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85708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文介绍织物处理方法,尤其是棉聚酯织物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有含氮聚合物(或其前体)处理,接着用THP化合物处理,加热和/或氨固化。处理过的织物的阻燃性能高于相应的不经预处理步骤的织物。(*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尤其涉及在织物上涂复有机磷化合物阻燃剂的方法。美国专利2983623、4068026、4078101、4145463和4494951号介绍了四(羟甲基)鏻化合物(下文称作THP化合物)或者与脲的预缩合物进行棉织物阻燃处理的方法。该处理方法包括将织物浸渍在化学品水溶液中,接着干燥,用氨固化磷化合物,使织物上的磷不溶解,最后氧化和洗涤,得到处理过的织物,该织物在使用中即使多次洗涤仍能保持阻燃性。但是,以磷在织物上的不溶解度衡量固化效能的固化率总是不理想,而且用于浸渍步骤的昂贵磷化学品中有一定百分量并未固化,并在固化后从织物上洗去而浪费。棉织物的固化率比棉聚酯织物尤其是聚酯棉织物为高,在某些情况下,THP化合物对后者不可能提供足够的阻燃性。此外,尽管有一些技术能使织物首次固化时获得必要的阻燃性能,但是重复洗涤后,这些性能往往大大地降低。我们已经发现一种方法,该方法能增加固定在底物(尤其是包括非纤维素纤维的织物)上的磷化合物的量,并可对织物(包括非纤维素纤维织物例如棉聚酯混纺纱织物)提供足够的阻燃性。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含活性基团的有机纤维底物阻燃处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用含氮聚合物(或其前体)和有机磷化合物的水溶液浸渍所述底物,所得浸渍过的底物经干燥,固化,得到固化的底物。可将含氮聚合物施于底物,同时施用有机磷化合物,但最好在第一步骤使用该含氮聚合物或前体,得到第一次浸渍过的底物,然后在第二步骤使用有机磷化合物。在第二步骤之前,通常将第一次浸渍的底物保留一段时间让聚合物与该底物互相作用。优选的含氮聚合物不含磷原子,可以在加热(如150℃)下与纤维素反应。含多个可插在聚合物碳链中间的氮原子(主要呈三价或四价)的聚电解质较好,但氮原子在烃类聚合链的侧基上的聚电解质更好。烃类聚合物骨架主要成分由含1个或多个氮原子的单或二烯基不饱和化合物衍生的结构单元组成。单烯基不饱和化合物的实例有具有氮杂环的乙烯基化合物(例如N-乙烯基吡啶、N-乙烯基吡咯烷、N-乙烯基吡咯烷酮及它们的C-环烷基衍生物);含酰胺或胺基的丙烯酸化合物和甲基丙烯酸化合物(例如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丙烯酸铵和甲基丙烯酸铵)和它们的单、二、三或四N-烷基衍生物,主要是那些其中烷基含1至6个碳原子(例如甲基或乙基)的衍生物。聚合物可以是单体的均聚物或共聚物(其中每一种单体含有氮原子),或者可以是与其它不含氮烯类不饱和单体(例如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或相应的酯,与例如含1至6个碳原子的链烷醇形成的酯)的共聚物。含氮单体与无氮单体的重量比通常为50-100∶50-0(例如70-90∶30-10),以80-100∶20-0为主,例如80-95∶20-5。二烯基不饱和化合物的实例有二烯丙基胺,主要是季铵化的二烯丙基胺(例如N,N-二烷基-N,N-二烯丙基卤化铵),其中每一烷基含1至6个碳原子,例如乙基、异丙基、丙基或丁基,尤以甲基为佳。共聚物的实例有丙烯酸和丙烯酰胺、丙烯酰胺和二烷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共聚物。共聚的二烷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制备可参见美国专利3472740(本文引为参考文献)。其它烯类不饱和化合物的聚合物可按常规方法制备,例如自由基聚合,尤其采用水溶液或水乳液聚合。含氮聚合物还可在聚合物主链上含氮原子,它可通过包括开环聚合的聚合反应制备(例如公知的哌嗪聚合得到聚乙烯亚胺)。含氮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通常为10000至五百万(例如100000至三百万),它是水溶性的(如在20℃水中溶解度至少为10g/l)或水分散性的。