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抽吸式橡胶管套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829337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1 1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抽吸式橡胶管套装装置,包括橡胶套接管、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的相互配合,实现第一橡胶管和第二橡胶管间的连接,增加气密性,提高工作效率,橡胶套接管的内壁上安装有第一气囊,圆台的外壁上安装有第二气囊,移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吸盘,当第一橡胶管和第二橡胶管插入橡胶套接管内时,调节吸盘与第一橡胶管和第二橡胶管的外壁相连接,气泵从充气管往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内充气,使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分别与第一橡胶管和第二橡胶管紧密相连,使其连接更加的牢固,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的相互配合,可实现不同孔径橡胶管间的套接。

A new suction rubber tube assembly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 suction type rubber pipe assembl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rubber sleeve pipe, a first air bag and a second air bag. The utility model realize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first rubber pipe and the second rubber pipe by the mutual cooperation of the first air bag and the second air bag, increases the air tightness, improves the working efficiency and the rubber sleeve pipe. A first airbag is mounted on the inner wall, a second airbag is mounted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round table, and a sucker is fixed at the bottom end of the movable rod. When the first rubber tube and the second rubber tube are inserted into the rubber sleeve tube, the adjusting suck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er wall of the first rubber tube and the second rubber tube, and the air pump is from the air tube to the first airbag and the second rubber tube.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balloons are respectively tight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rubber tube and the second rubber tube to make the connection more firm.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balloons can be combined with each other to realize the interposition of rubber tubes with different apertur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抽吸式橡胶管套装装置
本技术涉及抽吸式橡胶管套装
,具体为一种新型抽吸式橡胶管套装装置。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抽吸式橡胶管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人们在使用过程中所需求的橡胶管长度不一,常常需要将两节相同的橡胶管套接在一起,这就造成了在使用过程中两橡胶管的接口处气密性差,不能有效的使两橡胶管套接在一起,影响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气密性差,连接不牢固缺陷,提供一种新型抽吸式橡胶管套装装置,所述一种新型抽吸式橡胶管套装装置具有气密性强、连接牢固等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抽吸式橡胶管套装装置,包括橡胶套接管,所述橡胶套接管内设置有圆台,且圆台的窄台口正对橡胶套接管的管口,并且圆台为管形结构,所述圆台的外壁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橡胶套接管内壁上,所述橡胶套接管内壁上固定有一圈第一气囊,且第一气囊以固定环为中心轴呈左右对称,所述左侧第一气囊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气管,且第一导气管与第一气囊相连通,所述第一导气管的另一端与右侧第一气囊的左端相连通,所述圆台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一圈第二气囊,且第二气囊以固定环为中心轴呈左右对称,所述左侧第二气囊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气管,且第二导气管与第二气囊相连通,所述第二导气管的另一端与右侧第二气囊的左端相连通,所述第一导气管上固定连接有连接管,且连接管与第一导气管相连通,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