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热纤维内衣面料及其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2937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热纤维内衣面料,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发热纤维3-25%、抗起球腈纶纤维30-52%、兰精莫代尔纤维35-40%、锦纶纤维4-6%、莱卡弹性纤维0.5-1.5%。其加工工艺为,先将发热纤维、抗起球腈纶纤维和兰精莫代尔纤维纺纱成赛络纺混纺纱线,再与锦纶纤维包覆莱卡弹性纤维交织而形成的针织内衣面料,经染色、皂洗、非离子柔软整理剂、立式烘干、定型处理形成最终成品发热针织内衣面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该发热纤维内衣面料不仅具有较好的亲肤性、低起球性和舒适的弹性,同时具有更好的保暖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热纤维内衣面料及其加工工艺,属于纺织
技术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越来越多的功能性原料逐步应用于内衣面料 的生产;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内衣面料本身也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不仅要求耐用、良好的亲肤性和舒适的弹性,而且要求内衣面料在具备 轻薄塑身的前提下具有较好的保暖性能。 _目前,日本东洋纺公司生产的发热纤维是一种能吸湿发热的新型纤维,其发 热的原理是纤维捕捉空气中含有较高动能的水分子,将其吸附固定到纤维表面, 可使其动能转变为热能,从而达到发热的作用。在内衣面料中使用这种发热纤维, 通过面料吸附人体散发的水蒸汽,从而使内衣面料温度升高达到保暖的效果;同 时内衣面料温度升高后,又加快了水蒸汽的散发,人们穿着后感觉更加干爽舒适。常规内衣面料的保暖效果是通过减少其透气性,减少人体热量的散失,达到 保暖效果,这种热能是被动产生的。从而人体散发的水蒸汽不能及时有效地排出 体外,感觉较闷湿,降低了人们的穿着舒适度。常规生产内衣所用纱线的纺纱方法是环锭纺,它的缺点是纱线的毛羽较多, 单纱强力相对较差,条干不匀率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具有较好的亲肤性、低起球性和舒适的弹性, 同时具有更好的保暖效果的发热纤维内衣面料及其加工工艺。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发热纤维内衣面料,其特征 在于,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发热纤维3—25%、抗起球腈纶纤维30_ 52%、兰精莫代尔纤维35 — 40%、锦纶纤维4_6%、莱卡弹性纤维0. 5 — 1. 5%。所说的发热纤维纤度为1.5 — 2.5dtex,长度为30 — 45隨;所说的抗起球腈 纶纤维的纤度为0.9 — 1.2dtex,长度为30—45mm;所说的兰精莫代尔纤维的纤度为1.0 — 1.6dtex,长度为30 —45mm;所说的锦纶纤维为40D — 70D;所说的莱 卡弹性纤维为20D—40D;一种发热纤维内衣面料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将发热纤维、抗起球腈纶纤维和兰精莫代尔纤维纺纱成赛络纺纱线,纱支为32_50英支,纺纱的捻系数为335 — 370;第二步.织造将赛络纺纱线和锦纶纤维包覆莱卡弹性纤维采用纬编圆讳针织机织发热纤维内衣面料,其工艺参数如下-织机的机号16G — 28G;线圈长度赛络纺混纺纱56 — 65cm/100针;锦纶纤维包覆莱卡弹性纤维 26—29cm/100针;第三步.染色后皂洗将织造好的发热内衣面料,在普通常温溢流染缸中,按照本领域公开的常规面料中含腈纶纤维、莫代尔纤维和锦纶纤维的染色工艺进行染色(发热纤维本身不能上染颜色)后皂洗,其工艺参数如下温度85-95'C,皂洗剂SN 0. 5g/L保温8分钟一12分钟清洗;第四步.柔软将皂洗、固色后的发热纤维内衣面料出缸脱水后上柔软剂,其工 艺参数如下温度40-50°C,非离子柔软剂SL-IO 5g/L,非离子改性硅G-384 3g/L, 处理25-35分钟;第五步.烘干将柔软处理后的发热纤维内衣面料用立式烘干机进行烘干处理, 其工艺参数如下蒸汽压力为1. 5-2. 5kg,时间30-40分钟。所说的纬编圆纬针织机为单面机或罗纹机,针织出的内衣面料的结构为单 面针织面料或罗纹针织面料。'在柔软剂使用方面,坚决避免使用阳离子助剂,避免影响其作用的发挥, 本专利技术采用日本大原的特殊非离子性柔软剂,赋予面料超柔的手感。