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原料流失的装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82911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1 1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物料装车装置,具体的讲是减少原料流失的装车装置,该装车装置设置于输料管上,减少原料流失的装车装置包括环形的喷吹管路,该喷吹管路上设置有排气口和至少两个连接喷吹装置的进气口,该进气口处设置进气阀门,该喷吹管路上设置有出气口组。出气口组包括上出气口和下出气口,上出气口和下出气口分别设置在输料管开闭阀门的上下两侧。上段上设置有上阀门,下段上设置有下阀门。本装车装置可以对并排的输料管进行喷吹,将残留在输料管内的原料液体喷吹到罐车内或指定容器中,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变换多种喷吹方式,实现集中对单独输料管进行喷吹和对多个输料管进行喷吹中转换,具有较高的灵活性。

Loading device for reducing material los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loading device for materials, in particular to a loading device for reducing the loss of raw materials. The loading device is arranged on a feeding pipe, and the loading device for reducing the loss of raw materials comprises a ring-shaped injection pipe, on which an exhaust port and at least two air inlets connected with the injection device are arranged. An air outlet valve is arranged on the injection line. The air outlet group comprises an upper air outlet and a lower air outlet, and the upper air outlet and the lower air outlet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upper and lower sides of the open and close valve of the feeding pipe. The upper part is provided with an upper valve, and the lower section is provided with a lower valve. The loading device can inject the raw material liquid remaining in the conveying pipe into the tank car or the specified container, and the utility model can change various injection modes, realize the centralized injection of the single conveying pipe and the conversion of the multiple conveying pipes in the injection, thus having higher flexi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减少原料流失的装车装置
本技术涉及物料装车装置,具体的讲是减少原料流失的装车装置。
技术介绍
在混凝土配料中,一般需要将母液和复配液分开储存,在需要使用并装车时,通过管路汇合后灌装在罐车中,但是现在在将母液和复配液进行装车后,依然会有较多的残余液存留在管路中,特别是在管路长度较长时,存留的残余液越多,这样在每次装车之后,都会造成许多母液和复配液的浪费,长久以来会给企业造成不小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目前在混凝土配料装车的过程中,每次装车都会造成原料液体(母液、复配液)的浪费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减少原料流失的装车装置,以期望解决前述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减少原料流失的装车装置,该装车装置设置于对罐车输送物料的并排的输料管上,上述减少原料流失的装车装置包括环形的喷吹管路,该喷吹管路上设置有排气口和至少两个连接喷吹装置的进气口,该进气口处设置进气阀门,该喷吹管路上设置有与输料管数量对应的出气口组。上述出气口组包括分别设置在喷吹管路上段和喷吹管路下段的上出气口和下出气口,上出气口和下出气口分别设置在输料管开闭阀门的上下两侧。在喷吹管路的上段上设置有分隔相邻上出气口的上阀门,在喷吹管路的下段上设置有分隔相邻上出气口的下阀门。通过设置本减少原料流失的装车装置,在对罐车装车完成后,将残余的原料喷吹到罐车中,并且能进行单独喷吹、多组喷吹进行调节,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减少了原料的流失,挽回了企业的经济损失。进一步的是,在上述至少两个连接喷吹装置的进气口中,上述排气口设置于至少有一对进气口之间,排气口与进气口之间设置有侧阀门。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将排气口设置在至少一对进气口之间,这样使在将所有上阀门和下阀门开启后,喷吹管路能对输料管的相对于开闭阀门上下两侧进行喷吹,并同时开启输料管上的开闭阀门,同时也对开闭阀门进行喷吹处理,进一步将输料管内的原料液体进行清理、排出到罐车内。进一步的是,上述上阀门、下阀门和侧阀门皆为电磁阀。进一步的是,上述排气口连接有引风机。在对输料管进行喷吹完毕后,在输料管内存留的气体,可以通过引风机进行换气工作。具体的是,上述引风机的出风端设置有冷凝装置。进一步的是,上述冷凝装置包括箱体和设置于该箱体内的冷凝管,上述箱体下方设置有排液管,该排液管的排液口与输料管的储料罐连通。