第二导气管固定连接,且连接管与第二导气管相连通,所述左侧第一气囊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充气管,所述橡胶套接管的两端均插入有第一橡胶管和第二橡胶管,且圆台位于第一橡胶管和第二橡胶管内,所述橡胶套接管左右管口处均固定连接有抱箍,所述抱箍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顶部开设有盲孔,所述盲孔内设置有插杆,所述插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盲孔的内壁上,所述盲孔孔口处的上下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所述插杆右端的上下杆壁上安装有第二挡板,所述抱箍的左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插孔,且插孔与插杆相匹配,并且插杆穿过插孔延伸到插孔外,所述移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吸盘,所述抱箍的内壁上安装有气泵,所述气泵的充气口与充气管相连通。优选的,所述移动杆的下端的左侧杆壁上固定连接有按压板,且按压板延伸到橡胶套接管的管口外,所述吸盘以橡胶套接管的中心成上下对称。优选的,所述圆台宽台口的外径小于橡胶套接管的内径,且圆台以固定环为中心轴呈左右对称,并且圆台两端的窄台口均正对橡胶套接管两侧的管口。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相匹配,且第一挡板的竖向长度大于第二挡板的竖向长度。优选的,所述第一气囊与第二气囊大小相等,且第一导气管和第二导气管通过连接管相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的相互配合,实现第一橡胶管和第二橡胶管间的连接,增加气密性,提高工作效率,橡胶套接管内设置有两个相互对称的圆台,圆台通过固定环与橡胶套接管内壁相连接,橡胶套接管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相互对称的第一气囊,圆台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相互对称的第二气囊,橡胶套接管左右管口处均固定连接有抱箍,抱箍的内壁上安装有气泵,气泵与第一气囊的充气管相连通,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通过导气管相连通,安装槽内设置有移动杆,移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吸盘,当第一橡胶管和第二橡胶管插入橡胶套接管内时,调节吸盘与第一橡胶管和第二橡胶管外壁相连接,气泵从充气管往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内充气,使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分别与第一橡胶管和第二橡胶管紧密相连,使其连接更加的牢固,方便操作,便于使用,能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的相互配合,可实现不同孔径橡胶管间的套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抽吸式橡胶管套装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新型抽吸式橡胶管套装装置侧视图;图3为图1A处放大图;图4为图1B处放大图。图中标号:1橡胶套接管、2抱箍、3移动杆、4按压板、5吸盘、6第二气囊、7圆台、8第一橡胶管、9充气管、10第一气囊、11第一导气管、12连接管、13第二导气管、14第二橡胶管、15插杆、16插孔、17第一挡板、18弹簧、19盲孔、20第二挡板、21气泵、22固定环、23安装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抽吸式橡胶管套装装置,包括橡胶套接管1,所述橡胶套接管1内设置有圆台7,且圆台7的窄台口正对橡胶套接管1的管口,并且圆台7为管形结构,所述圆台7的外壁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环22,所述固定环2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橡胶套接管1内壁上,所述橡胶套接管1内壁上固定有一圈第一气囊10,且第一气囊10以固定环22为中心轴呈左右对称,所述左侧第一气囊10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气管11,且第一导气管11与第一气囊10相连通,所述第一导气管11的另一端与右侧第一气囊10的左端相连通,所述圆台7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一圈第二气囊6,且第二气囊6以固定环22为中心轴呈左右对称,所述左侧第二气囊6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气管13,且第二导气管13与第二气囊6相连通,所述第二导气管13的另一端与右侧第二气囊6的左端相连通,所述第一气囊10与第二气囊6大小相等,且第一导气管11和第二导气管13通过连接管12相连通,所述第一导气管11上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2,且连接管12与第一导气管11相连通,所述连接管12的另一端与第二导气管13固定连接,且连接管12与第二导气管13相连通,所述左侧第一气囊10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充气管9,所述橡胶套接管1的两端均插入有第一橡胶管8和第二橡胶管14,且圆台7位于第一橡胶管8和第二橡胶管14内,所述圆台7宽台口的外径小于橡胶套接管1的内径,且圆台7以固定环22为中心轴呈左右对称,并且圆台7两端的窄台口均正对橡胶套接管1两侧的管口,所述橡胶套接管1左右管口处均固定连接有抱箍2,所述抱箍2上开设有安装槽23,所述安装槽23内设置有移动杆3,所述移动杆3的顶部开设有盲孔19,所述移动杆3的下端的左侧杆壁上固定连接有按压板4,且按压板4延伸到橡胶套接管1的管口外,所述吸盘5以橡胶套接管1的中心成上下对称,所述盲孔19内设置有插杆15,所述插杆15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弹簧18,所述弹簧1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盲孔19的内壁上,所述盲孔19孔口处的上下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17,所述插杆15右端的上下杆壁上安装有第二挡板20,所述第一挡板17和第二挡板20相匹配,且第一挡板17的竖向长度大于第二挡板20的竖向长度,所述抱箍2的左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插孔16,且插孔16与插杆15相匹配,并且插杆15穿过插孔16延伸到插孔16外,所述移动杆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吸盘5,所述抱箍2的内壁上安装有气泵21,所述气泵21的充气口与充气管9相连通。