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型抗偏载元件及吸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83540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05: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加强型抗偏载元件,包括二第一安装板,连接于二第一安装板的间隔处且呈对称分布的二弯折板,及相对两端分别与二弯折板连接的加强筋组;弯折板包括第一弯折分体和第二弯折分体,第一弯折分体与第二弯折分体的相接处开设有第一通槽,第一弯折分体的末端开设有第二通槽,第二弯折分体的末端开设有第三通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吸能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了第一安装板、弯折板与加强筋组配合,通过精准地减弱弯折板的局部结构强度,使得加强型抗偏载元件在发生碰撞的过程中沿其中轴线进行叠缩变形,无需设置额外的导向结构,从而解决了吸能装置在无导向结构支撑的情况下无法承受偏心载荷,及其导向结构需要在安装时预留出后退空间的问题。

Enhanced anti bias load element and energy absorb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reinforced anti-eccentric load element, which comprises two first mounting plates, two bending plates connected at the intervals of the two first mounting plates and symmetrically distributed two bending plates, and a stiffening rib group connected with the two bending plates respectively at the opposite ends; the bending plates include the first bending splitting splitting and the second bending splitting splitting, the first bending splitting splitting splitting and the second bending splitting splitting A first through groove is arranged at the junction of the bending splitting, a second through groove is arranged at the end of the first bending splitting, and a third through groove is arranged at the end of the second bending splitting; the invention also provides an energy absorb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adopts the first mounting plate, bending plate and reinforcing rib combination to reduce the local structural strength of the bending plate accurately, so that the reinforcing anti-eccentric load element can be folded and deformed along its axis in the course of collision, and no additional guiding structure is needed, thus solving the problem that the energy absorbing device has no guiding structure. The support can not bear eccentric load, and the guide structure needs to reserve back space during instal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强型抗偏载元件及吸能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被动安全防护装置的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加强型抗偏载元件及吸能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以缓冲吸能为基本功能的被动安全防护装置被广泛地应用于多种行业,如:航天、交通、建筑等,用于吸收车辆意外碰撞或载客装置跌落时的撞击能量,以此降低对乘员人身和财物的伤害。通常要求被动安全防护装置在各类碰撞工况下均能高效可靠地吸收能量,其中一条就是在偏载情况下能正常吸能,不发生倾覆失效。一般来说,根据吸能原理不同,吸能装置包括压溃吸能、金属管变径吸能、金属切削吸能等几种类型。其中,压溃吸能,由于是通过柔性材料,如:如金属蜂窝、泡沫铝、金属压溃管等制成的吸能元件的塑性叠缩变形将撞击能转化为金属塑性变形能,其结构自身无法承受偏载作用,在偏心载荷作用下会发生局部坍塌导致吸能失效,从而需要借助导向结构,如:导向型材、导向管等才能承受偏心载荷;金属管变径吸能,是通过装置上的法兰约束作用使得金属管的直径扩大或缩小,从而将撞击能转变为金属塑性变形能,其金属管本身即为导向结构;而金属刀具切削吸能,是通过安装在法兰上的刀具将金属管切削变形,将撞击能转变为切削能及热能,其金属管本身即为导向结构;因此,无论吸能装置是上述的何种类型,只要需要导向支撑,就必然需要在安装时预留出导向结构的后退空间,这样对安装空间有限的场合十分不利,增加了车辆或载客装置的设计制造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强型抗偏载元件及吸能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吸能装置在无导向结构支撑的情况下无法承受偏心载荷,及其导向结构需要在安装时预留出后退空间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加强型抗偏载元件,包括间隔且平行设置的二第一安装板,连接于二所述第一安装板的间隔处且呈对称分布的二弯折板,以及设置于二所述弯折板的间隔处且相对两端分别与二所述弯折板连接的加强筋组;所述弯折板包括第一弯折分体,以及与所述第一弯折分体倾斜相接的第二弯折分体,所述第一弯折分体与所述第二弯折分体的相接处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弯折分体的末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板连接且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弯折分体的末端与另一所述第一安装板连接且开设有第三通槽。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筋组包括相对两端分别与二所述第二弯折分体紧固连接的第一加强筋。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筋组还包括平行于所述第一加强筋的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的相对两端分别与二所述第一弯折分体紧固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开设有间隔且对称设置的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弯折分体的末端和所述第二弯折分体的末端分别伸入所述安装槽内与所述第一安装板紧固连接。