进一步的是,上述喷吹管路上设置有气压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技术的减少原料流失的装车装置,将罐车对原料液体进行装车后,部分原料液体残留在输料管中,通过设置上述的喷吹管路、开启上述的喷吹装置并操控相应的上阀门、下阀门和侧阀门,可以对并排的输料管进行喷吹,将残留在输料管内的原料液体喷吹到罐车内或指定容器中,且本技术可以变换多种喷吹方式,实现集中对单独输料管进行喷吹和对多个输料管进行喷吹中转换,具有较高的灵活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减少原料流失的装车装置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为输料管、2为喷吹管路、3为喷吹装置、4为排气口、5为进气口、6为进气阀门、7为上出气口、8为下出气口、9为上阀门、10为下阀门、11为侧阀门、12为引风机、13为冷凝装置、14为排液管、15为储料罐、16为气压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能够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保护内容。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一端”、“中央”、“周向”、“上”、“内侧”、“外侧”、“另一端”、“中部”、“顶部”、“一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所示,实施例一:减少原料流失的装车装置,该装车装置设置于对罐车输送物料的并排的输料管1上,上述减少原料流失的装车装置包括环形的喷吹管路2,该喷吹管路2上设置有排气口4和两个连接喷吹装置3的进气口5,该进气口5处设置进气阀门6,该喷吹管路2上设置有与输料管1数量对应的出气口组。将喷吹管路2设置为环形,并设置两个前述的进气口5,使可以对喷吹管路2进行不同流动方向的进行喷吹,这样可以更加充分移动输料管1内的原料液体。前述的喷吹装置3可以设置为空压泵、高压气罐组成的装置与进气阀门6连接,通过控制进气阀门6控制高压气体的释放。本的减少原料流失的装车装置可以优选的设置在靠近储料罐15的位置设置,即上出气口7靠近储料罐15进行设置。在操作本减少原料流失的装车装置、本装车装置位置较高时,可以搭建操作平台。上述出气口组包括分别设置在喷吹管路2上段和喷吹管路2下段的上出气口7和下出气口8,上出气口7和下出气口8分别设置在输料管1开闭阀门的上下两侧。这样设置包括上出气口7和下出气口8的出气口组,让喷吹管路2可以在对开闭阀门上下两侧进行喷吹工作。在喷吹管路2的上段上设置有分隔相邻上出气口7的上阀门9,在喷吹管路2的下段上设置有分隔相邻上出气口7的下阀门10。设在对罐车装车完毕后,控制喷吹装置3、上阀门9、下阀门10和侧阀门进行相应操作,即开启喷吹装置3,将存留在输料管1内的原料液体进行喷吹到罐车内,在需要一起对所有并排的输料管1进行喷吹时,将所有上阀门9、下阀门10和侧阀门开启,开启一个进气阀门6,这样可以较大范围的进行喷吹,当需要单独或对几个输料管1进行喷吹时,关闭输料管1对应的上阀门9和下阀门10,使喷吹的高压气流集中对单独或几个输料管1进行喷吹;通过设置本减少原料流失的装车装置,在对罐车装车完成后,将残余的原料喷吹到罐车中,并且能进行单独喷吹、多组喷吹进行调节,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减少了原料的流失,挽回了企业的经济损失。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在上述至少两个连接喷吹装置3的进气口5中,上述排气口4设置于一对进气口5之间,排气口4与进气口5之间设置有侧阀门11。如在需要对靠近开启的一个进气口5的输料管1进行喷吹时,关闭靠近该输料管1的侧阀门11、下阀门10(当开启的进气口5是位于下方的一个时)或上阀门9(当开启的进气口5是位于上方的一个时),对该输量管进行集中喷吹。将排气口4设置在至少一对进气口5之间,这样使在将所有上阀门9和下阀门10开启后,喷吹管路2能对输料管1的相对于开闭阀门上下两侧进行喷吹,并同时开启输料管1上的开闭阀门,同时也对开闭阀门进行喷吹处理,进一步将输料管1内的原料液体进行清理、排出到罐车内。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上述上阀门9、下阀门10和侧阀门11皆为电磁阀,配置相应的控制系统减少人力成本,特别是在本装车装置设置位置较高时,较为适用。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至三任意一项的基础上,上述排气口4连接有引风机12。在对输料管1进行喷吹完毕后,在输料管1内存留的气体,可以通过引风机12进行换气工作。上述引风机12的出风端设置有冷凝装置13,这是为了在换气工作进行中,从输料管1内抽出的气体将输送到冷凝装置13内,气体中残留的原料液体冷凝后便方便进行收集。实施例五: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上述冷凝装置13包括箱体和设置于该箱体内的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减少原料流失的装车装置,该装车装置设置于对罐车输送物料的并排的输料管(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少原料流失的装车装置包括环形的喷吹管路(2),该喷吹管路(2)上设置有排气口(4)和至少两个连接喷吹装置(3)的进气口(5),该进气口(5)处设置进气阀门(6),该喷吹管路(2)上设置有与输料管(1)数量对应的出气口组;所述出气口组包括分别设置在喷吹管路(2)上段和喷吹管路(2)下段的上出气口(7)和下出气口(8),上出气口(7)和下出气口(8)分别设置在输料管(1)开闭阀门的上下两侧;在喷吹管路(2)的上段上设置有分隔相邻上出气口(7)的上阀门(9),在喷吹管路(2)的下段上设置有分隔相邻上出气口(7)的下阀门(10)。

【技术特征摘要】
1.减少原料流失的装车装置,该装车装置设置于对罐车输送物料的并排的输料管(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少原料流失的装车装置包括环形的喷吹管路(2),该喷吹管路(2)上设置有排气口(4)和至少两个连接喷吹装置(3)的进气口(5),该进气口(5)处设置进气阀门(6),该喷吹管路(2)上设置有与输料管(1)数量对应的出气口组;所述出气口组包括分别设置在喷吹管路(2)上段和喷吹管路(2)下段的上出气口(7)和下出气口(8),上出气口(7)和下出气口(8)分别设置在输料管(1)开闭阀门的上下两侧;在喷吹管路(2)的上段上设置有分隔相邻上出气口(7)的上阀门(9),在喷吹管路(2)的下段上设置有分隔相邻上出气口(7)的下阀门(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原料流失的装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两个连接喷吹装置(3)的进气口(5)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永益饶烨李震段志莹项家欢孔令鑫桂西挺刘子泰李洪元邓国民沈承恭马艳梅陈玉超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建投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云南建投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