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花生收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70588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0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花生收获机,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包括连接在牵引车的机架,所述机架设置有铲板、输送机构和动力传动机构,所述输送机构主要由输送主动轴、输送主动链轮、输送被动链轮、链条和若干耙杆定齿构成;所述机架包括设置于花生收获机行进方向两侧多边形整体结构侧板,侧板之间设置有多个横板连接使其互相成为整体,所述铲刀包括固定底板和其两侧的铲刃,所述驱动轮包括连杆、摇臂、摆臂和跳动轴承,所述耙杆和定齿均固定设置于耙杆的承载面一侧。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收获时的生产效率,并增加了整机的使用寿命和连续使用时的稳定性,并为后期的维修维护提供了便利。

A new peanut harvest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new type of peanut harvester,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including a frame connected to a tractor. Th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shovel plate, a conveying mechanism and a power transmission mechanism. The conveying mechanism is mainly determined by a conveying driving shaft, a conveying driving sprocket, a conveying passive sprocket, a chain and a number of rake rods. The rack comprises a polygonal integral structural side plate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peanut harvester in the traveling direction, and a plurality of horizontal plates are arranged between the side plates to connect each other so as to form an integral whole. The spade cutter comprises a fixed bottom plate and a spade blade on both sides thereof. The driving wheel comprises a connecting rod, a rocker arm, a swing arm and a jumping bearing, the rake rod and a jumping bearing. The fixed teeth are fixed on one side of the bearing surface of the rake. The invention improves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during harvesting, increases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whole machine and the stability in continuous use, and provides convenience for later mainten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花生收获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花生收获机。
技术介绍
花生种植在亚洲地区极为普遍,长期以来,由于花生种植、收获和加工大都靠人工完成,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在整个花生生产过程中,收获环节用工占全过程的1/3以上,作业成本占整个花生生产成本的50%以上。发展花生收获机械化,对降低作业成本,提高作业效率、促进农民增收,具有现实意义。随着农业机械的快速发展,市场上的农业机械也逐渐增多,花生收获机是近些年出现的一个新的设备,花生收获机是指在花生收获过程中完成挖果、分离泥土、铺条、捡拾、摘果、清选等项作业的作物收获机械。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花生收获机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机具,能一次完成花生挖掘、除土、摘果、清选、集果等项作业,转移速度快、使用安全可靠。花生收获机大多为拖拉机悬挂式或畜力牵引式的,收获作业时,将埋深约10厘米以内的主根切断,并使花生沿铲面升出地面铺放成条。铲的后面焊接有纵向排列的栅条,以便漏除泥土。铺条的花生由人工收集或用机械捡拾后摘下荚果,然而现有技术中,花生收获机的机架是由不同的管材、板材组合而成,其结构复杂、焊合后变形量大、安装精度差;且铲土和输送过程运输和除土效果差,使得整机生产效率低,且在使用过程中极易损坏,故障率较高,整机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花生收获机,提高了收获时的生产效率,并增加了整机的使用寿命和连续使用时的稳定性,并为后期的维修维护提供了便利。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花生收获机,包括连接在牵引车的机架,所述机架设置有铲板、输送机构和动力传动机构,所述输送机构主要由输送主动轴、输送主动链轮、输送被动链轮、链条和若干耙杆定齿杆构成;所述机架包括设置于花生收获机行进方向两侧的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分别为多边形整体结构,之间设置有多个横板和管材连接使其互相成为整体,其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固定孔用于设置轴承座;所述铲刀包括两侧的铲刃及两侧铲刃的中间设计有多个螺栓孔,所述螺栓孔是用沉头螺栓固定连接,所述铲刃为尾部至端部厚度逐渐减小形成的尖端;所述抖动结构是由驱动轮、连杆、摇臂、摆臂和跳动轴承,所述跳动轴承铰接在摆臂的两端,所述摆臂固定连接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铰接在机架上,所述连杆为相互铰接的两端杆体,其一端与支撑轴固定连接,另一端铰接在驱动轮非轴心位置;所述耙杆设置有多个定齿,所述定齿均固定设置于耙杆的承载面一侧,所述定齿为弯钩或顶端具备弯曲,所述弯钩或顶端弯曲的方向背向链条工作运动方向。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轮、连杆和摇臂设置在机架的外侧,所述摆臂和支撑轮设置在机架的内侧。进一步的,所述摆臂设置于输送链条两侧下方,所述支撑轴贯穿于输送链条两侧的摆臂内。进一步的,所述两侧的铲刃的宽度为固定板宽度的1/3。进一步的,所述动力传动机构包括皮带和/或链条。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机构的外侧还设置有通过紧固件分别固定在左侧板和右侧板的护罩。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了机架一体化布置方式,并设置横板和管材将其连接成为整体,使得整机设计更加紧凑,设计布局也更为合理,为输送机构和其抖动装置的安装定位提供了变量,并可显著提高装配精度,有效的解决了故障频发的现状,使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故障率明显下降,大大延长了整机的使用寿命。