调性,表示该钓竿上作用有弯曲力矩时的挠曲行为。调性并非决定该钓竿的优劣,而是表示其特性。决定该调性的设计上的要素种类繁多,可举出构成竿坯的材料的物性、竿坯的长度及内外径、各竿坯的连接形式等。这些要素对于实现期望调性来说是关键,钓竿的设计者是以成为预期调性的方式来设计所述各要素。竿坯的连接形式大致分为周知的“插接式”及“伸缩式”,在“插接式”的范畴中还存在多种连接形式。各连接形式分别存在设计上的优点及缺点,而设计者会采用最适于使钓竿发挥期望性能的连接形式(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钓竿具有竿部件(4)及竿杵(1)。竿部件(4)是由多个竿坯以伸缩形式连接而成。在采用这种连接形式的情况下,竿坯的锥度变大,其结果使钓竿的竿尾直径也变大。该文献所公开的钓竿要解决的课题在于防止以下情况:如果竿部件(4)变长,尾节的外径便会扩大,从而导致钓鱼者难以抓持并操作竿部件(4)。作为其解决手段是设计成,在竿部件(4)的后端部设有竿杵(1),即使钓竿的全长变长,其竿尾直径也会成为固定程度以下。具体来说,竿杵(1)是由多个竿坯构成,各竿坯以其外径不会沿长度方向扩大的方式以反插接形式(鱼竿的尾端侧的竿节插入前端侧的竿节的方式)连接。也就是说,竿杵(1)作为设置在竿部件(4)的接头发挥功能,通过设置所述竿杵(1),钓竿整体能够实现长尺寸化,并且抑制了竿尾直径的扩大。
技术介绍
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实开昭53-5318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各竿坯以例如插接形式而非伸缩形式连接的情况下,与伸缩形式相比,能够抑制钓竿的竿尾直径扩大。但是,在采用插接形式的情况下,会产生如下问题。手竿中,钓具组件直接连结在1号竿节的前端。因此,在实钓中,当命中目标时,手竿上不仅作用有弯曲力矩,还同时作用有轴力(拉伸力)。因此,对于操作手竿的钓鱼者来说,体力负担变大,但却能体验非常刺激的垂钓。另一方面,在手竿的情况下,当命中目标时,如上所述作用有轴力,因此,如果各竿坯以插接形式连接,那么尤其会有1号竿节从2号竿节脱出的担忧。当目标为大型鱼时这种担忧更甚。本专利技术是基于所述背景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钓竿,即使尺寸较长,也能抑制竿尾直径扩大,并且能够在实钓中防止1号竿节等的拔脱。解决问题的手段(1)本专利技术的钓竿是1号竿节相对于2号竿节以伸缩形式连接,其它相邻的竿节全部以正插接形式连接。(2)另外,本专利技术的钓竿是1号竿节相对于2号竿节以伸缩形式连接,2号竿节相对于3号竿节以伸缩形式连接,其它相邻的竿节全部以正插接形式连接。根据这些专利技术,仅1号竿节相对于2号竿节以伸缩形式连接,或者1号竿节相对于2号竿节以伸缩形式连接且2号竿节相对于3号竿节以伸缩形式连接,因此,即使轴力(尤其拉伸力)作用于各竿节,1号竿节或2号竿节也不会从相邻竿节中拔脱。而且,由于其它竿节是以正插接形式连接,因此即使在多个竿节连接的情况下,也能抑制尾节的外径。(3)优选在所述1号竿节的后端部的外周面中的与所述2号竿节重叠的部分形成有防卡死层。另外,在所述2号竿节相对于所述3号竿节以伸缩形式连接的情况下,优选在2号竿节的后端部的外周面中的与所述3号竿节重叠的部分也涂布有防卡死层。该构成中,成为缓冲材介置于1号竿节与2号竿节的重叠部分以及2号竿节与3号竿节的重叠部分的状态。因此,即使假设所述轴力变大,也能防止1号竿节及2号竿节的卡死。所述防卡死层优选由橡胶类涂料或丙烯酸聚氨酯类涂料构成。(4)所述橡胶类涂料或丙烯酸聚氨酯类涂料优选涂布在所述1号竿节的后端部及2号竿节的后端部中的至少其中之一上。也就是说,所述橡胶类涂料或丙烯酸聚氨酯类涂料优选以涂装部位分散存在于所述1号竿节的后端部的方式仅涂布在指定位置,在所述2号竿节相对于所述3号竿节以伸缩形式连接的情况下,优选以涂装部位分散存在于所述2号竿节的后端部的方式仅涂布在指定位置。该构成中,由于橡胶类涂料或丙烯酸聚氨酯类涂料分散存在,所以1号竿节与2号竿节的接触区域、2号竿节与3号竿节的接触区域变窄。因此,能够发挥较高的防卡死效果。(5)可在所述1号竿节的后端部的外周面中的与所述2号竿节重叠的部分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条。另外,在2号竿节相对于3号竿节以伸缩形式连接的情况下,可在所述2号竿节的后端部的外周面中的与所述3号竿节重叠的部分也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条。