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母排和变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6676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17: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母排和变频器。其中,复合母排,包括:第三导电件,位于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之间;多个绝缘件,分别设置在相邻的导电件之间、第一导电件背离第三导电件的一侧及第二导电件背离第三导电件的一侧;至少一个第一安装部,为第一导电件朝向第三导电件方向凹陷形成的至少一个第一凹槽结构;至少一个第二安装部,为第二导电件朝向第三导电件方向凹陷形成的至少一个第二凹槽结构,第二凹槽结构与第一凹槽结构交错分布;导电件及绝缘件在第一导电件上的投影覆盖第一安装部的部分通过设置第一通孔,使得第一安装部不被覆盖;导电件及绝缘件在第二导电件上的投影覆盖第二安装部的部分通过设置第二通孔,使第二安装部不被覆盖。

Composite bus and inverter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omposite bus bar and a frequency converter. The composite bus includes: a third conductive piece located between the first conductive piece and the second conductive piece; a plurality of insulating pieces arranged between adjacent conductive pieces, one side of the first conductive piece deviating from the third conductive piece and one side of the second conductive piece deviating from the third conductive piece; at least one first installing part being the first conductive piece; At least one first groove structure formed by a depression of an electrical component toward a third conductive component; at least one second mounting portion; at least one second groove structure formed by a depression of a second conductive component toward a third conductive component; the second groove structure is interlaced with the first groove structure; and the conductive component and the insulator are in the first conductive component. The projection on the first mounting part covers the part of the first mounting part by setting the first through hole so that the first mounting part is not covered; the projection of the conductive part and the insulator on the second conductive part covers the part of the second mounting part by setting the second through hole so that the second mounting part is not cover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母排和变频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电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复合母排和变频器。
技术介绍
为了减小母线电容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间的杂散电感、降低阻抗、增强抗干扰能力、提高变频器的可靠性,连接母线电容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之间的复合母排的正极导电层、负极导电层、串联导电层之间重合的面积(比例)尽量的大,在成本允许的情况下,导电层一般按三层叠加放置。但导电层按三层叠放时,通常会有以下弊端:(1)为了弥补安装面高度差而冲压的安装部的深度较深,故,导致安装部的内径尺寸较大、加工难度大,特别是材料厚度较厚时加工工艺更复杂,成型效果差;(2)安装部的结构尺寸使得导电层(正极导电层、负极导电层、串联导电层)间重合面积变小,增加了杂散电感、降低了强度;(3)在尺寸有限、电流较大的情况下,为保证导电层的导电截面积而增加导电层的厚度,成本较高、散热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复合母排。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变频器。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复合母排,包括:第一导电件;第二导电件;第三导电件,位于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之间;多个绝缘件,分别设置在相邻的导电件之间、第一导电件背离第三导电件的一侧及第二导电件背离第三导电件的一侧;至少一个第一安装部,为第一导电件朝向第三导电件方向凹陷形成的至少一个第一凹槽结构;至少一个第二安装部,为第二导电件朝向第三导电件方向凹陷形成的至少一个第二凹槽结构,第二凹槽结构与第一凹槽结构交错分布;导电件及绝缘件在第一导电件上的投影覆盖第一安装部的部分通过设置第一通孔,使得第一安装部不被覆盖;导电件及绝缘件在第二导电件上的投影覆盖第二安装部的部分通过设置第二通孔,使得第二安装部不被覆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复合母排包括:第一导电件、第二导电件、第三导电件、多个绝缘件、至少一个第一安装部和至少一个第二安装部。通过合理设置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的结构,使得第一安装部为第一导电件朝向第三导电件方向凹陷形成的至少一个第一凹槽结构,使得第二安装部为第二导电件朝向第三导电件方向凹陷形成的至少一个第二凹槽结构,由于复合母排的厚度一定且复合母排在与如电容等电子器件的连接面位于复合母排的同一侧,故,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的凹陷深度尺寸同时得到大大的减小,凹陷深度尺寸减小了决定了第一凹槽结构和第二凹槽结构的内径相应的减小(受加工刀具、设备及加工工艺的影响,凹陷的深度增大时,其凹陷的内径也会随之增大,且当凹陷的深度过大时,第一凹槽结构和第二凹槽结构易产生如裂纹甚至是断裂等缺陷),故,该结构设置简化了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的加工工艺,降低了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的加工难度,提升了加工效率,同时,由于凹槽结构的内径减小了,故,更便于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的交错分布的布局,使得可根据具体实际需求增大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的设置密度,增大导电层之间重合的面积,减小了避让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孔径,即,在复合母排外形尺寸一定的条件下增大了复合母排的载流面积,且第二导电件、第三导电件及绝缘件在第一导电件上的投影覆盖第一安装部的部分通过设置第一通孔,使得第一安装部不被