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复合板材高压成型壳体及其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4071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08: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3D复合板材高压成型壳体及其制作工艺,包括有如下步骤:(1)备料步骤:准备透明PC复合板;(2)印刷步骤:在透明PC复合板的一侧依次往外进行印镜面银色油墨、UV转印胶水、光学镀膜,以及,在透明PC复合板的一侧依次往外进行印黑色油墨、印亚黑色油墨;(3)高压成型步骤:利用高压成型模具对步骤(2)所得的板状半成品进行曲面成型,以获得曲面壳体;(4)淋涂强化液步骤:对曲面壳体上对应光学镀膜层的外表面部位进行淋涂强化液,以加硬其表面硬度。藉此,其可实现多种纹理效果、颜色需求及曲面效果,既达到了玻璃的硬度,同时又具有PC的韧性,能耐受更强大的冲击,而且,产品能做得更加超薄化,成本更低,生产效率更高。

A 3D composite sheet high pressure forming shell and its manufacturing proces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3D composite plate high pressure forming shell and its manufacturing process,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material preparation step: preparing transparent PC composite plate; (2) printing step: printing mirror silver ink, UV transfer glue, optical coating, and compounding in transparent PC composite plate one side in turn. One side of the plate is printed with black ink and sub-black ink in turn; (3) High-pressure forming step: using high-pressure forming die to shape the semi-finished plate to obtain the curved surface shell; (4) Strengthening liquid spraying step: to enter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corresponding optical coating layer on the curved surface shell. Pour out the strengthening liquid to harden the surface hardness. Therefore, it can achieve a variety of texture effects, color requirements and surface effects, not only to achieve the hardness of glass, but also has the toughness of PC, can withstand more powerful impact, and the product can be made thinner, lower cost, higher produc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复合板材高压成型壳体及其制作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产品壳体制作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3D复合板材高压成型壳体及其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手机后壳的制作,若采用常规注塑很难满足要求较高的曲面效果;也有些是采用3D玻璃效果制作工艺,但是存在UV胶水与玻璃结合不稳定的问题,而且,其韧性欠佳,导致其抗冲击性不强;还有,现有的手机后壳的厚度难以做到进一步超薄化,技术上受到局限。因此,本专利技术中,申请人精心研究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3D复合板材高压成型壳体及其制作工艺,其可实现多种纹理效果、颜色需求及曲面效果,既达到了玻璃的硬度,同时又具有PC的韧性,能耐受更强大的冲击,而且,产品能做得更加超薄化,成本更低,生产效率更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3D复合板材高压成型壳体,所述3D复合板材高压成型壳体为曲面壳体,其具有透明PC复合板基体,所述透明PC复合板基体具有相对侧设置的第一外表面、第二外表面,其第一外表面依次往外设置有镜面银色油墨层、UV转印胶水层、光学镀膜层、硬度强化液层,其第二外表面依次往外设置有第一颜色油墨层、第二颜色油墨层,所述第二颜色油墨层是第一颜色油墨层的相同颜色亚系色。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颜色油墨层包括有在第二外表面依次往外设置的三次第一颜色油墨层,即第一次第一颜色油墨层、第二次第一颜色油墨层及第三次第一颜色油墨层。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颜色油墨层为黑色油墨层,所述第二颜色油墨层为亚黑色油墨层。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3D复合板材高压成型壳体包括有背板部和一体连接于背板部四周缘的侧边部,其侧边部与背板部的拐角、其相邻侧边部的拐角均设计为弧形状;前述第一外表面是朝向背板部及侧边部的外侧面设置,前述第二外表面是朝向背板部及侧边部的内侧面设置。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曲面壳体上对应硬度强化液层的外表面贴覆有保护膜。一种3D复合板材高压成型壳体的制作工艺,包括有如下步骤:(1)备料步骤:准备透明PC复合板;(2)印刷步骤:在透明PC复合板的一侧依次往外进行印镜面银色油墨、UV转印胶水、光学镀膜,以及,在透明PC复合板的一侧依次往外进行印第一颜色油墨层、印第二颜色油墨层;(3)高压成型步骤:利用高压成型模具对步骤(2)所得的板状半成品进行曲面成型,以获得曲面壳体;(4)淋涂强化液步骤:对曲面壳体上对应光学镀膜层的外表面部位进行淋涂强化液,以加硬其表面硬度。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2)中,印第一颜色油墨层是指依次往外进行了三次印第一颜色油墨层,即第一次印第一颜色油墨层、第二次印第一颜色油墨层及第三次印第一颜色油墨层。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3)中,高压成型模具具有上模、下模,其上模的成型温度为105℃至115℃,其下模的成型温度为85℃至95℃,其成型时间为25秒至35秒,吹气60KG。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有(5)CNC加工步骤:CNC加工出通孔。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步骤(2)之后,进行第一次IQC检验;在步骤(3)之后,进行第二次IQC检验;在在步骤(4)之后,进行第三次IQC检验;在在步骤(5)之后,进行第四次IQC检验;在第四次IQC检验后,于曲面壳体上对应硬度强化液层的外表面贴覆有保护膜。