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玉娇专利>正文

一种电缆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6505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16: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缆生产加工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电缆生产工艺,该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拉丝,利用拉丝机将原料拉成一定直径的线材;绞合,利用绞合机将多根线材绞合在一起形成电缆;绝缘,利用上漆设备向绞成的电缆表面喷涂绝缘漆;护套,在绝缘漆的外层套设一层绝缘保护套;检测,利用测试仪对制成的电缆的传输性能、几何尺寸、韧性及耐压等级进行测试。本工艺在绝缘环节,使用的上漆设备采用纵向转动的搅拌机构,能够将混合箱底部的固体原料不断的搅拌起来,使其能够与液体原料充分的混合在一起,避免固体原料聚集在底部,并且搅拌叶片采用弧面结构,能够增大叶片与液体的接触面积,增加每次的翻拌次数,缩短混合用时。

A cable production proces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cable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in particular to a cable production process,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wire drawing, using a wire drawing machine to draw raw materials into a certain diameter of wire; stranding, using a strander to strand multiple wires together to form a cable; insulation, using paint equipment to strand the cable. Surface spraying insulating paint; sheath, insulating paint in the outer layer of a protective cover; testing, using the tester to make the cable transmission performance, geometric size, toughness and voltage level testing. In the insulation section, the painting equipment used in the process uses a longitudinal rotating stirring mechanism, which can continuously stir up the solid material at the bottom of the mixing box so that it can be fully mixed with the liquid material to avoid the solid material gathering at the bottom, and the stirring blade adopts a Globoidal structure, which can increase the blade and the liquid material. The contact area of liquid increases the number of times of mixing each time and shortens the time of mix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生产加工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电缆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绝缘涂料可在被涂装物表面形成一层具有较高体积电阻率,能承受较强电场而不被击穿的陶瓷涂层。该涂层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能耐老化,耐水,耐化学腐蚀;同时还具有耐机械冲击和热冲击性能,该涂层可在相应的工作温度内下连续工作。在电缆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绝缘涂料注塑喷涂在电缆的外部,而目前的绝缘涂料在加工时,搅拌方式主要为横向旋转,这使得很多固体颗粒还是会聚集在底层,导致固体颗粒与液体原料混合不均匀,效果不佳;并且在电缆外部涂完绝缘涂料后,还需要等待涂料干燥后才可进行下一步骤操作,比较麻烦。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缆生产工艺,其具有以下特点:(1)本工艺在绝缘环节,使用的上漆设备采用纵向转动的搅拌机构,能够将混合箱底部的固体原料不断的搅拌起来,使其能够与液体原料充分的混合在一起,避免固体原料聚集在底部,并且搅拌叶片采用弧面结构,能够增大叶片与液体的接触面积,增加每次的翻拌次数,缩短混合用时。(2)本工艺在绝缘环节,使用的上漆设备通过分流体能够大大的减少叶片在转动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从而降低电机能耗,进一步提高叶片转动速度,叶片在转动过程中能够带动底部的压轮一边公转、一边自转,从而可碾磨混合箱内的固体原料,使得固体原料能够快速与液体原料溶解、混合。