根据该构成,通过设置所述凹条,而使1号竿节与2号竿节的接触区域、2号竿节与3号竿节的接触区域变窄。因此,即使假设所述轴力变大,也能防止1号竿节及2号竿节的卡死。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在钓竿构成为手竿的情况下,1号竿节或2号竿节不会从相邻竿节中拔脱。而且,其它竿节是以正插接形式连接,因此,即使在多个竿节连接从而钓竿变长的情况下,也能抑制尾节的外径。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钓竿10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钓竿10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形状的图。图3是详细地表示1号竿节11的后端部21的图。图4是表示防卡死材料20的形成顺序的一例的图。图5是表示防卡死材料20的形成顺序的一例的图。图6是钓竿10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图7是本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的1号竿节41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8是本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的1号竿节51的主要部分放大图。附图标记的说明10:钓竿11:1号竿节12:2号竿节18:竿坯20:防卡死材料21:后端部22:后端部23:前端部24:箭头25:后端部26:前端部27:掩片28:重叠区域29:孔30:后端部31:前端部41:1号竿节42:后端部43:防卡死材料44:区域51:1号竿节52:后端部53:槽54:后端55:长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一边适当参照附图,一边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本实施方式只不过是本专利技术的钓竿的一方式,当然可在不变更本专利技术主旨的范围内变更实施方式。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钓竿10的外观立体图。该钓竿10是所谓的手竿,由6根竿坯构成。各竿坯从前端侧起依次被称为1号竿节11、2号竿节12、3号竿节13、4号竿节14、5号竿节15及6号竿节16,6号竿节16被特称为尾节。尾节16具备握柄17,钓鱼者能够通过抓持握柄17而容易地操作钓竿10。各竿节11~16是通过已知的方法而成形。例如,将碳纤维强化树脂片(预浸渍体)裁剪成指定形状,并将其卷绕在心轴的周围。该预浸渍体是通过在指定温度经热处理后拔出心轴,从而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钓竿,其特征在于,1号竿节相对于2号竿节以伸缩形式连接,其它相邻的竿节全部以正插接形式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2.23 JP 2017-322881.一种钓竿,其特征在于,1号竿节相对于2号竿节以伸缩形式连接,其它相邻的竿节全部以正插接形式连接。2.一种钓竿,其特征在于,1号竿节相对于2号竿节以伸缩形式连接,2号竿节相对于3号竿节以伸缩形式连接,其它相邻的竿节全部以正插接形式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1号竿节的后端部的外周面中的与所述2号竿节重叠的部分,形成有防卡死层。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钓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1号竿节的后端部的外周面中的与所述2号竿节重叠的部分以及所述2号竿节的后端部的外周面中的与所述3号竿节重叠的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田雄贵小田绅介岩成朋纪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岛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