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可实现多种纹理效果及颜色需求,实现常规注塑不能达成的曲面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UV胶水与玻璃结合不稳定的问题,所制得壳体既达到了玻璃的硬度,同时又具有PC的韧性,能耐受更强大的冲击,而且,产品能做得更加超薄化,成本更低,生产效率更高;以及,其制作工艺简单,工艺稳定性佳、可控性好,适于推广应用。为更清楚地阐述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中制得手机后壳的大致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中制得手机后壳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手机后壳的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识说明:10、透明PC复合板20、镜面银色油墨层30、UV转印胶水层40、光学镀膜层50、硬度强化液层61、第一次第一颜色油墨层62、第二次第一颜色油墨层63、第三次第一颜色油墨层70、第二颜色油墨层100、曲面壳体101、背板部102、侧边部。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其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一种3D复合板材高压成型壳体,其为曲面壳体100,其具有透明PC复合板基体10,所述透明PC复合板基体10具有相对侧设置的第一外表面、第二外表面,其第一外表面依次往外设置有镜面银色油墨层20、UV转印胶水层30、光学镀膜层40、硬度强化液层50,其第二外表面依次往外设置有第一颜色油墨层、第二颜色油墨层70,所述第二颜色油墨层70是第一颜色油墨层的相同颜色亚系色。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颜色油墨层包括有在第二外表面依次往外设置的三次第一颜色油墨层,即第一次第一颜色油墨层61、第二次第一颜色油墨层62及第三次第一颜色油墨层63。此处,所述第一颜色油墨层为黑色油墨层,所述第二颜色油墨层为亚黑色油墨层。当然,第一颜色油墨层、第二颜色油墨层是用于呈现壳体的颜色,并不限于本实施例中的黑色、亚黑色,可以根据实际颜色需求更换为其它颜色,只是第二颜色油墨层是第一颜色油墨层的相同颜色亚系色即可。通常,在曲面壳体上对应硬度强化液层的外表面贴覆有保护膜。所述3D复合板材高压成型壳体(也指前述曲面壳体100)包括有背板部101和一体连接于背板部101四周缘的侧边部102,其侧边部102与背板部101的拐角、其相邻侧边部102的拐角均设计为弧形状;前述第一外表面是朝向背板部101及侧边部102的外侧面设置,前述第二外表面是朝向背板部101及侧边部102的内侧面设置。接下来,详细介绍3D复合板材高压成型壳体的制作工艺,包括有如下步骤:(1)备料步骤:准备透明PC复合板。(2)印刷步骤:在透明PC复合板的一侧依次往外进行印镜面银色油墨、UV转印胶水、光学镀膜,以及,在透明PC复合板的一侧依次往外进行印第一颜色油墨层、印第二颜色油墨层;此处,印第一颜色油墨层是指依次往外进行了三次印第一颜色油墨层,即第一次印第一颜色油墨层、第二次印第一颜色油墨层及第三次印第一颜色油墨层。本实施例中,比玻璃材料更易添加眩光UV纹理效果。(3)高压成型步骤:利用高压成型模具对步骤(2)所得的板状半成品进行曲面成型,以获得曲面壳体;此处,高压成型模具具有上模、下模,其上模的成型温度为105℃至115℃,其下模的成型温度为85℃至95℃,其成型时间为25秒至35秒,吹气60KG。(4)淋涂强化液步骤:对曲面壳体上对应光学镀膜层的外表面部位进行淋涂强化液,以加硬其表面硬度。(5)CNC加工步骤:CNC加工出通孔。在步骤(2)之后,进行第一次IQC检验;在步骤(3)之后,进行第二次IQC检验;在在步骤(4)之后,进行第三次IQC检验;在在步骤(5)之后,进行第四次IQC检验;在第四次IQC检验后,于曲面壳体上对应硬度强化液层的外表面贴覆有保护膜。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设计重点在于,其可实现多种纹理效果(例如眩光UV纹理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复合板材高压成型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3D复合板材高压成型壳体为曲面壳体,其具有透明PC复合板基体,所述透明PC复合板基体具有相对侧设置的第一外表面、第二外表面,其第一外表面依次往外设置有镜面银色油墨层、UV转印胶水层、光学镀膜层、硬度强化液层,其第二外表面依次往外设置有第一颜色油墨层、第二颜色油墨层,所述第二颜色油墨层是第一颜色油墨层的相同颜色亚系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复合板材高压成型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3D复合板材高压成型壳体为曲面壳体,其具有透明PC复合板基体,所述透明PC复合板基体具有相对侧设置的第一外表面、第二外表面,其第一外表面依次往外设置有镜面银色油墨层、UV转印胶水层、光学镀膜层、硬度强化液层,其第二外表面依次往外设置有第一颜色油墨层、第二颜色油墨层,所述第二颜色油墨层是第一颜色油墨层的相同颜色亚系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复合板材高压成型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颜色油墨层包括有在第二外表面依次往外设置的三次第一颜色油墨层,即第一次第一颜色油墨层、第二次第一颜色油墨层及第三次第一颜色油墨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3D复合板材高压成型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颜色油墨层为黑色油墨层,所述第二颜色油墨层为亚黑色油墨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复合板材高压成型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3D复合板材高压成型壳体包括有背板部和一体连接于背板部四周缘的侧边部,其侧边部与背板部的拐角、其相邻侧边部的拐角均设计为弧形状;前述第一外表面是朝向背板部及侧边部的外侧面设置,前述第二外表面是朝向背板部及侧边部的内侧面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复合板材高压成型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壳体上对应硬度强化液层的外表面贴覆有保护膜。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3D复合板材高压成型壳体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如下步骤:(1)备料步骤:准备透明PC复合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毅松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万德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