进一步地,二所述安装槽呈平行分布。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弯折板一体成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加强型抗偏载元件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了第一安装板、弯折板与加强筋组配合,通过精准地减弱弯折板的局部结构强度,使得加强型抗偏载元件在发生碰撞的过程中沿其中轴线进行叠缩变形,进而将撞击能转变为材料的塑性变形能,使得整个加强型抗偏载元件无需设置额外的导向结构,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吸能装置在无导向结构支撑的情况下无法承受偏心载荷,及其导向结构需要在安装时预留出后退空间的技术问题,避免了在被防护物上开设后退避让孔,扩展了加强型抗偏载元件的适用范围。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吸能装置,包括间隔且平行设置的至少二第二安装板,以及固设于相邻二所述第二安装板间隔处的至少一吸能单元,所述吸能单元包括直线排列的至少二上述加强型抗偏载元件,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紧固连接。进一步地,二所述第一安装板与二所述弯折板围合形成有呈六边形的通孔,相邻二所述加强型抗偏载元件的所述通孔的中心线垂直。进一步地,所述吸能装置包括间隔且平行设置的二所述第二安装板,以及间隔排列于二所述第二安装板间隔处的二所述吸能单元。进一步地,所述吸能装置包括间隔且平行设置的至少三所述第二安装板,相邻二所述第二安装板的间隔处固设有间隔排列的至少二所述吸能单元。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吸能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了加强型抗偏载元件,通过精准地减弱弯折板的局部结构强度,使得加强型抗偏载元件在发生碰撞的过程中沿其中轴线进行叠缩变形,进而将撞击能转变为材料的塑性变形能,使得整个加强型抗偏载元件无需设置额外的导向结构,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吸能装置在无导向结构支撑的情况下无法承受偏心载荷,及其导向结构需要在安装时预留出后退空间的技术问题,提高了吸能装置的抗偏载性能,有效地缩减了吸能装置的占用空间;又由于可根据具体情况和需求以加强型抗偏载元件为基础扩展出所需要的外形形状,进而增强了吸能装置的扩展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加强型抗偏载元件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加强型抗偏载元件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加强型抗偏载元件中弯折板的主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吸能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吸能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例提供的吸能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再二实施例提供的吸能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吸能装置、10—吸能单元、20—第二安装板、100—加强型抗偏载元件、101—第一安装板、102—弯折板、103—加强筋组、1000—通孔、1010—安装槽、1020—第一通槽、1021—第一弯折分体、1022—第二弯折分体、1031—第一加强筋、1032—第二加强筋、10210—第二通槽、10220—第三通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参阅图1至图3,现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吸能装置进行说明。该加强型抗偏载元件100包括两个第一安装板101、两个弯折板102以及加强筋组103,其中,两个第一安装板101间隔并且平行设置,两个弯折板102连接在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加强型抗偏载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间隔且平行设置的二第一安装板,连接于二所述第一安装板的间隔处且呈对称分布的二弯折板,以及设置于二所述弯折板的间隔处且相对两端分别与二所述弯折板连接的加强筋组;所述弯折板包括第一弯折分体,以及与所述第一弯折分体倾斜相接的第二弯折分体,所述第一弯折分体与所述第二弯折分体的相接处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弯折分体的末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板连接且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弯折分体的末端与另一所述第一安装板连接且开设有第三通槽。

【技术特征摘要】
1.加强型抗偏载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间隔且平行设置的二第一安装板,连接于二所述第一安装板的间隔处且呈对称分布的二弯折板,以及设置于二所述弯折板的间隔处且相对两端分别与二所述弯折板连接的加强筋组;所述弯折板包括第一弯折分体,以及与所述第一弯折分体倾斜相接的第二弯折分体,所述第一弯折分体与所述第二弯折分体的相接处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弯折分体的末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板连接且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弯折分体的末端与另一所述第一安装板连接且开设有第三通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型抗偏载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组包括相对两端分别与二所述第二弯折分体紧固连接的第一加强筋。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强型抗偏载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组还包括平行于所述第一加强筋的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的相对两端分别与二所述第一弯折分体紧固连接。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加强型抗偏载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开设有间隔且对称设置的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弯折分体的末端和所述第二弯折分体的末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伟钟波罗昌杰黄江平于文泽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乾行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