本专利技术选用发热纤维、抗起球腈纶纤维和兰精莫代尔纤维三种纤维混纺,其目的是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发热纤维的细度是2.0D,较一般纤维粗;发热纤维本身强力较低, 于是选用细度为l.OD的抗起球腈纶搭配,这样既保证了纺细支纱线的条干和强力a又解决了面料的抗起球的问题,同时生产的面料还具有羊毛的手感。其次,与兰精莫代尔纤维混纺,大大地改善了面料的柔软手感及亲肤性。 再次,多种纤维的混纺技术本身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本专利技术选用赛络纺纺纱的目的是增强纱线的强力,极大地减少纱线的毛羽, 条干更均匀。由于既要改善发热纤维的强力,又要提高面料的抗起球性能,还要体现莫代 尔纤维的手感和舒适特性,在纺纱过程中严格控制纺纱的捻系数, 一般控制在 335-370,捻系数太小,影响纱线的强力且易起球;捻系数太大,在织造过程中易出现破洞且布面的扭斜增大。本专利技术选用锦纶包覆莱卡弹性纤维,其目的是改善面料的手感,而不是单独 用莱卡弹性纤维裸丝。本专利技术选用皂洗的工艺,其目的是避免高温皂洗莫代尔时阳离子染料脱落造 成阴阳离子染料反应形成不溶性沉淀,有效遏制发热纤维沾染阳离子脱落造成的 沉淀花色现象。本专利技术选用上柔软剂工艺,其目的是避免影响负离子的吸收及其作用的发 挥,同时赋予面料超柔的手感。本专利技术选用立式烘干工艺,其目的是让面料一直处于松弛状态,进一步提 高面料的蓬松感及柔软度。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该发热纤维内衣面料不仅具有较好的亲肤性、低起球性和舒适的弹性,同时具有更好的保暖效果。面料中含有5种不同纤维,符合高科技 面料的发展趋势和潮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发热纤维内衣面料,是由赛络纺混纺纱和锦纶纤维包覆莱卡弹性纤维交织构 成,面料中各种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所说的发热纤维是一种能主动吸湿然后将水分子的动能转变为热能的纤维, 纤度为2.0dtex,长度为37國,.浅粉红色,采用日本东洋纺公司生产的依克丝发 热纤维,比例为4.0%;所说的抗起球腈纶纤维,纤维在常规腈纶的基础上抗起球的效果更好,纤度 为1. Odtex,长度为37mra,本色,采用日本东洋纺公司生产的纤维,比例为50. 2%;所说的兰精莫代尔纤维,采用奥地利兰精公司生产的常规莫代尔纤维,纤度 为1. 5dtex,长度为38mm,比例为39. 4%;所说的40D锦纶纤维,采用常规的40D/24F锦纶纤维,比例为5.4%; 所说的20D莱卡弹性纤维采用原美国杜邦公司现为英威达公司的莱卡弹性 纤维,比例为1.0%;发热纤维/抗起球腈纶/莫代尔赛络纺纱线适合用单面机或罗纹机织造,合理 控制每种纱支的线圈长度是保证该面料手感、舒适的弹性的关键。一种发热纤维内衣面料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将发热纤维、抗起球腈纶和莫代尔纤维纺纱成赛络纺纱线,纱支为32 英支,纺纱的捻系数为350;第二步.织造将赛络纺纱线和锦纶纤维包覆莱卡弹性纤维采用纬编圆纬针织机 织发热纤维内衣面料,其工艺参数如下 采用纬编圆纬针织罗纹机,工艺参熬^I下A、 面料结构弹力罗纹布B、 织机规格型号TC-GRS筒径30"机号18G路数60F总针数1680NC、 织针排列A A即针盘针筒均用一种织针,AB织针呈罗纹对位关系;D、 三角排列VAF、 纱线排列第l、 3、 5…59路用32SEKS5/A55/M40 (赛络纺);第2、 4、 6…60路用32SEKS5/A55/M40 (赛络纺)和40/20D锦 纶包覆莱卡弹性纤维,仅针盘织针吃锦纶包覆莱卡弹性纤维;G、 线圈长度32SEKS5/A55/M40 (赛络纺):第l、 3、 5…59路58—58. 5cm/100针; 第2、 4、 6…60路59—59. 5 cm/100针;40/20D锦纶纤维包覆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热纤维内衣面料,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发热纤维3-25%、抗起球腈纶纤维30-52%、兰精莫代尔纤维35-40%、锦纶纤维4-6%、莱卡弹性纤维0.5-1.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军方国平夏秉能张世安王奎芳王显其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帕兰朵高级服饰有限公司青岛雪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