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收发器内托及包装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5678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1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包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纤收发器内托及包装箱,光纤收发器内托包括底板、第一保护件和第二保护件,底板的中部设有竖直布置的中连接板,第一保护件和第二保护件分别固定于中连接板的相对两侧,且第一保护件靠近第二保护件的一端设有第一缺口腔,第二保护件靠近第一保护件的一端设有第二缺口腔,第一缺口腔与第二缺口腔对接形成收发器容置腔,第一保护件的后端、第二保护件的后端和底板共同围设形成适配器容置腔;从而使收发器可以很好地被安置在收发器容置腔里面,以及使收发器的适配器可以很好地安置在适配器容置腔里面,进而使收发器在包装运输的过程中可以得到有效保护。

Optical fiber transceiver inner package and packing box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packaging technology field, in particular to an optical fiber transceiver inner bracket and a packing box. The optical fiber transceiver inner bracket comprises a bottom plate, a first protective piece and a second protective piece. A vertically arranged middle connecting plate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the bottom plate, and the first protective piece and the second protective piece are respectively fixed on the opposite sides of the middle connecting plate. The first protective piece is close to one end of the second protective piece, and the second protective piece is close to one end of the first protective piece, and a second oral cavity is arranged. The first oral cavity is butted with the second oral cavity to form a transceiver cavity. The back end of the first protective piece, the back end of the second protective piece and the bottom plate are jointly arranged to form an adapter capacity. Thus the transceiver can be well placed in the transceiver cavity, and the transceiver adapter can be well placed in the adapter cavity, so that the transceiver can be effectively protected in the process of packaging and transpor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纤收发器内托及包装箱
本技术属于包装
,尤其涉及一种光纤收发器内托及包装箱。
技术介绍
光纤收发器主要用于短距离的双绞线电信号和长距离的光信号进行互换,在光纤最后一公里线路连接到城域网和更外层的网络上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现有的光纤收发器在包装运输的过程中,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先在包装箱的底部放置一泡沫块,然后再放入光纤收发器,最后再用泡沫块将光纤收发器与包装箱之间的间隙填充,其存在的缺点是:泡沫块不能很好地包裹于光纤收发器的周边,以及泡沫块在运输中易发生移位,而不能有效地起到保护光纤收发器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收发器内托及包装箱,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光纤收发器通过泡沫包装在运输过程中未能得到有效保护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纤收发器内托,包括底板、第一保护件和第二保护件,所述底板的中部设有竖直布置的中连接板,所述第一保护件和所述第二保护件分别固定于所述中连接板的相对两侧,且所述第一保护件靠近所述第二保护件的一端设有第一缺口腔,所述第二保护件靠近所述第一保护件的一端设有第二缺口腔,所述第一缺口腔与所述第二缺口腔对接形成收发器容置腔,所述第一保护件的后端、所述第二保护件的后端和所述底板共同围设形成适配器容置腔。优选地,所述中连接板的中部设有中连接缝,所述第一保护件靠近所述第二保护件的一端设有第一插缝,所述第二保护件靠近所述第一保护件的一端设有第二插缝,所述第一插缝和所述第二插缝均与所述中连接缝插接。优选地,所述第一保护件包括第一外侧板、第一顶板和第一内侧板,所述第一外侧板垂直连接于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第一顶板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外侧板的顶端并平行于所述底板,所述第一内侧板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顶板并平行于所述第一外侧板,所述第一插缝开设于所述第一内侧板上,所述第一缺口腔成型于所述第一顶板和所述第一内侧板上,且所述第一缺口腔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第一缓冲间距。优选地,所述第一顶板上开设有延伸至所述第一内侧板且间隔布置的第一切缝和第二切缝,所述第一缺口腔通过按压位于所述第一切缝与所述第二切缝之间的所述第一顶板和所述第一内侧板成型。优选地,所述第二保护件包括第二外侧板、第二顶板和第二内侧板,所述第二外侧板垂直连接于所述底板的另一侧,所述第二顶板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二外侧板的顶端并平行于所述底板,所述第二内侧板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二顶板并平行于所述第二外侧板,所述第二插缝开设于所述第二内侧板上,所述第二缺口腔成型于所述第二顶板和所述第二内侧板上,且所述第二缺口腔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第二缓冲间距。优选地,所述第二顶板上开设有延伸至所述第二内侧板且间隔布置的第三切缝和第四切缝,所述第二缺口腔通过按压位于所述第三切缝与所述第四切缝之间的所述第二顶板和所述第二内侧板成型。优选地,所述光纤收发器内托还包括第一侧件和第二侧件,所述第一侧件和所述第二侧件分别设于所述适配器容置腔的相对两侧,且所述第一侧件和所述第二侧件分别与所述第一保护件和所述第二保护件并排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一侧件包括第一缓冲板和第一弯折板,所述第一弯折板与所述底板相贴合,所述第一缓冲板的一端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顶板,所述第一缓冲板的另一端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弯折板的一端,所述第一弯折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外侧板的内侧抵接。