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产硅PU缓冲层材料的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69770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0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硅PU缓冲层材料的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上盖、反应釜本体,反应釜上盖可拆卸连接在反应釜本体上端,在反应釜本体内部设有添料管,添料管绕设在靠近反应釜本体内壁位置,添料管的进料口端固定连接在反应釜上盖,与反应釜上盖开设的辅料进料孔导通。添料管开设多个喷料口,喷料口开设方向均向反应釜本体下方倾斜,且喷料口的中心线指向反应釜本体中心轴。该用于生产硅PU缓冲层材料的反应釜的添料管伸入反应釜本体内部,在硅PU缓冲层材料制造过程中,可以通过添料管将后续待加入的辅料添加进入反应釜本体内部,使反应釜内部辅料与原料之间混合更加均匀,降低搅拌的要求,保证了硅PU缓冲层材料生产质量。

A reaction kettle for producing silicon PU buffer layer materia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eaction kettle for producing silicon PU buffer layer material, which comprises a reaction kettle top cover and a reaction kettle body. The top cover of the reaction kettle can be detachably connected to the upper end of the reaction kettle body, and a feeding pipe is arranged in the inner part of the reaction kettle body, and the feeding pipe is wound near the inner wall of the reaction kettle body, and the feeding port of the feeding pipe is solid. The upper cover of the reactor is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feeding hole of the auxiliary material opened on the top cover of the reactor. A plurality of nozzles are arranged in the feeding pipe, and the opening direction of the nozzle is inclined to the bottom of the reactor body, and the central line of the nozzle points to the central axis of the reactor body. The feeding tube of the reactor for producing the silicon PU buffer layer material is inserted into the reactor body. During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the silicon PU buffer layer material, the following auxiliary materials can be added into the reactor body through the feeding tube, so that the mixing between the auxiliary materials and the raw materials in the reactor is more uniform and the stirring requirement is reduced. The quality of silicon PU buffer layer material is guarante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生产硅PU缓冲层材料的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内部具有搅拌元件的固定式反应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生产硅PU缓冲层材料的反应釜。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更重视环保和身体健康。国家和地方行业主管部门对含有煤焦油和挥发性有毒害有机溶剂的聚氨酯塑料胶场地的材料采取强制淘汰措施,并禁止使用焦油型聚氨酯塑料场地材料。而硅PU作为一种符合人体工学原理,并满足运动物理特性的需要。具备上硬下弹结构特征,并能直接在水泥或沥青基础上施工的健康型专业弹性合成球场面层材料,以单组份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组成缓冲回弹结构,双组份改性丙烯酸作为耐磨面层。使的,硅PU缓冲层在运动场地的建设使用中越来越普及。现有技术中的硅PU缓冲层材料在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原料加热、真空脱水、降温处理,再添加其他辅料保温处理。而现有技术中,没有专门设置的辅料添加装置,辅料通常通过在反应釜上盖上开设的添料口加入,容易导致反应釜内部搅拌不均匀,从而导致硅PU缓冲层材料生产质量的降低。由此可知,现有技术的硅PU缓冲层材料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在加工制造的不同时间段需要加入不同的原料,但是原料的加入通常通过反应釜上盖开设的添料口加入,容易导致反应釜内部原料搅拌不均匀,从而导致硅PU缓冲层材料生产质量下降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生产硅PU缓冲层材料的反应釜,旨在硅PU缓冲层材料制造过程中,可以通过添料管将后续待加入的辅料添加进入反应釜本体内部,使反应釜内部辅料与原料之间混合更加均匀,降低搅拌的要求,保证了硅PU缓冲层材料生产质量。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生产硅PU缓冲层材料的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上盖、反应釜本体,所述反应釜上盖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反应釜本体上端,在所述反应釜本体内部设有添料管,所述添料管绕设在靠近所述反应釜本体内壁位置,所述添料管的进料口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反应釜上盖,与所述反应釜上盖开设的辅料进料孔导通。所述添料管开设多个喷料口,所述喷料口开设方向均向反应釜本体下方倾斜,且喷料口的中心线指向所述反应釜本体中心轴。所述反应釜本体外壁设有温控腔,所述温控腔导通内腔设有媒质进口和媒质出口。所述温控腔内部设有加热管道,所述加热管道穿过所述温控腔外壁。所述温控腔内部设有隔挡筒,所述隔挡筒的下端与温控腔底面固定连接,将所述温控腔分割为温控主腔和温控副腔,所述加热管道设在所述温控主腔内部。所述加热管道的进料端设在所述温控主腔上侧,所述加热管道的出料端设在所述温控主腔下侧。媒质进口设在温控主腔下端,媒质出口设在温控副腔下端。所述温控腔外壁为隔热材料。所述反应釜上盖上端中心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反应釜本体内部的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叶片和搅拌轴,所述搅拌叶片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下端部搅拌叶片呈U型结构,所述搅拌轴下端部固定连接在U型结构的搅拌叶片中点位置。