(3)本工艺在绝缘环节,使用的上漆设备通过风干机构能够对喷涂完成的电缆外部进行风干处理,使得绝缘注塑生产的电缆能够迅速进入下一工序,提高注塑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缆生产工艺,采用纵向转动的搅拌机构,能够将混合箱底部的固体原料不断的搅拌起来,使其能够与液体原料充分的混合在一起,避免固体原料聚集在底部,并且搅拌叶片采用弧面结构,能够增大叶片与液体的接触面积,增加每次的翻拌次数,缩短混合用时;通过分流体能够大大的减少叶片在转动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从而降低电机能耗,进一步提高叶片转动速度,叶片在转动过程中能够带动底部的压轮一边公转、一边自转,从而可碾磨混合箱内的固体原料,使得固体原料能够快速与液体原料溶解、混合;通过风干机构能够对喷涂完成的电缆外部进行风干处理,使得绝缘注塑生产的电缆能够迅速进入下一工序,提高注塑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缆生产工艺,该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拉丝,利用拉丝机将原料拉成一定直径的线材;步骤二,绞合,利用绞合机将步骤一中的多根线材绞合在一起形成电缆;步骤三,绝缘,利用上漆设备向步骤二中绞成的电缆表面喷涂绝缘漆;步骤四,护套,在步骤三的基础上,在绝缘漆的外层套设一层绝缘保护套;步骤五,检测,利用测试仪对步骤四中制成的电缆的传输性能、几何尺寸、韧性及耐压等级进行测试,合格外发,不合格送入返工区;上述步骤三中采用的上漆设备包括第一牵引机构、电缆本体以及第二牵引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机构、加液机构、混合机构、喷涂机构以及风干机构;所述支撑机构设于所述第一牵引机构的出口端;所述支撑机构用以对电缆进行转移保护;所述支撑机构的内部安装有所述喷涂机构和所述风干机构,所述喷涂机构用以将涂料喷于电缆上,所述风干机构用以对涂料进行风干;所述支撑机构的顶部安装有所述加液机构,所述加液机构内部存放加工所需的液体原料;所述加液机构与所述混合机构相互连通,所述混合机构用以对固体、液体原料进行混合;所述混合机构与多个所述喷涂机构均相互连通。具体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座、盒体以及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内部中心处贯穿有所述电缆本体,所述输送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盒体,所述盒体的内部中处除开有与所述输送管相对的通孔结构,所述输送管设于所述支撑座的顶部;为了对加工设备进行有效的支撑,便于电缆在加工设备之间输送,提高生产效率。具体的,所述加液机构包括液体原料储存罐、抽液泵以及排液管,所述液体原料储存罐设于所述所述支撑座的顶部,所述液体原料储存罐的内部开有至少三个大小不同的空腔结构,所述液体原料储存罐的顶部设有至少三个所述抽液泵,所述抽液泵的出口端均连通至所述排液管;为了将不同种类的液体原料抽至混合机构4内,使得加液过程更为简便,无需人工操作。具体的,所述混合机构包括投料管、混合箱、转动电机、排液阀、安装板以及搅拌机构,所述投料管与所述排液管相互连通,所述投料管的顶部配合连接有密封塞,所述投料管设于所述混合箱的顶部,所述混合箱的底部连通有所述排液阀,所述投料管、所述排液阀均位于所述混合箱的中线处,所述混合箱为圆柱体空腔结构,所述混合箱的内部中心处转动连接有所述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端部连接所述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设于所述混合箱的外壁,所述安装板的外壁呈环形阵列安装有所述搅拌机构;为了将液体原料、固定原料均匀、快速的混合在一起,实现绝缘涂料的制备。具体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叶片、分流体、支杆以及压轮,所述搅拌叶片呈弧面状,所述搅拌叶片的端部设有所述支杆,所述支杆转动连接所述压轮,所述压轮的长度、所述搅拌叶片的宽度均与所述混合箱的厚度相同,所述压轮与所述混合箱的内壁相互贴合,所述搅拌叶片与转动方向相同的侧面处设有所述分流体,所述分流体为两个相互对称且向内凹的弧面结构;为了提高搅拌机构46在翻转时所带动的液体的量,提高搅拌速度,加快生产进程,还可减少叶片运动过程中的阻力,使得叶片运转更为流畅,能耗更小,还可对固体料进行碾磨,通过多种设备的优化设计,极大的提高混合效率。具体的,所述喷涂机构设有至少三组,所述喷涂机构包括涂料添加管、分散管以及喷头,所述涂料添加管与所述电磁阀通过导管连接,所述涂料添加管贯穿于所述输送管,所述涂料添加管的底端连通有所述分散管,所述分散管呈圆环状,所述分散管固定于所述输送管的内壁,所述分散管的内壁连通有呈环形阵列设置的所述喷头,所述喷头的出口端均匀设分布于所述电缆本体的外部;为了实现对于电缆的快速喷涂作业,使得绝缘漆的喷涂效果更好。