优选地,所述第二侧件包括第二缓冲板和第二弯折板,所述第二弯折板与所述底板相贴合,所述第二缓冲板的一端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二顶板,所述第二缓冲板的另一端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二弯折板的一端,所述第二弯折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外侧板的内侧抵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光纤收发器内托,通过将第一保护件和第二保护件分别固定于中连接板相对的两侧,从而形成一个稳固的对插自锁结构,并且在第一保护件靠近第二保护件的一端设置第一缺口腔,以及在第二保护件靠近第一保护件的一端设置第二缺口腔,在将第一保护件和第二保护件分别固定于中连接板相对的两侧的过程中,第一缺口腔与第二缺口腔逐渐对接形成一个恰好与收发器的外形尺寸相适配的收发器容置腔,使收发器可以很好地被安置在里面,进而使收发器在包装运输的过程中可以得到有效保护;同时,在第一保护件的后端和第二保护件的后端并且配合底板共同围设形成一个上端为开口结构的适配器容置腔,适配器容置腔与收发器的适配器的外形尺寸相适配,使收发器的适配器可以很好地安置在里面,进而使收发器的适配器在包装运输的过程中也可以得到有效保护。本技术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一种包装箱,包括箱体,以及上述的光纤收发器内托,所述光纤收发器内托设置于所述箱体内。本技术的包装箱,由于使用上述的光纤收发器内托,通过将光纤收发器内托放置在箱体内,并且将收发器和适配器分别放置于收发器容置腔和适配器容置腔内,以起到保护收发器和适配器的作用,再通过包装箱封装,如此确保光纤收发器和适配器在运输途中得到有效的保护。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纤收发器内托的折叠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纤收发器内托的折叠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纤收发器内托的折叠示意图三;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纤收发器内托的折叠示意图四;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纤收发器内托的折叠示意图五;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纤收发器内托的折叠示意图六;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纤收发器内托的结构示意图一;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纤收发器内托的结构示意图二。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0—底板11—第一底板缝隙12—第二底板缝隙13—底板开口20—第一保护件21—第一外侧板22—第一顶板23—第一内侧板24—第一切缝25—第二切缝26—第五切缝30—第二保护件31—第二外侧板32—第二顶板33—第二内侧板34—第三切缝35—第四切缝36—第六切缝40—中连接板41—第一板体42—第二板体43—中连接缝50—收发器容置腔51—第一缺口腔52—第二缺口腔60—适配器容置腔70—第一侧件71—第一缓冲板72—第一弯折板80—第二侧件81—第二缓冲板82—第二弯折板231—第一插缝232—第一缓冲间距331—第二插缝332—第二缓冲间距511—第一镂空孔521—第二镂空孔901—第一折叠槽902—第二折叠槽903—第三折叠槽904—第四折叠槽905—第五折叠槽906—第六折叠槽907—第七折叠槽908—第八折叠槽909—第九折叠槽910—第十折叠槽911—第十一折叠槽912—第十二折叠槽913—第十三折叠槽914—第十四折叠槽915—第十五折叠槽916—第十六折叠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1~8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纤收发器内托,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第一保护件和第二保护件,所述底板的中部设有竖直布置的中连接板,所述第一保护件和所述第二保护件分别固定于所述中连接板的相对两侧,且所述第一保护件靠近所述第二保护件的一端设有第一缺口腔,所述第二保护件靠近所述第一保护件的一端设有第二缺口腔,所述第一缺口腔与所述第二缺口腔对接形成收发器容置腔,所述第一保护件的后端、所述第二保护件的后端和所述底板共同围设形成适配器容置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收发器内托,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第一保护件和第二保护件,所述底板的中部设有竖直布置的中连接板,所述第一保护件和所述第二保护件分别固定于所述中连接板的相对两侧,且所述第一保护件靠近所述第二保护件的一端设有第一缺口腔,所述第二保护件靠近所述第一保护件的一端设有第二缺口腔,所述第一缺口腔与所述第二缺口腔对接形成收发器容置腔,所述第一保护件的后端、所述第二保护件的后端和所述底板共同围设形成适配器容置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收发器内托,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连接板的中部设有中连接缝,所述第一保护件靠近所述第二保护件的一端设有第一插缝,所述第二保护件靠近所述第一保护件的一端设有第二插缝,所述第一插缝和所述第二插缝均与所述中连接缝插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收发器内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件包括第一外侧板、第一顶板和第一内侧板,所述第一外侧板垂直连接于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第一顶板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外侧板的顶端并平行于所述底板,所述第一内侧板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顶板并平行于所述第一外侧板,所述第一插缝开设于所述第一内侧板上,所述第一缺口腔成型于所述第一顶板和所述第一内侧板上,且所述第一缺口腔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第一缓冲间距。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收发器内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板上开设有延伸至所述第一内侧板且间隔布置的第一切缝和第二切缝,所述第一缺口腔通过按压位于所述第一切缝与所述第二切缝之间的所述第一顶板和所述第一内侧板成型。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收发器内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护件包括第二外侧板、第二顶板和第二内侧板,所述第二外侧板垂直连接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宇轩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