本技术的用于生产硅PU缓冲层材料的反应釜,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用于生产硅PU缓冲层材料的反应釜,在反应釜本体内部设置添料管,添料管靠近反应釜本体内壁设置。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生产硅PU缓冲层材料的反应釜,在后续辅料添加过程中,辅料与其他原料搅拌不均匀,容易导致硅PU缓冲层材料生产质量下降的缺陷。该用于生产硅PU缓冲层材料的反应釜的添料管伸入反应釜本体内部,在硅PU缓冲层材料制造过程中,可以通过添料管将后续待加入的辅料添加进入反应釜本体内部,使反应釜内部辅料与原料之间混合更加均匀,降低搅拌的要求,保证了硅PU缓冲层材料生产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用于生产硅PU缓冲层材料的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剖视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反应釜上盖,11、辅料进料孔,12、原料盖;2、反应釜本体,21、原料出口;3、添料管;4、温控腔,41、媒质进口,42、媒质出口,43、温控腔外壁,44、隔挡筒,45、温控主腔,46、温控副腔;5、加热管道,51、进料端,52、出料端;6、驱动装置;7、搅拌装置,71、搅拌叶片,72、搅拌轴,73、加强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本技术的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用于生产硅PU缓冲层材料的反应釜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该用于生产硅PU缓冲层材料的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上盖1、反应釜本体2,反应釜上盖1可拆卸连接在反应釜本体2上端,使反应釜上盖1和反应釜本体2形成整体密封结构,可拆卸的连接结构,实现了检修、清理人员可以通过打开反应釜上盖1进入反应釜内部,对反应釜内部的结构部件检修、清理工作。在反应釜上盖1上开设原料进口,并在原料进口外侧设置原料盖12密封。在反应釜本体2下方开设原料出口21,通过原料出口21连接导流管道,将加工完成的硅PU缓冲层材料收集储藏。在反应釜本体2内部设有添料管3,添料管3绕设在靠近反应釜本体2内壁位置,添料管3的进料口端固定连接在反应釜上盖1,与反应釜上盖1开设的辅料进料孔11导通。实现了在硅PU缓冲层材料制造过程中,可以通过添料管3将后续待加入的辅料添加进入反应釜本体2内部,由于添料管3绕设在反应釜本体2内部,使的添料管3喷入反应釜内部的辅料可以与原来在反应釜内部的原料混合更加均匀,降低搅拌的要求,从而保证了硅PU缓冲层材料生产质量。为了避免添料管3与反应釜内部的搅拌装置7之间的干涉,又可以实现辅料的加入,添料管3设在靠近反应釜本体2内壁位置。由于添料管3设在靠近反应釜本体2内壁位置,为了将辅料可以更加均匀的添加如原料中,在添料管3开设多个喷料口。为了降低添料管3的长度,将喷料口开设方向均向反应釜本体2下方倾斜,且喷料口的中心线指向反应釜本体2中心轴,保证添料管3可以向反应釜本体2内部各个位置喷射辅料。为了实现对反应釜内部原料温度的控制,保证对硅PU缓冲层材料生产过程温度的调控,在反应釜本体2外壁设有温控腔4,温控腔4导通内腔设有媒质进口41和媒质出口42。通过媒质进口41加入温控媒质到反应釜内部,再通过媒质出口42排出媒质,循环的媒质对反应釜温度进行调控。为了实现快速的温控处理,保证反应釜内部温度的需求,在温控腔4内部设有加热管道5,加热管道5穿过温控腔外壁43。通过在加热管道5内部通入加热媒质,对反应釜内部温度调控处理。为了提高温控腔对反应釜本体的制冷效果,保证制冷媒质高效的作用反应釜本体。在温控腔4内部设有隔挡筒44,隔挡筒44的下端与温控腔4底面固定连接,将温控腔4分割为温控主腔45和温控副腔46,加热管道5设在温控主腔45内部。通常制冷媒质通常采用自来水,根据虹吸原理,温度较高的水上浮,流入温控副腔46,温度较低的水对在温控主腔45内部,对反应釜本体2制冷处理。在温控副腔46内部的媒质对温控主腔45降温处理,保证温控主腔45温度免受外界干扰。媒质进口41设在温控主腔45下端,媒质出口42设在温控副腔46下端。温控主腔45和温控副腔46设在反应釜本体2的两侧,也可设置多个媒质进口41和媒质出口42,提高媒质在温控腔4内部的循环效果。当反应釜本体2需要加热作用时,通过加热管道5对反应釜本体2加热。通过加热管道5的进料端51设在温控主腔45上侧,加热管道5的出料端52设在温控主腔45下侧。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生产硅PU缓冲层材料的反应釜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生产硅PU缓冲层材料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上盖(1)、反应釜本体(2),所述反应釜上盖(1)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反应釜本体(2)上端,在所述反应釜本体(2)内部设有添料管(3),所述添料管(3)绕设在靠近所述反应釜本体(2)内壁位置,所述添料管(3)的进料口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反应釜上盖(1),与所述反应釜上盖(1)开设的辅料进料孔(11)导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生产硅PU缓冲层材料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上盖(1)、反应釜本体(2),所述反应釜上盖(1)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反应釜本体(2)上端,在所述反应釜本体(2)内部设有添料管(3),所述添料管(3)绕设在靠近所述反应釜本体(2)内壁位置,所述添料管(3)的进料口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反应釜上盖(1),与所述反应釜上盖(1)开设的辅料进料孔(11)导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产硅PU缓冲层材料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添料管(3)开设多个喷料口,所述喷料口开设方向均向反应釜本体(2)下方倾斜,且喷料口的中心线指向所述反应釜本体(2)中心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产硅PU缓冲层材料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本体(2)外壁设有温控腔(4),所述温控腔(4)导通内腔设有媒质进口(41)和媒质出口(4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生产硅PU缓冲层材料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腔(4)内部设有加热管道(5),所述加热管道(5)穿过所述温控腔外壁(4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生产硅PU缓冲层材料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腔(4)内部设有隔挡筒(44),所述隔挡筒(44)的下端与温控腔(4)底面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晨张萍计刚锋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邦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