覆盖,第一导电件、第三导电件及绝缘件在第二导电件上的投影覆盖第二安装部的部分通过设置第二通孔,使得第二安装部不被覆盖,故,第一通孔处和第二通孔处由于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的嵌入而使得第一通孔处和第二通孔处不同导电件的间隙变小,故,致使降低了杂散电感、增强了强度,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散热的效果,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保证了使用的可靠性及稳定性;进一步地,通过合理设置多个绝缘件的位置,使得多个绝缘件分别设置在相邻的导电件之间、第一导电件背离第三导电件的一侧及第二导电件背离第三导电件的一侧,绝缘件起到隔绝相邻的导电件及导电件与其他器件的作用,避免漏电的情况发生;进一步地,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不被覆盖,避免干扰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与电子器件的连接的情况发生,保证了连接的紧密性及稳固性,且第一凹槽结构和第二凹槽结构的设置对与复合母排相连接的电子器件起到限位及固定的作用,减缓了作用在电子器件上的外力作用,保证了产品使用的安全性及稳定性,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具体地,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的数量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设置。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的复合母排,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三导电件为正极导电件或负极导电件;当第三导电件为正极导电件时,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中的一个为负极导电件,另一个为串联导电件;当第三导电件为负极导电件时,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中的一个为正极导电件,另一个为串联导电件。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三导电件为第三正极导电件或第三负极导电件,当第三导电件为第三正极导电件时,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中的一个为负极导电件,另一个为串联导电件,当第三导电件为第三负极导电件时,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中的一个为正极导电件,另一个为串联导电件,即,通过合理设置第三导电件的材质,使得正极导电件和负极导电件相邻,这样,在复合母排工作时,正极导电件和负极导电件内流过相反的电流,其部分磁场会相互抵消,且由于正极导电件和负极导电件相邻,故,正负极重叠区域就越多,那么寄生电感就越小,进而提升了产品使用的可靠性及稳定性。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复合母排还包括:正极折弯部,设置在正极导电件的外边缘,用于连接电源的正极端;负极折弯部,设置在负极导电件的外边缘,用于连接电源的负极端。在该技术方案中,复合母排还包括:正极折弯部和负极折弯部,正极折弯部和负极折弯部分别设置在正极导电件的外边缘和负极导电件的外边缘,利用正极折弯部和负极折弯部来实现复合母排和电源的连接,进而实现与复合母排相连接的电子器件的相应功能。同时,由于正极折弯部和负极折弯部分别位于正极导电件和负极导电件的外边缘,且正极折弯部和负极折弯部为曲面而非平面,故,该结构设置在保证连接的作用的前提下会减小复合母排的外形尺寸,以降低复合母排对空间的占用率,便于其他器件的合理布局。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导电件为第一铜导电件;第二导电件为第二铜导电件;第三导电件为第三铜导电件。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合理设置导电件的材质,使得第一导电件为第一铜导电件,第二导电件为第二铜导电件,第三导电件为第三铜导电件,铜导电件的延展性好,导热性和导电性高,且电阻率很低,便于加工,生产成本低。具体地,第一导电件亦可为第一铝导电件;第二导电件为第二铝导电件;第三导电件为第三铝导电件。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凹槽结构的内底壁和/或第一凹槽结构的外底壁为第一安装部的第一安装面;第二凹槽结构的内底壁和/或第二凹槽结构的外底壁为第二安装部的第二安装面;其中,利用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实现电子器件与复合母排的装配。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合理设置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的位置,使得第一凹槽结构的内底壁和/或第一凹槽结构的外底壁为第一安装部的第一安装面,第二凹槽结构的内底壁和/或第二凹槽结构的外底壁为第二安装部的第二安装面,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位于复合母排的同一侧,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小产品对空间的占用率,避免在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母排,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导电件;第二导电件;第三导电件,位于所述第一导电件和所述第二导电件之间;多个绝缘件,分别设置在相邻的导电件之间、所述第一导电件背离所述第三导电件的一侧及所述第二导电件背离所述第三导电件的一侧;至少一个第一安装部,为所述第一导电件朝向所述第三导电件方向凹陷形成的至少一个第一凹槽结构;至少一个第二安装部,为所述第二导电件朝向所述第三导电件方向凹陷形成的至少一个第二凹槽结构,所述第二凹槽结构与所述第一凹槽结构交错分布;导电件及所述绝缘件在所述第一导电件上的投影覆盖所述第一安装部的部分通过设置第一通孔,使得所述第一安装部不被覆盖;导电件及所述绝缘件在所述第二导电件上的投影覆盖所述第二安装部的部分通过设置第二通孔,使得所述第二安装部不被覆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母排,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导电件;第二导电件;第三导电件,位于所述第一导电件和所述第二导电件之间;多个绝缘件,分别设置在相邻的导电件之间、所述第一导电件背离所述第三导电件的一侧及所述第二导电件背离所述第三导电件的一侧;至少一个第一安装部,为所述第一导电件朝向所述第三导电件方向凹陷形成的至少一个第一凹槽结构;至少一个第二安装部,为所述第二导电件朝向所述第三导电件方向凹陷形成的至少一个第二凹槽结构,所述第二凹槽结构与所述第一凹槽结构交错分布;导电件及所述绝缘件在所述第一导电件上的投影覆盖所述第一安装部的部分通过设置第一通孔,使得所述第一安装部不被覆盖;导电件及所述绝缘件在所述第二导电件上的投影覆盖所述第二安装部的部分通过设置第二通孔,使得所述第二安装部不被覆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母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电件为正极导电件或负极导电件;当所述第三导电件为正极导电件时,所述第一导电件和所述第二导电件中的一个为负极导电件,另一个为串联导电件;当所述第三导电件为负极导电件时,所述第一导电件和所述第二导电件中的一个为正极导电件,另一个为串联导电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母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正极折弯部,设置在所述正极导电件的外边缘,用于连接电源的正极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土金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