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油罐的扩散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5724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1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系提供一种用于油罐的扩散管结构,包括大小头,大小头的大头端固定连接有扩散管主体,扩散管主体管壁开设有若干交替设置的第一通孔组和第二通孔组,相邻的第一通孔组与第二通孔组的间距为x,75mm≤x≤110mm;每组第一通孔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错位设置,第一通孔的直径为R,15mm≤R≤30mm,第二通孔的直径为r,15mm≤r≤30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显著降低油品进入油罐的流量,大流量的油品在扩散管传送的过程中不断通过转向其他方向输出,从而显著降低油品进入油罐的动能,能够有效降低油品进入油罐后对内浮盘产生的冲击力。

A diffusion tube structure for oil tank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diffuser tube structure for oil tanks, including a large head and a small head, which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diffuser tube body, and the main pipe wall of the diffuser tube is provided with a number of alternately arranged first through-hole groups and second through-hole groups.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adjacent first through-hole groups and the second through-hole groups is x, 75 mm < x < 110 mm. Each group of first through holes includes at least one first through hole, and the second through hole group includes at least one second through hole. The first through hole and the second through hole are dislocated. The diameter of the first through hole is R, 15mm < R < 30mm, and the diameter of the second through hole is r, 15mm < R < 30mm. The utility model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flow of oil into the oil tank, and the oil with large flow can be continuously output by turning to other directions during the transmission process of the diffusion tube, thereby significantly reducing the kinetic energy of oil entering the oil tank, and effectively reducing the impact force of oil entering the oil tank on the inner floating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油罐的扩散管结构
本技术涉及扩散管,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油罐的扩散管结构。
技术介绍
油罐是用于储存原油或其他石油产品的容器,主要用于炼油厂、油田、油库以及其他工业中。内浮盘是漂浮在油罐液面上随油面的上下降浮动的顶盖,主要用于降低油罐油品的蒸发损失。部分油罐在其内部设置内浮盘,再设置用于输送油品的进口管和出口管,在充入油品、通球或气体吹扫时,内浮盘很容易受到冲击而发生损坏,严重降低内浮盘的使用寿命。损坏后的内浮盘将失去其原有的功能,损坏形成的碎片甚至会堵塞管道影响油品的正常输送,替换或维修内浮盘需要复杂的工序,同时会产生高额的费用,成本高昂。现有一些油罐在进口管通向油罐的一端设置扩散管,用于缓冲油品进入油罐的冲力,这种扩散管仅仅是将油品进入油罐的出口扩大,油品进入油罐仍具有较大的动能,内浮盘仍容易受到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油罐的扩散管结构,能够显著降低油品进入油罐的流量,从而有效降低油品进入油罐的动能,降低油品对内浮盘的冲击力,能够有效提高内浮盘的使用寿命。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一种用于油罐的扩散管结构,包括大小头,大小头的大头端固定连接有扩散管主体,扩散管主体管壁开设有若干交替设置的第一通孔组和第二通孔组,相邻的第一通孔组与第二通孔组的间距为x,75mm≤x≤110mm;每组第一通孔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错位设置,第一通孔的直径为R,15mm≤R≤30mm,第二通孔的直径为r,15mm≤r≤30mm。进一步的,相邻的第一通孔组与第二通孔组的间距x=100mm。进一步的,第一通孔组设置于扩散管主体的下半部分。进一步的,第二通孔组设置于扩散管主体的下半部分。进一步的,第一通孔的直径R=20mm。进一步的,第二通孔的直径r=20mm。进一步的,同一第一通孔组中相邻两个第一通孔的夹角大于等于45°。进一步的,同一第二通孔组中相邻两个第二通孔的夹角大于等于40°。油品从大小头的小头一端输入,从大小头的大头端进入到扩散管主体中,油品在扩散管主体传递的过程中不断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分流到油罐内,经过分流后剩下的油品具有较小的动能并从扩散管主体的末端输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公开一种用于油罐的扩散管结构,设置合理的扩散管结构,能够显著降低油品进入油罐的流量,大流量的油品在扩散管传送的过程中不断通过转向其他方向输出,从而显著降低油品进入油罐的动能,且分流效果良好,最终扩散管末端输出油品的流量有效减少,能够有效降低油品进入油罐后对内浮盘产生的冲击力,进而能够有效提高内浮盘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沿图1中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沿图1中B-B’的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大小头10、扩散管主体20、第一通孔组21、第一通孔211、第二通孔组22、第二通孔221。