具体的,所述风干机构包括排风扇、集风通道以及排风管,所述排风扇安装于所述盒体的内部,所述排风扇的一侧设有喇叭状的所述集风通道,所述集风通道与所述排风管相互连通,所述排风管为环形结构,所述电缆本体贯穿于所述排风管的内部,所述排风管的内壁为网孔结构,所述盒体的外壁与所述排风扇相对位置处为网孔结构;为了实现风干作业,使得绝缘涂料能够被快速风干,能够快速的进入到下一加工工序,减少等待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具体的,所述第一牵引机构与所述第二牵引机构之间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牵引机构包括驱动箱、第一输送轮、第二输送轮以及底座,所述电缆本体贯穿于所述第一输送轮、所述第二输送轮之间,所述第一输送轮、所述第二输送轮均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箱,所述驱动箱设于所述底座的顶部;为了实现电缆的稳定输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工艺在绝缘环节,使用的上漆设备采用纵向转动的搅拌机构,能够将混合箱底部的固体原料不断的搅拌起来,使其能够与液体原料充分的混合在一起,避免固体原料聚集在底部,并且搅拌叶片采用弧面结构,能够增大叶片与液体的接触面积,增加每次的翻拌次数,缩短混合用时。(2)本工艺在绝缘环节,使用的上漆设备通过分流体能够大大的减少叶片在转动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从而降低电机能耗,进一步提高叶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该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拉丝,利用拉丝机将原料拉成一定直径的线材;步骤二,绞合,利用绞合机将步骤一中的多根线材绞合在一起形成电缆;步骤三,绝缘,利用上漆设备向步骤二中绞成的电缆表面喷涂绝缘漆;步骤四,护套,在步骤三的基础上,在绝缘漆的外层套设一层绝缘保护套;步骤五,检测,利用测试仪对步骤四中制成的电缆的传输性能、几何尺寸、韧性及耐压等级进行测试,合格外发,不合格送入返工区;上述步骤三中采用的上漆设备包括第一牵引机构(1)、电缆本体(6)、第二牵引机构(8)、支撑机构(2)、加液机构(3)、混合机构(4)、喷涂机构(5)以及风干机构(6);所述支撑机构(2)设于所述第一牵引机构(1)的出口端;所述支撑机构(2)用以对电缆进行转移保护;所述支撑机构(2)的内部安装有所述喷涂机构(5)和所述风干机构(6),所述喷涂机构(5)用以将涂料喷于电缆上,所述风干机构(6)用以对涂料进行风干;所述支撑机构(2)的顶部安装有所述加液机构(3),所述加液机构(3)内部存放加工所需的液体原料;所述加液机构(3)与所述混合机构(4)相互连通,所述混合机构(4)用以对固体、液体原料进行混合;所述混合机构(4)与多个所述喷涂机构(5)均相互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该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拉丝,利用拉丝机将原料拉成一定直径的线材;步骤二,绞合,利用绞合机将步骤一中的多根线材绞合在一起形成电缆;步骤三,绝缘,利用上漆设备向步骤二中绞成的电缆表面喷涂绝缘漆;步骤四,护套,在步骤三的基础上,在绝缘漆的外层套设一层绝缘保护套;步骤五,检测,利用测试仪对步骤四中制成的电缆的传输性能、几何尺寸、韧性及耐压等级进行测试,合格外发,不合格送入返工区;上述步骤三中采用的上漆设备包括第一牵引机构(1)、电缆本体(6)、第二牵引机构(8)、支撑机构(2)、加液机构(3)、混合机构(4)、喷涂机构(5)以及风干机构(6);所述支撑机构(2)设于所述第一牵引机构(1)的出口端;所述支撑机构(2)用以对电缆进行转移保护;所述支撑机构(2)的内部安装有所述喷涂机构(5)和所述风干机构(6),所述喷涂机构(5)用以将涂料喷于电缆上,所述风干机构(6)用以对涂料进行风干;所述支撑机构(2)的顶部安装有所述加液机构(3),所述加液机构(3)内部存放加工所需的液体原料;所述加液机构(3)与所述混合机构(4)相互连通,所述混合机构(4)用以对固体、液体原料进行混合;所述混合机构(4)与多个所述喷涂机构(5)均相互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2)包括支撑座(21)、盒体(22)以及输送管(23),所述输送管(23)的内部中心处贯穿有所述电缆本体(6),所述输送管(2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盒体(22),所述盒体(22)的内部中处除开有与所述输送管(23)相对的通孔结构,所述输送管(23)设于所述支撑座(21)的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缆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液机构(3)包括液体原料储存罐(31)、抽液泵(32)以及排液管(33),所述液体原料储存罐(31)设于所述所述支撑座(21)的顶部,所述液体原料储存罐(31)的内部开有至少三个大小不同的空腔结构,所述液体原料储存罐(31)的顶部设有至少三个所述抽液泵(32),所述抽液泵(32)的出口端均连通至所述排液管(3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缆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机构(4)包括投料管(41)、混合箱(42)、转动电机(43)、排液阀(44)、安装板(45)以及搅拌机构(46),所述投料管(41)与所述排液管(33)相互连通,所述投料管(41)的顶部配合连接有密封塞(411),所述投料管(41)设于所述混合箱(42)的顶部,所述混合箱(42)的底部连通有所述排液阀(44),所述投料管(41)、所述排液阀(44)均位于所述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玉娇时张傲
申请(专利权)人:潘玉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