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辅助盾构穿过区间风井的水下填充泥浆混凝土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下混凝土领域,尤其涉及用于辅助盾构穿过区间风井的水下混凝土。
技术介绍
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当区间需在穿过江底时,由于区间较长,需在区间上设置区间风井通行通风,并在该风井内设置联络通道、通风道和排水泵房站,因而区间风井往往设置在线路标高最低。盾构需从区间风井中穿过,盾构穿过后需要破除风井中的部分管片来施工风道和联络通道。当风井位于富水砂层或砂卵层中时,为确保施工安全,需在风井内的原有的沙土挖出并置换为低标号水下混凝土。这类水下混凝土应具有以下3个特征:混凝土要有较好的流动性,以便混凝土在水下浇注密实、顶面平整;混凝土强度较低,以确保盾构机能顺利从中穿过,降低后期混凝土凿除时难度,加快施工进度。(1)传统的中间风井内的低标号水下填充混凝土:传统的中间风井水下填料采用低标号水下混凝土,一般为C20水下混凝土。该类混凝土是由:水泥、粉煤灰、石子、中粗砂、水和外加剂组成,由试验人员先根据混凝土标号进行配合比设计,然后根据现场原材料进行现场配合比试验配置而成。(2)传统的中间风井内的低标号水下填充混凝土的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辅助盾构穿过区间风井的水下填充泥浆混凝土,其特征在于配方组成为:水泥:210~232重量份,粉煤灰:76~90重量份,石子:1135~1152重量份,中粗砂:488~498重量份,水:38~48重量份,废弃泥浆:310~350重量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辅助盾构穿过区间风井的水下填充泥浆混凝土,其特征在于配方组成为:水泥:210~232重量份,粉煤灰:76~90重量份,石子:1135~1152重量份,中粗砂:488~498重量份,水:38~48重量份,废弃泥浆:310~350重量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辅助盾构穿过区间风井的水下填充泥浆混凝土,其特征在于配方组成为:水泥:232重量份,粉煤灰:76重量份,石子:1152重量份,中粗砂:498重量份,水:48重量份,废弃泥浆:310重量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辅助盾构穿过区间风井的水下填充泥浆混凝土,其特征在于配方组成为:水泥:210重量份,粉煤灰:9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跃辉,廖正根,何承海,刘星,马加志,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航局成都城市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