工作原理:本技术通过第一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抽吸式橡胶管套装装置,包括橡胶套接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套接管(1)内设置有圆台(7),且圆台(7)的窄台口正对橡胶套接管(1)的管口,并且圆台(7)为管形结构,所述圆台(7)的外壁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环(22),所述固定环(2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橡胶套接管(1)内壁上,所述橡胶套接管(1)内壁上固定有一圈第一气囊(10),且第一气囊(10)以固定环(22)为中心轴呈左右对称,所述左侧第一气囊(10)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气管(11),且第一导气管(11)与第一气囊(10)相连通,所述第一导气管(11)的另一端与右侧第一气囊(10)的左端相连通,所述圆台(7)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一圈第二气囊(6),且第二气囊(6)以固定环(22)为中心轴呈左右对称,所述左侧第二气囊(6)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气管(13),且第二导气管(13)与第二气囊(6)相连通,所述第二导气管(13)的另一端与右侧第二气囊(6)的左端相连通,所述第一导气管(11)上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2),且连接管(12)与第一导气管(11)相连通,所述连接管(12)的另一端与第二导气管(13)固定连接,且连接管(12)与第二导气管(13)相连通,所述左侧第一气囊(10)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充气管(9),所述橡胶套接管(1)的两端均插入有第一橡胶管(8)和第二橡胶管(14),且圆台(7)位于第一橡胶管(8)和第二橡胶管(14)内,所述橡胶套接管(1)左右管口处均固定连接有抱箍(2),所述抱箍(2)上开设有安装槽(23),所述安装槽(23)内设置有移动杆(3),所述移动杆(3)的顶部开设有盲孔(19),所述盲孔(19)内设置有插杆(15),所述插杆(15)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弹簧(18),所述弹簧(1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盲孔(19)的内壁上,所述盲孔(19)孔口处的上下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17),所述插杆(15)右端的上下杆壁上安装有第二挡板(20),所述抱箍(2)的左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插孔(16),且插孔(16)与插杆(15)相匹配,并且插杆(15)穿过插孔(16)延伸到插孔(16)外,所述移动杆(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吸盘(5),所述抱箍(2)的内壁上安装有气泵(21),所述气泵(21)的充气口与充气管(9)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抽吸式橡胶管套装装置,包括橡胶套接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套接管(1)内设置有圆台(7),且圆台(7)的窄台口正对橡胶套接管(1)的管口,并且圆台(7)为管形结构,所述圆台(7)的外壁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环(22),所述固定环(2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橡胶套接管(1)内壁上,所述橡胶套接管(1)内壁上固定有一圈第一气囊(10),且第一气囊(10)以固定环(22)为中心轴呈左右对称,所述左侧第一气囊(10)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气管(11),且第一导气管(11)与第一气囊(10)相连通,所述第一导气管(11)的另一端与右侧第一气囊(10)的左端相连通,所述圆台(7)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一圈第二气囊(6),且第二气囊(6)以固定环(22)为中心轴呈左右对称,所述左侧第二气囊(6)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气管(13),且第二导气管(13)与第二气囊(6)相连通,所述第二导气管(13)的另一端与右侧第二气囊(6)的左端相连通,所述第一导气管(11)上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2),且连接管(12)与第一导气管(11)相连通,所述连接管(12)的另一端与第二导气管(13)固定连接,且连接管(12)与第二导气管(13)相连通,所述左侧第一气囊(10)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充气管(9),所述橡胶套接管(1)的两端均插入有第一橡胶管(8)和第二橡胶管(14),且圆台(7)位于第一橡胶管(8)和第二橡胶管(14)内,所述橡胶套接管(1)左右管口处均固定连接有抱箍(2),所述抱箍(2)上开设有安装槽(23),所述安装槽(23)内设置有移动杆(3),所述移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国东
申请(专利权)人:焦作恒荣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