采用易于更换且两端可调的双面铲刀,使得铲刀的使用寿命明显加长,使用户对产品的耐用性更有信心,还有利于材料的充分利用,减少了对公共资源的浪费,符合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政策导向。利用连杆一端设置在驱动轮非轴心位置形成的偏心结构,使驱动轮在旋转过程中,连杆带动摇臂和其两端设置的摆臂支撑轮做往复运动,驱动轮每旋转一周,支撑轮推动输送链条做两次抖动,抖动效率明显增加,且由于接触输送链条的位置为链条滚柱外径,使得抖动结构与输送链条之间的摩擦力降为最低极限,从而降低抖动结构的故障率,使抖动结构更加轻便,且故障率明显降低。利用带定齿的耙杆均匀分布在整套链耙部件中,在抛起果秧的时候起到一定的碎土作用,有效的排除了秧果根部的土块结构,进一步提高了清选效果,并可又有效的避免了在输送过程中的稞秧下滑现象。由于左侧板和右侧板将传动机构和输送机构及果秧分离,传动机构还设置了护罩进行保护,一方面使得整机工作时外界的恶劣环境不易影响到传动机构,有利于改善整机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在易损件更换和维护时,不易受到承载物的影响,增加了设备连续使用的能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机架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铲刀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铲刀的断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抖动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抖动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耙杆定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耙杆定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101-带座凸台外球面向心球轴承,2-铲板,201-铲刀,202-螺栓孔,203-铲刃,3-输送机构,301-输送主动链轮,302-输送被动链轮,303-链条,304-耙杆,305-定齿,4-抖动机构,401-连杆,402-驱动轮,403-摆臂,404-支撑轴,405-跳动轴承,406-摇臂,5-传动机构,6-二次输送,7-碎土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花生收获机,包括连接在牵引车的机架1,所述机架1设置有铲板2、输送机构和动力传动机构5,所述输送机构主要由输送主动轴、输送主动链轮301、输送被动链轮302、抖动机构4、链条303和若干耙杆304构成;如图2所示,所述机架1包括设置于花生收获机行进方向两侧的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分别为多边形整体结构,之间设置有多个横板连接使其互相成为整体;解决了机架1易变形的弊端,使得整机设计更加紧凑,设备布局也更为合理,为输送机和其抖动装置的安装定位提供了变量,并可显著提高装配精度,有效的解决了故障频发的现状,使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故障率明显下降,大大延长了整机的使用寿命;所述机架1还设置有多个安装固定孔,用于设置改进的带座凸台外球面轴承座向心球轴承,其优点为螺栓紧固使其不易移位,保证了机架1和设备的稳定性,使故障率进一步降低,更有利于安装使用和维护;本装置自牵引车获得动力后由传动机构5于左侧板外侧将动力传递于碎土辊7和尾筛6,并于右侧板的外侧的将动力传递于输送机和其抖动机构4。所述传动机构5包括皮带和/或链条303,这些传动方式结构简单,维护便利,有利于轴距较长的传动场合,且能缓冲吸振,恶劣环境使用能力强,其皮带传动过载时带将会在带轮上打滑,可防止薄弱零部件损坏,也能起到安全保护作用。所述传动机构5的外侧还设置有通过紧固件分别固定在左侧板和右侧板的护罩,由于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传动机构还设置了护罩进行保护,一方面使得整机工作时外界的恶劣环境不易影响到传动机构,有利于改善整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花生收获机,包括连接在牵引车的机架(1),所述机架(1)设置有铲板(2)、输送机构和动力传动机构(5),所述输送机构主要由输送主动轴、输送主动链轮(301)、输送被动链轮(302)、抖动机构(4)、链条(303)和若干耙杆(304)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包括设置于花生收获机行进方向两侧的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分别为多边形整体结构,之间设置有多个横板连接使其互相成为整体,其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固定孔;所述铲刀(201)包括铲刀底板和其两侧的铲刃(203),所述铲刀(201)在两侧铲刃(203)的中间设置有多个螺栓孔(202),所述螺栓孔(202)与所述机架(1)上设置的底板(8)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所述铲刃(203)为尾部至端部厚度逐渐减小形成的尖端;所述抖动机构(4)包括驱动轮、连杆(401)、摇臂(406)、摆臂(403)和跳动轴承(405),所述跳动轴承(405)铰接在摆臂(403)的两端,所述摆臂(403)固定连接有支撑轴(404),所述支撑轴(404)铰接在机架(1)上,所述连杆(401)为相互铰接的两端杆体,其一端与支撑轴(404)固定连接,另一端铰接在驱动轮非轴心位置;所述耙杆(304)设置有多个定齿(305),所述定齿(305)均固定设置于耙杆(304)的承载面一侧,所述定齿(305)为弯钩或顶端具备弯曲,所述弯钩或顶端弯曲的方向背向链条(303)工作运动方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花生收获机,包括连接在牵引车的机架(1),所述机架(1)设置有铲板(2)、输送机构和动力传动机构(5),所述输送机构主要由输送主动轴、输送主动链轮(301)、输送被动链轮(302)、抖动机构(4)、链条(303)和若干耙杆(304)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包括设置于花生收获机行进方向两侧的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分别为多边形整体结构,之间设置有多个横板连接使其互相成为整体,其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固定孔;所述铲刀(201)包括铲刀底板和其两侧的铲刃(203),所述铲刀(201)在两侧铲刃(203)的中间设置有多个螺栓孔(202),所述螺栓孔(202)与所述机架(1)上设置的底板(8)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所述铲刃(203)为尾部至端部厚度逐渐减小形成的尖端;所述抖动机构(4)包括驱动轮、连杆(401)、摇臂(406)、摆臂(403)和跳动轴承(405),所述跳动轴承(405)铰接在摆臂(403)的两端,所述摆臂(403)固定连接有支撑轴(404),所述支撑轴(404)铰接在机架(1)上,所述连杆(401)为相互铰接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鹏义张小荣申帅袁二辉史亚韦贺元元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沃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