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考图1至图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油罐的扩散管结构,包括大小头11,大小头11的大头端固定连接有扩散管主体20,扩散管主体20管壁开设有若干交替设置的第一通孔组21和第二通孔组22,相邻的第一通孔组21与第二通孔组22的间距为x,75mm≤x≤110mm;每组第一通孔组21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通孔211,优选地,每组第一通孔组21包括四个第一通孔211,第二通孔组22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通孔221,优选地,第二通孔组22包括四个第二通孔221,第一通孔211和第二通孔221错位设置,第一通孔211的直径为R,15mm≤R≤30mm,第二通孔221的直径为r,15mm≤r≤30mm。在扩散管主体20中设置第一通孔组21和第二通孔组22,能够有效将冲向扩散管主体20末端的油品不断转向四周的各个方向输出,能够显著降低油品的动能;设置第一通孔组21和第二通孔组22具有合理的间距、第一通孔211和第二通孔221具有合理的直径,在确保分流出来的油品不会流量过大的同时确保分流能够降低油品的动能;错位设置的第一通孔211和第二通孔221能够实现均匀分流,确保第一通孔组21和第二通孔组22分流出来的油品向各个方向传递,不会因向同一方向传递而形成集中的能量对内浮盘造成冲击。本技术设置合理的扩散管结构,能够显著降低油品进入油罐的流量,大流量的油品在扩散管传送的过程中不断通过转向其他方向输出,从而显著降低油品进入油罐的动能,且分流效果良好,最终扩散管末端输出油品的流量有效减少,能够有效降低油品进入油罐后对内浮盘产生的冲击力,进而能够有效提高内浮盘的使用寿命。对油品的转向分流不能太集中,否则同样会形成较大冲击力,基于上述实施例,相邻的第一通孔组21与第二通孔组22的间距x=100mm,能够充分降低最终从扩散管主体20末端送出的油品的动能,同时能够防止分流出的油品不会太集中。内浮盘漂浮于油罐内的油面,即通常情况下,内浮盘都是位于扩散管主体20的上方,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第一通孔组21设置于扩散管主体20的下半部分,能够有效控制第一通孔组21分流出油品的流向向下,不会直接对内浮盘造成冲击。内浮盘漂浮于油罐内的油面,即通常情况下,内浮盘都是位于扩散管主体20的上方,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第二通孔组22设置于扩散管主体20的下半部分,能够有效控制第二通孔组22分流出油品的流向向下,不会直接对内浮盘造成冲击。为确保第一通孔211的分流效果,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第一通孔211的直径R=20mm,能够有效实现对油品的分流,降低油品从扩散管主体20末端输出的动能,还能够防止第一通孔211过大而产生较大动能。为确保第二通孔221的分流效果,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第二通孔221的直径r=20mm,能够有效实现对油品的分流,降低油品从扩散管主体20末端输出的动能,还能够防止第二通孔221过大而产生较大动能。为提高第一通孔组21的分流效果,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同一第一通孔组21中相邻两个第一通孔211的夹角大于等于45°,能够确保第一通孔组21中各个第一通孔211分流均匀,防止分流后的油品集中一个方向输出。为提高第二通孔组22的分流效果,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同一第二通孔组22中相邻两个第二通孔221的夹角大于等于40°,能够确保第二通孔组22中各个第二通孔221分流均匀,防止分流后的油品集中一个方向输出。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油罐的扩散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大小头(11),所述大小头(11)的大头端固定连接有扩散管主体(20),所述扩散管主体(20)管壁开设有若干交替设置的第一通孔组(21)和第二通孔组(22),相邻的所述第一通孔组(21)与所述第二通孔组(22)的间距为x,75mm≤x≤110mm;每组所述第一通孔组(21)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通孔(211),所述第二通孔组(22)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通孔(221),所述第一通孔(211)和所述第二通孔(221)错位设置,所述第一通孔(211)的直径为R,15mm≤R≤30mm,所述第二通孔(221)的直径为r,15mm≤r≤30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油罐的扩散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大小头(11),所述大小头(11)的大头端固定连接有扩散管主体(20),所述扩散管主体(20)管壁开设有若干交替设置的第一通孔组(21)和第二通孔组(22),相邻的所述第一通孔组(21)与所述第二通孔组(22)的间距为x,75mm≤x≤110mm;每组所述第一通孔组(21)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通孔(211),所述第二通孔组(22)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通孔(221),所述第一通孔(211)和所述第二通孔(221)错位设置,所述第一通孔(211)的直径为R,15mm≤R≤30mm,所述第二通孔(221)的直径为r,15mm≤r≤30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油罐的扩散管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第一通孔组(21)与所述第二通孔组(22)的间距x=100mm。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学成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盛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