可使用的其它水溶性的或水分散性的含氮聚合物,可通过缩聚制备并能与纤维进一步缩合制备,例如聚胺、聚酰胺和聚胺/聚酰胺氯甲代氧丙环反应产物。可使用能加热形成含氮聚合物的前体,具体地说,即可以聚合形成聚合物的单体,例如在织物中,原地干燥期间或停留期间或经一步或两步浸渍后或者两步浸渍(如上所述)的浸渍之间期间,或尤其在任何热固化期间能聚合形成聚合物的单体。特别有效的单体是二烯基不饱和化合物,例如前文提及的二烯丙胺盐,该单体还可与底物和有机磷化合物反应而不自聚。最好在第一步加入该前体,与有机磷处理分开进行。有机纤维底物主要包括纤维素纤维,或基本上由纤维素纤维构成。该纤维素纤维最好是天然棉,但也可以是苎麻、亚麻、纸或卡纸板或再生纤维(例如粘胶纤维或铜铵纤维),或是部分醚化或酯化的纤维素(例如乙酸纤维素或丙酸纤维素)。该底物可以基本上完全是纤维素(例如100%)棉,或可以既含纤维素也含非纤维素的有机纤维,或者仅含非纤维素有机纤维,例如100%聚酯纤维。通常不用无机纤维(例如玻璃纤维)。非纤维素纤维最好是聚酯或聚酰胺纤维,但也可以是丙烯酸纤维。聚酰胺可以是脂族的,例如多元胺的共聚物(如二胺),最好是如含4-12个碳原子的亚烷基二胺和多元羧酸,例如含4-14个碳原子的二羧酸(如亚烷基二羧酸),例如尼龙66,或者是聚内酰胺(如尼龙6)。其它的聚酰胺可以是芳香族的,例如基于芳香二羧酸和苯二胺的芳酰胺。丙烯酸聚合物可以是聚丙烯腈均聚物或与乙烯基氯的共聚物,作为变性丙烯酸纤维。该底物可以含至少20%纤维素纤维和至多80%可共混纺纤维,例如10-80%(主要为25-80%)可共混纺纤维(如聚酰胺)。但是,该底物最好包括纤维素纤维和聚酯纤维,通常含至多80%(如至多70%)聚酯纤维和20%以上(例如30%以上)的纤维素纤维,例如1-80%或1-70%(如15-70%,特别是22-38%或45-75%)聚酯纤维和20-99%或30-99%(例如30-85%)、特别是62-78%或25-55%纤维素纤维。底物包括至少45%非纤维素纤维,例如聚酯纤维(如45-100%聚酯),优选30-78%纤维素纤维和22-70%聚酯纤维,或30-62%纤维素纤维和38-70%聚酯纤维。该聚酯通常是含结构单元的缩合产物,结构单元的组成为脂族醇(如二羟醇,主要是乙醇或丁二醇,或它们的混合物)和芳香二羧酸如对苯二酸或其与其它二羧酸(如间苯二酸或癸二酸)的混合物。必要时,纤维状底物可以是上述的一种含有能与阳离子化合物互相作用的基团的非纤维素纤维织物。因此,底物可以是阳离子聚合物与羟基相互作用的聚酯,或阳离子聚合物与羧基相互作用的聚酰胺,或阳离子聚合物与腈基相互作用的聚丙烯腈。聚酯如上文所述,而聚酰胺可以是聚胺(如具4-12个碳原子的二胺)与多元羧酸(如具4-14个碳原子的二羧酸)的反应产物。聚丙烯腈可以是均聚物或者是与乙烯基氯的共聚物(作为变性丙烯酸纤维)。底物纤维可以是线经纱纬平纹织物或无纺织物,但最好是纺织织物。如纤维素纤维和其它纤维的交织物,可以是紧密交织或非紧密交织的,但该纤维最好呈纤维素纤维和其它纤维(如聚酯纤维)的混纺纱型,作为共纺混纺纱,例如棉聚酯或聚酯棉短纤维,该纤维也可呈包芯纱即以棉纤维包复其它纤维(如聚酯)芯的混纺纱型。就织物而言,经纱和纬纱纤维最好是相同的,但是可以不同,例如一种可以是棉纤维和另一种可以是如聚酯棉纤维。因此在这一叙述中,术语“混纺纱”还包括混纺织物和混纺织物/混纺纱及皮芯型纤维。底物最好是重量为0.05-1.0kg/m2(如0.150-0.40kg/m2)或0.05-0.20kg/m2的织物,例如聚酯棉本色细平布或阔幅平布或帘织物。含氮聚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活性基团的有机纤维底物阻燃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a)用含氮聚合物或其前体和有机磷化合物的水溶液浸渍所述底物,(b)干燥所述底物,(c)在至少100℃下加热和/或用氨处理固化所述底物。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穆赫辛扎基克汉尼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布赖特威尔逊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GB[英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