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床的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85020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1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控车床的下料装置,包括架体、设置在架体上的下料板,下料板向背离架体方向倾斜设置,架体上设置有气缸,气缸的活塞杆远离气缸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板,架体上设置有与气缸的活塞杆平行的第一导向杆,第一导向杆穿设在固定板上,第一导向杆上转动设置有用于接料的接料板,固定板上设置有限位架,气缸通过限位架和固定板带动接料板沿架体的长度方向移动,接料板与滚轮架之间设置有当接料板沿架体的长度方向移动时能使接料板倾斜且接料板的倾斜角度与下料板的倾斜角度相同的导向机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该该数控车床的下料装置可自动将棒料搬运至用于放置棒料的容器内,工作效率高。

Cutting device for CNC lath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utting device of a numerical control lathe,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body, a cutting plate arranged on the frame body, a cutting plate inclined to the direction away from the frame body, a cylinder arranged on the frame body, a fixed plate arranged at one end of the piston rod of the cylinder away from the cylinder, and a first guide arranged on the frame body parallel to the piston rod of the cylinder. A feeding plate for feeding is rotated on the first guiding rod, and a finite position frame is arranged on the fixed plate. The cylinder drives the feeding plate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frame body through the limit frame and the fixed plate, and a feeding plat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eeding plate and the roller frame when the feeding plate moves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frame body. The key point of the technical scheme is that the cutting device of the NC lathe can automatically carry the bar to the container used for placing the bar, and the work efficiency is hig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控车床的下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数控车床的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螺丝刀是一种用来拧转螺丝钉以迫使其就位的工具,现有的螺丝刀通常是以棒料为原料,然后经由数控车床加工成型的。现有公布号为CN10561879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数控车床,包括机架、卡盘、刀架,卡盘设置在机架上,卡盘用于装夹棒料,刀架滑动设置在机架上,刀架上安装有用于车削棒料的刀具,该数控车床在工作时,工人将棒料装夹在卡盘上,然后刀架带动刀具对棒料进行车削加工,棒料加工完毕后,工人手动将装夹在卡盘上的棒料取下,然后再搬运至用于放置棒料的容器内,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控车床的下料装置,工作效率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数控车床的下料装置,包括架体、设置在架体上的下料板,所述下料板向背离架体方向倾斜设置,所述架体上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远离气缸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板,所述架体上设置有与气缸的活塞杆平行的第一导向杆,所述第一导向杆穿设在固定板上,所述第一导向杆上转动设置有用于接料的接料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于带动接料板跟随固定板一起移动的限位架,所述气缸通过限位架和固定板带动接料板沿架体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架体上设置有滚轮架,所述接料板与滚轮架之间设置有当接料板沿架体的长度方向移动时能使接料板转动并将棒料送入下料板上的导向机构。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该数控车床的下料装置在工作时,经由数控车床加工好的棒料落入到接料板上,然后气缸驱动活塞杆向远离气缸方向伸出,气缸通过限位架和固定板带动接料板沿架体的长度方向移动,与此同时接料板在导向机构的导向作用下在第一导向杆上转动,直至接料板的倾斜角度与下料板的倾斜角度相同时,棒料从接料板上滚落到下料板上,然后落入到用于放置棒料的容器内,以便于工人进行集中搬运,然后气缸通过限位架和固定板带动接料板复位,以进行下一次下料工序,该数控车床的下料装置可自动将棒料搬运至用于放置棒料的容器内,工作效率高。优选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设置在接料板上的导向板、设置在滚轮架上的滚轮,所述导向板朝向气缸倾斜设置,所述滚轮与导向板朝向气缸的端面滑动配合。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该接料板沿架体的长度方向移动时,导向板朝向气缸的端面与滚轮滑动配合,并且由于导向板朝向气缸倾斜设置,则导向板与滚轮配合,使得接料板能够在第一导向杆上转动。优选的,所述滚轮转动设置在滚轮架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滚轮转动设置在滚轮架上,则导向板朝向气缸的端面与滚轮为滚动配合,减少了导向板与滚轮之间的摩擦阻力。优选的,所述架体上设置有与第一导向杆平行的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二导向杆穿设在固定板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导向杆与第二导向杆配合,使得固定板沿架体的长度方向移动时不易出现晃动现象。优选的,所述架体上设置有斜面,当所述接料板倾斜一定角度时,接料板朝向架体的端面与斜面抵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接料板在导向机构的导向作用下在第一导向杆上转动,直至接料板朝向架体的端面与斜面抵接时,接料板的倾斜角度和下料板的倾斜角度相同,以保证接料板与下料板能够较为精准的对接。优选的,所述下料板上沿下料板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定位槽,所述下料板上设置有用于防止棒料产生侧向移动的挡板,所述挡板上设置有用于将挡板固定在下料板上的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穿设在定位槽中且可在定位槽中移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旋开固定螺栓的固定螺母,固定螺栓处于松动状态,此时工人可调节两块挡板之间的距离,调节完毕后,旋上固定螺栓的固定螺母,固定螺栓处于紧固状态,则挡板被固定安装在下料板上,两块挡板之间的距离可调节,使得挡板可对一定长度范围内棒料进行限位。优选的,还包括集料盒,经过所述下料板的棒料会落至集料盒内,所述集料盒为倾斜设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集料盒为倾斜设置,从下料板上滚落到集料盒内的棒料,能够顺着集料盒的倾斜结构落入到用于存放棒料的容器内,以便于工人进行集中搬运,如此能够减少棒料从下料板直接落下而损坏的几率。优选的,所述集料盒底壁上开设有若干通孔。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加工好的棒料落入到集料盒内时,棒料上携带的废屑、冷却液等杂物会从通孔处落下,一方面保证了棒料表面能够较为清洁,另一方面废屑和冷却液等不易堆积在集料盒内。综上所述,本技术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数控车床的下料装置可自动将棒料搬运至用于放置棒料的容器内,工作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数控车床的下料装置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突出导向机构的具体结构;图2为实施例中数控车床的下料装置去掉限位架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突出接料板的具体结构;图3为实施例中数控车床的下料装置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突出限位架的具体结构;图4为实施例中数控车床的下料装置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图,主要突出架体上斜面的具体结构。附图标记:1、架体;2、下料板;3、集料盒;4、气缸;6、固定板;7、第一导向杆;8、第二导向杆;9、接料板;91、板体;92、转动架;10、限位架;101、连接板;102、限位板;11、导向机构;111、导向板;112、滚轮;12、斜面;13、滚轮架;14、定位槽;15、挡板;16、固定螺栓;17、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如图1和2所示,一种数控车床的下料装置,包括架体1、设置在架体1上的下料板2、以及集料盒3,下料板2向背离架体1方向倾斜设置,架体1上设置有气缸4,气缸4的活塞杆远离气缸4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板6,架体1上设置有与气缸4的活塞杆平行的第一导向杆7,第一导向杆7穿设在固定板6上,第一导向杆7上转动设置有用于接料的接料板9,如图3所示,固定板6上设置有用于将接料板9压紧在固定板6上的限位架10,气缸4通过限位架10和固定板6带动接料板9沿架体1的长度方向移动,架体1上设置有滚轮架13,接料板9与滚轮架13之间设置有当接料板9沿架体1的长度方向移动时能使接料板9转动并将棒料送入下料板2上的导向机构11。如图1所示,气缸4固定安装在架体1上,气缸4的活塞杆穿设在架体1上,固定板6固定连接在气缸4的活塞杆远离气缸4的一端。架体1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导向杆8,第一导向杆7和第二导向杆8均为圆柱状,第一导向杆7和第二导向杆8平行,第一导向杆7固定安装在架体1上且其端部穿过固定板6并向背离架体1方向延伸,第二导向杆8固定安装在架体1上且其端部穿过固定板6并向背离架体1方向延伸,第一导向杆7与第二导向杆8配合,使得固定板6沿架体1的长度方向移动时不易出现晃动现象。如图2所示,接料板9包括板体91以及转动架92,板体91的截面呈L形,板体91位于架体1上方。转动架92位于板体91朝向架体1的端面上,转动架92与板体91一体式连接,第一导向杆7贯穿转动架92,使得转动架92可在第一导向杆7上转动,则接料板9可在第一导向杆7上转动。如图3所示,限位架10为L形,限位架10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控车床的下料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架体(1)、设置在架体(1)上的下料板(2),所述下料板(2)向背离架体(1)方向倾斜设置,所述架体(1)上设置有气缸(4),所述气缸(4)的活塞杆远离气缸(4)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板(6),所述架体(1)上设置有与气缸(4)的活塞杆平行的第一导向杆(7),所述第一导向杆(7)穿设在固定板(6)上,所述第一导向杆(7)上转动设置有用于接料的接料板(9),所述固定板(6)上设置有用于带动接料板(9)跟随固定板(6)一起移动的限位架(10),所述气缸(4)通过限位架(10)和固定板(6)带动接料板(9)沿架体(1)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架体(1)上设置有滚轮架(13),所述接料板(9)与滚轮架(13)之间设置有当接料板(9)沿架体(1)的长度方向移动时能使接料板(9)转动并将棒料送入下料板(2)上的导向机构(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控车床的下料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架体(1)、设置在架体(1)上的下料板(2),所述下料板(2)向背离架体(1)方向倾斜设置,所述架体(1)上设置有气缸(4),所述气缸(4)的活塞杆远离气缸(4)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板(6),所述架体(1)上设置有与气缸(4)的活塞杆平行的第一导向杆(7),所述第一导向杆(7)穿设在固定板(6)上,所述第一导向杆(7)上转动设置有用于接料的接料板(9),所述固定板(6)上设置有用于带动接料板(9)跟随固定板(6)一起移动的限位架(10),所述气缸(4)通过限位架(10)和固定板(6)带动接料板(9)沿架体(1)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架体(1)上设置有滚轮架(13),所述接料板(9)与滚轮架(13)之间设置有当接料板(9)沿架体(1)的长度方向移动时能使接料板(9)转动并将棒料送入下料板(2)上的导向机构(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车床的下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导向机构(11)包括设置在接料板(9)上的导向板(111)、设置在滚轮架(13)上的滚轮(112),所述导向板(111)朝向气缸(4)倾斜设置,所述滚轮(112)与导向板(111)朝向气缸(4)的端面滑动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宗连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新发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